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 第三百三十九章 航拍中国VS航拍美国

从中枢出来,一阵冷风吹过,郭阳忍不住打了个寒噤,手心后背都冒了些虚汗。

通过这种辗转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其实他冒了很大风险。

嘉禾的体量虽说不小,但想以自身去撼动一国的农业,这个国家还是耕地面积居亚洲之首、世界第三大产粮国的阿三,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是什么给嘉禾的底气?

如果要深挖的话,种子商店就有暴露的可能。

好在领导没有深究,也可能是不在意,只要能给阿三国添乱就是好的了。

上了车后,郭阳再次复盘了下整个过程,应该是没有纰漏的,明面上的理由也站得住脚。

阿三虽然是农业大国,小麦和大米的产量都仅次于华夏,位居世界第二,其粮食总产量也达到了2.34亿吨左右。

但华夏用比阿三更少的耕地,在去年产出了6.4亿吨的粮食。

这一方面说明阿三的农业还有巨大的潜力,同时也暴露了其农业生产技术的羸弱。

种子、农药、化肥、农机……都是阿三农业的弱点。

阿三的农民也苦不堪言。

在宝莱坞电影《自杀现场直播》中,就讲述了一个卑微小人物因自杀卷入政治和媒体漩涡的荒谬故事。

这个卑微人物之所以会自杀,是因为他得到了一个信息:因欠债而自杀的农民会得到10万卢比的补偿!

在才过去的2009年,阿三每30分钟就有一个农民自杀。

在电影中还有这样一幕,阿三联邦农业部长通过政治交易,使首席部长答应所有种子合同都给老美的“山孟都”公司——毫无疑问让人联想到孟山都。

早在1998年,孟山都就以高于24倍市场价值的代价收购阿三最大的种子公司——马哈拉施特拉杂交种子有限公司的巨额股份,并建立起合资公司。

一举奠定了其在阿三市场上的种子霸主地位。

在2002年,孟山都将转基因种子引入阿三,帮助阿三成为全球最大纤维生产国和第二大纤维出口国,同时也垄断了阿三的种子市场,使其种子价格上涨了80倍。

阿三农民生产的粮食和并不属于农民,而是被孟山都合法掠夺走了。

也是因此,阿三和孟山都之间的裂痕也越来越深。

不仅是种子,其它的洋葱、茄子、西红柿等种子上也是如此。

这些是这几天嘉禾搜集到的信息,也是嘉禾为进入阿三投资农业所做的准备。

当然,这都是明面上的理由。

实际上,郭阳想到的是复制在老美搞的生物入侵,给阿三的农业发展再增加点惊喜。

从雅鲁藏布江放流种子就是他其中一个想法。

至于破坏藏南的环境?

他没那么圣母,地盘都没在自己手中,破坏也就破坏了,如果能拿回,再治理就是了。

也或者是采用其它的方案,总之还要在仔细斟酌。

当他想得入神时,中枢里的一位秘书发来了一条信息,信息里是一个名字和一个电话。

洛川?

想来这应该就是安全部门的人了!

怎么也不给个职务,郭阳在心里一阵吐槽,略微想了一下,就拨通了电话。

“喂,你好,哪位?”

“你好,洛主任,我是嘉禾的郭阳,是领导给我你的电话。”

“噢,噢,是郭总啊,乌拉特这事包在我身上,我马上回京城来。”

听电话里的声音,洛川应该年龄也不大,郭阳说道:“洛主任这会儿在哪儿,需要来接你吗?”

“我在巴盟呢。”

郭阳咦了一声,道:“洛主任不用回来,我马上就回巴盟。”

“别,郭总,算我求你,让我回京城和你见个面,就多在京城呆一天时间也好。”

郭阳没想到会是这么个情况,但想来洛川应该是回京城有私事,要求人帮忙,郭阳也只好同意了下来。

随后他又给包心禹去了电话,了解了猎鹰小镇的近况。

牧民和后旗因为工作组的到来稍微收敛了气焰,但并没有因此而罢休。

在工作组离开后,猎鹰小镇的施工小镇建设依然不能正常进行。

随着积雪化去,春天到来,草原也即将返青,届时会更加难以管理,这可把包心禹给弄急了。

据他说,今年这60万亩退化草地就将蜕变为优质的草场,如果因为牧民闹事影响到了正常的放牧生产,那可就亏大了。

为此,包心禹已经在联系其它势力,势必要闹上一闹。

郭阳果断让其暂停,并给其吃了个定心丸:上面已经派出安全部门来处理这事,让其耐心等着就是。

和包心禹沟通了之后,紧接着郭阳又给嘉禾宣传部的付秋雁去了电话,告知其航拍中国应该没问题了,让其来京城和央视沟通一番。

而付秋雁在这段时间也不是什么事都没有做,其联系了一个纪录片导演:余乐,已经在商讨该从哪个角度入手拍摄记录片。

如今,航拍中国可以立项,那自然是最好的。

同时郭阳也聊了两句天境祁连项目,不过反正他也要在京城等一下洛川,便让付秋雁派人带着余乐先来京城。

一通电话打完后,郭阳也到了在京城新买的房子。

这是一套位于西山的别墅,环境舒适,是杨成为他在京城置办的,也就是个临时的落脚地。

才坐下,又来了一个电话。

“你好,郭总,我是宣传部赵部长的秘书程钧,赵部让我约你明天上午十点谈一下航拍中国,你有时间吗?”

“你好,程秘书,我这边没有问题。”

赵成毅是宣传部的副部长之一。

一部纪录片而已,却在一开始就出动了这个级别的大佬,这也让郭阳意识到了领导骂他的缘由。

毛都没看到,就拿出了这么多的资源,如果纪录片最后效果不好,就有点难看了。

但郭阳知道这事能成。

前世航拍中国第二三四部,整个国家从上到下的宣传部门都在为这部纪录片站台,而且一般出席的都是正部。

约好了时间,时间也还早,他并不想去微光和惠农网,便在房间里一边上网,一边和林可青聊起了天。

再怎么躲避,明天也要去见见刘老爷子。

逛了一会儿微博,郭阳又登上了惠农网,发现上次自己在惠农网发的向阳湖冰钓视频,意外的收获了不少的观看量,评论和点赞也不少。

这倒是意外之喜。

除此之外,由于惠农网对视频up主有补贴,这吸引了更多的内容创作者。

有些up主已经展现出了潜力。

同时,惠农网还特意开通了游戏版块,不过内容不多。

郭阳想到了拳头公司的游戏英雄联盟,这应该是未来十年最火的游戏之一,这会儿美服上线了,但国服还没上线,要不要提醒一下企鹅马?

想了想,郭阳还是没去做这事,多出来的这段时间还可以再多收购一点企鹅的股份。

他又打开腾讯网上看了看,门户网上高高挂起的吉利并购沃尔沃的新闻。

这起并购的热度已经持续了很久,从去年初一直延续到如今,最近更是再上了一层楼。

因为只差最后签约这一步,‘穷小子’就能迎娶‘大明星’。

这两年海外并购的热度也居高不下。

想到这里,郭阳拨通了集团办公室的电话,要了一份国粮和光明在海外业收购的进度资料。

遗憾的是,光明集团再次被狙击了。

在1月份的时候,光明集团提出以16.8亿澳元收购澳大利亚第一大商西斯尔公司旗下业和可再生能源业务,但再一次败给了丰益国际集团。

国粮的收购目标塔利果还在与邦吉、路易达孚激烈角逐中,但另一个收购目标早已被丰益国际集团轻松获取。

至此,丰益国际已经在澳洲拥有7个厂,占据澳洲原供应的半壁江山。

国内白消费一直存在缺口,目前是只能靠进口来弥补。

同时国内业的原料生产也一直很弱势,郭阳这才记起上次育种时忘了培育甘蔗和甜菜品种。

但这两大作物的种子情况,他还一点不了解,之前好像让祁子文关注了国内业来着?

郭阳立马又给祁子文打去了电话,对其逼逼叨叨输出了一阵。

“有,有,老板我真收集了资料,只是忘了拿给你看,我马上找,三分钟,不,一分钟,哎,找到了。”

“找到了就赶紧发过来,我看看。”

看了资料,郭阳差点被自己气笑了,差点把这么重要的事情耽搁了。

国内的生产,重要问题在于品种老化。

现在主产区桂省主要品种是台20,系引进种植十余年品种,一直没有新的品种来替代。

而自有品种粤系,占比不大,不到5%。

的另一原料,甜菜,据国粮屯河提供的数据,97%是国外品种。原来一亩地杂交种,只需五六十元,现在需要二三百元,种植成本大大提高。

更让业内不安的是,原先研发台20品种的台湾公司现在已将甘蔗种子研发的业务砍掉,转做卉去了。

而把引进种苗的事寄望于其他国家也不行。

“他们更愿意卖给我们。”这也是国粮屯河选择出海的原因。

国内羊城有甘蔗研究所、鹏城也有甘蔗研究院,但是这些地方新品种的研发速度跟不上。

还有我们国家甘蔗的种质资源又非常少。

“新品种的研发,存在十年以上的断档期。”这是某位协的专家给出的判断。

除此之外,祁子文给的资料上还有关于国内厂的资料,但国内企已经完成整合,没有小的企业可以买,全是各种制企业集团。

西北和东北甜菜产区的国粮屯河、疆省兵团、龙江南华、博天业;

桂省、云省、粤省和海南等甘蔗主产省区整合成桂省南华、东集团、英集团、粤省恒福等企业集团。

企之间竞争也异常激烈,最终反映到对于原料的争夺。

这两年各地抢甘蔗都异常激烈,其中包括粤省的厂去桂省抢甘蔗,桂省的又跑去云省抢……为了杜绝这种不合序现象,地方政府出台相关规定,将不同甘蔗产地作了行政上的划分,禁止企抢原料,从而形成了一种像“片区警察”式的管理格局。

与此同时,各企的原料来源格局基本板结化。

祁子文在资料的最后还给出一句分析,“国内整合的难度很大,集团找不到切入业的契机。”

“这小子,还会自己分析了。”郭阳嘀咕了几句。

如果从现有的国内业格局来看,嘉禾确实找不到插手的空间。

甚至于嘉禾最擅长的种子,也由于天禾过往没有类似的研究基础,国内也缺乏足够多的种质资源,导致祁子文等人也对此没有信心。

但郭阳有挂啊!

甜菜和甘蔗……

郭阳心神沉入了种子商店,上次育种后还好还剩了几百点自然能量,而且还要时间搜集种质资源。

培育两个有竞争力的品种足够了。

甜菜好解决。

有难度的是甘蔗。

想了下,郭阳打开了邮件,开始给陈燕秋编辑信息,让其在巴西等地注意搜集甘蔗的种质资源。

忙活了一阵,郭阳才算是空了下来,他没想到即使自己不在办公室,想的事情依然是处理工作。

第二天一早,郭阳在微光公司的办公室里见到了连夜赶来的付秋雁和导演余乐。

余乐2000年毕业于闽省师范大学本科,毕业后就踏入了纪录片行业。

近10年时间,这位闽省籍导演拍过的纪录片并不少,拿过的奖不在少数。

但严格算起来,他手里还没有过大型航拍作品,不过国内也找不出两个有航拍经验的导演。

此时,办公室里,余乐面对嘉禾的老板,心里难免有些紧张。

一开始,知道是嘉禾找他拍摄航拍纪录片时,他没有过多犹豫就答应了下来。

在影视创作中,无人机还是个新鲜的玩意,但沙海农牧在《百万森林》纪录片中却广泛运用。

而如今,嘉禾想要拍一个更宏大的纪录片:航拍中国。

只是听名字,他就知道这个项目了不得,而且,在来京城的途中,他就听付秋雁说嘉禾老板已经打通宣传部和央视的关系。

这就让他更加确信,这个项目很大。

如果拍好了,可以吃一辈子的那种。

郭阳也在打量着余乐,留着斜刘海,一个30多岁的普通青年,看不出有什么特殊的。

沉吟了会儿,郭阳直接开始了提问。

“如果以航拍中国为题,这就涉及到34个省级行政区,可说的故事包罗万象,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去讲什么?如何去讲?”

这个问题是郭阳昨晚深思过的。

华夏文明太宏大了,各个省又有各自的文化历史、人文故事,可以选择拍摄的主题很多很多,让人难以取舍。

想拍好并没有那么容易。

而郭阳有后世的纪录片做参考,用这个问题进行初步面试,就能看出一个导演的水平,或者说适不适合这个项目。

余乐也有些意外郭阳能问出这么有深度的问题。

航拍比之传统影像手段中的‘大全’更大、意境也更强烈,但大多时候都是进行环境交代,却难以承担叙事功能。

讲什么?如何讲?

对于一部系列纪录片来说,可能每一集都是让人头疼的东西。

但他也早有准备。

余乐想了片刻,开口道:“我暂时有三个方面的创作核心想法,一是影像主体的改变,二是个体故事的宏观维度,三是视听元素的互补。”

郭阳挑了挑眉,什么乱七八糟的,“说通俗点。”

余乐笑道:“这就需要回到航拍本身去分析,航拍的对象是大地,最显著的就是地理地貌,所以大地是影像主体之一;

而大部分地区都有人类活动,所以人是另一大主题。

不同地理环境造就出不同地区人们不同的生活习惯,具有极强的符号感,是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比如青海河湟谷地与陇省东部地区同为黄土高原,因气候不同,农耕方式也不同;长江三角洲与桂省漓江都以水做串联,丘陵与喀斯特地貌也造就出不同的生活习惯;

另外,人对于山川大地的改造最为剧烈,占比最大,如晋省能源、古建筑,鄂省三峡大坝等。

以上这些,就是影像主体的改变:大地与生命。”

这次,郭阳认真回忆了一下,然后点了点头,这小子还是有点水平的。

接下来,余乐又说了说个体故事的宏观纬度。

大意就是用数量不等的独立故事组成每一条线路,突出时间与宿命。

到这儿的时候,郭阳已经认同了余乐。

等其说完第三点视听元素的互补后,郭阳再没有任何疑虑。

画面、配音、音乐、音效等元素也是航拍中国成功的关键。

能在短时间内说出这两点,余乐是有纪录片水平的。

但郭阳想了一会儿,开口道:“影像主体除了大地和人以外,其它生命也可以作为主题之一。”

余乐若有所思。

“比如说无人区。”郭阳沉吟道:“就好比青海的可可西里,占青海面积的32%,不可能忽视掉它,这里虽然是无人区,但也丝毫不妨碍其它生命在此生存,因为海拔高,这里的野生动物不得不练出独特的高原生存本领。”

郭阳想起了过年时在野牛沟的经历。

“比如说高原上的野牦牛,为适应高原低氧,野牦牛的气管长得很粗大,每次吸上一大口气,就足以供应身体的需要;

还有柴达木盆地里的盐湖,每个盐池中都有不同的颜色,这是杜氏盐藻在不同浓度盐水中不同的表现,盐度高时,杜氏盐藻呈现出红色,盐度低,杜氏盐藻则维持着原本的绿色;

还有不同地区的植物也有着极强的独特性……

动物、微生物、植物都是大地上的生灵,以之为载体就能看见每一片大地都有着迥然不同的性格。

这种种生命的神奇之处,也是吸引观众的重要所在。”

听完,余乐露出了心悦诚服的表情。

这不仅是对其拍摄理念的认同,也是同对郭阳所举的例子的佩服。

能随口说出种种生命的奇特之处,要么就是学习极其渊博,要么就是其可能亲眼见过。

余乐更倾向于是后者。

因为嘉禾还有个天境祁连项目,他也因此知道嘉禾在青藏高原上也有诸多投资。

然而,郭阳其实是两者都有,为了培育新品种,他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吸收了无数的动植物知识。

也因此对自然界中的种种生命越发敬畏。

和余乐聊得越多,郭阳就觉得这人越发对他胃口。

“老板,要到时间了,该出发了。”罗修敲了敲门,提醒道。

“好。”郭阳回了声,又扭头与余乐握了握手,“余导,今天就先这样,以后这个项目还要你都费心。”

余乐听明白了其中的意思,他这总导演的位置大概率是定了,分集导演上估计也有不小的话语权。

这让他喜形于色。

“郭总,你放心,就算是拼命,我也会把这个项目干好。”

去宣传部时,郭阳带上了付秋雁,到了门口,经过一阵通报,郭阳才见到了赵成毅。

另外,yang视的台长焦宁,以及纪录片频道的总监金威也在。

面对两位副部委级的领导,郭阳也已习以为常,不卑不亢。

中化的刘德树,以及国粮的宁高宁,这两位也是副部级,他同样也能侃侃而谈。

而由于领导打了招呼,赵成毅和焦宁虽然颇有微词,但也不至于刁难他。

金威此前曾因和bbc合作的《美丽中国》,而拒绝了《航拍中国》,但此时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而且郭阳承诺这部纪录片的投资全部由嘉禾出,只是需要央视和宣传部帮忙协调,如果效果好,属于他们的功劳也少不了。

只是对一部纪录片这么兴师动众,让赵成毅和焦宁多少有点好奇。

在寒暄了一阵后,赵成毅就问出了心中的疑问。

“嘉禾为什么会想着拍这样一部纪录片?”

“起初只是想推广嘉禾的消费级无人机。”郭阳沉吟道:“但在项目的筹备过程中,我的无人机团队却告诉了我一个消息,这让嘉禾更想把这个纪录片拍好,所以才会寻求央视和军队的帮助。”

赵成毅问道:“什么消息?”

“老美也有个公司在拍一部纪录片,名字叫航拍美国,他们想通过高科技高清航拍的方式展现老美各个州的历史盛况,而且有一部分设备也是采用的嘉禾的无人机。”

“老美哪有什么历史!”

“听说他们最近在拍恶魔岛监狱。”

这不是郭阳杜撰,而是真实存在的,当他从大疆团队知道老美也在拍《航拍美国》时,大脑也一瞬间宕机了。

他前世没看过这部纪录片,甚至听都没听过。

然而就是发生了。

所以郭阳也曾怀疑前世央视之所以会拍摄《航拍中国》,会不会就是因为受了《航拍美国》的刺激?

他认为这个可能性不小。

也是因此当赵成毅问起时,他直接就把老美搬了出来。

“哈,他们也就这点家底了。”

郭阳笑道:“所以咯,嘉禾就想和其比一比高下,泱泱中华,万古江河,如日之升,如月之恒,航拍中国每聚焦一个省份,都会是对华夏文明的一次完美展示。

让观众在纪录片里发现穿越时空的自信与从容,聆听到山河搏击的浑厚声浪,收藏下我们每个人家乡最美的一面,从而在文化自信中,完成一场关于中华文明的古今对话。”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