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清变 > 第一百一十五章 明修栈道

大清变 第一百一十五章 明修栈道

作者:云中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39: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洋商们所说的代金卷,是秦川对外宣称为方便震旦集团内部各家工厂都要进行独立核算的需要而在内部发行流通的代金凭证。qiuyelou说道代金卷,就不得不提秦川铸造的银元。

秦川现在已经在银行下属设置了一个造币厂,厂房就设在了染厂后面盐团兵营大楼旁,印刷纸币和铸造银元,现在机器设备不仅都已经安装完毕,首批三千万纸币和二百万银元也已经铸造出来现在就堆放在震旦银行的金库里。

这一时期的银元铸造,远没有后世发行货币那没多繁杂的手续,甚至也不需要朝廷或者那个部门批准,只要在直隶省备案即可,当然,前提是所铸银元必须是货真价实的银子。

秦川的银元正面是麦穗组成的花环中,刀枪相交托着一只身裹火焰展翅飞腾的朱雀,背面是海水疆涯和雄壮威武的长城。

至于纸币则麻烦许多,这是需要户部批复的。现在只有几家大洋行和外商银行获准在大清发行纸币,只不过这对于用惯了银子的国民缺少吸引力,流通范围基本局限在上海和天津的租界里。

为了尽快把纸币发行出去,秦川在这里打了个擦边球,只在直隶按察使衙门备案发行震旦内部流通代金卷,也就是说他的纸币对外并没有宣称是真正的货币,只是在他的企业和银行里内部流通的一个代金凭证而已,既然不是货币,那也就自然不需要什么户部报备批复。

秦川准备发行的这种纸币,所有面额的纸币图案和银元相同,但表以不同的数字,此外就是尺寸大小和色彩的区别。

因为秦川印制纸币和铸造银元的设备都是从德国进口的,甚至纸币的纸张都是从德国进口,色彩都是秦川在楚云涛的实验室里亲自合成的特殊染料,染色庄重鲜亮不说,防伪上至少现在绝对无可仿制。就是铸造的银元含银量,也要比当今市面上流通的各种银元都要稍高。所以,震旦银行即将发行的纸币和银元印制铸造十分精美不说,银元图案凸痕清晰手感极好,秦川相信,他的银元很快就会大行于世。

对于铸造银元,周馥十分支持,他认为,堂堂大清,竟然没有自己的银元是万分不应该的。可对于秦川在震旦集团内部发行什么代金卷就打不以为然。

当然,秦川铸造银元那可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的,那也是要按章程按照铸造数量要缴纳一定数额的税金的。

关于印制纸币,秦川内心的想法不仅是绝对不能和周馥说的,也更不可能和这些大惑不解的洋人讲。面对这些洋行和外商银行经理的各种提问,秦川只有一句话,一会开张剪彩后,震旦银行总经理金立三,会给他们一个明确答复的。

银行的开业庆典,在李明方和金立三的安排下,原本十分复杂,各种繁琐仪式举不胜数,甚至连赵公元帅的塑像都要抬出来,这让秦川头痛不已,最后还是秦川力排众议,坚持采用新式礼仪作为开业庆典,只进行剪彩,然后由总经理金立三宣布震旦银行开业,并简要介绍银行的开办宗旨、存贷手续和待遇等。qiuyelou

在一声高亢嘹亮的“吉时已到”的呼喊声中,一阵震耳欲聋的鞭炮声轰然炸响,在让人惬意的清凉秋风轻缓吹拂下,花花绿绿的鞭炮纸屑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上空飞扬飘散,东街顿时洋溢在一片喜色当中。

浓重的硝烟气息中,在震旦银行正门前高大坚实的青石阶上,秦川周馥居中,左右是李经方和盛宣怀,私人四把剪刀放在早已横着拉开节成三朵大红花的二尺多宽红艳艳的丝绸彩带上,在《东方时报》派来的摄影记者架起来的两架德国蔡司公司制造的摄影机闪光灯的镁光闪耀中,四把剪刀同时剪下,剪落的三朵红色绸花被早已等候在一旁的几个利顺德借来帮忙的年轻洋人服务生用托盘及时收走。

紧接着,就是精神抖擞,身穿一身藏蓝色西装,系着一条火红色领带的新任震旦银行总经理金立三上前高声宣布,震旦银行自今日起正式开张营业。然后金立三开始高声宣布,震旦银行的持业宗旨及运营章程。

“各位大人、各位同仁、各位父老,本行不仅是一家国人自己开设的资本充足的独资银行,更是秦川秦大人,以自有资产开设的大清第一家西式银行,本行以诚信经营为本,以震旦集团的所有企业为后盾依托,以支持各地铁路、道路和民族工业发展为主要经营方向,为所有需要资金支持的民族工业为主要服务对象,欢迎给位同仁、各位父老积极支持本行发展,为我们的民族发展兴旺尽一份力量。。。。。。本行接受国内外任何人或任何组织的存款,并保证会为客户保守秘密。”

“各位父老同仁,本行承蒙直隶按察使周馥周大人厚爱,把我们震旦银行作为直隶税赋的结算行,为保证各地上缴税赋银钱的成色,周大人决定,自今日起,所有各地上缴的税赋,只能以朱雀银元和震旦银行代金卷交付,也就是说,各地上交的税赋均需先到本行兑换成等值的朱雀银元,再行缴纳赋税。”

“本行是我国人自己的银行,为感谢各地同仁和父老对本行的支持和厚爱,秦川秦大人决定,本行自今日起,在八个月之内,给予在本行存款的全体国人以高息优惠,开出的活期储户储蓄利息,三日以上即可计息,日息十分之一厘,月息半成,三月一成五,半年三成、九个月六成的高息惠泽万民,所有存款到期后,不论存入的是何种货币,一律给付相应的银子。”

“哄。”

虽然这个新开张的震旦银行,高息揽存的消息早就因为租界里《东方时报》的刊载而盛传于天津卫,这些日子更是街谈巷议的谈资,天津卫几乎尽人皆知,可现在由震旦银行总经理金立三这个一向以诚信著称的原大德亨天津分号经理亲口说出,还是引起上万围观的百姓一阵惊呼。

“一直以来,大清流通的银元都是域外流入,没有一枚流通的银元是我大清铸造,秦大人深以为耻。现在本行自行铸造以我华夏古来驱邪却凶的神鸟朱雀为图案的银元,朱雀银元不仅制作精美,含银量更是居现今所有流通银元之首,两个时辰以后,今日所以在场人员在离开时,都可以免费领到一枚我们国人自己铸造的朱雀银元。”

“哄!”

金立三的话,顿时又引来一阵惊讶和欢呼声。

“奶奶的,今天来观礼和看热闹的人挤满了东街半条街,足有两万来人,这震旦银行就是财大气粗,这一张嘴就送出这一两万白花花的银子啊!”

“今儿爷们是来着了,这看了半天的热闹不说,还能白得这一块大洋。”

下面围观的百姓嘁嘁喳喳地大声议论着,金立三喊了半天才止住议论。

“还有,我还有一件事情要明确告诉诸位,过一会我们还要在这里进行震旦集团产品竞价销售会,当场定下震旦集团下属所有工厂现今库存和明年五月以前的产品购买者。参加竞价销售大会的国内商家,可以使用白银结算,国外商家则必须以外币结算,所有参与竞价的商家,都必须把外币和白银先到震旦银行换成我们震旦银行发行的代金卷,以便于统一价格,我们的代金卷和我们发行的朱雀银元等值,以黄金兑换代金卷者,溢价半成给付。”

“还有,本行发行的代金卷的额度,是以本行持有的黄金和银元额度为标准,绝不会超额发行,任何持有本行发行代金卷者,均可以到本行和本行的任何分行随时予以兑换成银元。”

接下来,开始公开登记首批存款,之所以这样,就是为了给这刚开张的震旦银行壮壮生威。

首批存款登记就在银行青石台阶下的两侧排开几张铺着台布的条桌,几个银行职员铺开账簿准备登记存款开具存单。

在金立三的示意下,桌案前一个身着浅蓝色西装二十来岁年轻的银行职员扯着明亮悠长的嗓音喊了起来。

“震旦银行开始营业。”

悠长的嗓音未落,人群中一个身着马褂头戴小帽管家模样的中年人首先走出人群,来到桌案前将手中一叠银票放到桌案上,负责登记和开具存单的以及负责收存的几个职员,各个都身穿浅蓝色西装的年轻职员迅速忙碌起来。

按照秦川的要求,震旦银行的所有职员必须身着西装,而且颜色都是蓝色,只是根据职位的不同,颜色深浅有别。

清点完银票,桌案前那个年轻职员又高声喊道:“直隶按察使周馥周大人首存十万两。”

喊声一落,围观的人群又是一阵兴奋的喧嚣。

人们纷纷议论,百姓们议论的倒不是周馥怎么如此有钱,而是谈论直隶按察使周大人不仅把税赋结算的差事交给了这个震旦银行,她自己竟然也在这个新开张的震旦银行存了银子,这说明这个新式银号的信誉绝对有保障。

周馥家资虽然比不得盛宣怀,可家境优渥,拿出十几万银子还是很容易的,尤其是秦川请他给撑着个门面,他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拒绝的。这笔钱,原本是周馥家人准备在青岛开办织厂的,现在只好推后。

几个银行职员动作十分麻利,很快就给周馥的管家开具好存单。

没等周馥的家人离开,太监吴义身后一个小太监拿着一叠银票也来到桌案前。

桌案前那个精神的银行职员又得意地喊了起来:“京城醇亲王府存银十万两。”

哄的一声,围观的人群哄然大哗。

醇亲王府也来存银!这醇亲王可是当今皇上的亲兄弟,有他的存银在,那就是保证,不管是谁开的这震旦银行,都不敢卷款出走,那可就不仅是不要脑袋了,那是连九族都不要了。

“喂,我说二哥,你说我存在大德亨那点闲钱,是不是取出来放到秦大人这震旦银行里?”

“喂,我说弟弟,这银行连醇王府和周大人都敢把钱放这,这银行看起来安稳的很,又有这么高的利息,把钱放这,那可跟放高利贷差不多。”

还有人低声核计着,是不是要从天津卫其它银号钱庄贷出银子来,然后再转存到震旦银行,净赚些利息。

更有人对于一会要给在场的人每人发一块银元的事情很上心,准备离开东街抓紧时间回去把老婆孩子都喊来,好多领几块白花花的大洋,却被别人扯住。

“得啦,爷们,您就别动这心思了,我早就想到了,只不过到了街口才知道,现在的东街两侧的街口都被天津县衙的捕快守住,只许出不许进。”

就在围观的众人你一言,兴奋地互相议论的时候,在桌案前唱存的那个青年又不断地喊了起来。

“天津海关司盛宣怀盛大人,认存二十万。”

“李经方李大公子,认存五万。”

“长芦盐运使呼吁分胡大人认存一万。”

“新任直隶铁路督办、怡和洋行买办吴调卿吴大人,认存五十万。”

“天津机器局总办张士珩张大人,认存十万。”

“天津县张世芳张大人,认存五千。”

“天津卫长源杨家认存十万。”

“新泰兴洋行买办、宁星普先生,认存五万。”

“高林洋行经理高林先生、认存五万。”

“山西富商李云栋先生,认存三十五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