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鸿鸣 > 正文 第十四回 牛头山

鸿鸣 正文 第十四回 牛头山

作者:北派二爷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01 09:35: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番寒暄,老夫人的病情并不重,小道士很快从一个暗格中,翻出一个极为小巧玲珑的丹盒,拣选了三枚金丹,交给老夫人身后老妪。

那可是年逾鲸背鹤甲年带着一帮徒子徒孙,灰头土脸,炸了无数个丹炉,耗费了半座牛头山的木材,足足用去了一载光景才炼成的金丹。一共不过八颗,被这小师弟这么轻易就送出去了三颗。事后,疼的他好几天没睡着。

叶青璇看着这位每每见到自己都神情紧张的小道士,已然有了一副好皮囊,虽然道袍不合身,依然掩盖不了那睿智俊逸的神情,越发出尘脱俗。

“这就是通瓯江飞出的那把神剑吗?”,王承衍看着杨泽悬在腰上的剑,九龙珠只有两颗闪闪发光,剩余七颗却黯淡无光。那一天他和天宁子在望江石目睹了那一场风云变幻。

“恩”,杨泽横剑递到王承衍面前。

王承衍慌忙摆了摆手,我不喜欢剑,远远看看就好。

王承衍还是跟小时候一样,从不碰兵器。

“你打算怎么振兴牛头山玉虚宫?不会改成医馆吧?”,十六年前的珠玑道人遗言不知这稚嫩的小道士如何一肩担当,好在小道士上面还有一个不知道活了几个甲子的掌教师兄罩着,而且似乎这位师兄还有两把刷子。他收起青锋剑,望着大殿内的太上老君塑像,跟王承衍开玩笑问道。

“我也不知道”,王承衍最头痛的就是这个事情,每次想起这事都毫无头绪,只要顺其自然了。武功他更是半点也没学过,他也没想学,老祖不是也说过“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自己干脆就不去想了。

“没想过”,小道士一脸无奈“好在还有焦师兄,现在还在小壶峰闭关练剑,那小壶峰间歇泉常年喷涌,他一手玄甲枯剑早入太清境,将来或许能与武当山那几位在王朝内大红大紫的真人一较高下”。

“告诉你们一个好玩的地方,就在牛头山青莲峰,有一处常年聚集积水形成山顶湖,那湖水清澈,如一面平镜。上次我放牛,那头青牛走丢了。我顺着牛蹄印一路找了上去,最后找到这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小道士看着掌教师兄与杨府老夫人叙谈,几个人缓步走出丹房,低声跟世子说。

“那有什么好看的,斜月湖比你那青莲峰镜湖好多了”,叶青璇一脸不屑,这江州最不缺的就是湖。

“不是,不是”,小道士瞄了一眼郡主,满目娇嗔,眉黛如秋。他赶忙低下头,心道“她生气的样子也美”。低声下气解释道“我在那里静坐时,镜湖中会出现一些奇怪的景象,前段时间似乎有蛟龙游动,极为奇怪”。

“有这等怪事?”。世子看了看小道士,一副古怪模样,向外走了几步,厉声道“你又耍什么花招,说好的好借好还,再借不难,书呢?”。

“世子宽宏大量,再宽限几天吧,你知道这山上很枯燥,不像王府”,小道士满脸堆笑恳求道。

“走,去看看你说的镜湖”,郡主看着两个人窃窃私语,凑上前,拽着小道士就要走。

刚走了两步,小师叔祖想起什么,对着大殿一角忙碌的中年道士招了招手。

“师叔祖,有什么吩咐吗?”。

山上论年龄,王承衍是年轻的,但道门不论年龄,论辈分。所以这位珠玑道人的关门弟子排起了还是数十位鹤发童颜老道的师叔,更是这些知客、祭酒小道士的师叔祖,因此对他都恭恭敬敬。

“我看这些人中没有病入膏肓之人,你还是按照《玉函方》拿药。他指了指拴在门外不停咀嚼缰绳的青牛,看来这青牛也散漫惯了,不愿受束缚。“这几日青牛又瘦了不少,我这几天就先放牛去了”,他顺手将背篓中的草药递给了中年道士。

一牛当先,三人望山上而去。

爬山是个体力活。

不久小路也没有了,三个人沿着牛蹄印,一步步往犄角峰去。耳边淙淙水流之声越来越大,从叮叮咚咚已然变成雷鸣奔腾之声。

中途,叶青璇摆了摆手,示意自己走不动了。掏出香帕,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连续攀登让叶青璇有些喘,脸色红润,娇躯起伏,如雨后的红杜鹃在风中摇摆不定,景致极美。

“你怎么知道那些人没有严重疾病?”她看着一脸惬意,正观赏倒悬飞瀑小道士。

“望、闻、问、切,望气是排在第一的,这是北派祖师爷留下的《千金阴阳庚角诀》中晦涩文字中记载的”,王承衍挠着头,谈笑自若,倒不像爬过山的人。

“什么乱七八糟的南派、北派”,郡主训斥道,“青牛牵过来我骑”,叶青璇看着壮硕膘肥的青牛,停在前面,低头啃草,怒道。

望了望高耸入云的主峰青莲峰,小师叔祖爽快的把青牛拉过来让叶青璇坐上。

这青牛极通人性,叶青璇觉得坐在上面,感觉比自己的配着软鞍的狮子骢还舒服。

“笨道士,怎么不早说这牛可以骑”,叶青璇坐在青牛上嘀咕道,小道士低头赔笑着。

一炷香的功夫,三人面前,峰回路转,飞瀑从高崖上飞泻而下。放眼望去,六龙回日,冲波逆折,溪水奔腾咆哮甚为壮观。

二十余丈宽的青石上,在瀑布下,竟然水滴石穿,形成了五丈宽的水潭。水潭中翻腾起层层水花,不远处水清澈见底,足足有几十米深,可见水势之强。

王承衍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赞道“我听师兄说,曾经我师父珠玑道人曾说:雁荡龙湫眼底收,百丈飞瀑震山谷,天赐神流三千丈,半空烟霞雄则秀,想来最是应景的”。

叶青璇点了点头,俏丽绯红。

半柱香功夫,眼前豁然开朗,已然到达地势平坦山顶。

世子从峰顶望下去,才知道怪不得一路上来,瀑布势头如此之生猛。原来青莲峰从飞瀑而上,地势如梯田层层而起,正好十八叠,瀑布连续转过十八道弯,在最后回折处,积蓄力量,冲山破壁,形成这蔚为壮观的十八叠瀑布。

站在这牛头山犄角上,云雾飘渺,风清气爽,沁人肺腑。放眼望去,透过飘飘渺渺的白云,杨泽感觉整个王朝都尽收眼底。此刻,峰顶清流潺潺,甚是静谧,那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渐行渐远,已不可闻。

四周枫树葱郁,峰峦叠翠。

果然,峰顶正中间,绿如蓝,一抹平镜湖面,镶嵌正中间。

镜湖旁有块历经风雨的磐石,上面镌刻着“须弥”三个大字,不知道是哪一代道人在此留下墨宝。三个人坐在波澜不惊的镜湖旁边,向湖中看了半天。

这镜湖湖水果然波澜不惊,如一抹光滑的镜面。天上蓝天白云倒影在湖中,偶尔一只仙鹤凌空飞过,倒影湖中,四周青翠的枫叶林倒影湖中,清晰可见。

杨泽看了半天没有任何蛟龙的迹象,他揉了揉酸楚的脖颈,抬头看了看正在打坐的小道士,“哪里有什么天生异象?”

“看到了吗?湖中有一条锦鲤游来游去”,王承衍眼观鼻,鼻观心,指着湖中的景象,抬头喊杨泽和叶青璇。

叶青璇此刻也早已脖子酸楚,她抬起那动人清澈的眼眸,正好与小道士对望一眼,那丹凤双眸,如同这一湖清澈的山顶湖。

小道士心中弦动,慌忙低下头,湖中的“万鲤朝天”的景象又不见了。

“笨道士,天天在山上呆着,胡思乱想什么呢?哪里有万尾锦鲤的景象,只不过天上的白云倒影在这清澈透底,云雾变化而已”,叶青璇颇为不满的骂了憨厚老实的小道士一句,小道士脸皮薄,一下子又脸红了。

之后,小师叔祖竟然被提着耳朵,教训了一通。幸亏这里是玉虚宫禁地,没有人看见,否则这师叔祖以后布道讲经,怎么解释这一出“老虎欺祖”的好戏呢?

那小道士一脸羞赧的低着头,“我是真的看到那万尾鲤鱼朝天的景象,不过现在也看不到了”。小道士揉着耳朵,一脸迷惑的看着湖水,“真是奇怪了”。

“看来真的是我自己胡思乱想了”,王承衍呢喃自语,掌教和三位师兄也曾经来过,都说只是看到倒影的白云,和偶尔飞过的仙鹤,并未有奇观异象。他还以为是几个师兄故意跟自己开玩笑呢,从小到大不知道被他们骗了多少次,这次他是彻底相信自己看错了,“可是眼前东西怎么会假呢?上一次焦师兄来的时候,他分明看到一只威猛的白虎”。

好在这山上有不少的鲜花,簇拥在镜湖一侧。叶青璇最喜欢花,他从湖边摘了一束花,编成花帽戴在万千青丝之上,俏脸绯红,就像那万从花朵中飞出一只美丽的蝴蝶。

遥远的地方,一座山头隐隐有乌云密布,黑压压的一片,“那是什么地方?”。

“应该是风雷宗的霞飞山”,小道士道,原来牛头山和风雷宗隔江相望。

山顶乃牛头山玉虚宫禁地,除了掌教师兄和几位师弟,任何人不许踏足这青莲峰顶,据说当年祖师程颐,在此羽化飞升。

杨泽远远望去,就在青莲峰一侧的犄角峰,一只红顶仙鹤飞过。“这里经常有仙鹤吗?”,他看着远处一对仙鹤落下休憩。

“对,就在青莲峰那边,有翱翔的鹤群,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王承衍撩起溪水,洗了洗脸上的灰尘,空中一根羽毛落入溪水中,荡起圈圈涟漪。

“有了,我想到把它带下山去?”,郡主拍手叫道,望着仙鹤,突然想起了什么。

“焚琴煮鹤那该多煞风景啊”,小道士惴惴不安道,大着胆子劝阻道。

叶青璇敲了敲小道士脑门,“你…你…什么时候你能开窍?”。

小道士也不恼,满面堆笑,“该开窍时自然开窍”。

气的郡主七窍冒烟,哭笑不得。

“我那天见魏师傅的羽扇有些破了,我想检一些羽毛给魏师傅做羽扇,你看这里的羽毛又大又漂亮”,叶青璇撩了撩被微风吹乱的秀发,跺了跺脚,挽起玄纹云袖,一脸天真无邪。

“好主意,好主意”,小道士附和道。

要是让鹤甲年看到这一幕,一定摇头晃脑,“不懂,不懂”。

夕阳西下。

玉虚宫门口,停放着三辆马车。

几个大汉依偎在马车旁打盹,打眼望去,几个人身着蓝色窄袖蝠纹劲装,干净利索,一辆马车珠帘被风吹起,里面似乎是明晃晃的兵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