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 第三百五十章 突如其来的大单

“植物源农药异军突起!”

“植物源农药 天敌昆虫:农药残留和食品安全的最佳解决方案!”

“笑料不断,植物源农药令人啼笑皆非的研发过程。”

“美丽乡村建设的新范例--蓉城石亭村的千亩稻田绣球农场!”

“农药界的国产当红炸子鸡,抢占外资农药巨头高端市场份额!”

五亩换大奔更新后,由于其研发过程的故事性,营造了轻松逗乐子的气氛,这让这一期视频的传播很快。

五亩换大奔的受众大都是农业从业者,计划从事农业的人,或者对农业有兴趣的人群。

往期的视频虽说质量也不错,但很难出圈。

然而,这一期有关植物源农药的内容,因为带上了欢乐、农旅等元素,让很多人愿意分享、转发。

在层层递进之下,视频的播放量一路走高,传播的范围越来越广。

生物农药和植物源农药的概念也不断地发酵,其安全生态的理念备受推崇。

农业生产离不开农药,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用更安全的产品呢?

一两周的时间里,生物农药的热度都不减,与陶氏杜邦合并、孟山都与化工集团等企业竞购先正达,共同构成了近期农化领域的三大热点。

由于环保组织的传播,全王生物植物源农药的名声都传到了国外。

蔚来微博上有人转载了海外媒体的一些报道。

有环保界人士认为植物源农药或许是解决美利坚‘转基因变异杂草和害虫’的一个方向。

还别说,这种观点得到了不少海外人士的认同,认为值得尝试。

植物源农药概念虽火,但产品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要赢得市场。

一直以来,全王的重点都是出口型中大型基地和种植大户。

这个群体可以也乐于和厂家对接,对价格也不敏感,更注重农残等品质指标的特点,让速杀、青刈、新叶在这一领域硕果颇丰。

除此之外,就是嘉禾自有的制种基地、种植基地等等。

这两者占据了去年农药板块12.86亿元营收的绝大部分。

但在国内,普通的大田作物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18亿亩耕地红线,90%以上都是大田粮食作物。

这才是最大的农药市场。

而最重要的销售渠道,就是遍布全国各省区的农资供销社、农资连锁企业,以及广大乡镇上的农资店。

在嘉禾内部,则是德农农资承担了这一角色。

但德农农资的门店里,不只有全王的农药产品,也有其它公司的产品。

一般农民家里最多就只有几亩地,一些甚至只有几分地、一两亩地。

这样的小户庄稼人除了一些传统知名农药品牌,大都是不知道怎么用药的,多是靠农资店提供咨询。

所以,农资店的推销是农药终端渠道上关键的一环。

全王作为嫡系,有一定优势,但小农群体用药不多。

比如南方水稻田,一家一户可能只有一两亩地,几小包药就能解决问题。

但全王速杀在农资店的零售价很贵,一小包5ml需要12元,一亩稻田用2包,亩成本就是24元。

小农群体对价格极为敏感,进口的康宽也只需要10元/包,其它国产的杀虫剂就更便宜了。

凭什么你速杀卖那么贵?

再者,康宽也是低毒农药,在防止水稻害虫上也效果极佳。

“水稻用康宽,增产一百三。”这句广告语已经在南方部分县市开始传播。

比普通农药贵,但能治住虫,能增产,又比速杀便宜,这就是农户选它的理由。

不过,如今全王植物源农药从植物种植到制剂加工,都已形成规模。

总得来说,全王的生产成本已经大幅下降,现在主要是要摊派前期的研发投入。

这两个星期里,郭阳同样走访了不少基地。

阿魏戈壁是全王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植物原料来源,并配备了初加工厂。

经历了前期的‘事故’后,规模化种植加工的优势开始凸显。

云省的除虫菊、攀枝的印楝树、乌拉特的狼毒等等也形成了体系。

除此之外,文冠果能源林建设如火如荼,林下的常规中草药和植物也是全王的原料来源……

当郭阳再一次回到兰市时,余秦刚好也在。

“农药全渠道上的价格体系,全部都已梳理清楚,除了向德农等经销商让利,经销商也向下沉渠道的农资店让利,农资店降价向农民让利。”

郭阳和余秦在茶几边相对而坐,余秦道:“终端渠道反馈很火爆,大田粮食作物这块已经撕开了口子。”

“这一块的市场值得用数年,乃至十年以上的时间去开发,回报肯定是丰厚的。”郭阳笑道:

“速杀也许可以去争夺一下全球第一杀虫剂的宝座。”

他对这很有把握,原时空的康宽一直火到了2022年专利保护过期。

在这十五年时间里,康宽曾连续10年在全球的销售额突破10亿美元,专利到期前,销售额直逼20亿美元。

一直保持着全球杀虫剂市场销售额第一的位置。

如今,从产品表现上来说,速杀稍优于康宽,拼的就是渠道了。

“全球第一杀虫剂,果然还是老板更敢想。”

余秦并不知道康宽原本的威名,即使知道,他也认为这是一件很难的事。

“在海外渠道上,和六大巨头一比,全王差太多了。”

“不只是全王,是整个嘉禾都缺底蕴。”郭阳沉吟道。

“一下子想铺遍全球,很难。”余秦笑道:“除非嘉禾把先正达收购了。”

“哈哈,我才不愿意当这个冤大头呢。”郭阳笑道:“在主要的农业大国投资建厂,向其它国家出口成品制剂,一样能赚取不菲的收益,也能让嘉禾的根基更厚实。”

“就是时间上有点慢。”余秦说道:“三大品牌在海外的产品登记还在申请,光登记费用就是一大笔钱。”

农药产品登记在海内外都是必走的流程。

在全球最大农药市场:美利坚,一个产品登记的费用至少是500万美元起步。

比如国内出口量最大的草甘膦,除了浙省新安化工、威远生化等大厂在美有办理产品登记,

其余绝大多数厂商都是卖给了中间代理的六大巨头,后者在加工后转手倒卖的同时,也赚取了中间的丰厚收益。

除了美利坚,欧盟,东欧乌克兰、罗马尼亚,南美巴西和阿根廷,南亚印度等主要农药市场登记费也不低。

全王三个主要品牌,想打开这些国家的农药市场,只是产品登记就需要投入4~5亿人民币。

其它国家登记不难,但也要成本,也要资料数据。

此外,还有关税问题。

这一时期,国内原药出口的关税是6%,但加工成农药制剂出口关税就变成了9%。

海外建厂的优势就很高了。

海外并购也是一个选项,但全球农化市场的格局基本掌控在六大巨头和仿制药四小龙手中。

嘉禾目前只能吃些边角料。

真要去收购先正达,除了被敲诈当冤大头外,也未必能整合成功。

郭阳和余秦交流了一会海外的发展,全王的三大主营业务中,植提可以在国内加工出口。

动物营养和生物农药都涉及到出海并购和建厂。

动物营养上在接触收购普乐维美,生物农药上除了陶氏益农部分业务暂无收获,建厂是必选项。

美利坚、巴西,这是先前就定下的两个海外生产基地,因为有天禾在前面探路,所以进展也不慢。

这次,郭阳又新增了巴基斯坦和肯尼亚两大基地,一个辐射南亚,一个辐射东非。

至于欧洲,郭阳打算再吃点边角料。

陶氏杜邦一合并,先正达也在物色强援,他就不信拜耳和巴斯夫能坐得住!

只要给全王一个基点,就能慢慢撬开市场的大门。

“聊了这么多,差点以为速杀已经畅销全球了呢。”郭阳哈哈笑道。

余秦一边斟茶,说道:“我算是明白老板为什么这时候搞股权激励了,原来是先给牛吃把嫩草,好卖力干活!”

郭阳笑道:“但饭还是要一口一口吃,国内市场都还没拿下呢。”

“老板这才是深谋远虑,高瞻远瞩!”

“就当你是真心夸我了。”

“发自肺腑的。”余秦说道:“就说我,从来没想过让速杀成为全球第一大杀虫剂,这格局就落了下乘。

不过,当下最重要的事,还是向国内大田作物市场发起进攻,依靠一线市场人员,发起群狼战术,多点开,分块蚕食。

但要想一口吃成个胖子,还需要一个契机。”

郭阳点了点头,时机确实很重要。

苏省,一个小镇农贸市场上,人流如织。

在市场里,一个十字路口的区域,相继分布着六家农资店,嘈杂的声音充斥着整个市场。

刘耀是德农农资连锁店的私人加盟商,在他的店门口用木板和桌子支了个小摊,上面放着各种种子。

而店里则堆满了农药、化肥、种子等各种货物。

店门口陆续来了赶集的农民。

“老板,给配点打水稻蠓子虫、钻心虫的药。”

“虫口多不?”

“就是多着呢,今年的蠓子虫是去年的两三倍!”那农民咬牙道:“给我拿好点的药,药效差了治不住。”

“几亩田?”

“两亩。”

刘耀拿出了四包速杀,说:“原先卖12元一包,现在厂家规模扩大,卖10元一包,和进口药一个价。”

“要不还是给我拿进口药吧。”

“速杀比进口的效果更好。”

“不可能吧。”

“信我,你也是我店里的老顾客了,我这店又不是明年不开了。”

“行,那就拿速杀。”

“另外,建议每桶水再搭配半包新叶杀菌剂,可预防纹枯和黑条矮缩等多种病害,最近病虫害可能有点严重。”

“加上新叶,两亩地一共要多少钱?”

“50元。”刘耀补充道:“只是建议好,根据地里实际情况来,但发病了半包新叶肯定治不住的。”

“唉,拿吧,种两亩地,除了种子化肥农药,还图个什么哟!”

与此同时,另外一家店里,也有农民选择了康宽。

连续几天下来,刘耀感觉今年稻田用的农药好卖了不少,尤其是其主推的速杀,走货速度很快。

“今年的病虫害很重啊!”

这样的情况,发生在南方各地的农资店里。

一些常年跑市场的人,敏锐的感觉到了不对劲,部分基层监测站也察觉到了异样。

“欺人太甚!”

又一次会议过后,任建新沉憋着一口气回到了办公室,怒火霎时喷涌而出。

同样参会的农业经济学教授,化工集团高级顾问林松忧心道:

“任总,现在可如何是好,孟山都绕开了先正达董事会,直接向股东会提出了收购方案。

收购价比股票价格还有约30%的溢价,如果没有董事会没有更合理的解释,先正达股权易手几乎顺理成章、势在必行了。”

任建新等人已经接触过先正达董事会,对方对化工集团的收购邀约很感兴趣。

但迟迟拿不出更优的收购方案,董事会也说服不了股东会。

“不能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还有时间,主要先正达没和孟山都签协议就还有机会。”

任建新在发泄了一阵后,又冷静下来开始分析安排。

“小王,联系在瑞士的袁总,让他想尽再拖一段时间,至少拖半个月以上。”

“是。”助理小王打电话去了。

任建新又看向林松,道:“林教授,有件事要你去做。”

“你说,任总。”林松一副马首是瞻听令的样子。“生物农药热度太过了,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需要的是能稳定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样才能保障粮食安全。”

任建新说道:“作为三农领域的权威专家,林教授,你有必要向民众解释清楚利弊。”

“但听任总安排。”

“央视农业频道有个节目,需要林教授参加,同时我也会联系农民日报、化工日报,以及一些地方电视台配合,林教授想好怎么说了吗?”

林松沉吟道:“拿事实和数据说话,生物农药的市场占比还不到5%,这是有原因的。

药效弱、见效迟缓…各种弊端不少,相关案例也不难找,民众不应该只看到优点,也要看到失败后的惨状。”

“很好,但还不够。”任建新沉声道:“还要往全王生物身上泼脏水。”

“这……可能不太好搞。”

林松这一刻迟疑了,不是他不想,从支持并购先正达开始,他就和任建新高度绑定在了一起。

而且生物农药目前也确实上不得台面,所以他没有压力。

但全王的速杀、青刈等品牌商品早已打出了市场名气,得动了诸多一线用户认证。

他又不傻,有理有据的分析,自有人大力支持,但胡乱污蔑,可能适得其反。

任建新重重冷哼了一声,“不好搞也得搞,刘德树次次都能速杀出来恶心人,这股嚣张气焰必须得打下去。”

林松沉吟道:“拿最好再找一个化工领域权威和我配合。”

“没问题。”

“那我现在就去准备。”

等林松走后,任建新又相继联系不少传统化学农药界的人士。

区区两三款生物农药,就想着颠覆传统行业格局,早就让很多人不爽。

他这也算是一呼百应。

在和林可青一起吃了顿饭后,郭阳和罗修就驱车从兰市出发回酒泉。

现在沿路随处都分布有嘉禾的基地,文冠果、制种玉米、苜蓿、沙产业、中草药……

想休息时,就找个基地搞搞突击,打打秋风。

用了三四天,才回到酒泉。

一别几个月,公司管理还是老样子,小问题有,但大方向还是按他的想法在发展。

几大出海的主力天禾、苜禾、丰凯、河西也已相继完成了股权激励改革。

至于其它公司,有些还在深度亏损中,有些也还没到这一步,暂时还不适合搞这一套。

郭阳这些天也主要在忙出海的事,对先正达、陶氏杜邦都没怎么关注。

嘉禾目前的出海很粗糙,粮食贸易不谈。

其它的农机、苜蓿停留在贸易的层面,换句话说依靠代理,没有下沉渠道。

河西乳业在消费品层面进入了商超,直面消费者。

种子也仅在非洲等管制不严的地区有销售,且也是渠道上游的销售,没有直面农田的市场队伍。

在欧美等农业大国也仅依靠收购陶氏部分业务,在巴西有了支点。

其它地区在美利坚有育种公司,但市场上还是空白。

农药比种子还稚嫩,在国内尚且可以说是新秀,但在国外就仅有从陶氏收购了南亚除印度以外的业务。

另外,还将面对传统势力的围堵。

所以,跨国是一道坎。

但又必须得走一步,老在窝里横,顶了天也就只有那么大的市场。

祁子文进来时,郭阳刚结束后瞿阳的通话。

后者在美利坚伊利若伊州,为了协助全王在美利坚开展工作,分公司要在伊利若伊投资亚洲鲤鱼加工厂。

美其名曰响应联邦政府号召。

以致于祁子文进来时,郭阳笑意未散,“什么事?”

“全王出事了。”

“嗯?!农药在实验中出事故了?”郭阳心里一惊。

“这倒不是。”祁子文凝重的说道:“国内农药界厂商齐出,纷纷呼吁民众理性看待化学农药,不能禁止化学农药和关停工厂!”

郭阳松了口气的同时,又无语道:“谁说要禁止化学农药了?”

“央视农业频道的一期节目上,有位叫林松的教授在节目上大肆吹捧生物农药,尤其是全王的植物源农药:高效、环保、安全!

言辞确凿生物农药是大势所趋。

同时又贬低化学农药。

声称传统的化学农药在环境中难以降解,还可以通过食物在人体脂肪中富集,代谢困难,即使是低浓度的杀虫剂,也会通过在食物链中的富集和日积月累,对人体产生慢性毒害。

同时,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太过严重。

而现在有了完美的替代品,传统的化学农药就可以淘汰关停了!

随后,竟然有多家媒体和电视台相继报道了相关话题。

有报道农药面源污染的,有一省之地受污染的农田面积就高达上百万亩!

至今一些地区的土壤中仍能检出六六六、ddt!

有报道温室蔬菜过渡用药的,个别蔬菜中发现高毒高残留的农药!

有报道地下水污染的……

还指名道姓了几家企业。

总之,化学农药被人恶意的彻底将其‘妖魔化’,让人‘谈药色变’。

不少人因此被鼓动要求呼吁关停化学农药厂商,甚至向有关部门写建议。

然后,农化界就炸了!

同样指出化学农药的重要性,生物农药还存在各种缺陷,并举了诸多追求低农残,最终导致病虫害大面积爆发的例子。

全王的产品也被各种质疑,甚至泼脏水,卷入了漩涡中心。”

祁子文一口气将事情说了一长串,郭阳给其倒了杯水,让其缓了口气。

“林松是哪一方的?”

“化工集团的高级顾问。”

“呵……”

“简直是无妄之灾。”

郭阳看着还气闷的祁子文,突然笑道:“其实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免费给全王打广告。”

“不会对全王有影响吗?”

“真理是越辩越明的。”郭阳沉吟道:“化工集团这一手,只会恶心全王一阵,但长期来看,是好事。”

祁子文问道:“这样做,对化工集团也没好处吧。”

“有人急了呗!眼看孟山都就要完成对先正达的并购,病急乱投医。”

这时候郭阳已经大致猜到了事情背后的原因,刘德树把任建新弄急眼了。

结果后者搞了这一出,想给其他人施压,部分账也算到了全王的身上。

不过,郭阳认为这就是招臭棋。

刘德树不会被化工集团影响,这次任建新的出招,更是可能惹恼上层,收购先正达彻底没戏。

而全王呢?

郭阳对速杀等产品有信心。

再大的风浪,只要产品够硬,风浪反而会成为全王起飞的助力。

随后,郭阳和余秦沟通了下,后者也是同样的观点,积极应对,化困难为契机。

不久后,刘德树也打来了电话。

“郭总,疯狗乱咬人,这次又给嘉禾惹事了。”

“刘总,你这是把人惹急眼了。”郭阳笑道:“不过呢,因祸得福也说不定。”

“那我再给你添把火?”

“你随意。”

“哈哈哈,年轻人就是自信,痛快!真是痛快!”刘德树大笑了会儿,又正色道:

“郭总,等这事完了,中化想和嘉禾谈一下在海外的合作。”

郭阳愣了一下,大脑迅速运转,一些事逐渐对上了。

一个部委级大佬,隔三岔五和他联络一下感情,原来在这等着他。

“行啊,刘总,嘉禾在海外恰好需要合作伙伴,不过在生物柴油上,也可以开展广泛合作嘛!”

“你还真是一点不吃亏。”

“比不上你老谋深算。”

中化虽然比不上三桶油,但也是六家石油央企之一,旗下又合并了中种集团,又有交割中的澳新农。

在海外资源上,至少前期可以补上部分嘉禾的短板,从而覆盖更多国家和地区。

所以,郭阳并不排斥。

只不过美利坚、巴西、阿根廷等主要市场,嘉禾必须有自己的体系。

接下来一段时间,全王一直处在农资行业漩涡中心。

新安化工、扬农化学、红太阳集团等传统农化企业屡次在行业内外发声。

也有很多专家媒体支持生物农药,并频频提及全王生物。

这几年,农药市场的消费不振,去年的草甘膦过剩更是让国内农药企业损失惨重。

今年刚有所起色,结果六大巨头动作频频,随后生物农药概念又突然火了起来,让农化企业惶恐不安。

偏偏在销售旺季时,化学农药又突然被‘妖魔化’。

早就积攒了一肚子气的农化企业火力凶猛。

环保卫生皆是高标准的大厂冲锋陷阵,两千余家‘三证齐全’的企业当中军摇旗呐喊。

另外,还有两千家无证农药生产企业在暗地里拱火。

一时之间,群魔乱舞。

全王生物说不上是风雨飘摇,但绝对压力山大。

好在刚刚完成了股权激励改革,研发、生产、市场、农服……所有人都憋着一口气,准备硬扛过去。

在这种巨大的压力之下,郭阳能感觉到全王的凝聚力在飞速提升。

于是,

他也在内部发了手签文件:“这是一个全球市场规模近500亿美元的市场,我们现在每一点进步,都是在颠覆传统!”

一份份市场捷报不断地传回,进而又汇总到郭阳的桌案上。

在这时候,南方水稻田以点带面的出现了虫情异常。

基层农技人员田间监测,今年南方多省的水稻‘两迁’害虫爆发。

两迁害虫指稻螟虫(钻心虫)和稻飞虱(蠓子虫),具有迁飞性。

而这次的虫情,是近三年来,范围最广、虫量最大的一次。

尤其是稻飞虱,虫量是去年同期的2~4倍。

倘若防治不力,虫害爆发,褐飞虱吸食稻穗汁液,将导致瘪谷率增加,瘫痪倒伏,水稻枯死。

稻田会出现“透天”,整个田块将会出现两成歉收。

有关部门紧急部署统防统控。

各农药企业也没心思大乱斗了。

眼下正是秋粮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虫害爆发,对农民是灾难,对农药行业就是利好。

防治这些虫害必然导致农药需求量增加。

赶紧的,抢订单,加大马力生产才是正事。

虫害爆发同样让郭阳有些错愕,不过处于压力状态下的全王和德农早有警觉,备货很足。

在这种紧急时期,农业部等相关部门需要的是适销对路,并能在极短期间能组织供应的品牌农药。

全王生物在第一时间就收获了一份250吨的大单。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