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人类失踪,幸好我有亿万克隆体 > 第115章 激光炮

人类失踪,幸好我有亿万克隆体 第115章 激光炮

作者:彩虹之门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01 09:40: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青松此刻已经掌握了电磁炮技术。但用于拦截的电磁炮,和用于进攻的电磁炮又是两种东西。

进攻电磁炮追求杀伤力,弹丸要尽可能的大,速度要尽可能的快。至于射速,当然也是越高越好,但要求却没有那么高。

而防御电磁炮的要求则是,弹丸要尽可能的小——只需要将来袭的电磁炮弹丸轨道撞击的哪怕仅仅只偏离一厘米,经过漫长的路途之后,它也会和原有轨道偏离极大,导致无法撞击到飞船上,而这并不需要太大的动能,所以弹丸造那么大做什么?

反而是小了,才能携带更多。

出膛速度的要求其实也不高,无需达到动辄每秒钟十几公里以上的速度。

每秒钟几公里,甚至于每秒钟一公里以下,也不是不能接受。

己方毕竟是拦截,只需要提前计算好弹丸轨道,较低的速度也能刚好撞击到高速弹丸身上。

防御电磁炮对弹丸质量、出膛速度要求不高,反而是对射速要求极高。

极端情况下,防御电磁炮甚至要能做到在一秒钟之内便击发出成百上千颗弹丸。因为太空战场之中,谁能确定下一刻有多少枚弹丸朝着自己飞过来?

遵循这种设计思路,在原有的电磁炮之上,李青松采取了大量的改进措施,最终造出了一种炮管仅有两米,直径仅有10厘米,最高出膛速度仅有两公里每秒——连一些出膛速度高的火药枪子弹都比不上的小型电磁炮。

这种电磁炮发射的弹丸更是小到了极致。最轻的一种弹丸,质量仅有2毫克左右,大约相当于一支圆珠笔笔芯小钢珠的重量。

就算它的出膛速度高达2000米每秒,它具备的动能也仅有区区几焦而已,但没关系,只要能给目标弹丸造成哪怕仅仅一厘米的轨道偏移就已经足够。

极轻的质量,让一艘战舰便可以携带极大量的这种弹丸。毕竟就算足足50万颗这种弹丸,总质量也才一公斤而已。

完成了多种型号的防御电磁炮的开发,李青松转而将注意力放到了激光炮上。

激光相比起实体弹丸具备无可比拟的优势,那便是速度更快。

最快的电磁炮弹丸,速度也不过十几公里每秒。而激光的传输速度可是光速,两者相差两万多倍。

防御激光炮更适宜应对那些已经进入较近距离,如果不拦截,很快就要击中己方的弹丸。

同时,激光炮这种类型的武器,李青松也打算开发出进攻和防御两种型号来。

这么好的进攻手段,不用在攻击敌人飞船上,那就太浪费了。

具备极高能量的激光束不仅可以依靠传统的热量烧灼方式破坏目标装甲和外壳,在快速加热目标后,还能引发一定的冲击波效应,造成更大的破坏。

除此之外,极快的升温效果还能破坏材料的结构,令其在急速的高温膨胀与低温收缩之间,直接导致材料的剥离,进而破坏整体结构。

激光的应用历史极长,在人类世界早期就已经有较大规模的应用,但用在武器领域则较为少见。

最主要的是,其技术难度太高了。

武器级的激光炮,不仅需要极高功率的激光发生器,瞬时功率也极高,对于供能系统考验极大,甚至比电磁炮还要大。

除此之外,它对于散热系统的要求也极高,这和电磁炮有根本性的不同。

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散热系统,激光发生器可能用不了一秒钟就会自我融化。

以及另外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激光的发散角。

李青松必须要制造出具备极低发散角的激光,它才会具备实战意义。

唯有发散角足够低,激光束才足够收敛。

假设一束激光刚发射出的时候,其横截面积为1,然后传输一公里后,横截面积变成了2,那很显然单位面积承受到的能量就降低为了原来的一半,杀伤力大大降低了。

同样的,早在几十年之前,李青松就已经采取没有任何技巧的笨办法,堆积脑力,堆积资源,不计成本不计代价的开发,日复一日的迭代优化,终于在几十年之后的现在,将具备一定实战意义的激光炮开发了出来。

按照之前的规划,李青松开发的激光炮具备两个大的系列,一个系列是防御,一个系列是进攻。

每一个大系列之下,又依据激光的功率、波长等,分成了众多型号。

此刻,李青松便展开了一场高能进攻激光炮的实验。

在距离木卫三一千公里的高空,一艘已经退役的水星级战舰正在静静航行。

虽然已经退役,技术已经落后,但它的装甲材料仍旧较为先进,且极为厚重。

它甚至在高射速机枪的持续轰击下都不被击穿。

但此刻,间隔一千公里,来自于木卫三地表的一束激光照射在了它装甲之上。

这束激光的初始横截面仅有3平方厘米左右。此刻传输了一千公里距离,横截面积也仅仅只增大了一倍,变为了6平方厘米。

虽然面积扩大了一倍,单位面积受到的能量降低一半,但因为初始能量足够高的缘故,此刻的它仍旧具备极高的杀伤力。

在激光照射之下,仅仅几秒钟时间而已,飞船装甲上的金属材料就已经开始沸腾爆炸,持续十几秒钟时间后,周边的装甲材料也因为这里的变化而受到严重影响,导致性能大幅下降,防护能力极度降低。

持续半分钟后,那厚重的装甲更是被直接烧穿。于是内部大量的气体便泄露出来,整艘飞船也因为这贯穿伤害而失去了动力。

综合评估一下,李青松得出了结论。

“船载实战化激光炮的功率无法做到这么高。综合来看,船载最大型的激光炮大约能在三千公里范围内保持一定的杀伤力,超过三千公里就没什么作用了。

很好,不错,三千公里,够用了。”

就算不够用也没办法。此刻已经是李青松的技术极限,做不到更高了。

完成了进攻激光炮的检验,李青松将注意力转移到了防御激光炮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