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人类失踪,幸好我有亿万克隆体 > 第244章 更新换代!

这一刻,面对着面前被炸毁的设备残骸,李青松心中满是兴奋。

一台设备算得了什么!

重要的是,自己终于踏出了这关键一步,终于真正将弹丸成功置于了强核激发态!

虽然还不够稳定,这种状态仅仅只维持了不足一秒便即爆发,但那又算得了什么,能维持一秒,未来就能维持百秒,千秒!

自己的强核激发装置此刻虽然效率极低,需要消耗超乎想象的能量,耗费约十分钟的时间,才仅能令一发弹丸进入强核激发态,远远不能适应正规能量炮那种每秒钟数十上百发的射速。

但这也没关系,未来继续优化就是!

在能量炮之外,李青松的材料学科技也出现了巨大的提升。

同样是基于对强核力的进一步深入了解,李青松可以从原子核层面直接对材料展开操作。

这已经超出了以往时代那种基于化学的材料学研究,而是真正进入到了原子层面。

在这种技术下,一系列材料飞速涌现。譬如更为坚韧的,适用于太空电梯的高强度材料——它能在体积与质量缩小十倍的前提下,性能却提升十倍;

譬如高耐热材料,甚至能忍受上万摄氏度的高温。而普通的,基于化学层面的材料,无论是哪种,在这种温度下都必定已经被加热成了等离子体。

这便是所谓“恒星之上无化学”这句话的由来。

因为恒星温度太高,会将一切分子电离。而化学反应是分子层面的反应。恒星上连分子都没有,又怎么可能存在化学?

而现在,这种高耐热材料的出现,打破了李青松以往无法靠近恒星的认知。

在未来,材料技术进一步发展,李青松甚至有可能将飞船直接停在恒星上!

以及某种具备高度电磁波敏感性的新型材料。将其利用到探测雷达中的话,它的探测精度与速度、深度等俱都会出现大幅飞跃,又或者某种基于强核力的战舰外壳材料,在计算之中,它甚至可以硬抗电磁炮弹丸的直接轰击而不破碎,其强度超出以往的合金装甲数十上百倍……

李青松愈发感觉到,大统一公式就像是一颗种子。

它看起来仅有一颗,那么微小,那么不起眼。

但一旦将它种下去,让它生长起来,它便能长成参天大树,结出无数硕果!

“怪不得当初蓝图克文明获取到的那些资料中,要将文明的这一阶段称之为强核文明。

果然贴切啊……这个阶段文明的一切科技成果,几乎都以‘统一强核力’为基础发展而来。”

如果将“统一强核力”的“大统一公式”视之为一级核心,那么此刻,李青松已经初步掌握,但并未完善的能量炮、能量护罩、超距通讯、高速离子推进等技术,则可以视之为二级核心。

现阶段,一级和二级核心的突破都已经完成。接下来所需要做的,便是在二级核心的基础上,展开更进一步的、更细分领域的应用层面的研究。

到了这一步,研究项目会极多,领域会极为细分,同时,所需要消耗的精力与资源也一点不少。

突破成为强核文明的前期红利,到了此刻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阶段已经结束,到了一点一滴的,用数千上万个细微科技进展来推动整体科技进步的时候了。

但,正是这数千上万个细微科技进展,才与工业能力和战争能力直接相关。

基础理论突破的前期红利固然已经消耗完毕,但换一个方向来看的话,便是工业与战争科技真正大幅提升,真正享受理论突破红利的时候到了!

在飞星这一大包“干粮”的制程之下,几十亿名克隆体,上千万名蓝图科学家一同投入到了这一项伟大且浩大的科技大发展之中。

几乎每天,都会有至少一千项细分领域的技术出现突破。

更高效率的温控装置、更高稳定性的传感器、更耐高温的材料,更不易断裂的连接件,等等等等。

李青松的整体技术,便在这几乎无穷无尽的细微技术突破下快速进步。

时间便在这种情况下飞速流逝着,转眼间又是几十年时间过去。

虽然智械天灾舰队仍旧没有找到自己,但李青松心中的危机感却愈发增加。

他很清楚,每过去一点时间,自己的危险便提升一点。

而此刻,漫长时间的全力以赴的研究,已经让自己具备了足够的科技积累。

既然如此……该去做那件大事了。

全面回炉现阶段自己拥有的所有科技造物,无论它是空天母舰、大型运输船、战舰、科考船等大型造物,还是一颗卫星、一台冰箱、一台空调,又或者是克隆体使用的通讯终端等小科技造物,全部回炉,全部回收物资,全部重造!

由电弱文明阶段的科技造物,全面升级为强核文明阶段!

这种事情放在恒星系内部,虽然也同样浩大,但总归是较为普通的。

毕竟每一个文明都会有这样的阶段。

但此刻在浩瀚太空之中,这件事情就显得那么的不寻常了。

太空之中没有物资和能源补充,在这里展开全面的升级换代工作,脑袋秀逗了吧?

但对于李青松来说,没有什么不可能。

因为我有飞星!这颗飞星此刻质量还剩下约50万亿吨,足够支撑我进行全面更新换代了!

初步完成了科技发展任务的此刻,李青松首先开始进行工业设施的升级换代。

在原有工业设施的全面运转之下,新一代工厂迅速建成。

而,新一代工厂建成一部分,原有的老式工厂便关停拆除一部分,其所有物资全部回炉重造。

最终,所有的老式工厂全部被新式工厂代替。

完成了工业体系的更新换代,尤其是数十座超大型金属回收冶炼工厂的建设,飞船拆卸工作立刻开始。

一艘又一艘的庞大飞船没有毁在敌人手中,却毁在了李青松手中。

巨大的空天母舰、重型运输船,乃至于战舰等,全部被拆成了一块一块丢到冶炼工厂里。

另一边,却有一艘又一艘全新的飞船生产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