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游戏 > 从锁龙井开始的进化游戏 > 第五百三十七章 贫僧也略通拳脚

终归是自家地盘。

张珂并没有一上来就直奔主题,而是收起了本相化作常人大小,敬等着那应当是接待者的将军拍马赶来,走完应有的流程。

“自之前一别,已有百五十年不见佑灵王英姿,回忆过往西域战火仍犹在眼前.”

烟尘漫漫中,一行人拍马飞奔到了张珂的面前,为首的将军几乎毫不犹豫的翻身下马并摘下了自己的头盔,笑着说道。

“元帅,叫错了,圣王现已是帝君了!”

身旁跟上来小将隐晦的拉了拉前者的衣角,小声提醒道。

“帝君当面,定方冒失,还请海涵!”

张珂闻言笑着摇了摇头:

“苏将军多虑了,倒不如跟我讲讲,如今九州又是个什么流程,以我记忆而言,吐蕃当是在那时一并被灭了才对,怎这会儿又冒出来了?”

虽然自出道至今,张珂一次都没来过九州本土,但在此地他的熟人并不算少。

大汉自然无需多提,或许在大汉那边儿张珂的名号已是如雷贯耳,但他自己对九州本土的大汉真不熟。

即便是在这之前,张珂曾跟张天师有过一次合作。

但那也是光武皇帝再造的东汉,跟九州本土,尚处于汉武壮年的大汉没太多的牵连。

而跟汉朝并列的大唐,想当初却是因为他跟西岳帝君的联手,才将诸多蛮夷尽数扫荡,如此天地统一的大唐也得以并入九州大版图中,在享受到泛九州文明最核心待遇的同时,也承担着外域战果消化的第一战线。

除此之外,活动的相关介绍中只提了一嘴的南燕,也是老熟人了。

其原身是辽国,在西征一统西域欧陆之后,也顺便接收了早就垂垂老矣的大宋,如此也以天地一统之功并入了九州本土。

但相比于强汉盛唐,辽不论是正统性还是底蕴上都欠缺了太多,在汉唐一北一西虎视天下的情况下,辽国只能委委屈屈的挪居到了九州的西南角挑起了九州南侧的防线。

而燕国是辽国飞升之后,为了在大哥跟二哥面前彰显自己的正统性从而更改了原本的国号,燕是辽的新国号,而南则是它的地理位置。

张珂的运气并不差,所以自是中了这三分之二的好开局。

至于面前已近中年的老将,不论是对张珂还是对大唐来说都是鼎鼎有名的熟人。

苏·定方。

大唐刑国公,年少成名的猛将,曾在太宗时活捉突厥可汗,后拯救新罗,五百破阵,灭亡西突厥,大败吐蕃开拓西域,夷平百济,征伐高句丽。

一生纵横万里,“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哪怕是在群星璀璨的盛唐都是一顶一的猛将。

而在大唐脱离了原本的历史牢笼,飞升九州本土之后,伴随着天地的神话,原本就赫赫有名的猛将会变成什么模样很难预料。

而苏·定方也不过是盛唐时代缩影下的一员。

在同时代的大唐,能跟他比拟的武将并不在少数.

“此事说来话长,原来的吐蕃自是灭了,如今的吐蕃是天地映照下新生的蛮夷共主,唐之吐蕃,汉之匈奴,是天地转变下对蛮夷的一种统合,细致说来,他们之中来源广泛,名目众多,但为了方便,大唐便统一将其以吐蕃代指。”

“反正都是些早晚要死的蛮夷,要国号作甚,懒得动笔。帝君莫要如此看我,这可是文官们的原话!”

老将见状,忙为张珂解释道。

“真不愧是盛唐啊!”

张珂呢喃了一声,随后便问起了活动相关的事宜,而对于他这位大唐飞升的功臣,老将自然不会遮掩。

拎着被打包带来的犀渠放在身下,张珂与骑着一形似麟兽的苏定方并行:

“好叫帝君知道,因天地示警,故而陛下派我等并分三路,各率三十万大军前去征讨,我负责的是吐蕃这一路,现大军中已集结了百余异世游侠,以如此效率来看,等行至边关或许也能拉起一支千余队伍来?”

“至于战争.原本是有计划的,但既然帝君来了,先前诸般计划就得适时而变,您若压阵那便一切照旧,但您若是我们也能当好辅兵。”

毕竟像此番的合作,不论是对于苏定芳,还是曾经参与过西域战争的唐兵来说,都已不是第一次了。

张珂闻言了然的点了点头。

他的性子,自是不会安然坐镇后方的。

事实上也就是走个流程,顺便通知一声,免得因意外误伤了盟友,而他自是没有耐心等着大军缓慢行动前去边关。

即便在九州的孕养下,大唐已迈入了神话的范畴,而本就精锐士兵们更在百年的岁月变迁中成了一个个小超人一般的存在。

“如此,那请容臣通禀陛下!”

对于张珂摒弃大军,独自深入敌后的想法,苏定方并不意外,只在找来了一队斥候交代一番后,转身交代道:“帝君既去吐蕃,那此行得注意一人,一教。”

“一人是指玄奘法师,在我大唐升天之后,玄奘法师便加急了翻译经文之事,并于十三年前译遍诸经,传下经典,且在五年前告别陛下,自领弟子四人孤身前往吐蕃,欲与吐蕃邪僧外道辩道,法师与灵山非是一路,帝君若遇还请千万莫要为难玄奘法师!”

“一教则是灵山,至您灭僧于诸界之后,为了维稳道统,灵山诸佛菩萨便回归了九州,封闭山门的同时也将注意力转移到了毗邻我大唐,但有僧侣的吐蕃之地,据密报,自三十年前吐蕃诸寺便有僧侣大规模辨经之事,而因寺庙内部较为封闭,如今发展到了何等阶段,大唐也不太知晓内情。”

“除这两者外,剩下的大多是些巫蛮之属,即便有外域的跟脚,也只是些疥廯之疾”

对于泛九州文明的其他天地来说,周边蛮夷的问题其实也可大可小,在王朝开疆拓土时期,任何蛮夷英雄都得在九州这头怪兽的车轮之下被碾成一滩烂泥,而在王朝末年,天灾**爆发不断的情况下,蛮夷的问题也会被相应扩大。

当然,其实也就那样。

比如强汉之后分裂的诸侯跟三国时期,随便拎出一個败北的诸侯来都能按着蛮夷哭爹喊娘。

但凡事都有例外,一如正统的大宋,从开朝初期到灭亡的前一日,一直都被蛮夷按在地上摩擦,属实是给九州文明圈丢尽了脸面。

但那是对于泛九州文明的其他天地。

在九州本土,不论是大汉,还是新晋飞升的大唐,他们对征伐蛮夷这一套早已熟门熟路,百多年间,被大唐灭国的蛮夷已过三十之数,拓土何止万里。

奈何九州本土作为对外域山川转化的第一阵线,这里转化的大多都是些硬骨头,能被天庭地府搅碎了真灵投放在此的,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游牧部落,其原身也应是多元宇宙的一部分,更别提强大到能建立王朝的那些,文明级是起码的。

如此,即便是强汉盛唐,也得面临如韭菜一般,数之不尽的蛮夷.

张珂闻言,双眸之中若有所思:

“行,我记下了!”

话音落下,身下的犀渠立刻跨马扬鞭,飞速的奔行了起来,在本就拥挤的道路上掀起了一片浓重的沙尘。

“这些年,你许是偷懒了罢?”

看着两侧飞速倒退的风景,张珂一边儿弥散着神念欣赏九州本土的风景的同时也伸手拍了拍身前的牛头。

相比于大军的行进,犀渠的速度自是快捷了许多,但却并未达到张珂满意的速度。

甚至于连以前张珂骑着它赶路的时候也略有不如,还闹得动静颇大,漫天尘土几欲化作汹涌沙尘,好好的山清水秀之地,硬是被这家伙给破坏的一干二净。

好在还有土地神们跟在后边儿洗地,倒不至于让张珂自己动手。

就说自己轻装简行,可耐不住这糙牛死乞白赖的硬是要跟上,张珂虽对外严苛,但在自己人的身上,他自问没亏待过谁。

至于长辈当家长的,谁还没给熊孩子收拾过烂摊子?

“.老爷,俺还年轻,两千岁,在我犀渠一族里还是个孩子,您等我长成了的,必不堕您的威风!”

更何况,老爷,您老人家现在有多沉,心里难道没点数吗?

既有胎化易形的神通也不拿来遮掩一下,这庞然的压力下,它能跑起来已是这些年勤学苦练的结果,还要什么自行车。

“你年轻,便是在说我年纪大?”

张珂淡然一语,却让犀渠整个麻了爪。

光顾着给自己找借口了,还忘记了自家这位也是个大号的儿童:

“老爷,您知道的,俺没这个意思!”

张珂闻言却不为所动。

只是随手在那狰狞的牛头上敲了一下,随后笑骂道:“就你话多.”

好在张珂也并不急。

好不容易在自家地盘撒欢一回,主场优势可不能不用。

一路上,但张珂所经过的地方,周遭的山林,江河都在悄然间进行着律动,一位位山神土地矗立在道旁,无助的看着自己身上剥离的神位。

帝尤又不是某个猢狲,倒用不着担心借出去的东西就再还不回来。

只是,这动静太大了,实在太大了!

数十,上百万里的山川都在律动,伴随着山川移位,那种仿佛心脏搏动一般的韵律正在迅速的被统合起来,宛若战鼓奏响的雷鸣让祂们忍不住向上帝祷告。

他们是山神,是土地。

是保护一方水土平安,护佑百姓安居乐业的保护神,而不是劳役。

该死的蛮夷,你们闲着没事搞教派也算,招惹祂作甚!

而在张珂统合整个大唐西侧的山河的时候,与此同时,远在“吐蕃”的一座高山之上。

高耸的墙院如雪山上的白雪一般纯洁,鎏金的金顶在高悬的日光下散发着夺目的金光。丝丝缕缕的法性随着山顶的风传向了四方,向着这黑暗而又冰冷的高原传播着佛的慈悲。

大昭寺是它后世的名,而如今的它叫做惹萨,意欲为山羊土。

相较于吐蕃治下,其他古老,且具有更多传承的古寺,大昭寺是如今吐蕃的圣地,也是红黄神三教之中较为尊崇的庙子。

但如此大慈悲,大极乐,被诸佛跟菩萨所注目的圣地之内,此刻正进行着整个高原地区,最严重的渎佛事件。

在大雄宝殿前的广场上,猩红的血液顺着地上的缝隙肆意的流淌,赤色的金砖被侵染成暗红的色彩,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血腥味。

一位位穿着密教僧袍的大小僧侣们环绕在广场周边,或是愤怒,或是绝望的看着广场正中的位置。

在那里,一位穿着红色坎肩僧衣,头戴乌夏帽,满头大汗的法王正在跟一个其貌不扬,面容白嫩的和尚在进行辩经,双方之间你来我往,言语密集如疾风骤雨一般,但每个吐字却格外清晰可辩。

只是,周围“看热闹”的密教僧们并没有兴趣去一一听闻其中的道理。

虽说,以法王的地位,能跟他辩经的和尚哪怕其并不是密教中人,他的言语也是汇聚了其一生的大智慧,大道理,堪称金珠子一般的珍宝。

但不到那个层面,听了也是无用的,就像是平民不会拿着一整块的金砖去采买一样,普通的僧侣根本无法理解其中的智慧,反倒会被歪理邪说破灭了佛心。

虽然,在见到一位位高僧,法王因辩经失败,被宝石金刀砍下了脑袋,血流如注的躺在地上之后,他们的佛心就已经破碎的差不多了。

但破跟破之间总归是有点差距的。

而在另外一旁,一位高大俊俏的和尚,正面无表情的看着那额头滴汗的吐蕃法王,那眼神就仿佛在看一个待宰的猪牛一般:

“输了!”

“又输了?”

闻言,他身旁一面生横肉,白胖肥壮的和尚擦了擦额头的汗水,不甚满意的道:“这才不到两炷香的功夫,这还不如上一个呢,大昭寺就这,我看也不怎么样啊!”

听到胖和尚张狂的话语,周围的僧侣们纷纷怒目而视,但随后在对方恶狠狠的注视下纷纷不自觉的转过了头。

这东土来的和尚说的恶劣,但其实并没有错。

可他们又有什么办法呢?

别说是被吐蕃扶持起来作为高原扛鼎庙子的大昭寺,便是孜珠寺,敏珠林寺.等古老的庙宇,其中的法王,神巫们也没办法在经文上赢过这个从东土大唐而来的和尚。

尤其是,这和尚还意外的懂规矩。

在每次拜寺时,都会奉上几部梵文的典籍以作交换,求的不是庙里的珍藏反倒是最大众的那些经文,而后便在庙外由他的几个弟子搭建一桩临时的石屋,钻研数日月余之后便进庙拜访,以高原诸密教的经典进行辩经。

以密教最古老的规矩,输者砍头。

而离谱的事情也就这么发生了,从孜珠寺到敏珠林寺,从敏珠林寺再到大昭寺,大大小小数十位法王尽输输在了自家的经典之上,被人给砍了脑袋。

这期间不是没人尝试过更换经典,限制各种严苛例如时间上的规则,但哪怕只给其半日的功夫,这个平平无奇的东土和尚也能在仅够人通读一部经典的情况下,将苦心钻研几十年的**师给辩的哑口无言。

然后又是一颗大好的头颅,伴随着喷涌的鲜血,滴溜溜的落在广场之上。

至于其他的.嗯,僧侣们能说他们想借助和尚的那几个弟子扰乱其心绪,结果反倒是因辩经失败,自家僧侣死伤了数百的光辉事迹?

闭门不出?

那也不行。

大和尚曾言,如果诸位高僧不辩佛法,那贫僧也会点拳脚。

然后整个庙子,连菩萨尊者们都被摩擦了一顿,大昭寺的宝帐怙主此时还在转经筒上被挂着风干来着

连护法神都不敢吱声,他们这些僧侣又敢说些什么?

而在此时,从辩经开始便微闭着双目,淡然问答的东土和尚久违的睁开了双眼,看着面前满头大汗,却又支支吾吾答不上来的僧侣,他轻叹一声:“菩萨你又输了!”

“你这已经是第三次输给贫僧了!”

话音尚未落下,大昭寺中的时间陡然凝滞,在一众僧侣们或绝望,或无奈的目光中,一道常人无法察觉的声音在场中响起:“玄奘,你需知,吐蕃佛法跟大唐以及灵山的佛法并不同源,伱之慈悲非”

不等那头顶佛光,宝相森严的法王说完,玄奘便直接打断了对方:“菩萨,你违反了规矩,机会已过,你应当此时入灭,而劝说之事,应当由一位新的尊者,亦或是诸佛跟佛祖本人来跟贫僧辩言。

若是祂们辩得过贫僧,那贫僧也愿承担结果,自我了解。但今次是您输给了贫僧,所以您的法显然佛性不足,理当摒弃。”

“倘若菩萨自己不愿入灭的话,贫僧也愿帮菩萨体面!”

说着,玄奘法师轻轻躬身拿起了面前还沾着上一个僧侣血迹的宝石弯刀,本就亮眼的刀身在这双粗糙的手中更是泛着刺目的金光.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