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99做汽车巨头 > 第904章 你强大了,朋友才会变多

“你说的没错,最终能够挣到更多的钱,这才是我们的目的。”

“陈,你可以代表波音也跟启明星科技接触一下,跟对方交流一下为空客供应零件的可能性。”

“借着这个机会,我们也好好的把握一下启明星科技的水平,看看它们的启明星777是不是真的能够在未来几年研发出来。”

“也看看C919突然调整了那么多的供应商,到底是可以促进C919的快速量产,还是会导致这个项目最终夭折。”

法布里斯的这个提议,让陈菊民心中一喜。

看来总部的态度确实是在改变啊。

“法布里斯,我觉得公司可以考虑跟波音合作一下,看看是不是把对付东瀛MRJ项目的一些方法也用在对付C919和启明星777上,到时候也许可以起到意外之喜。”

陈菊民这么一说,法布里斯也来了兴趣。

东瀛的MRJ项目,这可是他联系波音那边亲自做了不少动作的。

2008年3月,也就是华夏C919项目开始的同一年,东瀛也开始的自己的MRJ飞机项目。

起初,东瀛号称“要让C919没有市场。”

东瀛的MRJ客机,采用低置尾翼和翼吊发动机布局,属于双引擎喷气式支线客机。

它的载客70-90人,主要执行中短程客运任务,其实更类似于华夏的ARJ21客机,与C919并不是一个段位。

2008年,东瀛开始研发MRJ项目之初,与C919项目一样,采用了大量的先进复合材料,从而增强机体强度、减轻自重。

后来,发现自己玩不转。

东丽虽然在碳纤维方面的技术实力很强,但是在航空复合材料的运用方面,却是完全不是美利坚赫氏的对手。

2009年9月,MRJ飞机的机翼设计出现了一系列难以克服的问题,不得不放弃复合材料的设计,重新使用金属材料。

由于项目的反复,整個飞机的机身要推倒重来,重新设计。

这种牵扯到了飞机的各个零部件和整体定位,零部件的规格和尺寸发生了变化,需要重新设计和制造,机载设备、飞控系统设计等各个方面,都需要反复重新设计。

所以一直到2013年,MRJ飞机才完成了组装,而这还是一架没有飞行能力的静力试验机。

然后第二架原型机也是一直拖着到现在都没有生产出来。

别看MRJ已经获得了国内几百架的订单,

按照三菱重工的规划,MRJ客机分为两个子系列,MRJ-70和MRJ-90,后面的数字对应座位数,也就是70座和90座两个级别。

三菱重工的最终目标,是通过MRJ项目进军全球喷气式支线客机市场,尤其是发达国家市场,力求与巴西飞机工业公司以及庞巴迪公司分庭抗争。

这两家都是当时支线客机的巨头,垄断了全球大部分支线客机的市场。

按照三菱重工原来计划,MRJ客机应该在2012年左右首飞,2015年之前进入商业运营。结果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空客和波音其实都已经想好了将来MRJ客机在美利坚和欧洲展开适航认证的时候,准备拿什么方面的问题来卡它了。

所以别说现在有各种问题,就算是这些问题全部解决了,MRJ注定也是没有未来的。

可惜的是东瀛那边一直都没有认清这个问题。

“我尽量去跟波音那边沟通一下,看看是不是大家再商量一下合作。”

“虽然我们是竞争对手,但是在打压新势力方面,大家的利益是一致的。”

法布里斯跟陈菊民沟通完之后,还真是跟波音那边进行了接触。

不过,最终的局面,肯定不可能跟他们想的那么美好。

当然了,这些肯定都是后话。

毕竟C919和启明星777最终的情况,现在谁都不知道。

而对于中航来说,它们现在却是立马就感受到了各种变化。

“赵总,这几天波音和空客都表示要启动津城工厂的扩建提议。”

“这个动作很有意思啊。”

万金牛跟赵天灵一起开完会之后,忍不住提到了最近航天行业的各种大动作。

波音和空客作为全球最大的两家商用客机公司,几乎垄断了全球主要的客机市场。

它们大部分的飞机组装,都是安排在本国。

之前在华夏投资的总装工厂,生产效率其实很低,象征性的意义更强一些。

现在这两家公司却是在差不多的时间提出要扩建华夏这边的工厂,把更多的客机组装业务放在华夏工厂来完成,甚至把一部分海外销售的客机的座椅组装等业务也放到华夏来。

这个变化,显然是有点异常的。

不过,结合华夏航空业的动静,赵天灵倒是一点都不觉得奇怪。

“南山发动机官宣掌握了NS44和NS22两款航空发动机的技术,这两款产品分别给C919和启明星777使用。”

“这就意味着我们华夏在未来几年,很快就会有属于自己的客机。”

“波音和空客的人自然也是关注到了这方面的信息。”

“对于他们来说,这个消息绝对是一场噩耗,是它们很不希望看到的局面。”

“要是一般的企业说自己掌握了先进的航空发动机技术,将来要快速的推出客机,那么空客和波音肯定是有各种办法让你的客机迟迟没有办法进入到量产状态。”

“但是涉及到启明星科技,情况就不同了。”

“为了打压启明星科技,美利坚那边已经把各种能够想到的手段都用出来了,但是启明星科技却是一天比一天强大。”

“这种情况下,为了应对将来的威胁,波音和空客就需要考虑采取什么更加合适的方案去应对了。”

赵天灵这么一说,万金牛在旁边忍不住道:“也就说这一次空客和波音同时扩大华夏工厂的产能,其实是在向我们示好,希望能够跟我们一直合作下去?”

万金牛也是亲自见证了波音津城工厂和空客津城工厂从谈判到投产的各种波折。

可以说,这两个工厂能够落地,更多的是华夏这边使用巨大的市场换来的,并不是对方真的那么积极的要自己过来投资。

市场换技术,这跟当年开放汽车市场是有着类似的目的的。

只是不管是汽车还是飞机,最终的结果都告诉了大家,市场是换不来技术的。

顶多就是有一些管理经验能够学习到。

“当然,毕竟魔都商飞和启明星科技那边的飞机也不确定到底什么时候可以投入两次,所以我们肯定还是需要继续从空客和波音采购客机的。”

“这一点,对方也算是比较清楚。”

“甚至就算是将来C919和启明星777量产了,肯定也不能100%的满足我们的市场需求,甚至因为适航证的事情,有不少飞国外的航班都需要继续使用波音和空客的飞机。”

“所以波音和空客扩大华夏工厂的规模,一方面是是在示好,另外一方面也算是舍不得放弃华夏市场。”

作为中航的总经理,赵天灵看这些东西还是看的比较透彻的。

毕竟中航旗下有那么多的企业,其中跟国外有打交道的各种案例是非常多的。

这些年经验和教训都是学习到了的。

“虽然人家的出发点是为了订单,不过对我们来说,扩大合资工厂的产能规模,把更多的零部件或者组装业务放在华夏工厂组装,其实还是一个好事。”

“毕竟我们也不知道启明星科技和魔都商飞的产品,最终是不是真的很靠谱。”

万金牛的这个观点,应该还是很有市场的。

毕竟现在很多事情都充满了不确定性。

“是啊,无形之中,启明星科技那边算是帮了我们一个忙,给了波音和空客一个比较大的刺激了。”

“要不然我们指不定需要付出什么代价才能完成合资工厂的产能扩张呢。”

赵天灵对于现在的局面还是比较满意的,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不管是哪家公司的投资,只要华夏的航空工业整体在发展壮大,对中航来说,就是一个好事。

考虑到这一次的好处是启明星科技那边间接带来的,赵天灵忍不住给曹阳打了个电话。

“曹总,波音和空客都准备在华夏扩大合资工厂的业务,你们可能要小心他们会有一些新动作。”

赵天灵给曹阳打电话,肯定是要现在站在对方的角度给一些提醒,这样子更容易拉近双方的关系。

毕竟他们中航都已经事实上享受到了行业竞争的好处,这个时候自然是要表示一下自己的态度。

“短时间内我们还是需要继续使用波音和空客的飞机,它们扩大在华的合资工厂规模,对华夏来说也算是好事了。”

曹阳自然很清楚华夏现在的民航客机领域的整体情况。

立马把空客和波音这两个巨头给抛弃,那是根本就不现实的事情。

就像是你对美利坚就算是再有意见,也不可能立马就说从今往后我再也不用美元了。

所以认清现状,从事实出发,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我觉得你们可能需要考虑一下将来波音和空客会不会在适航证等地方采取一些措施对付启明星777和C919。”

“以那帮人的做事风格,这是完全有可能的事情。”

赵天灵这话倒也算是在提醒曹阳了。

毕竟面对这个局面,赵天灵自己是想不到什么特别好的办法去解决的。

波音和空客,特别是波音那边,很多时候做事手段是很恶心的。

它们不仅对华夏的民航客机如此,对任何会威胁它们利益的客机都是如此。

比如东瀛的MRJ项目,历史上它们连首飞的测试都不让安排在东瀛举行,而是需要放在美利坚。

东瀛那边所有的航空公司的飞机起飞,都是需要得到美利坚驻东瀛的相关部门的确认才可以的。

人家以航线太密集,没有办法展开测试为理由,不给你起飞的许可,三菱重工那边是没有任何的办法。

最终只能乖乖的听爸爸的话。

然后就是没有然后了。

MRJ在美利坚首飞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不断改进之后在后续的适航证认可的时候又出现各种问题。

最终东瀛那边的各种研发费用投入越来越大,但是MRJ项目却是迟迟看不到量产的希望,只能选择结束项目。

人家波音很是完美的达成了自己的目的。

虽然赵天灵不知道这个事情,但是他却是可以预料到波音那边的一些可能用出来的手段的。

这可是集合了裁判员和运动员于一身的公司,是美利坚的最大的出口企业,绝对是嫡长子一样的存在。

“多谢赵总提醒,对付波音和空客这些巨头,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让自己变得强大。”

“只有自己变得强大了,朋友才会变多,它们才愿意老老实实的坐下来跟你谈条件。”

“否则的话,它们总是想要通过各种手段来欺压伱。”

“其他领域姑且不说,以后在民航客机领域,波音和空客天天站在华夏头上拉屎拉尿的日子,注定是要一去不复返了。”

曹阳这话说的让赵天灵有点气血涌动。

作为中航的总经理,他是吃过太多的瘪了。

当初跟波音和空客谈合资工厂的合作的时候,对方那趾高气昂的态度,让他记忆犹新。

偏偏自己手中除了市场这张牌之外,并没有太多的手段可以使用。

而市场这个东西,虽然是人家很想要的,但是市场需求旺盛,也是逼着你要去求人家给你供应飞机。

这是一把双刃剑。

“曹总,魔都商飞的C919项目和启明星777项目,我们中航肯定是全方位支持的。”

“有任何需要我们协助的地方,你都尽快提出来。”

“我希望三年之后能够亲自体验这两架飞机承运的航班。”

赵天灵这个表态,倒不是故意在那里示好,而是发自内心的态度。

魔都商飞和启明星科技那边有自己的客机了,华夏航空产业方面的布局就完整很多了。

将来不管是要不要继续从波音和空客那边采购飞机,主动权都掌握在华夏手中。

那帮国际巨头,在华夏有同类产品可以选择和没有选择的时候,态度是完全不同的。

看看博世的ESP当年是如何供应给比亚迪的案例,就知道那帮巨头的态度了。

你不能生产的时候,价格我就随便定了,反正不管多少你都得买,产能还没有办法保证。

一旦你能生产了,哪怕是刚开始的时候质量还不是很好,人家的态度也立马大变。

不仅产能不需要担心,价格也立马变得很美丽,为得就是让你放弃继续提高对应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

在民航客机方面,波音和空客大概率也是会采取类似的方案。

一旦C919和启明星777真的在华夏开始投入到商业运营,那么波音和空客的同类型产品,肯定会开始降价的。

并且他们在华夏合资工厂的规模也会不断的扩大。

正常来说,这些组合拳使出来,几乎都是能够见效的。

不过这一次对上了启明星科技,情况就不好说了。

至少赵天灵现在是不确定鹿死谁手。

而对于曹阳来说,就不存在鹿死谁手的问题了,而是自己一定是要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华夏的民航客机市场,南山系的企业必须吃下最大的一块蛋糕。

到时候大家谈起华夏的支柱产业的时候,就不会天天盯着房地产和汽车行业,而是可以再加上一个航空航天产业了。

结束了跟赵天灵的通话之后,曹阳在公司内部也是召开了一个会议。

南山发动机、启明星科技等相关公司的负责人都参加了这一次的会议。

“现在看来波音和空客都已经在采取类似的手段来扩大在华夏的影响力。”

“我们的启明星777和C919的相关业务,都要加快一下速度。”

“它们越是不希望我们搞好这些项目,我们就越是要把它搞好来。”

“到时候让这些所谓的国际巨头也看一看,打压我们的结果是什么。”

曹阳觉得民航客机这个项目,在接下来的几年必然是南山系企业里头最为重要的一个项目之一。

这是能够带动整个产业链发展的大项目,也是前途无量的一个大项目。

最关键的是这个项目搞好了,可以有利的推动其他的航空项目的快速发展。

比如正在研究的大型运输机项目,还有跟中航一起对标B-2研究的大型隐身轰战机项目,都是可以跟着受益的。

像是电传动系统和起落架等不少的零件,放在很多项目上都是可以通用的。

“曹总,我觉得这段时间可能公司需要多加强一下相关人员的保密教育,不管是波音还是空客,亦或是其他的一些人,肯定都是想方设法的在打听我们项目的信息。”

“甚至想要通过这些信息来搞一些破坏。”

赵思宇首先站出来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他曾经在航天科技上班,对于各种保密的动作是比较熟悉的。

客观的说,启明星科技这边的保密安排,肯定是不如航天科技的。

当然了,保密这个东西有好有坏,你这方面的限制做的太多了,一定程度上对项目的进展也是会产生影响。

但是大家都认可的是保密工作很重要,就看如何把握那个度了。

“确实如此,我觉得波音它们肯定不会眼睁睁的看着我们把启明星777和C919这两个大项目搞起来。”

“现在它们没有找到很好的打压这两个项目的办法,并不表示它们就已经放弃了搞死这两个项目的打算。”

程涛作为南山发动机的总经理,这段时间的体会是更加深刻。

许多人都在想方设法的打听NS44和NS22的情况,甚至一些其他未公开的项目,也有不少人想方设法的在打听。

“这个方面的内容,我会议结束后找潘代表聊一聊,让他帮忙请相关部门的一些人员协助一下。”

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这一点一直都是曹阳在坚持的观点。

保密这一块,潘军背后的相关部门的人员,肯定是最专业的。

所以完全可以活用一下这方面的力量。

反正启明星科技等公司的不少项目,都是跟相关部门密切相关。

他们肯定也是不希望出现泄密的问题。

“这倒是一个好办法,除了保密之外,我觉得可能也需要主动出击,给它们找点麻烦,让它们没有那么多的心思用在对付我们身上。”

潘金兴作为启明星科技集团的总经理,考虑问题的角度自然就更高一些了。

在他看来,一味地被动防守,这并不是最好的办法。

适当的主动进攻一下,也许可以让局面变得对自己更加有利。

“确实是需要给波音它们找点堵,你们有什么提议吗?”

搞波音,曹阳一向都是很积极的。

虽然不管怎么搞都不可能搞死对方,就像是波音不可能搞死启明星科技一样。

但是能够让对方受到巨大的损失,让它们的日子变得不好过,那就是值得做的事情。

“曹总,北极熊那边其实也是一直都在想办法发展自己民航产业。”

“它们的伊尔系列和图系列的客机,曾经也算是世界有名的存在。”

“这些年他们也是一直都想要恢复过往的荣光,不仅在重新研发PD-14航空发动机,也在准备全新的客机。”

“我觉得公司的一部分零件,可以考虑销售给北极熊。”

戴汉彪很是大胆的提出了一个方案。

在他看来,哪怕是将来C919和启明星777进入到量产状态,北极熊大概率也是不会从华夏采购客机的。

既然如此,那就要想一想其他的办法从北极熊的客机产业里头挣点钱了。

顺便恶心一下波音和空客,给它们多找几个对手出来。

在一些现代化的电子装备方面,北极熊的技术积累显然是比较薄弱的。

单靠吃老本是解决不了这些问题的。

所以南山系的企业跟北极熊合作,还真是具备比较强的可行性。

“这个可以考虑试一试,跟对方接触一下。”

“毕竟我们的零件也是需要找到更多的客户去应用的嘛。”

曹阳没有犹豫就同意了戴汉彪的提议。然后继续问道:“还有其他的方案不?”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