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 第287章 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

金卓群下来还给让卫东建议:“你把这台词再改改,我们重新给你录一遍。”

让卫东啼笑皆非:“为什么?”

这家伙估计是习惯了摆拍,但快板和相声专业出身,对台词很懂:“现在主要的口号是建设四化,但没有说四化建成后具体怎么样,你这个说法才是把每个普通人都跟四化联系起来了,第一次听这么说!”

他才是文化人:“一般的表达里面,人民群众只是个抽象的词儿,今天这样真正触及每个人的幸福生活,大家才意识到自己也是历史的一部分,能够影响历史,那一刻他们才觉得自己活得像个人,才感觉到努力建设四化的价值跟意义……”

让卫东只是习惯了三四十年后的以人为本说法。

这下侧目,你们文化人可真会整词儿。

连伍曦都是得了这提醒才反应过来:“得咧,卫东发自肺腑的这么说,根本没往深处靠,先这么地吧,这盘带子给我。”

让卫东回来才知道被全程摄像,立刻怂了:“给我自己留个纪念,不兴这么留证据的,我们只是想把事情做好。”

伍曦居然也行:“你不用担心,知道你是个什么人,那你专心做你的事,别的都不用管。”

让卫东拱手感谢。

果然,第二天晚上风尘仆仆抵达的十多号专家学者,伍曦自己一力承担的去接待考察。

压根儿不提让卫东去跟他们陪同。

反而拍着电视剧的金卓群有点心不在焉,很想去套近乎。

确实是已经开始动工了,从食品厂大楼那边直接把工程机械、施工队伍都拉过来大兴土木。

而且又是按照让卫东已经愈发熟练的圈地,围栏,张贴项目介绍,规规矩矩的很有阵势。

让卫东发自灵魂的反问自己,我特么真是个做房地产的料吗?

只是想介绍点经验而已。

那就踏踏实实,手脚干净的把整个项目做好。

最先报名缴纳首付款的四十八位买家,几乎全都是厂里员工,只有两三人是对面自由市场的商家。

厂里员工还好说,顺着工资扣月供就行。

由厂里开收入证明。

这商家怎么办。

万一断供的话自由市场可不背这个锅。

让卫东和银行绞尽脑汁的开会,按说这种属于没有固定工作、银行流水、收入证明的,在后世都批不到贷款。

问他先进经验,只能说人家HK银行业都运行多少年了,征信系统可能建立得挺好,我们还要摸索。

不过他也是明事理,哪怕这两三户也就两三万,他没说自己先帮着垫款。

因为就是要把实际工作中会遇见的各种情况难点摆出来给专家组看。

他也是一直在把这种思路灌输给丁海峰他们,一码归一码,千万不要为了尽快完成业绩,违规做什么事。

等到承担责任的时候没人会帮着说话。

哪怕如他都是仗着现金流比较充沛才“一力降十会”。

最后是银行跟工商所协调拿了个方案,自由市场正在给这些商户办理个体营业执照,如果每年年审的时候,有月供逾期,就不给年审过关?

让卫东拿这去问商户,也提出如果觉得不合适,那就退钱当成贷款没批过。

谁知这两三家商户,连夜八方借钱,全款付了也要买。

万元户确实罕见,但只要在这时候开启了商品个体户买卖,飞快的冲上万元货款的流水却应该不难。

七八十家商铺个体户呢,凑这点钱不难。

专家组看了两天就确认这个房地产公司确实是为人民服务的,也是按照江州那个房地产建设开发公司的路数,“自筹”资金建房,只是在立项阶段就把房屋预售出去,避免了新建房没人买的窘状。

这种情况在81年后各地建立国营房地产公司后也有出现,在东北、在沪海,都出现了成片的新房新区没人愿意买房过去住。

就好比商州市这栋楼,实际上也在城乡结合部,如果不是有工厂和自由市场,市里面的消费者也不愿贸然搬家来不方便的地方。

所以这种连预售都卖不掉的房,那就属于市场不认可,完全没有必要开建。

专家们反而把预售当成了有效降低库存的“先进手段”,值得向全国推广。

至于房地产公司会不会利用这种方式空手套白狼,造成烂尾楼、消费者的钱打了水漂,那就是监管责任了。

起码在商州这里,是要建房完工,验收合格交付给房主了,银行才把所有房款交付给房地产公司。

这里面又要怎么分期付款,或者最后如何交接。

又是一堆让卫东都没“考察”到的细节,反而是秦羽烨被请过来讲了些经历过的买房、交房、验房过程。

毕竟秦志明从六十年代发迹,几起几落的公寓楼、别墅、洋房都买过。

专家组更觉得让卫东这HK考察货真价实了。

居然还建议他可以去东瀛考察下。

让卫东笑称如果不是这房地产的事儿打岔,十二月底他还真该跟自动化生产线的工程师们去东瀛考察。

现在他也不急着在卫生巾厂投入设备改造,那就等来年吧。

秦羽烨听了就悄悄记心里,从办公室出来上车才说:“你到东瀛的时候我陪你,去过好几次,劳森也在那边有些工厂的朋友,可以帮你牵线考察。”

房地产改革专家组过来就把北较场工业园区的办公楼占了,老领导那边也装着不知道,不接触不会面,就纯技术性旁观。

当然住还是全都挤到那个“民宿招待所”。

两边都早出晚归的抢进度。

让卫东看眼手腕上的劳力士:“马上就元旦了,你现在演戏都乐不思港了?”

秦羽烨俏皮的做个表情:“牛仔裤工厂设备,拉链、纽扣这些配件准备,最主要是你要求的棉纺厂面料生产,还没出来,我是抓紧时间兼职,也不知道有多少片酬的。”

她现在天天跟着剧组讲台词,虽然还有点粤普大舌头,但已经比较流利的表达了。

哎呀,让卫东才想起没说这茬儿:“你要多少,可能给不了HK片酬那么高。”

没想到秦羽烨笑:“跟你开玩笑,电视剧片酬很低的,一个月两三千蚊而已,德叔他们都很抠门,我是真没想到你居然也有在投资电视剧。”

让卫东光是跟美女单独相处这么会儿就本能回避。

悄悄加大油门:“老亨他们教我的,算是投资老金这个人,但我觉得他野心还是太大了点,这档子事完了以后看看广告公司怎么合作,你今天没戏份?”

秦羽烨摇头:“我这只是配角的配角,玩票而已,现在我已经很确认要跟着你把商业经营好,牛仔裤的广告是我拍吗,需要拍那种诱惑点的?”

让卫东连忙摆手:“不可能不可能,现在内地电视广告,可以漂亮,青春美丽,但绝对不能性*感。”

港妹明显是欧美做派,立刻咯咯咯笑起来:“你觉得我性*感?”

她还觉得是多大个赞美。

让卫东更摆手:“哎哎哎,我们内地比较保守,不谈论这个。”

秦羽烨的攻击性其实才是最强的:“你不保守吧,我听晓秋说你们这边婚前同居的情况很少,你跟太太没有公证结婚?”

让卫东不跟外界谈家庭:“我老婆怎么说就怎么办,这事儿不重要,我们把车停这边,免得影响拍摄。”

顺着冬季袒露的大片河滩靠近码头。

商州市这个老街边的码头,就是当初让卫东带着毛儿石头跟这边讲数喝茶的码头,几乎还跟百年前一样。

长长的水磨宽石阶能伸到夏季丰水期的江里,包括到现在江面上找来的几条十来米长帆船,都是民国前后的老样式,甚至夏天还有脱得光条条的拉船纤夫。

所以在江州已经看不到这种原汁原味的老码头场景,也成了剧组的重点拍摄区域。

两人沿着岸边货场靠近拍摄区的时候,几乎所有码头力夫、把头,靠着码头吃饭的人全都被张罗进去当群演。

看见让卫东靠近还不少人忙着抬手打招呼,差点破坏了拍摄。

让卫东连忙示意别打扰。

还好电视摄像机不像电影胶片那么珍贵,金卓群现在更是对出品人态度极好:“正好,今天这出戏绝对很出彩!”

让卫东就跟他并肩看。

托了几十年没啥大变化的福,起码镜头可以锁定的码头阶梯周围那些破破烂烂的棚户区、吊脚楼,完全不用担心穿帮。

甚至连群演们身上的破补丁衣裤都不用道具操心,只需要都做上还带辫子的清末发型就成。

电喇叭喊了好几遍,一声开拍,整个凝固的码头瞬间鲜活起来。

还是力夫们干自己的活儿,估计连他们的工作都没耽误。

汪志文从台阶最高处这么走下来,手里提的竹编籘箱还是从董家邻居那借的老物件。

三部摄像机从不同角度,远景近景的走了两三遍,最后踏上一条顺流而下的帆船。

导演一个手势,真正的船老大喊声号子,一群辫子水手娴熟的把江帆嘭的一声拉到十几米高的桅杆上绷开。

那种饱经岁月洗礼的船帆都修修补补了好多地方,绝对是道具最喜欢的真实感。

愈发衬得站在船头远眺的年轻人,唯一剃了短发的革命者身影是那么的孤傲不凡。

港妹据说这几年都没少跟着她哥的电影公司片场看热闹,都觉得这场面大气磅礴。

孤帆远影的无声,却比慷慨激昂更有力度。

金卓群却小声的问让卫东:“我们……有可能在平京去修一栋楼吗?”

你特么的是真敢想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