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 第三百六十八章 又一年的总结

寒风不再那么凛冽,沙棘也萌发出嫩绿的新芽,给荒芜的雪山大漠带来了新的生机。

数栋大楼伫立在这荒原之上。

大楼里人来人往,郭阳的办公室里也换了一拨又一拨人。

方晓章、向天山、余洪海,再到现在的杨国成、卿施华和袁文武,这是嘉禾化肥板块的重要人员。

“今年上半年国内钾肥市场的供应依然过剩,市场相对疲软,未来几年都可能是牛气不再,低迷难改。”

袁文武不打算避讳杨国成。

“老挝钾肥公司的未来面临的市场形势可能不太妙。”

杨国成和卿施华都是技术人员,但对国际钾肥市场也并不是一点也不了解。

前几年最高峰时,钾肥离岸价达到了580美元/吨。

现如今不足400美元/吨,但北半球春耕来临,国际钾肥市场又有提价的趋势。

杨国成问:“国内现在有很多钾肥库存了,为什么价格还要继续涨?”

袁文武说:“有价无市,国际钾肥上涨,但是国内不再买账了,别说400美元,就是350美元的价格也早已不再吸引各级贸易商的眼球。”

“买家不买账,可价格却不降反升,真是怪哉!”

“僵持不久的,俄、白俄、加、美的化肥公司也不是铁板一块,经济不好,各家降价抢市场是必然的。”

袁文武沉吟道:“老挝钾肥可能一生产出来,就要面临激烈的竞争。

最近,国内的钾肥企业又与加拿大签订了联合开发年产400万吨钾肥的项目合同。

加拿大的成矿条件和基础设施都远比老挝强。”

杨国成和卿施华有些茫然无措。

老挝钾肥公司也搞了两年多时间,从勘测到技术测试,再到试生产都已经完成。

下一步就是建设生产基地,实现投产。

然而,市场形势又不太妙。

但就这么放弃吗?

他们在老挝这两年同样不容易,缺乏煤气电,就自行和国内的煤老板开发老挝稀少的煤矿。

交通条件差,也慢慢梳理出了道路。

副产物的综合利用,以及尾盐回填等环保问题也在陆续攻关克服。

在国内到老挝和泰国投资的那么多钾盐矿项目中,也仅有开元矿业能和他们媲美。

其它的,无论是国企央企,还是背景多深厚,都遭遇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干脆停摆了。

就这样放弃或暂停,实在是心有不甘。

袁文武、杨国成和卿施华三人都看向了郭阳,最终拿主意的还是他。

“国内缺钾这是改变不了的。”

郭阳沉吟了一会儿,实际上他对国际钾肥市场也是一知半解。

但他清楚,钾肥肯定是能涨上去的,并且始终存在着卡脖子的危机,长远来看,这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他现在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战争了。

未来的俄乌战争一打,国际粮食和钾肥价格直接窜上了天,相关的厂商直接起飞。

“全球钾肥实际上一直是供大于求,但产能都高度垄断在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手里,价格完全是卖家说了算。”

郭阳顿了顿,看向袁文武,问:“加拿大和俄罗斯的化肥公司会一直内斗下去吗?”

袁文武摇了摇头,“一直打价格战,损害的最终还是生产国的利益,价格低到一定程度就会限产。”

“对,全球也不止华夏缺钾,印度、巴西、阿根廷、欧洲也同样缺钾。”

郭阳一锤定音,“老挝钾盐继续全力推进,早点把投产计划拿出来。”

“好!”

杨国成和卿施华颇为振奋。

袁文武说道:“老总,老挝钾肥大概什么时候能投产?产能多少?”

“两年,两年后一期就能年产50万吨氯化钾。”

杨国成跟着介绍了下这两年的进度。

嘉禾老挝钾盐公司在甘蒙和沙湾拿吉省拥有面积100多平方公里的钾盐矿,分三个矿区。

经评估,三个矿区已探明氯化钾总储量在4亿吨左右,为特大型钾盐矿。

计划分两期开发其中的龙湖矿区,总体生产规模为300万吨氯化钾,其中一期年产50万吨。

袁文武沉吟道:“50万吨在国内倒是随便就能卖完,就是不好运回来。”

杨国成说:“中老昆万铁路昆玉段已经在开工建设了。”

袁文武说:“昆万铁路10年内可能都指望不上,暂时还是只能依靠公路运输。”

公路运输的成本高,但老挝的钾盐相比国内青海和罗钾,也有开采成本的优势,总体是能抵消的。

只是面对加拿大、俄罗斯,完全没有成本优势。

“按计划来吧。”

郭阳想了想,又说:“刚才和余洪海谈了,刚果(金)也很缺钾,目前只能从刚果(布)的外资企业买。

等在老挝积累过了足够经验,也可以去刚果(布)投资。”

热带雨林地区的淋溶作用,几乎冲刷走了当地土壤中的营养成份。

导致谷物等需求钾盐的粮食作物产量一直提不起来。

所以,非洲大陆的土地也有钾盐的需求。

杨国成点了点头,刚果(布)的钾盐储量同样丰富,只是现在谈这些还相对太远。

“行,先去忙吧。”

等三人走后,祁子文进来给郭阳泡了杯茶,歇了一会儿,才又通知了余小川。

郭阳打量了一阵。

“黑了,也廋了。”

余小川露出了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我以为我回来会更合群了,结果一个个都变白了,反而我成了最黑的。”

“玉泽防晒美白霜,值得你拥有。”郭阳哈哈笑了笑,和余小川寒暄了两句,就谈起了工作。

其实也没什么好谈的。

嘉禾在中东所做的一切,其实都只有一个目的,赚中东土豪们的钱。

其它的,无论是治沙,还是搞海水稻,都是辅助手段,要相信土豪们的消费能力。

“唯一要注意的,就是当地的政局。”

“局势确实很紧张。”余小川说:“说不定哪天就打起来了,感觉卡大佐要挨揍了。”

他不提还好,一提郭阳就想起卡大佐应该命不久矣。

“嘉禾在利比亚和叙利亚的人员暂时先撤出来吧。”

“行。”

这没什么好犹豫的,常年呆在中东,余小川觉得这两个国家随时可能爆炸。

钱要赚,但命也要紧。

余小川说:“对了,老板,沙特阿拉伯农业公司也想投资能源林。”

郭阳呵呵笑道:“国内都没铺开呢,先搪塞过去,就说品种可能水土不服。”

余小川想了想,说道:“可以先建个育种合作中心,让沙特人出钱。”

“这可以。”

一个个人的聊下来,郭阳也感觉到了疲惫,但确实有必要沟通下。

去年年底他没组织年终总结,也没做年初计划,所以开春后自然有必要沟通下。

就这样,用了两三天时间,他才和所有公司的负责人聊完,笔记也梳理了一大堆。

其余人也同样没离去,而是同样在总部梳理新增加的任务。

此外,也在准备年后第一场大会的资料。

嘉禾的食堂里,菜品琳琅满目,一时让时常出差在外的纪卓文有些目不暇接。

“菜品更丰富了噢。”

“哟,纪总,来来来,一起排队,再等会儿人就多了。”

纪卓文闻声望去,一个沉稳的中年男子映入眼帘。

“费总,挺巧啊。”

棘小白的费晓峰笑道:“嗨,我这是吃饭积极。”

“干活也挺积极,镜嘉线那一百多万亩戈壁,现在是肉眼可见的变化了,这才不到半年呢。”

费晓峰上次在会议上提出棘小白要开发戈壁,可是让所有人印象深刻。

这个半路加入嘉禾的高管,能在短时间内就摸透老板的喜好,可并不简单。

纪卓文排在了费晓峰身后,“费总,棘小白去年的营收多少?”

“约33.4亿。和河西乳业差远了,可能还没有河西的零头。”

费晓峰半侧着身子,目光敏锐而又细致的看着纪卓文,希望能知道点河西乳业的情况。

严格来说,棘小白和河西乳业是存在竞争关系的。

纪卓文仿佛没听明白一样,说:“据说棘小白占的戈壁有180多万亩,资金压力不小吧?”

费晓峰沉吟道:“资金压力确实不小,还好棘小白营利能力还可以,加上贷款,循序渐进也能消化掉。”

纪卓文轻声道:“下来有空一起坐坐,河西乳业其实也对戈壁开发挺感兴趣的。”

费晓峰完全没料到对方会有这个想法,问:“河西乳业今年赚了不少?”

纪卓文轻点了点头。

费晓峰好奇道:“营收有多少?”

纪卓文比了4根手指。

“400亿!”费晓峰惊呼道,不自觉的就提高了音量,让前后的人都注意到了他两。

“到你了,费总。”纪卓文眉眼青抬,“先吃饭,有段时间没吃到总部的饭菜了,这闻着就香啊!”

费晓峰机械的开始挑选菜品,脑海里还回荡着400亿,400亿……

零头和零头也是不一样的,棘小白肯定更愿意做300亿的零头。

这应该是嘉禾第一个突破400亿营收的公司吧。

难怪。

不声不响的做成了龙头老大,这不得加倍挣挣表现。

他已经打定主意,要从河西乳业身上刮一层皮下来。

费晓峰和纪卓文两人专心的干着饭,他俩算来得早的,等食堂人多起来时,两人已经吃完。

“还是总部的伙食好。”

费晓峰也吃得差不多了,擦了擦嘴,笑道:“嗨,其实也就那样,我这半年天天吃食堂也没上瘾。”“我以前也是,天天吃食堂。”

纪卓文感觉哪里有点不对,但还没细想,就被费晓峰拉着去领了饭后水果。

“尝尝这香蕉,桂省基地来的,杠杠的好吃,天天吃也不上瘾。”

纪卓文这下反应过来了,神色古怪,这费晓峰看着挺沉稳的,结果不仅是个吃货,还挺幽默。

“这香蕉确实挺好。”纪卓文又补了一句,“应该是我吃过最好吃的香蕉。”

“天禾的水果都好吃,香蕉、火龙果、柑橘、苹果,每一种都是人间极品,唉!”

“你叹什么气?”

“我这是在替天禾叹气。”

费晓峰摇了摇头,“即使有这么多优异的品种,天禾的业绩依然被河西碾压了呀!”

“……”

纪卓文哭笑不得,说:“就这?河西乳业的利润不一定有天禾高。”

费晓峰说:“反正你这大腿我是抱定了。”

两人一手拿香蕉,一手啃香蕉,往沙棘林走去,散步消食。

然而,就是这一顿饭的功夫,河西乳业营收超过400亿的消息就不胫而走。

散了会儿步,费晓峰直接去了镜嘉戈壁施工现场,纪卓文则往办公室走去。

一路上,不断有人和他打招呼问好。

按理说这是正常的,好歹也是个老总,但他总感觉怪怪的,今天从遇到费晓峰之后就怪怪的。

直到他遇到了谢时杰。

“中午好,纪总,这下厉害了噢,四百亿,这下把苜禾按在地上摩擦了。”

“?”

纪卓文满脑子的问号,“哪来的四百亿?”

“还装呢,你看下祁连山灌水群里呢,早都刷屏了。”

谢时杰摇了摇头,“这嘉禾第一把交椅,现在是交到河西乳业手上了,以后老大哥得关照下我们这些上游企业。”

“苜禾农牧才是老大哥,嘉禾的中流砥柱。”

“今时不同往日,苜禾1号种子早就过了巅峰期,自留种泛滥,只留有些高端市场。”

国内乳业的快速发展和优质苜蓿的供应紧密相连。

正是因为优质牧草充足,才让国内牛奶产量喝品质双双提升,也让牛奶产业走出阴影。

又有河西乳业高举高端牛奶大旗,很多原本不喝牛奶,没有牛奶饮用习惯的人,也渐渐习惯了喝河西牛奶,这才让牛奶产业越做越大。

作为龙头的河西乳业自然吃到了最大的红利。

当伊利蒙牛刚刚摸到300亿营收门槛时,河西乳业已经打开了400亿的大门,并且利润率也不可同日而语。

他看了蒙牛的财报,利润率只有4%,伊利也差不多。

而坚持开拓高端市场的河西乳业达到了21.3%。

让同行们只能摇头兴叹。

但现在好像有些过头了,即使在嘉禾内部都有点出类拔萃。

想到这里,纪卓文含笑道:“有空一起坐坐?”

“怎么,想拉拢我?那你可得让河西乳业给上游让点利。”

“让利当然可以,叫上老邱、老包、王宽,最好也通知一下老板,一起议一下,让利也要有让利的章程,好不容易打造的生态可不能破坏了。”纪卓文说道。

谢时杰讶然的看着他,有点不可思议。

但对方的眼神很真诚,没有丝毫逃避,他点了点头,“好啊,开会的时候和老板提一下。”

“那先这样,我还要回去改计划。”

“ok。”

谢时杰注视着纪卓文走进了办公室,突然感觉还不赖。

这两年苜禾的日子没那么好过,主打的苜禾1号种子一年年走下坡路。

苜蓿播种一次,可以连续刈割4~5年再更新轮作,有些狠人甚至可以做到7~8年不更新。

就像**十年代买一个电风扇,可以用二三十年。

厂家都倒闭了,结果生产的电风扇都还可以正常使用。

苜禾1号现在就有点这种情况。

更别说盐碱地经过这几年的改良,也没那么多了,一些要求没那么高的土地,自留种也勉强能用。

市场缩小,价格降低,苜禾1号虽然依然是牧草界的王冠,但也早就过了巅峰期。

其余的优质牧草种子,市场开发并没有苜禾1号那么容易。

谢时杰在心里估摸了下,河西乳业的营收搞不好可能是苜禾农牧的6倍,苜禾今年营收刚刚70亿出头。

“谢总好。”

“好。”

招呼声让他回过神来,哎,我来这层是干啥来着?

谢时杰前后左右看了看,愣是没想起来来这一层的目的。

原地转了两个圈,才想起他就是来找纪卓文的,“哎,被四百亿刺激过了头。”

不止是他,河西乳业营收突破400亿,断崖式领先伊利蒙牛的消息在内部快速的传播。

这是和许多人息息相关的日常消费用品。

“虽然有点惊讶,但想一想也不奇怪,河西乳业这几年口碑越来越好了。”

“有人做了对比,连续几年都喝河西牛奶的孩子,明显要更高更壮一些。”

“也更聪明。”

“学习精力也更好。”

“哎,我记得河西乳业也有一个针对婴幼儿的长期观察跟踪,这两年也没听到消息。”

“管他的呢,反正牛逼就对了。”

纪卓文不仅看了祁连山灌水群里的消息,还看到了一些普通员工的聊天。

灌水群里不用多说,一个二个全是恭喜,然后就是求关照,求带飞,求包养。

普通员工也多是与有荣焉。

他不禁笑了笑,实际上,一开始他没这么有信心超过天禾和苜禾。

但现在一想,种业和牧草这两个行业的体量都远远不能和奶业相比。

即使天禾的市占率再高,国内种业市场规模也不过六七百亿,相当于奶业的零头。

这是属于消费品的优势。

2011年2月17日,星期四,元宵节。

嘉禾的年终总结会议姗姗来迟,其实,大多数人这两天摸了底,心里也都有些数了。

会议室里也一直闹哄哄的。

“聊什么呢?”

郭阳快步的走了进来,一身西装配上修长的身形,一瞬间就吸引了所有人注意。

祁子文也紧跟在一旁。

谢时杰说:“都在聊业绩呢,天禾、嘉禾生化、河西乳业、河西牧业、嘉禾粮油今年的业绩都超过了百亿,大伙儿学习学习成功的经验。”

郭阳坐了下来,看了看瞿阳、方晓章、纪卓文、邱景让、高德五人。

“要不你们组个男团,嘉禾五百怎么样?”

“哈哈哈,好,这个主意好!”

“西北五百也不错。”

会议室里笑声不断。

郭阳清了清嗓子,说道:“去年确实做得不错,全集团的营收第一次突破了2000亿,2043.88亿。”

他说的轻描淡写。

但其余人先是一愣,随后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也传得老远。

等掌声停息后,郭阳才又说道:“利润也有266亿元。”

这次,他挥了挥手,示意不要鼓掌,“其实利润还有上升的空间,比如说棘小白。”

众人看向了费晓峰。

郭阳说:“营收是33.4亿,利润只有1.8亿,远低于预期,但在场的人都清楚,棘小白在年末紧急上马了镜嘉戈壁项目,动作也很快,一整个秋冬就没有停下。

看这样子,这个春天,就能栽不少沙棘树下去。

棘小白这种做法,我个人是很认同的,短期来看,确实损失了不少个人利益。

但从长远来看,规模扩大了,利润前景也同样不错。

此外,还有沙海农牧也是同样的例子,今年原本能勉强盈亏平衡,但最后又陆续上项目,导致账上亏损。”

说了一长串,郭阳拿起保温杯打开盖,来自沙漠里的枸杞漂浮在了杯面上。

他喝水的时候就顺势吃了下去,余光也在瞄着众人的神情。

纪卓文这时沉吟道:“老板,河西乳业不擅长做上游,所以这两天和谢总、邱总、王总、包总商量了下,适当提高上游的原料采购价格。

将终端品牌的利润向上游转移,苜禾、青禾等拿着这部分利润去建设更多的草场。”

思考了片刻,郭阳就理解了纪卓文的想法。

“相当于河西乳业出钱,让他们给你做事,挺好,这种方式也不错。”

同样竖起耳朵听着的瞿阳略微有点难受。

这个方法他其实曾经也想到过,全产业链嘛,在场的人都耳熟能详。

利润能自由的在产业链上转来转去,既能灵活应对问题,也能让人摸不清公司虚实。

但种子是产业链的最上游,往下游想办法有点行不通。

嘉禾不搞粮食种植,蔬菜种植也多是合作基地。

唯一的办法就是果树。

想到这里,瞿阳说道:“老板,天禾在疆省阿克苏和喀什也看好了两块地,计划拿来种果树。

主要是苹果,以及鸡心果、李子、梨、桃等等可以涵养水源的防沙经济林。”

闻言,郭阳低头找资料,祁子文适时的把天禾的资料递了过来。

“种水果可以,这没问题,只是我看了看天禾几个水果品种的推广面积。

苹果、柑橘、香蕉都还好说,这火龙果的推广速度怎么那么慢?

加上天禾的玫瑰蜜香,全国的种植面积都还没5万亩?!”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