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是咬着牙齿,攒着拳头,伊稚斜勉强的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恭身道:“既是皇帝所愿,外臣一定办好!只是……皇帝将如何为外臣解决外臣的难题呢?”
看着伊稚斜的神态,刘彻甚至都不需要仔细观察,就能知道,这个家伙现在心里满满的都是屈辱和愤愤不平。
这可以理解……
只要伊稚斜跟着剧本走,刘彻才不关心他内心到底有些什么志向和打算呢!
不过,伊稚斜随后的那个问题,倒是有些难住刘彻了。
本次匈奴使团的规模是仅次于去年夏胭脂嫁来中国时的规模的。
单单是现在在宣室殿里,就有着不下三四十人。
另外随行的奴隶和骑兵以及其他人员,也有一两百人之多。
在这个世界上,假如只是想要一两个人闭嘴,办法多的是,甚至,都不需要动用国家的力量,一两个游侠就能解决问题。
但,假如这个人数达到数十甚至上百,这就不好办了。
毕竟,一两个人出意外,这是正常。
水土不服,偶感风寒等等借口,都能轻易的唬弄过去。
但几十个人不是坠马而死,就是落水而亡。
这传出去,谁信啊?!
匈奴人只是没文化而已,又不蠢!
刘彻思量了一下,问道:“使团中,右谷蠡王能确认绝对忠诚和保密的人有多少?”
“大概十三四人吧……”伊稚斜认真的想了想,然后答道:“这些人皆是外臣的心腹,自小就与外臣一同长大,乃是生为奴,死亦为奴之武士……”
刘彻点点头,明白了伊稚斜的意思。
“既然如此。右谷蠡王请给朕提供一个名单……”刘彻说道:“至于其他人,右谷蠡王也用点心,尝试着去沟通沟通。
那么,自他父亲死后一直有分歧和芥蒂的匈奴幕南与漠北部族,就极有可能因为新仇旧恨,叠加到一起,而产生一场完全不同于过去数十年匈奴内部政变、内讧的大规模内战。
西方部族跟东方部族,一旦打起来,汉朝又在旁边虎视眈眈,那么,匈奴的下场会是什么,毋庸置疑!
所以,伊稚斜知道,自己实际上,只有一条路可以走——冒顿大单于的哪一条路,也是军臣在四年前走过的那条路。
政变!
“明年的龙城大会是我最好的时机!”
按照传统,每年五月,单于庭都要回归龙城祖地祭祖,同时大会幕南诸部。
在那个时候,王庭的骑兵,将会有一大半需要在龙城周围警戒,而龙城本身的王庭骑兵,只会有左大将直辖的单于卫队。
“呼衍当屠……”伊稚斜念着现任左大将的名字。
这个人就是他政变的最大障碍。
这条军臣最忠诚的走狗,残暴的屠夫,只要还活着,那么,他的政变就不可能成功。
因为,他对军臣太忠心了,甚至就是晚上睡觉,都是睡在军臣帐外的草地上,据说,他每天晚上都会定时醒来,巡查单于王帐左近,任何偷懒懈怠的卫士,都会被他拧下脑袋,制成酒器。
在这条走狗的管制下,军臣的安全简直就跟上了保险一样,没有任何人能威胁到。
好在,伊稚斜知道,呼衍当屠有一个小秘密。
而这个小秘密让伊稚斜有把握,神不知鬼不觉的让这条军臣的忠犬暴毙。
“即使如此,我的准备和筹码也还是太少了,母阏氏跟龙城的贵族,也绝对不会支持我……”伊稚斜在心里思虑着,龙城的老贵族和母阏氏,早就已经没有了胆气和气魄,不可能也不会跟他产生什么共鸣。
但,这种大事,伊稚斜自认为自己一个人是没办法搞定的。
而且,就算政变成功,挛鞮氏王族和其他四大贵姓,愿不愿意认可他,也是一个问题。
所以,伊稚斜知道,自己需要盟友。
而他现在最好的盟友,当然是——呼揭王。(未完待续。)
ps:咳咳,抱歉,今天光顾着刷新闻和围观fb了。
实在是今天喜大普奔啊,今上英明神武。
当今天朝,仇恨值最高的两个衙门,跪台办跟民x委,我私以为全毙了,可能有无辜,但隔一个毙一个,绝对无误伤。
顺便,再说一句,我记得,是,大臣这部剧里,亲爱的汉弗莱爵士曾经说过:管理什么人的部门最终必然会被什么人管理,真特么是真谛啊!
因此,俺强烈建议成立汉族事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