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 第三百五十一章 速杀显威!

炎炎夏日,烈日当空,湘省邵东植保站的站长毛存义大汗淋漓的奔走在田间。

连续看了几个乡镇,情况比预计中的还要糟糕。

“毛主任,情况不妙啊!”

陪同的镇政府农技人员顾不上擦脸上流淌的汗水,而是下到稻田里,拔了几株稻穗。

“高温高湿,稻飞虱迁入的峰次增多,发生的时期无法掌控,一家一户根本防不住。”

毛存飞也看到了稻穗和稻叶上被祸害的痕迹,“稻纵卷叶螟的蛾量前期较少,但也架不住湿度太大了。”

“是啊,农民打了药要么没效果,要么管不了两天。”

“稻穗已经在灌浆了,施药时难以接触到虫体,所喷射的触杀性药剂很难发生效果。”

“得防啊,毛主任,不然今年可能会严重减产。”

毛存义点了点头,“省里会统一部署的,其它县市也在核实情况,估计也不了,又得忙一阵喽。”

对这种病虫害暴发的情况,在二十多年的从业时间里,毛存义已经习以为常。

尤其是两迁虫害,隔上几年都会来一次,算算时间,今年也差不多了。

一边回植保站,毛存义也将情况的严重程度向上报给了农业局。

农业局在部署工作时,也得把情况向上报,最终数据会汇集到国家农业部。

但没等上级命令,各级属地就开始执行防治,时间不等人,能早一天切断两迁害虫继续迁徙,就能更早的控制下来。

稻飞虱迁徙走了,很会反复回迁,让人防不胜防。

“主要是稻飞虱和南方黑条矮缩病,植保植检站估计早中稻发生面积已达上千万亩,且还在扩散中。”

湘省农业厅总农艺师马辉在会上发表着讲话,与会的是各个市县的农业部门领导人。

“技术文件已经发了下去,但稻穗已灌浆,湿度又大,很难防,一定要注意用药的适销对路!

不能贪图便宜,三无和高毒产品不能用,小厂产品也慎用,否则是防不住的!”

底下有人反馈道:“现在也防不住,有乡镇反应,即使打了药,效果也并不好。”

“有的干脆想摆烂,收的稻谷总共也卖不到几个钱,还不如不打。”

“只要一片没防住,立马又得卷土重来。”

“不是不防,是现在药也不好买,又要低毒,又要有效果,还要速度快,照我说,就按以前的方案,一亩用100ml毒死蜱,再加点敌敌畏,稻飞虱立马就倒,还至少能管20天!”

“就是,现在都已经虫害都暴发了,先控制住再说,讲究那么多做什么。”

另一位农业厅的领导拍了拍桌子,道:“不能胡来,严禁高毒农药、农药过量使用是政治要求!

还100ml毒死蜱,这种大米让你吃,你愿意吃吗?

去年鹏城粮食集团在湘省采购的上万吨食用大米镉含量超标,闹得沸沸扬扬,现在社会上‘谈药色变’,谁敢乱来,就做好承担责任的准备。”

下面顿时不做声了,自从出了那档子事后,省内农业系统就风声鹤唳。

虽然还没有媒体爆出相关事件,但在私下里,已经有不少人在传不买湘省大米。

如果这时候再闹出农残超标,没人能承担的住这个后果。

马辉这时开口道:“省里已经启动了中晚稻病虫补助资金项目采购,入围的都是农业部推荐品牌农药。”

“主要是要快,现在都等着用药。”

“我也是这个意思。”

马辉说道:“各市县也要发动农民群众自行购药防治,省里统购的药是用在高危区的。”

有人问道:“省里有哪些企业的产品入围了?我们也好给下面推荐。”

“对对对,这时期的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极其难防,又要低毒农药,还真不好把握。”

马辉说道:“省里下发的文件上都有写,杀虫剂就用扬农化工、克胜集团等几家大厂的吡蚜酮,或者全王生物的速杀。”

有人讶然:“速杀不就最近那个闹得沸沸扬扬的植物源农药,能防得住虫吗?”

“再怎么追求减量增效,这时候还是传统化学农药保险些吧!”

“对呀,可不能出差错咯。”

一时之间,会议室里一人一句都是疑虑。

湘省是我国水稻播种面积最大的省份,也是水稻病虫害频发的省份之一。

从建国以来,经历的大型虫灾数不胜数,两迁害虫也是一样。

治虫经验丰富无比。

但把生物农药用在大规模虫害的防治中,闻所未闻,

很多人可能在近期听过全王速杀的名声,但没有切实用过,何况前一段时间质疑生物农药的也不少。

防治效果较为缓慢、有效活性成分复杂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制约和干扰……种种缺点被众人如数家珍的说出。

马辉都听在耳里,“放心,全王速杀是苏省农科院水稻所向农业部推荐的,得到了大规模的验证。”

“苏省农科院推荐的速杀,全王生物有点名堂啊!”

“扬农化工和克胜集团也都是苏省的企业……”

“有点意思。”

马辉笑了笑,说道:“苏垦淮海农场今年种了90万亩水稻,全部参加了化学农药减量增效试点,也是用速杀统防统治,杀虫效果得到了验证。”

“那没问题了。”

“有用就行。”

马辉看了看农业厅的领导,对方摇了摇头,表示没有要说的了。

“那今天就这样,各位赶紧去安排部署吧。”

一时之间。

各种命令和指示不断传达。

县农业部门技术人员纷纷奔赴田间,指导群众进行稻田害虫喷杀和防治,同时加强虫情监测和普查。

乡镇干部职工或走村串户,或通过手机短信等把虫情信息和防治技术送到千家万户。

这样的情况同时发生在南方多个省份。

湘省中晚稻病虫补助资金项目政府采购也到了最后评选的一步。

湘省农业厅的钱庄敬等人员就位后,说道:“最后剩下三家企业,克胜集团和扬农化工的吡蚜酮,全王生物的速杀。

现在要定的是只采购一家的,还是三家各采购一批。”

“最好只采购一家的产品。”马辉立马给出了建议,“克胜的吡蚜酮是悬浮剂,扬农是分散剂,全王则完全是另一种药,三者的用法都完全不一样,基层执行难度很高。”

其他人也纷纷表示了赞成。

钱庄敬说道:“那现在要考虑的因素就是时间了,哪家供货速度最快?”

负责采购的徐国回道:“全王生物,按他们计算的用量,一共需250吨速杀制剂,并且他们同时提供全套服务,合同一签,立马可以作业,一周内完成全省600万亩中高危区的施药喷雾任务,20天后再喷一次。”

钱庄敬讶然的说道:“你的意思是他们还提供打药服务?”

“是,全王的方案除了提供用药,还包括了免费无人机植保,农药运输、兑药、施药,全程提供服务,并且,保证90%以上的防治效果。”

徐国沉吟道:“就是报价比其它两家高。”

“有多高?”

“1.25亿元。”

钱庄敬眉头跳了跳,“其它两家呢?”

“克胜吡蚜酮悬浮剂一共用量360吨,报价9250万元,两天内到货,后续持续加工供货,至少要7天。”

“扬农吡蚜酮分散剂一共用量350吨,报价8750万元,也是两天后开始,也要7天。”

徐国说完后,众人也看到了资料上的内容,纷纷写写画画了起来。

克胜和扬农化工到货后,还需要组织农民喷洒,至少还需要几天时间。

病虫害补贴资金里没有植保服务,所以不可能单独聘请服务团队。

对比之下,全王生物用药量少,提供配套的免费无人机植保,用时短,但价格高。

一时还真不好说。

少顷,钱庄敬问出了众人的疑惑,“克胜和扬农的用量怎么要高出这么多?”

马辉接过话,说道:“虫害太重,和三家都商讨了具体的方案,为确保能防住,克胜和扬农都加大了用量,只有全王生物没加量。”

“不都说生物农药药效不稳定吗?”钱庄敬又问,显然他也关注了这段时间的新闻。

“全王到现场看了虫情后,在这方面表现的很自信。”马辉说道:“其在淮海农垦的90万亩稻田上已经有成功案例,契合了其速杀的商品名。”

钱庄敬叹道:“生物农药好是好,但价格还是贵了3000多万啊!”

“所以他们搭上了无人机植保,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一致性供货,还可以同步开展植保,时间上的优势就太大了,预估至少要提前一周完成统防。”

马辉说道,从他个人的角度来看,是倾向于全王速杀的。

钱庄敬问道:“克胜和扬农这么近,就不能早两天供货吗?”

徐国摇了摇头,“现在吡蚜酮是抢手货,工厂前期又没存货,这已经是最快供应速度。”

“从时间上来看,全王速杀是最优选,而且也是农业部推荐的品牌之一,药效上不用担心,施药也是对方负责。

如果没有异议,那就采购全王速杀。”

钱庄敬迅速有了决定,现在不是犹豫的时候,一切都得给时间让路。

随后他挨个的点了人名,待所有人都表示赞同后,才宣布散会。

这时候就是事急从权。

谁能在极短时间内组织供应,谁就有优势。

采购结果一出,全王生物和东和农机就开始动了起来,大量的农服人员开始往湘省集结。

与大单失之交臂的克胜和扬农化工也没有纠结。

现在这时期,能找食的地方很多,只恨不得工厂能24小时不停歇的生产。

“湘省的250吨,1.25亿元;赣省的180吨,0.9亿元。”

郭阳看着在短短一周内,速杀拿下的两笔订单,拿着手机说道:“这下好了,又欠一个人情。”

“哈哈,谁欠谁的还说不清楚呢。”苏省条子泥垦区,余秦来到了沿海的盐碱水稻田上。

目之所至,沟渠成网,条田成片,阡陌纵横,嫩绿的稻苗摇曳生辉。

“今年苏省的水稻不仅病虫害少,而且水稻所在淮海农场搞的化肥农药减量增效项目,受到了高层的通报表扬,所以这次才向农药部力荐了速杀。”

郭阳沉吟道:“还是替我谢谢朱主任。”

“下次可能得叫朱院长了。”余秦说道:“苏省不愧是国内水稻单产天板,在技术研究上没得说。”

“嘿,升职了啊,这还真说不准谁欠谁了。”郭阳笑道。

两人说的是农科院水稻所的朱杰,几年前就和嘉禾在盐碱地改良上建立了合作。

天禾的天埂盐1号也是在朱杰等人手上发扬广大的。

从速杀介入水稻领域时,全王第一时间想的也是和苏省农科院合作。

恰好,苏省农科院也有开展化肥农药减量使用工作的想法。

于是,两者一拍即合。

合作成立了一个研究项目,全王出钱出物资,农科院出人搞研究。

两三年下来,在综合技术措施的推广应用,生物农药的替代,防治新技术推广等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在这个过程中,速杀、青刈、新叶等生物农药的表现彻底征服了水稻所。

这个项目的成果也获得了省级和部级嘉奖,并要求加大推广。今年,农科院又联合苏垦淮海农场搞了个大规模的化学农药减量使用试验示范项目。

其中作为替代化学农药的生物农药速杀、青刈和新叶等再次表现优异。

在两迁害虫四下扩散暴发的时期,及时的切断阻止了其继续来回飞迁。

这一情况,再次被各级部门监测到了,这证明速杀是能用在稻田大规模病虫害防治的,而且效果不俗。

又有低毒低农残的优点,于是农业部把速杀也加入了这一次大范围统防统治的用药名单里。

其所代表的意义是重大的。

不过生物农药价格高依然是政府采购里的弱点,于是郭阳便提议,让全王拉上东和农机。

不仅提供农药,还免费提供配套的植保无人机防治服务工作。

这本就是东和农机的业务范畴。

作为国内第一批开展农机专业化服务的公司,东和农机最擅长的就是搞大面积、大规模的集团化作战。

在其外围,还围绕着各种各样的农机专业合作社。

其中就有不少植保服务团队,开展全程专业化服务、代防代治、承包防治等不同形式的防治服务工作。

东和农机可以说是一呼百应。

且由于是统一采购、运输、施药,省去了包装、渠道等等成本。

全王生物即使去除支付给东和农机的服务费,以及一些销售公关成本,依然有不少的利润。

郭阳笑道:“原以为要硬扛过去这次的的冲击,靠时间来为生物农药正名,没想到这么快契机就来了。”

“这就叫瞌睡来了有人送枕头。”余秦沉吟道:“这一仗打好了,不仅能奠定速杀在国内的地方,还能为生物农药彻底正名!”

“没问题的,十万天兵培养了这么久,也该出来遛一遛了。”

“哈哈,这套组合拳的威力真不小,提供免费植保对很多小地区都很有吸引力。”

以省为单位开展病虫害补助项目采购的省份不多,更多的是以区县或者乡镇为单位。

一个镇采购十几万元的农药,但全王仍可免费提供植保服务,这套组合的吸引力不小。

也让全王在南方多个水稻产区都打开了销路。

南方是双季稻区,早稻这时候已收割,有些甚至完成了晚稻的插秧,但有些又在扬期、灌浆期。

也有诸多田块分散的地方。

总体情况比较复杂。

但这时候更能体现植保无人机的优势,经过几年的改进,无人机续航和装载量都有所提升。

一人一机在电池足够,天气晴好的情况,可以喷洒500~800亩。

但正常情况下,即使是高峰期,平均每人每机能有三百亩的作业面积就算不错的。

所以,对很多机手来说,这就是最好的挣钱机会。

郭阳和余秦通了话后,东和农机派出和联系的飞防团队陆续抵达了湘赣两地。

紧随其后的是速杀杀虫剂。

说起来,全王能抢到湘赣两省的大单,和供货速度也有很大关系。

扬农化工去年在国内市场销售榜上仅次于新安化工,排第二,大股东是先正达。

其工厂生产能力强大。

但产品线齐全,一共有多达200多个农药产品。

克胜集团也同理。

相比之下,全王在农药业务上只有三个主打商品。

产品线更简单,无论是从周边调小包装,还是从工厂直发,在组织和时间上都更有优势。

农药到货后,飞防机手们便按划分的片区,在湘赣两地各自开展起了农防服务。

湘赣两省也是国内水稻播种面积的前二甲,每每爆发水稻病虫害都离不了这两紧邻的省份。

但上万架无人机同时在湘赣大地同时起飞,实属破天荒的第一次。

那场面堪称宏大壮观,让全国各地都为之侧目。

“十万天兵空降湘赣大地,植保无人机携生物农药灭杀‘两迁’害虫!”

“一天起飞30次,每台喷药600亩,无人机成植保新神器!”

“大规模虫害暴发给品牌农药带来重大机遇,植物源农药或趁势起飞!”

各路报道纷至沓来,赞誉声不绝于耳!

众多农化企业、农资人在忙着生产销售时,也不忘抽出功夫来围观一下这种盛况。

“输的不冤。”

扬农化工董事长刘红生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在得知错失湘赣两省政府采购项目输给全王速杀时,他曾深感不服,现在突然就释然了。

“但几百万亩的面积,生物农药真能承担得下这个重任吗?”

他清楚,众多同行也清楚,这可能是生物农药的一个转折点。

一旦这次防控成功,速杀杀虫剂之名将响彻全国农化农资界,全王生物要腾飞了。

带着各种复杂的情绪,刘红生与众多同行关注着湘赣两地。

无人机植保的飞防效率非常高,实际上没用到一周,就完成了两地的飞防任务。

效果也是立竿见影!

完成防治的稻田,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的虫口数量在一夜之间就消失殆尽。

两迁害虫的迁徙路径,被一个乡镇,一个县,一个市的层层切断。

完成防控的县市陆续发出了喜报。

直至最后,湘赣两省也宣布两省区在各级部门的努力下,完成了这场歼灭战!

“国内外都没有这么强大的生物农药!”

刘德树得知湘赣两地的结果后,猛的一拍桌子,开口道:“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拿下速杀的海外代理!”

秘书庄尘沉吟道:“现在这架势,不好谈。”

如果没有两迁害虫的爆发,全王的三大植物源农药只在特定领域享有盛名,大田作物上还存在不小的障碍。

但这么折腾了一次,没有厂商会忽略掉速杀,包括六大巨头。

保不准就会有人出来争抢。

“同等条件下,嘉禾如果要找海外代理,会优先考虑六巨头。”刘德树说道:“但郭阳曾提过在生物柴油上加强合作。”

庄尘讶然道:“条件交换?”

刘德树颔首道:“是,中化石油销售公司也成立两年了,虽然自营加油站还不多,但肯定会慢慢铺开,他应该盯上这个了。”

嘉禾的生物柴油没有零售终端……

庄尘在心里直呼,原来一个老狐狸和一个小狐狸,一直在斗智斗勇、互相算计。

“刘董,会不会太激进?”

“是有点激进,但中化本来就是石油零售的后进者,没那么多的顾虑,何况完全值得。”

刘德树说道:“此前我对速杀也有疑虑,但这次之后,我坚信生物农药有可能颠覆传统化学农药!

1962年,先正达开始生产剧毒的百草枯,为其带来长达数十年的财富;

1972年,孟山都的草甘膦上市销售,时至今日,草甘膦仍然是世界第一大销量除草剂。

而全王虽不是植物源农药的开创者,但却有可能是破局者、集大成者、颠覆者……

现在嘉禾在海外还弱小,所以它需要帮手,等它完善了海外体系,就再难有机会。

与其自行耗费苦工去研发,不如先上车。”

刘德树已下定了决心。

另一边,化工集团的任建新愁肠百结,心力交瘁。

“林松这王八蛋……”

他只是想让公众不要盲目轻信生物农药,顺便恶心下全王。

结果这厮在上节目后却大肆鼓吹生物农药、鼓吹全王,猛烈抨击化学农药,甚至将其彻底妖魔化。

引发了农化界的大乱战。

传统农化界的势力庞大,生物农药渐渐势微,但全王速杀、青刈、新叶却一直口碑坚挺,支撑着最后的防线。

如果捧杀和泼脏水不成,可能反倒助推其一步步走上更高的台阶。

而且,高层对让中化和化工联合收购先正达的提案,一直模糊不定。。

刘德树又一直反对。

孟山都离和先正达股东会签协议也越来越近。

从那时起,他就不止一次怒骂林松、刘德树、全王……所有人都有眼无珠。

他认为,并购先正达是一个伟大的计划,会让全球为之瞩目,提升民族自信心,提升国内农业核心技术,顺便,再为他带来声望、地位、金钱,满足他的虚荣心……

他锲而不舍的找高层汇报,一次次的拜访同僚,拉拢志同道合的人。

眼看决策层有所松动,意外再次袭来,南方两迁害虫大规模爆发,检验农化界实力的时候到了。

但也是生物农药的试金石。

然后,十万天兵空降,携速杀杀虫剂灭杀亿万稻飞虱,捷报频传,速杀势不可挡,为生物农药彻底正名!

“收购先正达?呵呵,能弯道超车,为什么要几百亿美金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追!”

刘德树的嘲讽声犹自在耳旁徘徊,高层让放弃收购先正达的指令更是让他满腔愤怒只能憋在心底。

一名副总走了进来,

“任董……欧洲传来消息,孟山都和先正达达成协议了。”

任建新身子摇晃了两下,形如枯槁的坐在老板椅上。

“徽省、闽省、鄂省……零零总总的小单也很可观,最主要还是零售端打开了。”郭阳盯着电脑上的报表,嘀咕道。

阻断湘赣两省的两迁害虫后,全王联合东和农机又相继转战多地,战果丰硕。

同时,零售渠道上速杀也挂出了农业部推荐的宣传海报。

再加上口碑的传播,这让农资店的业务也越来越顺。

天禾的天敌昆虫也顺便露了个脸,吃了点残羹剩饭。

国内今年水稻播种面积大约4.5亿亩,南方又占大头,又是双季稻区。

这一块速杀只要拿下10%以上的市场份额,全王就起飞了。

显然,现在这一目标不算太难。

“老板,孟山都和先正达签约了。”人未到,声先至,祁子文带来的消息,让郭阳错愕了一瞬。

此前他还曾分析先正达不太可能接受孟山都的收购。

没成想这么快就被打脸了。

这个消息不算好,也不算坏,孟山都收购先正达,确实实力暴增,但致命弱点依然还在。

原时空孟山都收购先正达不成,选择了接受拜耳的并购,摇身一变,改名换姓为拜耳作物科学有限公司。

但现在它还叫孟山都。

臭名昭著的孟山都!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