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 第三百六十九章 火龙果的产量瓶颈

苹果、柑橘、香蕉、火龙果都是2006年培育的品种,07年建园。

香蕉和火龙果都是建园后第二年就开始挂果,这已经是第四个年头。

香蕉推广面积好歹有40万亩,占国内总种植面积的8%,目前仅次于巴西蕉。

每年的种苗销售额约2.4亿,3000亩蕉园收益约1.44亿元,合计3.84亿元。

这是个出色到让人无可挑剔的成绩。

香蕉在国内一般是2~4年更新一次种苗。

也就是说,在香蕉种苗购买客户上,回头客占比很少,大多是新增客户。

等第一批香蕉园开始大规模更新时,香蕉种苗的销售额还能大幅增加。

这些都是郭阳从报表上看出来的东西。

在和诸多负责人交谈完后,他就一直在研究解读各个公司的报表。

尤其是天禾,种子商店培育的经济性种子大多是天禾在运营。

大多数品种的市场表现都还尚可,有些品种隐隐有爆发的迹象。

四大水果中,除了香蕉,其它的像瑞阳苹果,灵焰柑橘也各自推广了约30万亩,也挺不错。

但火龙果的推广面积数据就有些刺眼。

全国不到5万亩。

具体到玫瑰蜜香是不到2万亩,看比例感觉还不错,但总量太拉了。

恰好瞿阳主动提及了水果,郭阳忍不住就问了出来。

瞿阳在原地僵了片刻,手忍不住摸了摸没几根头发的光头。

“技术上还存在着难点。”

“什么难点?”

瞿阳沉吟道:“火龙果其实也才引进国内不到10年,农民的认知度不高,技术也不成熟,产量提不起来。”

得,看来不能指望他说出具体的技术难点。

术业有专攻嘛。

然而,郭阳下意识的认为火龙果种植应该不难,毕竟现在还很金贵的火龙果,在后世已经烂大街了。

在外地,火龙果10元3个已经算比较便宜,但在广西,最便宜的时候10元甚至能买70个。

简直就离谱。

现在他也不知道火龙果是因为什么原因推广不起来,不过火龙果种植技术他也略懂一些。

想了会儿,郭阳说:“定个时间,一起去园区考察一下,另外,在酒泉也建一个火龙果基地,自给自足。”

“啊?酒泉也能种火龙果?”

“火龙果是热带水果吧,听说低于0c就会冻死。”

王宽和包心禹接连问道,这也是多数人的疑问,北方冬天和春天温度都太低了。

郭阳笑道:“一般不耐寒的品种低于2c就会受到影响,但北方可以种在日光温室里。”

“能行吗?”

“试一试,能行。”郭阳很笃定,因为他亲眼见过,只是技术可能还没成熟。

“火龙果的事先放下,反正说到了天禾,那就从天禾开始做个总结和规划吧,来,瞿总,到你表演了。”

瞿阳沉吟了下,“要不还是让纪总先来,天禾这两年没增长,反而下跌了不少。”

郭阳挑了挑眉,“什么时候有这规矩了?”

“那就我先来。”

瞿阳说:“整体来看,天禾整体还是在下滑,一是仿冒品增多,竞争加剧;二是玉米播种面积大幅下滑,大豆种子又定价较低。

但也有亮点,蔬菜种子营收连年保持高速增长,达到了21.9亿,估计占国内蔬菜种子市场的15.2%。

赤红1号、天椒1号、超级红芯、菜心、番茄都成了知名品种。

并且潜力还没释放完,黄瓜、苦瓜、茄子、白菜,这四个品类,今年很可能迎来一个爆发。

综合下来,国内粮食种子的潜力只能一点点挖掘,精力主要放在蔬菜品类开发,以及品种的更新换代上。

市场增长的焦点还是放在海外市场的开发上,重点就是今年,北美和南美都有业务开展……”

一边听着瞿阳的汇报,郭阳也在快速翻阅。

因为此前有过沟通,所有这次多是陈述。

国内种子市场的变化完全可以用天翻地覆来形容。

在世纪之初,国内种业市场销售额堪堪过百亿,随后才进入爆发性增长期。

国内种企和外资种企你方唱摆我登台。

十年时间,如今的种业市场已达到了700亿的规模,在全球仅次于美利坚。

天禾刨除其它,只种子业务就达到了224.18亿,市场占比达32%,堪称恐怖!

影响力在国内早摸到了天板。

所以,天禾必须得出海。

“工作方向没有问题。”郭阳沉吟道:“但希望早点看到效果。”

“今年北美应该有戏。”

“南美呢,陶氏巴西整合得怎么样了?”

“目前只能按之前的方式先运营,但天禾科学院派了玉米育种研究团队到巴西。”

“考验天禾技术储备的时候到了。”

在海外销售的种子上,郭阳没有用种子商店育种的打算,但种子商店也丰富了天禾的种子资源库。

资源库里的许多种子特性都被郭阳用种子商店分析得明明白白。

结合积累的生物技术,天禾的育种体系在国外也有竞争力,同时又不至于威胁到国内。

瞿阳也心知肚明。

在天禾的议题结束后,瞿阳就拿出手机,给火龙果基地的黄恩发去了消息。

“火龙果推广上有什么技术难点?赶快发我。”

会议还在继续进行。

总体速度还是很快的,苜禾、天禾、嘉禾生化、全王生物、棘小白等,郭阳都是草草的过。

这几个板块,他今年都付出了不小的精力,情况都比较熟。

主要是放养的农机、乳业、青禾、两个超市和德农农资,的时间要稍多些。

放养的结果也是不同的,河西乳业明显走出了自己的路,同时还能带动苜禾、青禾、河西牧业。

流通上的两个超市和德农也没什么好说的,产品就是最大的优势。

如果没做好,那管理团队肯定有责任。

现在的成绩他能接受。

只是丰凯农机销售额没破百亿,让郭阳多少有点意外。

“国内农机市场产值应该有接近3000千亿产值了吧,更别提还有无人机也贡献了16.4亿。

单看农机,只有70亿出头。”

郭阳摇了摇头,看向蒲飞,“一拖和雷沃应该早就破百亿了吧。”

蒲飞点了点头,“雷沃和一拖都在140亿左右,丰凯的93亿排在第三,市占率有所下降,但净利润保持得很好。”

郭阳沉吟道:“换句话说就是牺牲市场保利润吧。”

“是,一拖今年的利润还好,有6%,去年不足2%;雷沃这两年的利润都只有1%。”

蒲飞有点无奈,这两年的金融危机,让出口市场断崖式下跌。

国内还好,农机补贴规模一年一年加大,但挡不住同行要自相残杀啊!

东和农机的蔡斌说道:“去年末,mgf资本以3.24亿元的价格转让了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近19%的股权。

雷沃的盈利能力长期不行,一直饱受投资方诟病。”

营收高涨,利润低迷,郭阳仿佛看到了一个熟悉的雷沃。

但价格战确实管用,农民还是更喜欢便宜的农机,雷沃就靠着这一点把市场份额慢慢提高。

丰凯不愿意过多的放弃利润,就只能忍受增长相对缓慢。

郭阳暂时也没辙。

丰凯能在高端市场和国外品牌竞争抢食,总归是一件好事。

郭阳沉吟道:“在无人机上多下点功夫吧。”

蒲飞回道:“嗯,现在技术在不断突破,成本越来越低,销售端势头很好。”

这一两年,在惠农网上的航拍视频逐渐增多,和无人机的普及不无关系。

会议继续进行。

嘉禾生态和沙海农牧也相继做了工作总结和计划。

干就完了。

效果也是肉眼可见的好。

嘉禾其实还没真正进入敦煌湿地内部,但从西湖管理局的反馈来看,西湖湿地的生态这两年大幅改善。

因为上游有来水了。

在补贴和多种扶持下,疏勒河流域的节水休耕、河道治理效果开始呈现。

下一步就是进入西湖湿地内部,开始上正菜。

郭阳也看了看自然能量的情况,又积累了23000多点。

然后,他听着听着就听走神了。

包心禹兴致勃勃的述说着过去一年猎鹰农业的成绩。

咱老包也不容易啊。

那么多年过去了,除了一年比一年胖,今年好歹靠着卖肉、卖奶、卖毛赚了钱。

这也该露露脸了。

以往开会,咱可是说话都不敢大声了。

“……今年要把猎鹰小镇运营起来,创造旅游收入,全年营收目标是5亿!”

包心禹说完,看到老板在笔记本上认真书写,忍不住昂了昂首。

胖胖的身躯,小小的脑袋,让人感觉有点滑稽。

缓了会儿,老包发现老板还在写,他说了有那么多吗?

老板重视过头了吧。

然后,他就看到祁子文轻轻咳了一声,老板才如梦初醒般的抬头。

“嗯,老板也讲完了,走吧,散会,时候不早了,一起聚一下,老包今年又带了红驼肉回来。”

“老包做事讲究,每次都不辞辛苦带骆驼肉回来。”

“别说,还真就馋这一口了,驼肉可是补气益血的佳品。”

“走啊,老包,愣在干嘛,要减肥啊?”

不是,这就完了吗?

会议室里虽然开着暖风,但包心禹却感觉他的心如坠冰窟。

就连向阳湖的路亚钓鱼基地,老板都说了两句,“活动搞得不错,有空我再来钓鱼。”

“走神想什么呢?”郭阳拍了拍包心禹的肩旁,又一把懒猪,一股厚重感传来。

“该不会没点评你两句,搁这儿生闷气吧。”

“没有,我老包不是这么小气的人。”

见这傲娇的模样,郭阳感觉包心禹心里真有疙瘩了。

这厮每年都不嫌麻烦,从乌拉特回酒泉必然会带上点东西。

通常是戈壁红驼,或者牛羊肉、戈壁玛瑙石之类的。

要说肉和石头,酒泉也不缺,可能牛羊肉的口感还要更好。但这人还真就每年都带。

郭阳笑道:“刚才想到点事,其实猎鹰我年初去了,做得不错,就没多说。”

“嗨,老板,我真没有。”包心禹浑不在意的摆了摆手。

“行,等会喝两杯。”

“好叻。”

包心禹随着人流出门,郭阳则先回办公室,祁子文也跟着一旁。

“老板,刚才包总真吃醋了?”

“你没观察错。”

郭阳能注意到老包的异常,还多靠祁子文的提醒。

其他人在下面弯弯绕绕勾心斗角,郭阳一般都不理会,有些大公司病是难以避免的。

但遇到这种吃醋的,总会感觉心里怪怪的,有愧疚感。

将笔记本放回办公室后,才发现外面天已经黑了。

郭阳拿出手机看了看,时间已经走向了8点。

企鹅的微信这时已发布快一个月,郭阳早已开始使用,微信上也积攒了不少消息。

一划拉,就看到了林可青的头像。

“离职申请火速批准,再过两天我就可以来酒泉啦啦啦。”

这是最新的一条,再往上还有好几条消息,有分享的照片之类的。

郭阳笑了笑,回道:“开了一天会,这会儿准备去吃饭。”

至于其他消息,有小马哥发来的,也有一些工作消息,他没看。

才把手机揣兜里,又有消息来。

林可青:“别喝酒哦。”

郭阳:“少喝点。”

林可青:“行叭叭叭。”

郭阳一时不知该怎么回,刚好瞄到祁子文到了门口,索性没回,先喝了再说。

地点依然是在戈壁上的小广场,这样的篝火聚会更得人心。

都是要下地的,谁也不比谁高贵。

隔着老远,就闻到了肉的香味,越近越香,等到了广场,香味更是在空气中回旋。

郭阳笑道:“真有点饿了,开吃,开吃。”

“哈哈哈,老板,你再不来,老包估计得馋死了。”余洪海调侃道。

包心禹原本是眼巴巴的盯着肉,听了这话,不服气的道:“咋俩谁跟谁啊,彼此彼此。”

“哈哈……半斤八两。”

两人都属于肥胖型的,不同的是余洪海是鲁省大汉,高大魁梧。

厨师开始分肉,郭阳坐了下来,看向余洪海。

“非洲有什么美食,怎么没见你廋下来呢?”

“哎,我这是喝水都要长肉,总不能不让我喝水吧。”余洪海说道:“要说非洲,其实也不缺肉食,就是手艺确实糙了点,但肯尼亚的烤肉也还不错。”

郭阳问:“非洲的除虫菊和万寿菊基地怎么样了?”

“好得很。”余洪海笑道:“肯尼亚的万寿菊、除虫菊、辣椒基地是嘉禾在非洲发展得最好的。”

虽然赚得不多,但投入的也很少。

主要是队伍看起来壮观,三万亩土地,七八千人同时干活,这种场景没人见过吧。”

“七八千人?这么多?”包心禹讶然道:“猎鹰六十万亩草原,总共才二十来个人。”

余洪海说:“非洲用人工比农机便宜,但偶尔也要用农机赶工。”

青禾农业的王宽穿着制式羽绒服,抓着快羊排,就凑了过来。

“余总,不都说非洲乱吗?肯尼亚是不是要好得多?”

余洪海想了想,说:

“肯尼亚也乱,基本一直处于混乱之中,却又总是能在混乱中保持秩序,不发生动乱。

与坦桑尼亚一样,肯尼亚也是世界上抢劫、偷窃的高发区域,但在政治上却一直保持着连续性。

它的政府极为**,贫富差距巨大,但是经济却非常活跃,一直处于增长之中。

然后,它周边的国家一个比一个掺。

卢旺达发生过种族灭绝,乌干达出过非洲最著名的独裁者之一阿明,苏丹国家分裂,坦桑尼亚曾经陷入了计划经济的泥沼……

只有位于中央的肯尼亚泰然处之,在一片混乱之中悠然自得。

它的国民总是处于吵架之中,却从来没有大打出手。

所以,如今外国资本想要前往东非地区,首先的落脚点大都选择肯尼亚。

不过,这样放任自由的发展,也让肯尼亚文盲率极高,贫富差距巨大。

这样的社会适合发展商业,但制造业的潜力却比不上埃塞和坦桑尼亚。”

余洪海啃了口肉,又喝了口酒,才说:“也适合发展农业,产品在当地就能找到销售市场。”

在场的这么多人,去过非洲的没有几个。

对余洪海说的肯尼亚现状都很好奇,一个混乱而又政局稳定的国家。

听起来还真有点奇葩。

包心禹问道:“老余,那你在肯尼亚遇到过抢劫和偷窃的人没?”

余洪海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包心禹没明白为什么,“你瞪我干吊,我就随便问一下啊。”

“没遇到过。”余洪海气呼呼的甩下一句话,吃肉去了。

包心禹讶然:“他这是咋了?”

没人搭理他。

总不能说余洪海曾在金沙萨被抢劫的扒光了衣服吧。

郭阳也没作声。

不过从余洪海的嘴中透露的信息,就能看出他确实下过一番功夫,每个国家都应该去跑了一遍。

郭阳也去过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城市里高楼林立,是东非的贸易和金融枢纽。

然而,在内罗毕的郊区却有着世界最大规模的贫民窟。

两者共同构造了这个城市。

但热带高原气候又让这里的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确实是个好地方。

放任自由就是肯尼亚的特性,这种特性要归功于肯尼亚的国父肯雅塔。

肯尼亚的国民形容肯雅塔干活就是睡醒了后带着跟班四处转一转,指点一下,晚上唱唱歌、跳跳舞,结束一天的生活。

总统什么也都不做,只是顺其自然的让肯尼亚人民自己找事做。

然而就是这样,肯尼亚的经济却不断向前发展。

当周边国家一片混乱时,肯尼亚人民却享受着难得的宁静。

自然,也让嘉禾在东非打开了局面。

如果刚果(金)后续发展顺利,也能互为犄角。

一边喝酒,一边聊天,郭阳也熟悉着每个人的变化,偶尔拍两张照片发给林可青,享受着这难得的惬意。

“人在南宁,刚下飞机。”

“你就不能等下我。”林可青气呼呼的说道:“我刚到嘉峪关机场。”

“你也没说今天到啊。”

“你也没问啊!”说着说着,林可青自个儿就笑了,“完了,想给你个惊喜,结果把自己坑了。”

郭阳笑了笑,“你等会儿,我找人来接你吧。”

林可青说:“不用麻烦,我打车去嘉禾就行。”

“也行,你注意安全。”

挂了电话,郭阳注意到不远处的瞿阳在贱贱的笑,不由瞪了一眼。

“走吧,瞿总,去看看你的火龙果园。”

对火龙果推广遇到的问题,郭阳还挺在意,他一直也以农业技术著称。

走了没多远,就到了火龙果基地里。

乍一眼看整整齐齐,但郭阳却一眼就感觉到了不对。

“一亩栽多少株?”

黄恩是基地的总经理,说:“480株。”

“太稀了,难怪产量提不上去。”郭阳沉吟道:“这样做品质确实提升到了极致,但效益没达到巅峰。”

“效益其实也可以,但火龙果多为夜间开放,雌蕊与柱等长或比雌蕊柱长,导致自然授粉率低,需要人工辅助授粉。”

基地的生产技术经理纪会兵说道:“马来西亚来的高丰公司,在钦州搞了几年,也没解决这个问题。”

郭阳问道:“高丰公司有多大面积火龙果?”

“8500亩。”纪会兵说:“高丰公司的刘亚烈应该是最早把火龙果带到国内的人,效益也不错,但投入也很大。”

黄恩补充道:“一般的农户不敢投,担心种出来了,卖不出这么高的价格。”

“所以才要把产量提起来。”

“不太容易。”

“其实也不是太难,首先要改变种植模式。”郭阳走进了行间,“改成单联排或者双联排。

现在每亩400~500株太少了,单联排能提升到800株,双联排能达到2000多株!

这产量不就提起来了吗?”

看纪会兵在思考,郭阳干脆折了根树枝,在地上画起了草图。

“就这样。”

纪会兵说:“看着好像行。”

“试试吧。”郭阳说道:“至于授粉,主要还是夜间没有昆虫授粉,这事找一下徐学农,看看能不能人工释放昆虫。

噢,对了,还有一个技术也可以增产,夜间补光技术。”

“夜间补光?”

“对,冬天嘛,温度低,日照短,火龙果可能会冬眠,这时候就可以通过人造光源来补光。”郭阳说得很确定,因为夜间补光在以后会比较常见。

纪会兵疑惑的问:“这样划算吗?”

郭阳笑道:“夜间补光后,至少能多采摘4~5批果。”

“多4~5批果,至少能多采摘800斤,按现在一斤12元算,一亩至少能多出9000元!”

黄恩讶然道:“这肯定大赚啊!”

“现在是物以稀为贵,但即使降价,也有很大的利润空间。”

夜间补光和单联排种植,这两种技术是郭阳能确定有效的。

最为麻烦的是授粉。

玫瑰蜜香目前是必须要夜间人工授粉,以后应该是从宝岛引进的品种解决了这个问题。

但现在,他只能寄希望于天敌中心。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