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人类失踪,幸好我有亿万克隆体 > 第114章 飞船的眼睛

雷达技术同样是这些年以来,李青松极为重视,并展开了重点研究的一项技术。

因为雷达是飞船的“眼睛”。

光学探测手段固然重要,但在太空战场之中,光学望远镜的使用受到极大的限制,必须要有雷达配合,才能达成感知战场态势的要求。

并且除了大型目标,譬如光学可见的大型飞船、大型天体之类,其余的小目标,譬如导弹、炮弹、采取了光学隐身技术的小型卫星、飞船之类,必须要使用雷达技术才能将其感知到。

在战场之中,为了提升战舰的生存率,就必须对雷达提出更高的要求。除了要能发现导弹、炮弹等相对较大一些的目标,对于电磁炮弹丸这种尺寸不过厘米、毫米,质量不过零点几克到几克的微小目标,也必须要有探测能力。

因为通过模拟和推算,以及对蓝图克文明武器的逆向工程,李青松基本上已经确认,在星际战场之中,电磁炮弹丸才是用量最大、杀伤力最强的武器!

拦截不了电磁炮弹丸,一艘飞船的防御系统就可以说崩塌了90%以上。

单靠装甲来抗电磁炮弹丸?

就算只面对自己这种技术水平的电磁炮弹丸,譬如之前那种出膛速度15公里每秒,质量为5克的弹丸,其威力便相当于最强大火药枪子弹的19倍以上,什么样的装甲才能扛得住?

就算是地球时代最重型的坦克,面对区区火药枪穿甲弹都扛不住,更不要说扛住至少19倍于此威力的电磁炮弹丸了。

而为了飞船的机动性,李青松很显然不可能让飞船装甲那么厚。

那样的话,飞船就变成乌龟,变成靶子了。

如此一来,应对方案便只剩下了一种。

拦截!

必须要想办法把那些杀伤力巨大的弹丸拦住,不让它们击中飞船。

飞船的装甲是用来扛流弹,扛小型低杀伤电磁炮弹丸的,不是用来扛大型高威力弹丸的。

既然要拦截,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发现它们。

连发现都发现不了,谈什么拦截?

但就算是最大型的弹丸,质量也普遍不超过十克,体积更是微小,速度还普遍在十公里每秒以上。

这样微小、高速的目标,在浩瀚无垠的太空之中,怎么才能发现它们?

这就需要用到高速雷达了。

与普通雷达不同,高速雷达的功率更高,能发射能量更高的电磁波,以此来增强目标的信号反射强度。

同时,高速雷达还要采取更加先进强大的算法,匹配滤波、相干积累,增强微弱信号的检测能力。

它的扫描速度也必须要快。

因为星际战场太过浩瀚,弹丸速度极高,一片区域可能前一秒还没有威胁,下一秒就会有弹丸到来,必须要以极高的频率反复对整个天球展开扫描才行。

如此之高的性能要求,此刻便全部集中到了一台设备之上,需要使用它将其全部实现。

在几十年前,在上一代雷达的基础之上开始研究的时候,李青松也有过一种感觉,那便是,这么先进的雷达,真的是我能研究出来的吗?

要把一台雷达造到这种性能,想想都不靠谱啊。

但李青松没有放弃,而是真正沉下心来,投入了上百万名克隆体,且同样敞开了物资供应,将数十万个技术细节分拆开来,结合整体的科技进展,一点一点的推进,一点一点的迭代。

某种材料能实现0.5%的敏感度提升?

用上。

某种材料能增强0.1%的回波分辨?

用上。

某种构型能令总质量降低1%,但这种构型加工难度极大,产能极低?

那就造更大型、更精密的铸造厂,用数量来堆积产能。

便在这种几乎不计投入,一点一滴的推进之中,历经几十年时间,李青松终于将这样一台性能方面初步达到要求的雷达造了出来。

当然,此刻的它还无法装备到飞船上。因为它太大了。

它依托一整栋楼房建设,各种零部件和设备几乎将这栋楼房全部装满,总质量更是达到了恐怖的100吨以上。

此刻,它便开始了第一次实际测试。

在距离这栋楼房数百米处,十几台小型高速电磁炮乘坐着飞船来到了空中,然后向这栋楼房周边展开了猛烈的轰炸。

一秒钟便有几百上千枚细小的电磁炮弹丸轰击下来,将这栋楼房周边轰炸的尘埃飞扬。

这台雷达便处于全功率运转的状态,竭尽全力的搜集着来自周边环境的每一个细小、高速运动物体的数据。

持续一个小时的轰炸结束。在这一个小时之中,十几台电磁炮总计轰击出了200多万颗电磁炮弹丸。而这200多万颗电磁炮弹丸之中,有足足160万颗弹丸被这台雷达捕捉到了精确的运动轨道和速度信息!

最远的一颗,甚至在上百公里之外!

看着这个数据,李青松心中满是感慨,只感觉为此而付出的几十年心血得到了充足的回报。

它虽然还无法达成99%以上的检测率,且自身体积、质量也太大,能耗也太高,但总归走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接下来所需要做的无非是继续优化而已。

高速雷达方面的开发进展已经达到了至少80%,且目前暂时看不到不可逾越的障碍。

但这并不意味着自己便掌握了拦截技术。

原因很简单,雷达仅仅只是探测而已,要实现真正的拦截,还得有对应的发射系统。

李青松必须要通过某种介质,来达成对那些已经被探测到速度和轨道的弹丸的影响,才能改变它们的轨道,让它们不会撞击到战舰上来。

而能达成这种影响的手段无非两种而已。

第一,同样的电磁炮弹丸。第二,激光炮。

第一种采取动能撞击方式,直接将其撞离轨道。第二种则采取烧灼方式,增加弹丸内能,引发弹丸爆炸,进而偏离轨道。

除了这两种干扰手段之外,还必须要有足够强大的计算能力。

高速雷达、数据处理、转向架、发射弹丸或者激光,四者合一,才能真正将攻击拦截下来。

昨天看到书友们说分成五个时间点更新的话太分散了,彩虹想了想,书友们说的有道理啊。

那还是改一下更新时间吧,分成两个时间点,12点3更,18点两更,还是每天五更一万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