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清变 > 第一百九十四章 三品指挥使

大清变 第一百九十四章 三品指挥使

作者:云中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39: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见到聂士成脸色不虞,冯国璋匆忙打声招呼就急忙避让出去。qiuyelou

秦川有些奇怪,急忙起身让聂士成坐下,自己也重又坐回椅子上。

不等秦川开口,聂士成早已忿忿说道:“都是一群冥顽不化,死抱成法的愚人,平壤危矣!”

秦川试探着问道:“聂大人,可是和那战壕之事有关?”

秦川一问,聂士成更加愤然,气哼哼地说道:“还能有那件事?。”

聂士成又长长吐出一口浊气说道:“对鸣鸿的战壕之法,叶总统倒是十分重视,交于卫、马、左、丰,以及一众将领传阅,又着我以成欢之战为例,分析围堡、战壕之优劣。哪知这些迂腐之辈,不仅对战壕之法嗤之以鼻,死抱围堡之术不放不说,还以月前将日寇小股逐出平壤为例,隐隐讥讽我和叶总统乃败军之将,畏敌避战。又说鸣鸿你,邀功幸进,只会一味取巧,不是真刀真枪一路拼杀上来的。”

“真真可恨。”

说到后来,聂士成以掌击案,已是怒形于色。

聂士成所说的,卫、马、左、丰四人,就是盛军卫汝贵、毅军马玉昆、奉军左宝贵、奉军练军盛字营丰升阿这四路援朝大军的首领。

卫汝贵、马玉昆这两人秦川是见过的,和左宝贵、丰升阿二人虽未谋面,可秦川也了解一些两人的情况,这些人都是剿长毛时随曾国藩、李鸿章起家,现今年纪都在五十以上。只是对于这些思维固化,不愿与时俱进的垂垂老将,秦川也是无也可奈何,徒生感叹。

至于说他邀功幸进,秦川倒有些糊涂,不就是李鸿章和光绪夸奖几句嘛?怎么就成了老子邀功幸进?

还有,秦川对于一月前日军进犯平壤一事更是闻所未闻,只好向聂士成问起。

原来,一月前,在卫汝贵和马玉昆还没赶到平壤前,有一小股日军侦查队伍迫近大同江口,平壤电报局委员王锡祉电告天津李鸿章,李鸿章立刻急电到义州,又以快马追上正向平壤行进的卫汝贵、马玉昆,告知二人。qiuyelou

知道事急,大队人马绝对抢不到日军前面,一旦日军抢先进入平壤,破坏了平壤电报局的机器设备,即便他们夺回平壤,也会和天津失去联系。卫汝贵当机立断,派出自己亲兵一小队,由哨官曲德成率队快马疾进,卫汝贵自己也随后挑选精兵一部兼程赶路跟进。

8月2日,日军百余欲由大同江南岸船桥里渡江进城,也就是秦川进城的地方,那里按照朝鲜的习俗成为船桥里。已经赶到平壤的曲德成同平壤电报委员王锡祉、朝鲜平壤监司商议后,率自己本队及朝鲜兵百余出南门,隔江射击,惊走日军。

对于这样的战绩也拿出来夸耀,让秦川不由莞尔。

聂士成重重叹息一声站起身:“鸣鸿,原本叶总统令我率武毅军今日离开平壤回国募兵,武毅军大队已经一早出了北门,我是专为等你才多留一时。待听了鸣鸿你那战壕之法,我本不想离开平壤,只想在平壤和日军大战一场。可现在这些人冥顽不化,平壤已必不可守。如此看来,我非得马上离开,否则这些人即便不城破兵败,也会困守孤城坐以待毙。”

什么?

大战在即,这聂士成却要率兵离开平壤?

对于聂士成要走,而且还是奉了叶志超的命令,这不禁让秦川大吃一惊。

聂士成看出秦川有些不解,叹口气解释起来。

“鸣鸿,是这样。”

“大院君从汉城暗中递来情报,日军第五师团长野津道贵已经率领第五师团进入汉城,据说日军第三师团也要不日入朝,两个师团合组第一军,已经任命日军大将山县有朋为第一军军长。日军一个师团的兵力当在一万八千人左右,两个师团就是三万六千人。而咱们北洋现在平壤虽然汇聚数路大军,可总兵力也只有一万五千多,比之日军一个师团尚且不如。况且还要分兵驻守平壤至鸭绿江一线海岸重镇,以防日军在平壤后方登陆,断我归路。”

对于汉城这个刚刚被日本人扶植起来的大院君,竟然在这个时候和清军有联系,秦川有些惊讶。可转念一想也就明白,大院君虽然一心想着上位,可对于日本人也并不感冒,他骨子里也更倾向中国,原因无它,就是中国这个老大帝国虽已宗主国的姿态高高在上,可对于朝鲜的国事总体来说还行对宽松,并不干涉它的内部事务。可日本人就不同了,日本人是要最终把朝鲜并入其版图的,必然会对他严加控制,大院君此时怕是已经有所感受,和平壤清军暗通曲款就是希望清军战胜,进而就如以往,驱逐日本人出境。

再想着自己在汉城和日军周旋这月余,朝鲜百姓对于中国也是极为认同,处处维护遮掩自己这一小股部队不说,还主动为其提供日军动向,这也才让他这一排人在汉城附近如鱼得水,搅扰的日军无法安生。

想到这,秦川不由心生感慨,“天朝上国,礼仪之邦”这个心态,真是害死国人,既然对方归附,就应断然将其归化为己,搞这些劳什子宗主国,做些什么?到头来,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否则,中国版图到如今不知还要大出多少。

聂士成又叹着气说道:“现在平壤城中粮草弹药仅足一月之需,一旦日军大队来攻,平壤即便守住,也会困守孤城。如果在外无援兵,时日一久,上万将士就是不战死,也会饿死。”

“再者,即便援军如期赶来,统兵将领面对日军是否会拼死力战,解平壤之围,也甚是让人担心。所以,叶总统以禀明中堂,我率武毅军归国,迅即募兵扩营,以为后援。”

对于叶志超的担心,秦川倒是认为很有道理,甚至他也不认为坚守平壤就是上策。即便平壤成功顶住日军进攻,也会被随后赶来的日军第一军数万大军重重围困在城里。甚至,日军也极有可能在平壤后路登陆,那时平壤城里的这些北洋精锐可真就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了。

按照秦川的想法,此时聚集在平壤的北洋精锐都撤回国内,沿鸭绿江布防倒是最好的办法,那样至少不会担忧后路被断,然后在整军备战,再图后举,这才是上策。只是不要说他人微言轻,就是李鸿章同意,他也做不了主,至少朝廷里那些嚷的最凶主战的清流们,就绝不会答应。恐怕还会担上一个卖国的罪名。

只是秦川还是有些不明白,难道就非得聂士成归国?

秦川正想着再问,聂士成看看天色以经不早,对秦川点点头道。

“叶总统说,平壤以为危卵,鸣鸿大才,实不易在此险地久留,须留有用之身以担大计。故此要我带鸣鸿一同归国,整顿盐团,以备战事之需。”

叶志超的意思,秦川自然明白,叶志超这是已经认为平壤之战凶多吉少,要他尽快离开,心中不由对叶志超生出许多好感。

秦川也站起身摇头道:“谢叶总统挂怀,中日此番朝鲜战事,乃是国战,盐团参战是一定的,只是鸣鸿现在还不想就走。”

见聂士成诧异,秦川又道:“俗话说,知己知彼,方百战百胜。我留在平壤,就是想就近观察日军战守之法。此前虽在汉城和日军周旋月余,可都是同小股日军游斗,对大集团日军攻守战法并不知悉,一旦做完此事,我即刻赶回国内,整顿部队出关和日寇血战到底。只是还需烦请聂大人,把我抓获的那些日军俘虏带回去。”

见秦川并不想跟他走,聂士成略一思索点点头。

“也好。既然如此,鸣鸿,我武毅军大队已走半日,我也不能再耽搁了,我这就出城。另外,你的战壕之法,我已知其概要,精细之处还需鸣鸿知会。我将于光炘、李国华、辛得林三人留下,还请鸣鸿费心教授。”

聂士成转身走到门口,又回转身看着秦川露出些笑容。

“鸣鸿,忘了告诉你,你那候补官的候补二字已经没了,皇上亲封你为长芦盐运使衙门正三品指挥使,赐号智勇巴图鲁,另赏银一万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