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 第182章 无限风光在险峰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第182章 无限风光在险峰

作者:中秋月明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22 23:22: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但该争取的还是要争取。

让卫东咬死不进体制内,就是他多少还是知道,这会儿只要顶着国资、国营企业老总的身份改革创新,那最后主体都是国家的。

滇南的烟厂厂长、鄂北的西装集团老板、鲁东的鞋业老总,还有好几个著名家电品牌老板,都是给国家打工。

运气好的,有一定股份或者开始就把自己个人利益分清楚,最后起码是个亿万富豪退休。

但凡开始把自己定义成体制内干部去领导企业,也许在任的时候可以享受一切待遇,退休就真是退休干部了。

光在体制内比比可能没啥。

跟同时起家的企业家相互比,那就天上地下。

真有人心态由此崩掉,在临近退休的时候拼死一搏最后到头成空。

所以让卫东答应好好思考下的前提,就是自己只是以商业身份来带领改委会做这个商州市的经济开发改造。

不提什么经济特区,也不提行政待遇,更不涉及自己在商州之外的产业:“实际上我能做的,就是用其他产业在外地,在全国赚到的钱来反哺商州,反哺北较场。”

老领导当然认可这个做法。

董雪莹只能芳心剧震:“我……这,你,这不就是个区长?”

让卫东赶紧推辞:“不不不,不能说是什么官职,这事儿没有定论,我们不管是黑猫白猫,抓到老鼠才是好猫吧,现在的情形就是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办,那么八仙过海什么都试试看。”

他其实是大概知道轮廓,更有税务系统熟知的底线红线。

光这点就比其他人领先好多。

只是商州这个新手村发育点又太差了吧。

从市里出来,让卫东就把老婆诓出来一起驱车到北较场。

虽然董雪莹已经可以付出一切,怎么都可以,但就是不肯结婚也不改口叫什么,让卫东却是这么认为的。

反正自己现在也办不到结婚证,那就等两年呗,不着急。

先办事。

两口子就坐在五十铃双排座的车厢里,呆呆的看着外面。

在酷暑三十多度高温的八月中旬,这个双排座小货车的座舱很有点后世飞行器座舱的感觉,前弧线挡风玻璃特别大,感觉坐在异世界似的。

过了石桥就是个三岔口,一边往城外的公路去其他县,一边延续这边的街道。

所以这路口有农贸集市,有车站,有工厂,除非这种暴晒艳阳天,基本都是车水马龙、人满为患,充斥着闹杂的喧嚣。

只要下雨,地上绝对稀垮垮的不是水而是泥浆,川流不息的人群车流踩来踩去,搅和成细细的泥巴面,厚度足有几寸厚,不穿筒靴而是胶鞋布鞋的话,基本被淹且面目全非。

稀泥巴中那一道道辙印清晰可见,汽车轮胎的痕迹连标码都看得清楚。

雨过天晴后,这泥泞般的路口要晒两三个大太阳天路面才显白,白倒是白了,不到半天功夫就灰尘连天,成了全都是灰的场坝口。

所以只要是赶圩赶集日,这个算是周边农民到市里来聚集的场坝,特点是人多、车多、灰多、泥巴多、牛粪多,整个一城乡结合部,又异常热闹的集中点。

老领导没有划线,没有具体的指派,甚至也没有给让卫东任何钳制,只要他敢,任何部门都能调动,只要他能调得动!

说是过了桥的所有地方,让卫东都可以做文章。

就NPC给的游戏自由度太高,有时候也会让玩家发愣,我特么到底从哪里开始?

当然好处是可以从游戏外搞金币,还能组队刷副本。

两人不下车,除了外面灰尘大,主要也是热。

董雪莹指着右手边的路口:“往那边去看看吧,我记得第一家是麻纺厂,前几年传说市里面把窖藏的几根金条卖了,才搞到钱开这个厂,我当时还来报名想当女工,结果名额全都被抢占了,现在好像停产了,主要是卖不出去货。”

让卫东为老婆出气:“那就先推平拆了这里,哼哼!”

董雪莹嗔怪的看他眼:“调皮,推了干嘛,老尤他们好像也联络过这里,其实这种麻袋还是有销路的吧。”

让卫东当然知道,商州市的麻纺厂九十年代就破产了,之后谁用麻袋啊,普天盖的各种编织塑料袋,化肥口袋,这种完全被市场淘汰的厂,从建的时候就是拍脑袋。

现在停产空置不更方便自己收拾么三岔路口左边去市外,所以有一片比较大的空地,农民集市交易全都在这里,还要挤到街面上,搞得车来车往乱七八糟。

右边就进入厚灰堆积的棚户城区,哪怕是工厂,也都跟违建似的,还有带变压器的电线杆,上面的线路也拉得横七竖八。

的确让人有种看了就全部推平的冲动。

但推了干什么,怎么才能改头换面有产出才是关键。

这年头就是没啥商铺,麻纺厂接着肥皂厂,还在生产,也主要使用河对岸杀猪的油脂,让卫东觉得直接从小河里捞就行了,除了有点恶心也是一本万利。

董雪莹第一次知道肥皂居然是猪油做的:“贸易行还卖过香皂肥皂,我完全不知道!”

六十岁的老保安看她真的就是小姑娘那么可爱:“一般是植物油,猪油的少,这里都是因为西二街才搞,但只要没有外销渠道,全国各地都能建县级小肥皂厂,所以肯定做不大。”

董雪莹点头:“还是你懂得多,玻璃厂,老尤二十来岁时候在这里上班,他也是考上大学,说他成分不好,没允许读,就进玻璃厂,然后跟人天天研究马列搞辩论,说了些不该说的话,第一次就从厂里被抓走,自然也就被除名了。”

让卫东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如果以后我被抓,你们还是要记得奔走来救我。”

本来是开玩笑,董雪莹却紧张了下咬住嘴皮坚定:“抓我,我来顶罪名!”

让卫东调笑:“怎么,又想生娃了?”

董雪莹却不笑:“我不怕,有你跟小晴能照顾小蝶,我没什么可怕的,这里面有担名字的我来。”

让卫东伸手拍拍她胳膊:“夫妻同心的,我舍不得你吃苦,更不会让你受穷,这局面可不是写了你的名字,就不会放过我……下午我就试试看改委会主任的威力有多大,先用你们食品厂股东的名义把那栋大楼申请下来动工开建,也不用多高,六七层就够了,节约点不用装电梯。”

食品厂的大股东是让卫东他奶奶的名字,占了近六成,董雪莹三成,李二凤一成,丁海峰他老婆象征性的零点几。

但这厂子修了大楼概念就不同了:“食品厂的厂区是租的,大集体属于工业局,但楼是公司的,就像你家的房,地是国家的,但地皮上的房是解放前就修好的,得还给你,我们也按这个办,不争论地皮所有权,先把房修起来办事。”

董雪莹跟着适应游戏规则:“这边也是这样?推了,然后地是国家的,房子属于谁谁谁?”

让卫东嗯:“以我们现在卫生巾、照相机的盈利能力,在这里修几栋房不是问题,问题在于修来做什么?”

董雪莹都忍不住回头看:“早知道我们把食品厂建这边来?”

让卫东笑:“不着急,没准儿某一天,我们能把西二街全都收了,自家慢慢打造。”

任何人说这话肯定都会被嘲笑痴心妄想,那可是一堆古色古香的洋楼,还有各种外贸厂组成的街道。

谁敢这么大的口气。

但在董雪莹眼里就是真的可以,反而多看了眼,嘴角动动没说话。

其实也就再加上火柴厂,这几个都有点看不到效益的厂子规模都不大,再往前就是越来越稀疏的公社分布,因为山地原因,农田都不多。

各种路边脏兮兮的平房、瓦棚,居民区也不多,谁愿意住在这种城乡结合部呢。

农村人也没大量涌入城里做工,没这个需求。

所以让卫东看了圈,往回走的时候让老婆拿扶手箱里的爱克斯相机,挨着拍了一个卷。

董雪莹去张罗安排建筑公司根据之前的接触准备,改动建筑图纸,联络施工队准备拆砖瓦平房挖地基!

自己是改委会主任,就有这么豪横。

让卫东自己去找丁海峰,再联络其他改委会常见的人手,挤到双排座里开会:“尽量不抽烟,主要是这里面可以吹空调,我们也尽快修一栋可以吹空调的房子出来让大家都能舒服办公,一句话很简单,有谁愿意去当这个新开发区域的管事儿,有风险,但回报应该也不小。”

其实先约了丁海峰再找其他人,就是问过了自己这个“老上级”的意见。

他要愿意脱了这身皮去当官员,让卫东肯定优先支持他,但丁海峰继续当警察,反而可能会对这个片区的支持工作更有效果。

自己还是想继续当警察的丁海峰看法跟他相似。

所以现在不声不响的挤在边角观察众人。

连让卫东在内,双排座挤了八个人。

不用四十年,几年以后这八人之间的境遇差别,似乎就是在这一刻拉开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