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整本《平律》看完,周亚夫轻轻合上书卷,闭上眼睛,思考起来。
总的来说,这部《平律》一百二十七条律令之中。
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条款,是对商人及其家族的进一步约束和控制。
算是很符合当下舆论界和思想界的呼声和要求。
然而,剩下的条款里,也有不少是很有争议的。
但,却也只是争议而已。
作为丞相,周亚夫太清楚现在在这个宣室殿之中的大臣贵族的意识形态与政治立场。
就拿那几条对工匠的优待和地位的加强的条款来说吧。
‘奇技淫巧’什么的,向来是传统的士大夫跟贵族所反对的。
尚书一句‘纣王作奇技淫巧,以悦妇人’,几乎就将工匠跟技术官僚打入了另册。
只是,自战国以来,礼乐崩坏,列国为了生存,为了发展,早就无所不用其极。
别说奇技淫巧了,特么赵武灵王都玩了一回胡服骑射,也没见人非议,反而史书之上,推崇备至,认为是及时的改革。
到现在,朝野之中,也是现实主义跟实用主义思想者占主导地位。
只要有好处,能带来进步跟发展。
别说奇技淫巧了,酒池肉林也玩给你看!
更何况如今,自墨家复兴之后,在关中民间‘富为上,贵次之,即贵各各学一技能能立其身’的思潮瞬间泛滥。
甚至有列侯子弟乃至于世子这样的嫡系成为了墨家学徒,操持起了过去被人轻视和忽视的工匠技能。
少府令桃候刘舍更是公然的在长安建起了一座‘鲁班苑’,专门接受平民子弟进去学习各种木匠跟铁匠的技术。
但随后,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句话,就将一切企图获利的工匠跟匠人打入了奇技淫巧的另册。
但好歹,儒家并不是纯粹的理想主义者。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要变通。
所以,儒家内部对工匠跟技术,是否是奇技淫巧,有自己的认定标准。
总的来说,就是六府之外,尽为奇技淫巧。
何谓六府?金、木、水、火、土、谷。
即冶炼、铸造、木匠、农业、耕作、开荒、贵粟有关的技术及匠人。
所以,窦婴要反对的,是那些明显的要提高某些特定商人的社会跟政治地位的条款。
窦婴先是组织了一下语言,然后接着奏道:“只是,以臣愚见观之,某些条款,即不合先王之政,更不合先帝之治,愿陛下罢之!”
刘彻还没说话呢,窦婴就自我感觉非常良好的继续道:“譬如,平律第二十七令,愿陛下罢其许千万家赀能入官衙,能上书论政之令,彼商贾,即不明于礼,更不明于仁,何以能出入官衙,上书论政?以臣观之,若如此,长此以往,贾人必当气焰嚣张,地方莫能制,而朝廷徒奈何!”
刘彻听着,忍不住在心里吐槽:“难道只有你是聪明人,而其他人都是笨蛋,看不出这一条的猫腻所在?????”
事实上,这一条在拟的时候,晁错跟颜异就都提出了非常强烈的反对意见。
但是,被刘彻凭着自己的天子身份,活生生压下去了。
原因很简单,刘彻需要这一条律法来为今后引导跟扶持资产阶级的发展做准备。
若没有这条规定,那些大型冶炼和制造工厂的老板,手握大量资源跟金钱,还有着无数雇工,但他们又没有社会地位,也没有与高层沟通的途径。
万一他们想不开,想造反,咋办?
天朝都知道,让大资本家跟大企业主进政协,当人大代表,通过收买跟拉拢,安抚这些巨头。
更何况如今!
在刘彻的计划里,未来,大资本家跟大企业主,就是汉室政府的最大拉拢跟收买对象。
刘彻本来还打着,只要九卿里没有非常强烈的反对意见,那他就动用天子特权,强行通过这一条——只要九卿没有反对声音,博士们叫的再欢,刘彻也能厚着脸面告诉天下:《平律》诸条律令,得到了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朝野大臣一致支持,消息传出,士大夫跟公卿们,一片欢腾,黎庶全心全意拥护伟大正确光荣的天子意志。
到时候就算博士跟在野的学者,不要命了,跳出来公开反对,刘彻也能让他精神病,然后告诉其他人:这就是那个百分之零点一。
这是多么美妙和完美的剧本啊!
可惜被窦婴这个愣头青给毁掉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