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清晨,杨绯辞一睁眼就看到某人的俊脸,想到昨晚的种种不禁红了脸。
文临下意识的将人揽进怀里,嘟囔,“再睡会儿。”
杨绯辞拍了拍他,“不能睡了,要去给翁爹和婆母敬茶。”
文临终于睁开眼睛,看着她坚持,便妥协,摸了摸她的脑袋温柔的问道,“身上可还难受?”
杨绯辞好不容易压下的羞意又浮起来,“还好。”
文临拉了拉床边的银铃,外面候着的下人便尽然有序的进来。
“你们帮着长青二人伺候少奶奶梳妆,仔细着些。”
“是。”
文临起身将杨绯辞牵着下床之后便自己去了一边换衣服。
长青捧着提前准备好的衣裙喊了她一声,“郡主?”
“昂,梳妆吧。”
看来这院子里的人是可以用的,至少他让进屋的是可信的。
文临梳洗好就在一旁静静的看着,一点不耐都没有。
“夫君不妨先用点早食垫垫肚子。”杨绯辞被他一直盯着,颇有些不自在。
文临听到那一声夫君,通体舒泰,“无碍,我不饿。”
长庆加快了绾发的速度,不一会儿,一个漂亮的元宝髻便好了,“郡主,咱们戴鎏金红宝石的那套头面吗?”
杨绯辞摇了摇头,“我记得聘礼里有一副分粉水晶的簪钗,用那个吧,再簪两朵珠花。”
“是。”
于是长庆便开始给她化妆,而长青便去找她要用了簪钗。
等她全部弄好,时辰刚刚好,杨绯辞松了一口气,若新婚头一天敬茶就误了时辰,那可真是我的罪过了。
文临细心的扶着她的手臂,二人慢慢的朝着主院走去。
“想必我家里的情况你也是清楚的,家里除了母亲和阿姝,其他人你都不必理会。”
杨绯辞点了点头,“你放心,我是不会委屈自己的。”
文临笑了笑,二人一进主院就有人去通禀,“公子和少奶奶来了。”
侯夫人满心期待的看着外面。
金姨娘酸溜溜的开口,“夫人应该好好管教这个儿媳,敬茶居然不早早候着。”
侯夫人懒得跟这么个蠢货计较。
临安侯警告的看了她一眼。
金姨娘所出的两个孩子也对自家姨娘摇了摇头。
杨绯辞另一只手提着裙角踏进门槛,面多那么多人的打量也是丝毫没有躲闪,一步步的走到蒲团前屈膝准备跪下去,临安侯连忙制止。
“郡主爵位在身,务须跪。”
杨绯辞笑了笑,“多谢翁爹好意,但媳妇为人儿媳,敬茶当天岂有不跪之礼。”
临安侯对这个身份高贵的儿媳更加满意了。
“儿媳给翁爹,婆母请安。”
旁边的侍女连忙抬上清茶。
杨绯辞一一将茶递给主位上的两个长辈。
“翁爹请喝茶。”
临安侯笑呵呵的接过茶喝了一口,然后将一个厚厚的红封递给她。
“谢翁爹。”
“婆母请喝茶。”
侯夫人笑得更高兴了,连说了几个好,喝了茶之后就给了她一个木匣子,“我也没什么好的给你,这是我为临哥儿准备的庄子,铺面的地契,如今就交给你打理了。”
“是。”
“快快起来。”侯夫人拉着她的手一脸的慈爱。
“阿萝,来,我带你认认其他人。”文临笑眯眯的说道。
文临带着她走到一对年轻夫妇的面前,“这是二弟文渊和他的妻子邹氏。”
这家里面除了两位长辈其他人都受不起杨绯辞的礼,所以她也只是微微的点头,“二叔好,弟媳好。”
文渊起身回礼,“见过嫂嫂。”
邹氏也在一边屈膝回礼。
“这是二妹妹文沁。”
“见过嫂嫂。”
杨绯辞点点头,文渊和文沁都是金姨娘所出,看来这位姨娘早些年是真的得宠,除了所出的嫡长子,接着就是她生的儿子和女儿。
“这是三弟文皓。”
文皓是玉玲姨娘所出的。
“三妹文姝,你是认识的。”
文姝高兴的一把握住她的手,“郡主姐姐,你终于成为我的嫂嫂了。”
杨绯辞笑了笑,从长青手里接过一个荷包递给她,“这是我给你准备的钗子,不知道你喜不喜欢。”
文姝接过来还没扯开看就高兴的答应,“喜欢,嫂嫂选的我都喜欢。”
“四妹文雪。”
文雪就比较透明,姨娘也比不得金姨娘和玉玲姨娘得宠。
“见过大嫂。”
杨绯辞点点头。
长庆顺手就递了一个荷包给她,“四姑娘,这是郡主给你的见面礼。”
文雪下意识的就拒绝。
“拿着吧,你大嫂给每人都准备了见面礼。”文临是知道这位四妹在府中的处境,开口解围。
文沁酸溜溜的说道,“终究还是亲疏有别,大嫂给个见面礼都先给三妹。”
杨绯辞转身似笑非笑的看着她,“二妹说笑了,亲疏有别,人之常情,哪用得着你说出来。”
文沁没想到她就这样承认了,想说什么又不知道该怎么说。
“诸位姑娘的见面礼都是郡主亲自选的,还望姑娘们不要嫌弃。”
文沁,文姝,文雪都把自己的荷包扯开,拿出里面的东西。
文沁看到自己与文雪的见面礼都差不多,唯独与文姝的不一样,又是开口讽刺,“尽管亲疏有别,大嫂也不用这么区别对待吧,给我的和文雪的一样,唯独与三妹的不一样。”
杨绯辞眉间染上冷色,“二妹,虽说都是侯府的姑娘,可你也该清楚自己与三妹妹是不一样的,她是嫡出的姑娘,而你,生母不过一个连姨娘都算不上的庶女,处处掐尖要强,哪户人家敢上门求娶你。”
文沁恼羞成怒,“你!”
临安侯脸色不太好,虽说金氏身份不高,毕竟是我宠了那么多年的人。
“翁爹也别怪儿媳多嘴,二妹如此不知礼数,传出去咱们府里的其他姑娘还用不用说人家了。”杨绯辞不等临安侯发作,先发制人的说道。
临安侯虽说有点昏聩,可涉及这些面子工程他还是会顾忌一二的。
“郡主说的严重了吧,沁儿不过是不平郡主的区别对待,怎的就会影响府里其他姑娘的婚事了。”金姨娘见临安侯有动摇的心思,连忙开口。
杨绯辞冷笑,“金姨娘,本郡主说过,做妾就要有做妾的样子,侯爷和夫人都在,这哪里有你说话的份。”
“金氏,闭嘴。”侯夫人不满的喊道。
临安侯虽说心里知道这么个意思,可终究还是不痛快。
这时林嬷嬷走了进来,似是没有察觉屋子里紧张的气氛,“夫人,早食已经准备好了。”
“那就移步吧。”
临安侯隐晦的看了一眼妻子,没有说什么。
早食一用完临安侯就离开了,临安侯一走,那些妾室自然就不会还留在这儿。
文姝凑在杨绯辞身边,“嫂嫂好厉害,文沁又会撒娇,每次我和她对上都会被父亲责骂。”
杨绯辞摸了摸她的脑袋,“不要与她争论,用礼来压她。”
“好的。”
侯夫人又塞给她一个木箱,“刚刚那是过了明路的,以后你们要用多的银钱也没有,这是我私自给你的,自己留着做零花。”
“母亲留着给三妹妹备嫁妆吧,我手里有的。”杨绯辞推辞。
侯夫人硬是塞给她,“你三妹妹的我已经准备好了,这本就是给你的。”
“多谢母亲。”
“行了,临儿,你带着阿萝出去逛逛。”
“是。”
二人坐上马车就如释重负的相视一笑。
“可有想去的地方?”文临问道。
杨绯辞认真的想了想,“不然去银珍阁看看。”
“好。”文临本就是为了陪她的,哪有不应的道理。
银珍阁
本来准备挑选首饰的杨绯辞却看到了一个不该出现在这里的人。
“怎么了?”文临见她盯着一个地方看,关心的询问。
杨绯辞摇了摇头,难道是我看花了眼。
长庆却小声的询问,“郡主可是看到了二姑娘。”
“你也看到了。”这在杨绯辞的心中引起了重视,长庆最为稳重,她都看到了那就没错了。
“奴婢一开始也以为自己看错了,但郡主都看到了,奴婢就肯定了。”
杨绯辞搓了搓手指,“传信给书林,让他去侯府等我。”
“是。”
文临也听出来了,镇南王府的二姑娘出现在了京城,“可要现在回去。”
杨绯辞思索片刻就点头答应了,杨玉簌出现在京城,王府还没有任何信息传来,看来父王并不知道她在京城,或是根本就不知道她已经离开了南湘。
杨绯辞回到临安侯府没有多久书林就来了。
“见过郡主。”
“书林,你出来的时候府里可有事发生,或是什么离开了。”
hu林果断的摇头,“奴来的时候府里一切正常。”
“那二姑娘为什么会出现在京城。”
书林大惊,“二姑娘出现在京城,这怎么可能。”
“你立刻回去,查二姑娘。”
“是。”
文临见她如此,便开口,“可需要我帮忙。”
杨绯辞下意识的就想拒绝,可话到嘴边就变了,“好,你出面查这些总比镇南王府查要不引人瞩目些。”
知道这件事的严重性,文临也没有耽误。
杨玉簌突然出现在京城这件事杨绯辞瞒着老王妃的,毕竟老人家上了年纪不能再受任何的打击。
而此时京城的一个偏僻小院里有人却是慌了神。
“你说她有没有看到我。”
“姑娘放心,你躲得快,郡主定然是没有看到的。”
杨玉簌却没有那么好的心态,杨绯辞从小就特别敏锐,我也没想到她大婚第二天就出现在了外面。
若是她起了疑心派人回南湘该怎么办。
“让人传信给爷,就说我有重要的事跟他说。”
为今之计只有让爷派人守着镇南王府和临安侯府,必须拦截下杨绯辞要送回去的消息。
如果世子知道我离开南湘出现在京城,肯定会引起他的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