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 第三百零八章 摆平安一道;回校

王德明的经历和葛文耀类似,也是在企业巨亏之下,临危受命接手的海鸥手表公司。

80年代末,电子手表崛起,海鸥等国内外钟表企业都转型生产电子表,市场迅速饱和。

亚洲金融危机是压垮骆驼的那根最后的稻草。

那时候岛国企业开始向国外疯狂倾销电子表。

刚接手海鸥的王德明真正领教了什么叫“生产的越多,赔的就越多。”

海鸥表厂惨不忍睹:全厂没钱买煤取暖,职工工资发不出,拖欠员工医疗费。

所有人都认为海鸥厂没希望了。

但在那之后,王德明通过招标盘活了海鸥最后一块土地,转型研发生产机械表。

另外,强迫员工入股、股权转让等一系列的措施,让海鸥厂在10年的时间里完成了华丽转身。

然而,海鸥的产品结构中,有30%左右的中端产品。

而能与瑞士对抗的部分,即价值在三万元以上的高端表,仅仅占不到1%:每年几千只。

至于30万元以上的手表,目前一共不到90只。

所以,当王德明听到下面人汇报有人要预订海鸥明年的限量款时,神情里满是掩饰不住的震惊。

“知道对方是谁吗?”

“没认出来。”女销售摇了摇头,说道:“是一对年轻男女,在海鸥展台快呆了一上午。”

“噢?”

这时,葛文耀走了过来,“出什么事了,王总?”

王德明说道:“有人想预订那款陀飞轮、万年历、三问报时三合一的那款表。”

“好事啊!”葛文耀说道:“哪位富豪这么有眼光,走,这我得一起去认识认识。”

在女销售的指引下,几人已经看到了那对年轻男女的背影。

“有点眼熟啊。”葛文耀嘀咕道:“不会吧,这么巧。”

“葛总认识?”

“看看就知道了。”

几人越走越近,已经能听到那对男女的交谈和笑声。

葛文耀听到声音就已经确认了,讶然道:“还真是你啊,郭总?”

郭阳转身回头,同样露出了吃惊的表情,“葛总,你也在,还真是巧。”

葛文耀笑了笑,又给郭阳和王德明互相介绍了下,却故意忽略了同样跟过来的平安陈刚。

寒暄了会儿后,王德明问道:“郭总真要订那款三合一的海鸥表。”

“对,刚好缺一只名表,又不想给外国人做贡献,听说今天津门有钟表展,就特意带朋友来看看。”

郭阳笑道:“看了一上午,我认为就制作工艺而言,海鸥并不输那些世界品牌,不懂的人,还可能把海鸥误认为是百达翡丽。”

听到如此夸赞,王德明笑了起来,痛快的说道:“郭总的这单,海鸥接了,只是得等到明年才能拿到表。”

“没事,能等。”

郭阳摆了摆手,说道:“签合同付定金吧,你们这定价有意思,168,寓意不错。”

“哈哈,图个吉利。”

这么痛快的成了一单,王德明颇为兴奋,先是让人去准备合同,又对郭阳说道:“郭总,等会儿赏脸一起吃个饭?”

“好啊。”

郭阳意味深长的看了看葛文耀,“听说周大福想退出对海鸥的投资,我个人挺感兴趣的。”

在场的几人都愣了愣。

葛文耀眼皮子抖了抖,平安的陈刚可能有点没反应不过来,也可能不在乎。

王德明是猝不及防,“郭总说真的?”

“当然,我一直对民族品牌情有独钟。”郭阳笑着说道:“不然也不会执着于收购家化集团。”

王德明看了看葛文耀,又看了看郭阳和陈刚,一时觉得也挺有趣。

顺着王德明的目光,郭阳指了指陈刚,“这位有点眼熟啊!”

“平安信托,陈刚,也是平安收购家化的负责人。”陈刚一副金融精英的打扮,神色傲然。

“农业可和时尚产业不搭,嘉禾收购家化、入股海鸥可不是明智之举,有媒体把这形容成土老帽和白雪公主结亲。”

郭阳挑了挑眉,直接忽视了陈刚,看向葛文耀。

“媒体上平安给家化开出的条件,说实话,我都心动了。”

陈刚不明所以,这是主动认输了?

葛文耀也皱起了眉,喂,媒体的宣传听听就得了,你还真信啊!玉泽不还在正常合作吗?

但碍于旁边有陈刚,葛文耀并不好出声,只是目光看着郭阳。

郭阳也同样看着他,目光对视着,“但平安不是一个好选择,这可能将家化推向深渊。”

陈刚愠怒,刚要说话,只见郭阳再度把手指向了他。

“陈刚只是平安信托直接投资部的副总,他代表不了平安。

豫省许昌地方政府也曾将许继电气集团100%股权转让给平安信托,平安也给出了很好的承诺。

但近日,平安违背承诺决定退出,一纸承诺已成空谈。”

陈刚忍不住打断:“放屁,许继集团的运作是双赢的结果,是产融结合经典案例!”

“也就是有这么一回事了。”郭阳不屑的笑了笑,对葛文耀说道:

“那起收购也是平安信托直接投资部谈下来的,但口头上的承诺,对后来的人没有任何约束力。

所有一旦有利可图,平安马上就决定卖掉许继。”

郭阳指了指陈刚,“也就是说即使他和你在家化的未来规划上不谋而合,但后来人可能根本不认可。”

郭阳又指了指自己,“而我不一样,我的意志就是嘉禾的意志。”

说完这句,郭阳看了看已经在围观的人群,也不顾忌。

“再有,平安集团的股东里有不少外资,又以正大谢国民的权势最大,老葛你可以去查查正大卜蜂、卜蜂莲和宝洁的关系。”

陈刚气急败坏的说道:“他在胡编乱造!葛总,你别信他的!”

郭阳笑了笑,一点也不急,任由对方在那解释。

这里的动静已经吸引了不少人,钟表展也来了不少记者,注意到这里的动静,都围了过来。

家化的葛文耀,平安的陈刚,嘉禾的郭阳……家化这出戏已经演到津门来了吗?

人越来越多。

这时,郭阳注意到工作人员已经把合同拿给了王德明,而葛文耀又快被陈刚说服了。

“这十多年,宝洁对家化发起了多少次进攻?”

郭阳轻飘飘的留下了最后一句话,“好好把玉泽搞好才是正事!”

说完,郭阳和林可青在王德明的带领下进了签约室。

想要上来采访的记者都被拦在了外面,于是又纷纷把话筒对准了葛文耀和陈刚。

只是葛文耀也有心事,匆匆离去了。

仅陈刚回应了几句,然后又留下一众人在原地胡乱猜测着。

“平安集团,正大集团,卜蜂莲,宝洁公司,我好像明白了……”

有些敏感的记者匆匆离去,或就地写稿拨打电话。

不管是不是,先当它是就有话题了。

“还真是英雄出少年。”眉毛有些发白的王德明称赞道,手中的合同在这一刻也没那么香了。

“郭总是不是特意在海鸥的展台等着葛文耀和平安的?”

“真是巧合罢了,我确实是为海鸥而来。”郭阳笑道,葛文耀和王德明接触几年了,他怎么可能说实话。

葛文耀也许不一定完全钟意平安,但肯定有用平安拿捏嘉禾的意思,也或者用嘉禾拿捏平安。

总之想为家化谋求最大的好处。

这也是策略的一种。

但嘉禾也并不想被家化完全拿捏,这更应该是一场双向奔赴的合作。

而且他还有几张牌没打出,以及还在研发中的玉泽这张底牌。

王德明问道:“郭总真想入股海鸥?”

“要不找个地方边吃边谈。”郭阳看了看林可青,“我这朋友有些饿急了。”

“啊,这能扯上我?”林可青一脸茫然的说道。

郭阳笑道:“那我们先去吃,你再看一会儿展览。”

林可青说道:“昨天下午亲手做的沙米粉算是喂了狗了。”

“哈哈。”王德明大笑了两声,说道:“走,请你们尝尝津门的美食。”

——

葛文耀拒绝了王德明的邀约后,第一时间打电话让人核实郭阳所说的信息。

等下午的时候就有了反馈。

先是许继集团。

许继集团是输变电设备龙头企业许继电气第一大股东,占29.9%,和家化的情况极度相似。

去年3月,平安信托以9.6亿元全资控股许继集团,并保证向许继电气提供不少于40亿元,且不低于5年期的无息资金支持。

同时平安信托承诺,至少持有许继集团股权5年,并全力推动许继集团整体上市。

结果只是一年,就传出了平安要出售许继集团的消息。

而且目前已接近达成合作,因为买家是国家电网,平安潜在收益不菲。

承诺提供给许继的40亿元,也只到位了一小部分。

这个结局算不上坏,但平安承诺确实违约了。

证明平安确实存在前后不一的风险。

而接下来关于宝洁的消息,则让葛文耀彻底重视了起来。

卜蜂莲是最早一批进入国内的大型外资商超,其母公司是正大集团。

关于卜蜂莲和宝洁的关系,没找到相关资料,但有家化的员工指出魔都的卜蜂莲有大量宝洁的产品。

相反,家化的产品进不了卜蜂莲的渠道。

“初步判断,宝洁已经全面承接了正大集团旗下大型超市卜蜂莲。”

另一头,王茁继续说道:“但要说是宝洁推动平安收购家化,这点我是不信的,那小子在危言耸听。”

葛文耀叹道:“但现在不信也得信了。”

“嗯?”

“见报了。”葛文耀无奈。

“你说宝洁看到消息,等平安收购了家化,会不会将计就计,利用平安对付家化?”

王茁只感觉头皮发麻,“嘶,这小子好毒的招数。”

宝洁在90年代就一直想收购家化,但知道葛文耀不会同意,同时宝洁又认为家化只有一条腿,也就是六神。

所以只要把六神打倒了,家化也就不行了。

于是在90年代末引入了一个激爽浴露品牌,与六神竞争。

为了打倒六神,宝洁每年为这个品牌投入数亿的广告费。

但还是打不过,于是宝洁又开始降价,一个国际化品牌远比国内品牌便宜,家化也只能跟着让六神降价。

一直又打了几年,六神的市占率还有10几个点,但宝洁依然只有1%。

前两年,宝洁才宣布不做这个品牌,也为此付出了10几亿元的惨痛代价。

以宝洁的作风,早就恨不得吞了家化。

一旦发现有机会,是肯定会试上一试的,以平安的管理机制,家化还要去赌吗?

葛文耀感觉到了事情有些棘手,“别看他年轻,做起事来,倒是老辣。”

“网上的报道已经出来了。”王茁苦笑道:“但除了平安和家化的风波,又有个不好的消息。”

葛文耀挑眉道:“说。”

王茁说道:“余秦先后出现在了临安和魔都,接触了珀莱雅和韩束妆业,有网媒称嘉禾在找替代品。”

“好小子,这套组合拳下来,换个人来得被他砸晕,滑不溜鳅的。”

葛文耀愣了愣,随即又轻松了下来,对方越这样,反而越证明嘉禾确实想进入化妆品行业。

韩束和珀莱雅,都是初成立的行业新丁,连产品都没搞明白,哪能和家化比。

难不成全王还能短时间内推出爆款?

不可能。

他怎么会有这么好笑的想法。

拉回思绪,葛文耀说道:“先别管外界的风风雨雨了,你呢,做好玉泽品牌的推广准备,并购的事我来跟。”

“嗯,好。”王茁想了想,“嘉禾的惠农网找上我,想在电商上搞个促销,想拉上家化。”

时尚达人葛文耀对电商还是有了解的,“可以试试,释放点善意。”

“全场产品打五折!”

“what ?”葛文耀被吓了一跳,问道:“促销多久?”

“一天。”

“那还好,化妆品的毛利高,五折还能承受,但嘉禾的农产品也能承受吗?”

“不知啊!”

葛文耀想了想,“上吧,促销一天估计也卖不了多少。”

挂断电话后,葛文耀才看起了网上的舆论。同一时间,郭阳也在关注着这场平安和嘉禾因为家化互相开撕的大戏。

在展览厅的前因后果已经被媒体添油加醋的描绘了一通,但也基本还原了事实。

别说,这种跌宕起伏的剧情走势,让各路吃瓜群众直呼过瘾,众多媒体和博主纷纷下场瓜分流量。

关乎民族品牌的讨论又引发了一场热议,作为争议的一方,平安的股东结构也被分析了一遍又一遍。

这时候汇丰还持有平安10%的股份,这在股权极其分散的平安已经是大股东了。

而汇丰的大股东又是正大。

卜蜂莲和正大的关系是撇不开的,关键随着网民的参与,卜蜂莲和宝洁被彻底的扒了出来。

两者早已达成了战略合作关系。

“平安啊平安,没想到你真和宝洁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就算原本没问题,现在也不一样了。

平安信托虽然及时对外发布了公告,但起到的作用并不大。

有家化的投资者曾公开喊话葛文耀,“如果你把家化卖给外资,那我诅咒你去死。”

现在这人又在网络上露脸,相比之前,现在只多了一句。

“包括平安集团。”

这种言论代表了绝大多数投资家化的散户和机构。

也有人分析,宝洁和平安的这种关系太牵强了,但这种言论溅起了的水甚至还不如嘉禾。

在媒体的形容中,嘉禾这个农村的‘土老帽’和城里的‘俏佳人’本来谈得两情相悦。

结果狗大户平安甩出了一张镶金的银行卡……

看到这里时,郭阳忍不住骂道:“这些无良媒体,谁是土老帽!”

“哈哈。”林可青抿嘴笑了起来,“师兄你砸钱买手表的时候,其实颇有煤老板的风采。”

“我可比煤老板有文化多了。”

说起煤老板,郭阳想起了晋省的李永才,也不知他的文冠果基地搞得怎么样了。

林可青笑道:“是是是,现在事忙完了,可以回武威了吧。”

“回。”

郭阳挥手道,津门这一行可以说是圆满收官。

不管媒体闹得再大,郭阳也只当看个乐子,最重要的是此次后,成功在葛文耀和魔都政府心中埋了颗钉子。

家化只要卖身平安,宝洁就有可能出来搞事。

即使是再小的可能,但以家化和宝洁之间的恩怨,这个可能性也会被无限放大。

天平的砝码已经开始偏移。

——

武威。

天空如洗,蓝得深邃,白云悠悠,低得仿佛触手可及。

“武威现在的天好蓝啊!”

林可青抬头望天,发出感慨,而一旁的郭阳还在低头看手机,处理工作,没有接话。

林可青也安静了下来,一步步领着郭阳往学校走。

接触了两三天,对这位师兄最深的印象就是忙,无休止的忙,随时随地都在处理工作。

郭阳连续回了几条信息。

改版后的蔚来田间已经上线,现在要紧的是抓紧让有意b2c的商家入驻,并熟悉最新功能,为促销做准备。

庆幸的是,阿里还没注册双十一的商标。

可能也和活动没开始有关系,事实上,阿里还要过两年才开始第一次申请商标。

趁着这个空隙,郭阳让蔚来田间开始申请商标。

“双十一全球狂欢节”、“双十一网购狂欢节”等大量商标都包含在内。

双十一本来也是国内零售市场的淡季,选在这个时间节点促销,时间肯定没问题。

另外,五亩换大奔也上线了,并出现了第一个创业者发了视频。

可惜手机app还没开发出来,郭阳只能通过转述知道是南宁的一个一线农资技服员。

发的视频是向领导递交了辞职信,并得到了小团队的祝福。

南宁,郭阳想得到的第一个项目就是沃柑。

也不能盲目推荐,如何尽可能长维持行业的生命力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目前他还没想到办法,实在想不到,也只能先推,总之五亩换大奔要做起来。

剩下的就是微博,开发还未完成,但郭阳想的是先抢名人、品牌企业、机构、网站等资源。

新浪微博一开始入驻认证的明星也不多。

郭阳在其它地方帮不了忙,但在这上面还是可以做点贡献。

除了他,嘉禾系的所有高管,都接到了类似的任务,有联系的名人企业机构都提前勾兑一下。

在手机上折腾了一阵,不知不觉间就走到了一栋教学楼前,时不时还能听到读书声。

虽然暑假还没有结束,但对于实验班来说,补课早就已经开始了。

郭阳回来是做的私人飞机,也没有联系学校,就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现在这种情况就挺好。

“郭大老板,这下忙完了吧?”林可青的尾音拖得挺长。

“你这阴阳怪气的本事倒是挺不赖。”郭阳说道:“走,去看看老师们。”

“你知道是哪间办公吗?你有老师电话吗?除了张博老师,你还记得谁?”

林可青的三连问让郭阳有点愣,只能茫然的摇了摇头。

“唉。”林可青说道:“感觉我成你秘书了呢,明明中心给我的任务是研究中药材饮料。”

“这包我身上,肯定让你完成任务。”郭阳拍了拍胸脯,“老师们的情况,你都清楚吧。”

林可青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跟我来吧。”

郭阳以为有多远,结果林可青直接走过绿化隔离带的过道,来到了一楼教室外的走廊。

没走几步,就到了一间办公室外。

林可青轻轻道:“到了。”

看着对方蹑手蹑脚的模样,郭阳觉得有点好笑,于是走到办公室外,向里面看了看。

有老师在里面办公。

郭阳敲了敲门,然后走了进去,坐在门口的一个年轻老师被吸引了注意力。

“你好,我找下张博,张老师。”

“找你的,张老师。”

那老师又向里面喊了声,随后便又埋头批改作业。

而郭阳已经随着他的目光看向了内里,一个大约只有一米六的男子已经抬起头。

面容不似北方人的粗犷,反而更多是南方人的细腻,头发已经有些斑白。

看到郭阳后,先是有些疑惑,紧接着又是浓浓的惊讶,然后才是一个发自内心的笑容。

“回来了啊,郭阳。”

林可青跳了出来,“还有我,张老师。”

“看到了。”张博好奇道:“你们怎么一起回来的,不是同一届吧,难道我记错了?”

“一些工作上的原因,我现在有求于郭师兄,老师,晚上可得宰师兄一顿。”

林可青说得恶狠狠的,仿佛被欺负了一般。

张博深深的打量了眼郭阳,想了一会儿,说道:“老师麻烦你一个事。”

郭阳以为老师有什么麻烦,说道:“老师你说,能帮的我肯定帮!”

“不用那么紧张,这事你肯定没问题。”张博笑道:“就给班里的师弟师妹们分享下学习经历,打打气。”

“这…”郭阳沉吟道:“学习我也拿不出手啊!”

“你那是高考没考好。”张博说道:“怎么,不会还没放下吧?”

“哪能呢,学习方法就不说了,分享些个人经历吧。”郭阳又指了指林可青,说道:“她呢?”

“早都分享过了。”

林可青补充道:“上一届学生我也来分享过。”

“你牛。”

趁着还没下课,郭阳就在办公室和张博聊了起来,就单纯的以老师和学生的身份在交流。

不过郭阳还是能感觉到思维上的代沟。

似乎老师都很容易沉浸在教学的世界里,越年长的老师越是如此。

郭阳没过多发言,只是作为一个旁听者,看看老师,算是为原身还愿。

等下课又上课后,郭阳就在张博的带领下,进入了教室,见到了一个个青葱的身影。

但有些人也很疲惫。

因为实验班的学生大概就是社会的某个缩影,只有内卷,才能往上爬。

看到这里,郭阳决定说些轻松的趣事。

什么有趣?

郭阳再一次把亚洲飞鲢鱼拿了出来。

在他的形容里,这种鲤鱼几乎无所不能,堪称水霸王,飞行时速甚至能超过100km/小时。

“也许,在某一天,身在大洋彼岸的我们,还能听到白宫正在举行‘亚洲鲤鱼峰会’。”

听到开怀的笑声,郭阳觉得他的分享是成功的。

可惜还没有投影仪,不然把北美分公司发回的视频放一下效果会更好。

但郭阳也注意到了门口的张博板着张脸,似乎对他讲故事一样的说法不太满意。

无奈,郭阳只能再撒了半碗鸡汤。

晚上,街头巷尾的夜市烟火气溢满城市。

郭阳陪张博喝了两杯后说道:“老师,我给学校捐笔钱吧。”

“一中不缺钱。”张博想了想,说道:“设个奖学金吧。”

一旁的林可青听了,笑道:“张老师,你这样说,校长知道了,会气死的。”

“你不告状就没人知道是我说的。”张博又看向郭阳,道:“可以多资助点贫困地区的学校。”

“会的。”

郭阳点了点头,同时又有点诧异林可青在学校居然还有这层关系。

张博举起了酒杯,沉吟道:“你能回来看我,我很高兴。”

郭阳也同样举杯一饮而尽。

饭后,郭阳和林可青送张老师到了一个小巷子里的老小区,又硬塞了一大堆礼品,才挥手离去。

“张老师虽然古板,但对学生还是很认真负责的。”

“那是,学校在科研领域出了好几个知名校友。”林可青说道:“听说张老师的某位学生,已经是长征七号的总设计师了。”

郭阳讶然道:“你听谁说的?”

“家里人呗。”

“这样啊!”

郭阳总算觉得哪里有点怪了,应该说是从第一次和林可青见面就有点巧合。

去津门参加钟表展前,也是因为刘司长给他打了个电话,他才想起可以顺道请林可青掩饰一下。

如果林可青家里也在朝中有关系,就容不得他联想了。

大领导的安排很可能落在这里。

次日,郭阳带着林可青在民勤的治沙基地里转了一整天。

林可青搜集甘草、黄芪、白芍、肉苁蓉、沙棘根叶等各种中药材和植物原材料。

而郭阳则顺路视察了石羊河流域的文冠果种植情况。

水依然是主要矛盾。

但现阶段并没有过多开发沙地,而是在原有土地和人为荒漠化区域发展。

又有耐旱品种和节水滴灌支撑,现阶段水还是够用的。

等能源林见了效益,现在的水资源大概就不够分配了。

忙了一天,郭阳让余秦派人接走了林可青,和她对接的是全王研发中心的李慧。

而郭阳回了酒泉缩着,这期间国内农业界再度变得不平静。

《农经》杂志关于郭阳能源林的稿子姗姗来迟。

西北西南能源农业崛起——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往西北河套地区、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调水的简要可行性讨论。

其实能源、休耕才是郭阳文章的重点,但所有人都被红旗河工程所吸引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