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99做汽车巨头 > 第909章 成功上市,不要小看钓鱼佬

“曹总,我们电池事业部现在也开启了双班倒的模式,虽然设备的交付周期跟往年相比晚了一两个月,但是在整个行业内还是算比较快速的。”

“特别是跟进口的设备周期相比,至少要快3个月以上,甚至有些设备快了半年以上的时间。”

潘金兴是知道曹阳很懂设备,也很重视设备产业的发展。

这些年南山设备在国内的地位不断的提升,跟曹阳的重视也是密不可分的。

如今电池设备订单很多,潘金兴自然是不希望出现幺蛾子。

“现在的电池技术进步也是很快,不管是电芯还是模组的变化都是非常的快。”

“有些电池生产线投资下去之后,只能生产一种规格的产品。”

“如果要变更规格的话,就需要对生产线进行改造才能满足要求。”

“这种情况应该是已经成为许多电池厂家都在头疼的问题。”

“我们有没有可能提升设备的柔性化水平,让一条电池生产线能够在不改造的情况下就能生产几种规格的电池呢?”

“这么一来,哪怕是产线的投资金额有所上升,许多电池厂家应该也是很感兴趣的。”

曹阳之前刚刚跟林城交流过今年电池行业的情况,现在跟潘金兴聊电池设备生产的事情,自然也是有的放矢。

设备行业本来就比较特别,各种型号的设备都具有一定程度的独立性。

要搞柔性化生产,对于设备的要求是最高的。

但是这确实是大势所趋,一定要搞的。

南山设备今天不搞,指不定其他厂家明天就开始搞了。

到时候马失前蹄,被人弯道超车了,那就比较尴尬了。

曹阳不指望一条产线就能生产所有型号的电池,但是至少能够有一定的柔性,让它在切换一些参数的时候,能够生产好几款电池。

这样可以大大的降低电池工厂投资的风险,降低南山电池接一些新订单的风险。

毕竟不是每一家客户都是愿意使用南山电池推荐的标准品的。

“这方面的工作我到时候安排人跟南山电池那边好好的沟通一下,看看做到什么程度的柔性化是能最大程度的发挥综合优势。”

曹阳都已经那样子说了,潘金兴肯定是要落实下去的。

不过电池产线那么长,到底应该如何让它成为具备柔性化生产的产线,还是很有讲究的。

一个不好,钱是多花了,但是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那就有点可惜了。

“我们生产的设备要有柔性,同样的,我们生产设备的生产线,也尽可能的保持柔性。”

“单靠手工的效率太低,大规模流水线生产的投资大,产能利用率低。”

“如何找到一個折中的方案就是需要好好考虑的了。”

为什么设备的交货周期往往都比较长,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设备上使用的零件,生产效率不是那么的高。

所以除非是提前生产好的通用性设备,要不然定制的设备的周期往往都是比较长的。

有些特殊的设备,交货周期去到两年,甚至三年都是有的。

当然了,对于曹阳来说,任何交货周期超过一年的设备,都是很难接受的。

特别是在面对变化速度非常快的华夏市场,投资新的工厂的速度都是需要尽可能的快。

要不然市场变得更快,等你的工厂投产,世界都已经变了。

“曹总您一下就说到问题的关键点了。”

“像是其他的工业品,如何去判断是投资大规模的自动化生产线还是小规模的产线,亦或是手工线,都是有一定的标准,或者比较容易做判断。”

“但是我们生产的设备,在某个周期内,基本上需求都不会特别的多。”

“除了一些通用的机床之外,其他的许多设备都是定制化生产的。”

“这就意味着我们许多的零件是不适合采取大规模生产的。”

“但是有些零件肯定也是通用的,需要考虑整体的需求来安排生产,也可以考虑大规模的生产一批之后作为库存来使用。”

“这其中的度如何把握,是一个比较大的难题。”

“我准备跟岭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一起成立一个专门的课题组,让大家去研究一下这里面的一些关系,找到最佳的管理方法。”

南山设备发展到现在,除了不断的研究新技术、新设备之外,管理方面的改善工作显然也是需要提上日程了。

传统的管理方式,也不能完全满足现在的需求了。

这一点,潘金兴是比较清楚的,曹阳也是能够理解这一点。

虽然管理方法这个东西是一个比较虚的存在,但是谁也没有办法否认它的重要性。

一个好的管理方案配合好的管理者,最终能够起到的效果,不见得会比一个重大的技术突破来的小。

“这个思路可以啊,好好的研究一下,尽快的确定一些方法。”

“借着这个机会,梳理一下整个南山设备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方式,找出一些弊端也是可以的。”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有的时候,公司内部的问题大家不是发现不了,但是想要改变却是非常的困难。

一方面,存在即合理,你想要改变一个现在存在的管理方案,一定会触动一些既得利益者,所以很多人都不愿意当这个坏人。

另外一方面,你指出来了旧的问题,那么新的方法就一定没有问题吗?

万一越改越乱了,岂不是要有人出来背锅?

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企业内部自己去自我革新,往往是比较困难的。

为什么许多大企业都喜欢请外面的咨询公司来办事,这里面固然是有人家经验丰富的因素在里头,但是请外面的人大胆的帮忙提意见,指出问题,或者是借助外面的人来实施一些管理变革,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

岭南理工大学跟南山系的企业关系密切,许多教授的研究项目都跟南山系的企业有关系。

找他们来合作,一方面专业水平过得去,另外一方面学校的研究生、博士生什么的,胆子比较大,看到问题都敢说出来。

虽然经验不如咨询公司的人,但是南山设备有的时候需要的是外人指出问题。

至于具体的解决方案,其实内部自己讨论也是可以找到的。

潘金兴既然已经在处理这方面的事情了,曹阳倒也没有再具体说什么。

企业大了,他不可能什么事情都去自己跟着的。

当然了,各个企业的人也都是会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大家都还是想要在曹阳面前好好的表现一把的。

像是汽车之家那边,于鱼今天就专门过来给曹阳汇报网站的一个新变化。

“曹总,我们今后准备把电动车相关的频道和文章作为宣传的重点。”

“这些文章的流量比较高,网友们也都比较感兴趣,也是比较符合将来的发展趋势。”

作为国内最大的汽车专业媒体,汽车之家那边掌握的各种信息是非常多的。

哪些内容是网友希望看的,他们也都是很清楚的。

分析整理相关的内容,最终形成一些专业的报告,这都已经成为汽车之家的一个新业务了。

国内大部分的主机厂都会从汽车之家购买一部分专业的报告资料。

别看只是简单的一份资料,售价可是不便宜的。

“电动车的发展很快,确实是值得重视。”

“不过传统的燃油车也没有那么快退出市场的。”

“汽车之家在改革的时候,一方面可以多给电动车相关的内容一些展示。”

“另外一方面,在豪华车领域,还是要多宣传一下传统的燃油车,特别是大排量发动机方面的内容要多宣传。”

成年人考虑事情,不分对错,只看利益。

曹阳自然也是差不多。

南山汽车集团的核心利益就是豪华车,其中星辰汽车和捷豹路虎都是走的传统燃油车的路线。

哪怕是PHEV和FHEV这些车型也在搞,那也还是有发动机的。

所以发动机的宣传也不能落后,哪怕是南山发动机的这些产品,技术没有什么进步,都是在吃老本,那也还要找到一些话题去宣传。

这就是汽车之家的存在对南山汽车集团的利益所在。

“明白,这方面的宣传我们会一如既往的保持下去。”

“与此同时,我们也会多在三电零件上面的一些技术进行宣传介绍,让专业的人员也能对我们网站充满了兴趣。”

一个网站想要雅俗共赏,显然是比较困难的。

汽车之家要获得更多的消费者的青睐,就不能把文章写的太深奥,不能有太高的阅读门槛。

但都是一些比较水的文章的话,专业人士会觉得没有干货,就会慢慢的失去兴趣。

一个专业的汽车媒体,结果专业的汽车人没有兴趣,这显然不是一个好的现象。

所以于鱼都是一直在想办法去平衡这两个有点矛盾的东西。

整体来说,她在这方面做的还是不错的。

“除了内容上的变化,形式上的变化也很重要。”

“4G手机已经完全普及了,网速也是比较快,以后大家看视频的积极性会高很多。”

“一些介绍车型的文章,可以同步的进行视频拍摄,让大家也能通过看视频的方式了解自己想要的信息。”

虽然现在才是2014年,不过互联网视频网站的发展速度却是非常的快,大家看视频的习惯也已经慢慢的养成了。

这显然也会影响各路媒体的阅读量。

传统的纸媒就是在这两年开始断崖式下滑的。

“我们现在已经组建了自己的视频拍摄团队,与此同时,我们也跟南山影视合作,在相关的视频拍摄技术方面进行深度的交流,并互相之间安排一些摄影师等人员到对方的企业交换学习。”

对于曹阳关心的事情,于鱼自然都是非常重视的。

此时此刻,她非常庆幸自己已经在这方面做了不少的准备。

当然了,这也跟曹阳之前说过类似的一些话有着很大的关系。

“曹总,差不多要出发了。”

眼看着于鱼预约汇报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十几分钟,曹阳还在跟于鱼交流着汽车之家的各种事情,米颖忍不住进来提醒了一下。

等会他们要去白云机场乘飞机去魔都,参加投资企业的重要活动呢。

看到米颖在催促,于鱼自然不会再耽搁曹阳的时间。

“光威那边的情况一切都正常吧?”

作为南山碳纤维的重要补充,曹阳最开始的时候是比较关注光威碳纤维的。

不过后面走上正轨之后,就没有花费特别多的精力了。

顶多就是每个季度各个事业部进行季度汇报的时候,会了解一下相关的情况。

整体上来说,光威碳纤维这边主打的是T300、T400和T600碳纤维的生产。

而南山碳纤维这边主打的是T700以上的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

当然了,除了原材料之外,光威碳纤维那边的主业是鱼竿等渔具的生产,以及高尔夫球杆、羽毛球拍等体育用品的生产。

别看这家企业普通百姓基本上都没有听说过,但是光威和南山碳纤维一起,基本上就垄断了华夏碳纤维供应市场。

其他的厂家现在顶多就只能生产一些质量不佳的T300及其以下的碳纤维产品。

如果从营业额的角度来看,99%的碳纤维营业额都是发生在光威和南山碳纤维之中。

哪怕是因为美利坚的打压问题,南山碳纤维的产量每年都还是一直在增加。

至于光威那边就更加不用说了,因为还有大量的鱼竿等产品的生产,它们相当于自己生产一部分的原材料,然后还自己消耗。

当然了,高端的鱼竿之类的原材料,是从南山碳纤维购买的。

“一切都按照计划在展开,明天就是上市敲钟,到时候光威碳纤维的市值很可能会超过100亿人民币。”

米颖对光威的前景,显然还是非常的看好。

背靠南山碳纤维,光威碳纤维在华夏几乎是无敌的存在。

曾经高高在上的碳纤维产品,也不再跟大家那么遥远。

像是星辰汽车、捷豹路虎的新车型上,基本上都有使用一部分的碳纤维零件。

而跑车类的产品就更是大量的使用碳纤维。

甚至双尾蝎无人机等航空航天产品,也因为碳纤维价格的不断下降,整体的生产成本在不断的降低。

这对华夏发展航空航天产业来说,绝对是非常有好处的。

“光威这个钓鱼佬,现在也上市了,估计不少企业都蠢蠢欲动啊。”

到现在为止,南山系的企业除了微博之外,其他的都没有上市。

这主要是曹阳的想法。

毕竟公司不差钱的情况下,上市的意义不是很大。

正常来说,股市的融资是为了募集资金更好的发展。

当然了,这一个情况慢慢变化了。

一些华夏企业把上市当成是高位套现的方法了。

也有一些企业把上市当成是薅股民羊毛的方法。

对于这些,曹阳显然是没有兴趣的。

“这个倒是事实,别说星辰汽车、南山设备这些早期的企业了,就算是启明星科技、南山半导体和汽车之家等公司内部,想要上市的呼声也是比较高的。”

“毕竟按照惯例,上市之前都是会给高管和主要的员工配股,或者提供购买原始股的机会。”

“一旦成功上市,很多人就彻底的实现了财务自由。”

在去白云机场的路上,米颖跟曹阳一路上都在讨论着上市的话题。

她自己对这个话题其实也是挺有兴趣的。

毕竟如果南山系的企业全部都上市的话,那么市值加起来肯定是非常的夸张的。

到时候那个噱头想一想都让人热血沸腾。

“你说的对,但是大家都财务自由了,估计就没有几个人愿意踏踏实实的干活了吧。”

曹阳这话一出口,直接就把米颖给干沉默了。

随便想象一下,如果中层以上的人员个个都通过上市获得千万以上的身价,那么这些人的工作态度还真有可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甚至出现一些人直接辞职不上班的情况也是很正常的。

这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会影响企业的发展。

作为实业企业,浮躁的风气对公司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曹阳不希望出现这样子的局面。

所以宁愿用比较高的工资和奖金来吸引大家,也不愿意轻易的安排上市。

哪怕是要上市,也不会把所有的企业都搞上去。

顶多就是选择性的安排几家去试水。

“曹总,我们各个事业部涉及的领域,目前大多数处于行业数一数二的地步。”

“后面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进来跟我们竞争,那个时候很多企业为了走捷径,估计就会想各种办法去我们集团挖人。”

“到时候人家虽然工资不一定开的更高,但是可以配一堆的股份来吸引人才呢。”

不得不说,米颖的这个担心,完全不是没有道理的。

甚至后面类似的事情在一些领域是肯定会发生的。

不过曹阳并不是很担心。

要是其他的企业模仿跟随一下,自己这边就陷入到了被动之中,那么说明之前的护城墙修建的太薄弱了。

所谓的技术优势,并不是真的优势。

自己需要更加努力了。

“这个事情,确实是需要安排人盯着,如果有些对手做的太过分了,那就干掉它,就当是杀鸡儆猴了。”

曹阳可不是心软的人。

该出手的时候,一点都不需要客气。

要不然最终受损失最大的肯定是自己。

……

“曹总,您亲自出席光威碳纤维的上市活动,我感觉明天开盘之后股价都能多涨十个点呢。”

光威的创始人陈梁亲自来到魔都机场接机。

毕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曹阳也算是他的老板了。

光威能够走到现在的局面,跟自己的努力有关系,但更是跟曹阳的扶持密不可分。

当初T300和T400的碳纤维技术,都是南山碳纤维转让给光威的。

而光威生产碳纤维的生产线,也都是从南山设备采购的。

只要曹阳想要扶持一个新的对手出来,光威的美好局面立马就不存在了。

“以光威的业绩和前景,上市之后必然会迎来好几天的涨停,到时候市值突破200亿都不是什么问题。”

今天米颖跟曹阳说光威股价的时候,觉得对方明天市值能够过百亿。

但是曹阳的看法却是更加的大胆。

就以光威在碳纤维行业的地位,市值百亿只是一个开始,最近一个月就有希望干到200亿。

后面伴随着光威的碳纤维产能不断的扩大,在业内的垄断地位的加强,市值突破500亿也不是梦。

不过这些话曹阳没有说出来。

就2014年的时候,市值破1000亿的企业都没有多少。

随便一家新上市的企业就说市值能够破500亿,那可是没有谁会相信的。

“国内对碳纤维材料的需求确实是在上升,然后钓鱼竿相关的产品的增幅也是非常的喜人。”

“特别是国内爱好钓鱼的人在不断地增加,这些人的消费能力是非常强的。”

陈梁没有故意在那里装谦虚。

他自己确实也是非常看好公司的发展前景,看好碳纤维行业的前景。

这绝对是一个朝阳行业。

而第二天光威碳纤维在曹阳和陈梁的共同敲钟之下,不到十分钟就达到了44%的上涨上限。

之后几乎没有任何的卖单,买单反而越来越多。

很显然,大家都很看好光威接下来几天的反应。

正常情况下再来几个涨停是非常有可能的。

这让还在交易所的陈梁非常的激动。

而各路媒体拿到了丰厚的车马费之后,也是非常积极的进行相关的报道。

【一根鱼竿的“逆袭”!】

【从鱼竿小作坊到碳纤维巨头,钓鱼佬的执念如何逼着光威逆袭上位的】

【光威成功上市,首日触及涨停,市值破百亿!】

【华夏碳纤维行业的骄傲,光威成功上市!】

【碳纤维双雄之一的光威,上市首日表现亮眼!】

……

各种各样的报道,算是让光威碳纤维小小的出了一把名。

不过,肯定不是每个企业都是乐见其成的。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