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游戏 > 从锁龙井开始的进化游戏 > 第五百三十八章 蛮夷的命就不是命?

“以僧侣之身,行灭佛之举,玄奘你如此倒行逆施注定是要入无间地狱的,玄奘你不能”

以果位替代了法王真灵的菩萨闻言面容突变。

庄严,慈悲的面上猛的流露出些许狰狞之色,其脑后忽的有七彩的光轮浮现,光芒之中隐约有一双持着金刚杵的手臂正欲探出,但下一刻当那平凡到甚至有些粗糙的手指触碰到那根金刚杵时。

一切异象尽数湮灭。

一只平平无奇的手掌抓住了那本该虚幻缥缈的功德光轮,其粗糙的五指探入光轮深处,举重若轻的将那正欲从虚无中探出的手臂钳住,而早已经握着宝刀的右手则是随手一划。

锋锐的刀锋如划过流水一般轻易的分开了脖颈的皮肉,熟练的穿过了脊椎的缝隙而后将其中串联的筋骨悉数割裂,与此同时那断联的头颅深处还有一道轻微的破碎声悄然响起。

只一瞬间,法王那慌张的眸子忽的黯淡了下来,连同在一起的还有法王脑后刚刚浮现的光轮也悉数溃散成光粒子,飘散在空气之中。

但做出这一切的玄奘法师却面不改色的将宝刀重新放回自己的面前,同时那抓在光轮深处的手掌也顺手一捞将那已失了根基的头颅打捞起来安放到了自己蒲团的右侧,而在那里,同样有七个宝相森严,虽肉身已死许久,但面色却是栩栩如生的头颅正安静的堆叠在一起。

与之相对的,则是另外一侧,早已经流尽了血液,面泛苍白的几个僧侣头颅。

做下这残忍之举的玄奘法师只身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伴随着大昭寺被凝滞的时间重新开始流动,无视了周遭慌乱的他只淡然的说道:“康仓法王略逊一筹,惜败贫僧,接下来还有哪位大德高僧可以跟贫僧辩经?”

“邪僧,邪僧!”

“诸僧侣快快随我焚了这外道,将其扒皮抽筋呜呜呜!”

看着又一法王的无头身体瘫软的倒在地上,喷涌的鲜血染红了地上的金砖,周围本就慌乱的僧侣们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情绪,更有甚者,更是疯言疯语起来。

但还未等那四个穿着跟周围僧侣完全不同的和尚们做什么反应,胡言乱语的僧侣便被同伴们捂住了嘴,拖离了人群消失不见。

而与此同时,一头发苍白,枯瘦如柴的大僧侣从大雄宝殿中走了出来,其步履艰难,面容更是悲苦:

“东土大德,足够了,足够了,我大昭寺已没有更多的法王让你砍头了,你已证明了经卷的错处,我们愿让你跟你的弟子重新注解大昭寺内的全部经典,并让诸僧侣悉心学习!”

听着老僧的祈求,坐在蒲团上的玄奘法师恍若未闻,仍是一副跌坐等待的模样。

于他而言,错漏的经文需要更正,并让诸僧侣学习正确的经文本就是理所应当之事,并不值得拿来作为交换的条件。

正如两百年前,他一路西行前去求法一样。

在见到那本源的灵山佛土并非是他想象中的那副地上佛国的模样之后,一如现在,玄奘法师也苦心孤诣的与当地的僧侣们展开了一场遍及佛土的大辩经。

结果证明,错的是僧侣而非玄奘。

他们的佛法确实出现了错漏,佛土的僧侣们在长久的时间中曲解了佛的真谛,重新修正本就是理所应当。

至于说在这期间的人头滚滚当僧侣们习惯于欺压他人,习惯于放纵声乐,习惯于圈养女子且把人不当做人之后,他们便不是求佛纯善的僧了,而是惹人厌的外道,是邪魔。

那么死几个外道邪魔又能算得了什么?

即便是最后闹到了佛祖那里,不也还是夸赞他之举措皆是除魔卫道,实属大善?

而在这之后被灵山佛土的僧侣们称为大乘天,解脱天之事,玄奘却并不挂在心上,若他当真功德无上,那怎不见佛祖亲自显圣与他果位,若他当真如此殊胜,那为何没被赐予灵山经典,只拿了些佛土残缺不全,被曲解的佛本回到了大唐?

而这也是玄奘回到大唐之后的二百年间一直不能理解的。

为什么他既得到了佛祖的认可,却还没能被给予那些真正的灵山经典,以此来普渡世人?

直到百五十年前,大唐举国飞升之后,到了全新的天地,接触了全新的世道之后,玄奘法师从南燕的使者那儿听到了唐僧的故事,如此才恍然大悟。

似是而非的经历,性情相同却妖魔化的弟子,软弱迂腐的师傅,与那怪诞的取经路。

不是他佛心不诚求不来真经,而是真经早已给予了那個跟他似是而非,却叫做唐僧的和尚。

对方以玄奘之名将佛法宣扬,但那些所谓的真经却与他在佛土中所见的残本外道一般无二。

玄奘尝试着去跟佛祖菩萨们追寻真相,但奈何往日香火浓重,佛光深邃的金塑却一个个变成了沉默的泥胎。

直到听闻佛祖屡屡在西边的吐蕃显圣,如此,求而不得的玄奘法师便带上弟子们前去了寻真的路途,而至于此发现了这些以人为材,将百姓视做猪羊的外道僧侣,那就纯属意外了。

只不过,玄奘法师见不得外道残害百姓,哪怕这些百姓都是蛮夷之辈,不通教化,但留下他们的身躯,去替大唐的百姓服徭役以赎自身罪过也是极好的。

那时他需派弟子日日劝导,在三五代人之后以佛法感化,驱逐罪过之后,他便会以自身为媒向陛下申请诸蛮内附。

但在这之前,扭曲佛经,残害蛮夷百姓的外道邪魔,必须诛而尽之.

“唉,玄奘你当真认定了一条路走到黑,永不复行?”

看着装聋作哑,全然不回答自己问题的玄奘法师,垂垂老朽的大僧侣不由得叹声道。

玄奘法师缓缓的抬起了头,那古井无波的双眸神色淡漠的注视着面前的老僧,虽无任何神异,但却让老僧猛然间打了个激灵。

在那双眼眸之下,他感觉自己好像被看穿了一样。

而事实上,当玄奘法师缓缓开口时,更是验证了老僧心中的猜测:

“贫僧只求见佛祖一面,求得真经一部,又有何错?”

“而至于这些,菩萨当真要为这些佛敌外道辩驳?”

“那不如坐到前来,由贫僧跟菩萨辩上一辩!”

老僧。

或者说假借老僧之面的菩萨闻言心中一泠。

他的身份被看穿倒不是什么不可置信的事情,事实上在此之前,已有数位菩萨忍不住玄奘的残忍之举,亲自下场与其辩经,但结果么.

别的僧侣,是将诸佛跟菩萨的言语奉为圭臬至理;但玄奘不同,一切的经卷到了他的手里,会先品评一番,只有合乎他道理的才算佛经,而那些不符合他标准的,便就是外道邪言。

佛祖本人都没这么霸道,正如吐蕃的经卷,在灵山传播至此的时候,其中经典也经过了一些本土化的改造,以方便当地的风土人情。

但玄奘不同,他虽并不强迫让所有僧侣改信他那一套,但却以辩经的方法,从根源上剔除那些不符合他定下规则的。

如果说,在灵山故土,玄奘不忌生冷的将整个佛土横扫一遍,是给本已在故土落寞的灵山重新发育的空间的话,那在吐蕃这同样的经历,却是在刨灵山的根。

因为,前者伴随着灵山入驻九州,那边的信仰跟僧侣已被诸佛们放弃,视为可有可无。

但随着某个屠夫的崛起,在天庭的遮掩下,肆无忌惮的打压灵山宗庙,伴随着灵山在九州无奈封山的决策,在九州本土的吐蕃这边,已是灵山仍能保证香火信仰源源不绝的最后根基。

无论是诸佛还是菩萨们,都不能允许吐蕃道统的没落。

但奈何碰到了玄奘这么个死犟的,如此,也就造成了在吐蕃僧侣们人头滚滚的同时,灵山的一众菩萨尊者也被杀的人头滚滚。

无法,除了九州的佛法较为温和之外。

不论是灵山故土,还是吐蕃在对经典的诠释上都是绝对的霸道跟权威。

胜者为王,败者砍头,几是必然的结果,即便前者大发慈悲,但佛心破碎的僧侣也已与成佛之间隔开了一道永恒的天谴,破而后立的大智慧,不是谁都有资格具备的。

而至于玄奘所谓的要求,那是万万答应不得。

连菩萨跟他不对眼都能被生生砍了,谁知道这死犟的玩意儿在看到佛经不如他意的时候会不会拉着佛祖辩上一场。

佛祖输的概率虽然不大,但绝不能赌。

毕竟在这前不久,同样是在一场十拿九稳的围剿中,灵山一系硬是被两个牲口给杀的血流成河,四大菩萨死的死,伤的伤,甚至佛祖本人都没落个好。

玄奘虽比不得那屠夫粗蛮,但其对于佛法的精通,至少绝大多数的菩萨都是自认不如的。

只是,顾忌归顾忌,当大昭寺的一众僧侣们将期盼的目光聚集在老僧的身上时,面对着那一颗颗汹涌的内心,面对着在大昭寺上空几欲化作实质的心灵咆哮,老僧仍是倍感压力。

前进一步,便意味着他得跟佛法精深的玄奘辩法。

但后退一步,却得面对整个大昭寺人心失衡,乃至于助长了玄奘的气运,使得他在吐蕃之行中更加恐怖难制。

而正在老僧纠结难选的时候,东边的天穹之上,忽有一片遮天蔽日的血云滚滚而来。

相较于灵感并不敏锐,且被玄奘打击的神情恍惚的众僧侣们。

本就心思躁动的老僧,跟正在咄咄逼人的玄奘法师倒是第一时间察觉到这异样的。

而也仅是他们转头的功夫,便已不见天日。

唯有一层暗淡的血云笼罩在整个吐蕃的天穹之上。

诸佛泣血?

这是后知后觉的僧侣们心中第一时间浮现的想法。

凡俗生灵,真灵晦暗,双目浑浊。

只能通过环境的变换看到事物的表象,而不知内蕴。

可对于在九州的浩瀚神话史中都占据着沉重一角的玄奘与菩萨化身而言,伴随着这暗沉的血云的笼罩,一股恐怖的血腥与杀戮之气正在飞速的扩散,宛若无间地狱一般的业力,伴随着万万生灵的惨痛哀嚎一起响彻耳边。

魔头?

不,哪怕万年一遇的魔头都无此气象。

整个九州,能有此凶威的,唯有那灵山之敌,九州莽撞人!

刹那之间,披着老僧面皮的菩萨脑海中回想起了某些被深埋的惨痛景象。

那古朴而血腥的战斧,破碎且锋锐的断刃,破碎天地之下,泣血而亡的昔日好友.

而如今,这昔日的梦魇再度追踪而来。

哪怕在这之前,为了防备玄奘不讲规矩而对自己抱以老拳,菩萨已降临了自己的真身,但强盛如祂仍是感觉到了一股足以窒息的压迫感.

战!

事已至此,逃是无处可逃了。

虽说以吐蕃上空笼罩的法韵,祂完全可以借此撕开一条直达灵山的通道,借此回避。

但通道本身是双向的,在祂能借此回避的同时,那血云背后的主人也能以此为凭直接闯入灵山佛土。

我佛慈悲!

心中默念了一声法号,下一瞬,那垂垂老朽的身躯瞬间变得挺拔而高大,枯木一般的肌肤正在变的水润而富有光泽,红色的僧衣变得纯白如雪,男性的面貌化作了慈祥和蔼的女性面庞。

一株花开九品的莲台自祂的脚下升起,金色的宝剑跟纯白的净瓶分别抓握在双手之间。

只见莲台骤然飞腾,后化作一道金色的流光。

无数的经卷在光芒中翻飞,成千上万的梵文化作了大大小小的卍字,万千金光凝成一柄长剑。

下一瞬间,自虚空之中一道猩红的光芒猛的掠过。

浩浩荡荡,如长虹一般的剑气被直接冲散,凌冽的气息化作一道无形而有质的冲击。

碰撞之间,那散发着金绿光芒的莲台瞬间便发出了不堪重负的破碎声。

而身处其中的菩萨本人更是化作一道流光,向着来处飞射而去。

随后,便是响彻天地的轰鸣之声!

金红交错的光芒还未落下,繁华且鼎盛的大昭寺便被碾成了一片废土。

在整座山体都因无法承载那狂躁的力量而轰然破碎的时候,其中的僧侣们早已经被磅礴的压力碾成了肉泥,猩红的血雾在昏黄的尘埃中四下飘散。

而紧随其后倒塌之下的山体,更是给这近万的僧侣们贴上了一层并不合身的棺材。

片刻之后,满是破碎的凹坑中,一道狼狈的身影从中爬了出来。

看着那在这场破灭之灾中仿佛没事人一样,站在废墟上若有所思的玄奘跟他的四个徒弟,本就伤重的菩萨更是一个不忍便喷出了一口金色的宝血。

而在此时,伴随着一道炽热的腥风,一道擎天的身影破开了血色的天幕,带着暴虐的火海于大地的震颤中轰然落下。

恍惚间,如古之神圣一般,俯瞰着世间,而恰如此时,一道宛若雷鸣般的声音自此响起:

“玄奘法师?”

“行吧,你的任务完成了,现在撤离吐蕃,此地由我接管!”

“不,别走!”

不等玄奘开口,面若土色的菩萨赶忙压着胸中翻涌的热血强自吼道:“玄奘,即便伱不认可我佛,但你也是灵山僧侣,心中当有普渡世人的大慈悲,大智慧。

倘若今日你一走了之,你可知这吐蕃,乃至西域的万万生灵将要面对什么?”

“生灵涂炭,物种灭绝,我想这也不当是你所想见到的吧?”

“可他们只是蛮夷,不是吗?”

一向用行动说话的张珂,破天荒的开口道。

他虽视灵山为蛮夷之辈,看不惯那些道貌岸然的僧侣,但不得不说,玄奘法师绝对是这泥潭中一朵少见的白莲。

从他的身上,张珂看到了灵山经卷中描绘的,真正的慈悲跟善良,而其本人智慧却不迂腐。

当然,更重要的是,灵山在九州扎根已久,不论天庭还是凡俗,它们留下的印记实在太多且格外复杂,绝不是纯粹的武力能够清除的。

而在当下的九州,灵山一系也不算什么大问题,至少在张珂举起屠刀屠戮了几次之后,其崛起的根基已彻底断绝。

如此,张珂乐于见到一个至少他看得顺延的玄奘来重新诠释灵山的一切,而这也是大唐,乃至于天庭所乐于见到的。

瞥了一眼那藏在暗处讪笑的六丁六甲,张珂不屑的撇了撇嘴。

“但蛮夷的命就不是命,他们就该死吗?”

“我懒得跟你讲道理,你不配听!”

轰!

便在话落的同一时间,只见那仿佛天柱一般的左腿猛然带起还在地上思考的玄奘法师,伴随着耳边狂风的呼啸。

只一眨眼,法师一团五人便化作了几颗闪烁的流星向着天边飞去。

“等等,贫僧也没给蛮夷说情啊?”

只一眨眼便飞出了数万里的玄奘法师,已没机会在回答他心中的困惑。

而与此同时,宏伟的干戚直劈而下,罡风席卷,铺天盖地。

随后,猛然坠落。

一时间,但见大地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高原纯白圣洁之貌,尽在汹涌之中被撕扯的四分五裂!

如蛛网一般纵横交错的幽深峡谷无情的吞没着地上的一切,而随席卷的土浪一起袭来的,还有炽热而焦灼的火海。

赤红的火影摇曳之下,哀嚎,绝望随处可见,前一刻还在华贵宫殿中聚众议事的吐蕃藩王,贵族,便随着倒塌的房屋跟塌陷的大地一起,向着无尽的深渊坠落。

成群的牛羊,于烈火中被焚烧成灰烬,冰封的雪山还未来得及塌陷便已蒸腾殆尽。

灾厄之下,一视同仁!

末日之中,绝无幸免!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