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人类失踪,幸好我有亿万克隆体 > 第245章 战争模式

人类失踪,幸好我有亿万克隆体 第245章 战争模式

作者:彩虹之门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3-01 12:34: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这一片浩瀚虚无,周边几十万亿公里都不存在任何宏观星体的太空之中,李青松全力以赴进行着建设。

20多亿名克隆体每天三班倒,始终维持着每时每刻都有15亿名克隆体位于工作一线的状态,再加上被吸纳到工业体系之中的约3亿名蓝图人,李青松火力全开。

众多拥有更高算力,可以支撑更智能算法的新型量电超算全力以赴的运转着,全力支撑着神工AI的运转。在神工AI的控制之下,数千上万亿台的通用型机器人与智能机械一刻不敢停歇。

一艘又一艘的摆渡飞船、运输飞船来回穿梭于一艘艘的大型工业船,每分每秒都在进行高达百万吨、千万吨以上的物资流转;

一座座工厂轰鸣咆哮,在氕聚变电厂那充沛电能的供应之下,生产出无数零部件,最终全部运送到巨型船坞之中,组装成一艘艘的新式飞船。

这一片空间,在李青松的控制之下变成了一片繁忙的工地。

并且,这片工地还处在每秒钟约2.4万公里的高速航行之中。

时间便这样悄然流逝着,李青松的庞大舰队如同度过了冬天,渐渐迎来春日的大地一般,一点一点改变着自己的容貌。

最终,在又是几十年时间的忙碌后,李青松彻底完成了舰队更新换代的工作。

此刻,那千辛万苦才建造而成,支撑起了李青松整个科技发展与工业换代任务的“飞星”,已经彻底消失不见。

所有的干粮,都已经被李青松“吃”完了。

它化作营养,如同食物支撑起了孩童长大那样,补充到了李青松的舰队之中,让舰队完成了这一次最为重要的蜕变。

现阶段,李青松再度拥有了数量众多的战舰。

水星级战舰,100万艘。金星级战舰,6万艘。就连最大型的地球级战舰,此刻也足足有1000艘!

这每一艘战舰都融合了强核文明的各项科技,每一艘战舰,都拥有防护力强悍的能量护罩,拥有杀伤力巨大的能量炮,以及灵敏度前所未有之高,探测速度极快,甚至于能捕捉质量仅为一克,速度高达300公里每秒以上的微型弹丸!

它们的推进系统也经历了重大升级。在船载小型氕聚变反应堆充沛的能量供应之下,它们的推进系统甚至能令质量高达400吨以上的水星级战舰,进行每平方秒1000米的机动!

就算是最大型的,整艘质量达到了二百万吨以上的地球级战舰,也能进行每平方秒150米的机动!

这个机动性,要比当初的水星级战舰还要高。

放在以前这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以前的水星级战舰才多大一点?不过才两三百吨的质量。

此刻的地球级战舰却有二百万吨的质量!

两者之间差了万倍。

推动一艘两百万吨以上的巨型战舰进行150米每二次方秒的机动,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就算动力足够,那时候的地球级战舰自身结构也会支撑不住,会直接散架。

当然,此刻李青松所制造的地球级战舰是不会受到这种困扰的。

原因很简单,强核材料的大规模利用,不仅极大提升了舰体的防御力,还大幅提升了飞船的结构强度,才能让它承受如此巨大的过载压力。

不过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就算飞船船身能承受住如此巨大的压力,位于飞船之中,用于操纵飞船的克隆体怎么办?

人体可承受不住如此巨大的过载压力的。

就算经过了多轮基因改造,克隆体身体的各项指标俱都大幅提升,但最多也就能承受15倍的过载压力而已,勉强可以承受地球级战舰的机动。

水星和金星级战舰怎么办?

如果克隆体承受不住,那,就算水星和金星级的机动性能达到一万米每平方秒又如何?

不还是没一点用处。

这看似是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但其实这对于强核文明来说并不是问题。

原因很简单。基于强核文明在通讯技术和人工智能层面的巨大突破,在李青松的推算之中,强核文明的所有战舰应该全都是无人战舰。

是的,李青松所制造的这些战舰,无论地球级还是金星级,又或者最小型的水星级,全都是无人战舰!

真正在作战之时,不会有一名克隆体在它们上面!

因为强核文明已经掌握了超距通讯技术。就以李青松为例,在不超过10亿公里的范围内,可以将通讯延迟压缩到仅有0.1秒的地步,且还可以进一步压缩。

再加上仿生技术的大幅度提升,和悟空AI智能化的大幅度提升,克隆体位于战场后方,在专用的控制室之中便可以实时遥控位于战场之中的战舰。

来自于战舰的任何数据反馈都会实时传递到战场控制室之中,传递到每一名克隆体身体上,脑海中。

经由李青松的统一控制,每一名克隆体所做出的反应,同样可以通过超距通讯模式实时传递到战场之中。

既然如此,还让克隆体呆在飞船之中做什么?

既然这些飞船都是无人战舰,那么,战舰的机动性当然是怎么高怎么来,不管多高都不会对克隆体身体造成任何影响。

同时,一旦战舰损毁,克隆体们的控制力立刻便可以转移到备用战舰之上,操纵着备用战舰继续加入战场。

李青松几乎可以确定,每一个强核文明应该都是这种战争模式。因为各项技术都已经齐备,同时这种模式的优点又实在太大。

既然如此,强核文明有什么理由不使用这种模式?

这是强核文明对比起电弱文明的另一个巨大差异。这种差异,也必将导致战争模式的巨大变化。

默默推算着这种战争模式下的最优战术与战略,李青松心中暗暗感叹着:“这样一来,两个技术水平相当的强核文明之间的战争,就基本上变成了两个文明工业实力之间的对比。

反正位于后方的,操纵飞船的战士是不会受到战场波及的。这样一来,哪个文明的工业实力更强,能更快的制造战舰并向战场之中补充,哪个文明就将赢得战争的胜利。

而……正好,工业实力才是我最强的强项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