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病房的阿卡多感觉到了自己难过的心情,他认识的人一个接着一个的离开了他,比如那个已经记忆不清两旁的老人“毒药”;比如那个被他改变了命运,却最终死于飞机失事的斯特莱斯曼;虽然是他的敌人却在他记忆深处大名鼎鼎的希特勒;还有那个曾经是他上司,最终却客死异乡的西克特将军;现在,又少了一个慈祥的老人——奥古斯……
这些人都已经不在了,都已经离他远去。阿卡多越来越如同一个孤独的舞者,在世界大战的舞台上,替那些已经离场的人们,表演出他们倾注一生的激情。他不知道自己离开舞台的时候,还会不会有那么一个人,替他继续表演下去。
就在阿卡多为这些离开的人感伤的时候,这位元首似乎忘记了有很多很多他甚至不认识,从未见过面的人,被他丢进了最残酷的战场,在那里成为一具一具冰冷的尸体。这些人死的时候没有元首坐在身边,也没有他们的亲人拖着他们的手掌。
其实在这种时候,能够躺在病床上安详的死去,已经是一种别样的幸福了。因为很多人死的时候伴随自己的是尸体,或者是冰冷的泥土。因为他们的坦克一辆接着一辆的被击毁,战场上到处都是被击毁的苏军坦克残骸。
虽然苏联红军在坦克的三大性能指标上努力的追赶着德军,也确实诞生了比较先进的t-34坦克和斯大林——可是这些坦克毕竟还是少数,只能装备在最精锐的装甲部队中。所以大部分苏军装甲部队还在使用过时的改装型kv-1坦克以及t-26,这也成了德军辨别苏军精锐程度的重要依据。
古德里安的部队是德军最精锐的装甲部队,除了一些临时划归给他的装甲部队之外,他手里大约有1000辆各种型号的坦克。现在因为向北进攻的原因,不少独立的坦克歼击营还有一些周围的装甲师都被临时调配给了他,让他得以指挥1700辆坦克的大型装甲会战。
拥有这么多的装甲部队,这支德军在构成上是不适合打防御作战的。古德里安也没有打算缩在防御阵地后面,被动的抵抗苏联红军的进攻。他有计划的将整个战场上的攻防转换加快起来,让大家在运动战中互相攻击。
像是两个只知道进攻的拳击手,他们都放弃了防御,不停的进攻想要率先击倒对手。所以整个战场上到处都是双方部队的碰撞,大家只构筑简易的防御阵地,然后等着被对手突破或者突破对手的简易防御阵地。
但是因为兵力上处于一定程度的劣势,所以德军在对攻中开始慢慢变得被动,大多数情况都是投入装甲部队防御,很少进行装甲部队的反击——这也是古德里安在有意改变的节奏,他知道苏军必然会选择进攻,所以他开始用伤亡较少的防御来拖延。
不了解另一个时空中德军装甲部队在防御作战的时候打出的战绩的人,是不会知道德军装甲部队在防御战中的可怕的。这些精锐装甲部队的指挥官们知道他们自己应该在什么时候出现在战场上的哪里,对苏军经常打出十几比零的夸张战绩来。
随着德军豹式坦克的参战,苏军剩下的坦克部队开始后撤,在烟雾的掩护下,后续的苏军步兵也都开始向后退却,德军阵地上的苏军因为这场撤退崩溃了,他们拼死作战却只能眼看着自己的友军撤退,最终被德军歼灭在阵地上。
那名德军的掷弹兵踢了踢脚下躺着的苏军士兵的小腿,任由对方的脚尖随着他踢的节奏晃动了两下,然后他退下了武器上的弹匣,将又一个新的弹匣插在了枪身上。不过他这一次没有立刻拉动枪栓,而是抱着自己的步枪靠在了战壕的墙壁上。
“收拢你们脚下的弹匣!找到尽可能多的有用物资。”那边的排长还有连长都在战斗结束的时候大声的喊了起来,这是德军必须要做的功课,类似打扫战场一类的工作。这么做可以节约很多物资,让后方不必将宝贵的原材料浪费在消耗品上。
比起真正财大气粗的美国,德军虽然在战斗力上完胜,但是却在一些细节上不得不坚持节约的风格。毕竟很多东西德国现阶段还不如美国,所以这些细节才显得更有特色也更加重要。
“这不是对方的主力部队,我想他们的主力部队应该在侧翼。”靠近前线的一个机械化师的师部内,一名参谋人员指着自己军队的防御正面,对上司师长说道:“刚刚传递回来的消息,苏军进攻的时候只有kv-1和少量的t-34,所以我们有必要提醒一下侧翼的友军。”
“恩!这个事情,就按照你的意思去做吧。给临近的部队发电报,告诉他们我们这边已经击溃了敌人的进攻。”这名师长背着手盯着地图,然后不知道因为什么,突然开口对要走出指挥车的参谋长说道:“刚刚国内的无线电台公布了消息,说是前任帝国总理奥古斯于昨日病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