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我的300斤省长千金 > 第三百五十九章 蒋辰的认识(上)

正是基于这也的考虑,所谓的芯片产业链项目计划才会出炉,而且这一次,蒋辰的野心很大,不仅仅是要建立这么一条生产线,

而且是要将这条生产线置于全资国企控股之下,

即使其他的民营资本想要进入,也不能以投资股权的方式进入,而只能以借款的方式进入,也就是所谓的发行企业债。

当然,这个项目一开始的时候,肯定是不会被看好的,因为所谓的芯片产业链其实在零九年这个年代,并不是很受重视的一个方向,

全社会上下真正把这个事情当成是一件重要的事情看待,还是在后世的二零一六年开始特别是二零一八年,对岸的懂王发起了贸易战科技战之后。

那个时候,对岸利用芯片狠狠地卡了我们一把脖子,开始的时候只是针对中兴这些个别的通讯企业,到了二零年之后就开始逐步的升级,并逐步露出了锋利的獠牙,

直指其真正的目的,华为。

当时发生了一系列的事件,包括5G技术标准欧美拒绝华为事件,还有包括孟晚舟被扣押事件等等,都是上辈子的时候,蒋辰重点关注的对象,

对整个的历史脉络十分之清晰,也对被芯片卡了脖子之后华为为代表的龙头科技企业的窘境有非常深刻的认识。

那今年,要不是华为除了手机业务之外还有其他通讯设备业务可以作为收入来源,要不是国家锲而不舍的坚定支持,要不是国内除了十四纳米以下的制程芯片制造不出,其他制程的芯片包括二十八纳米都可以完全自主生产,

要不是国内的芯片产业足够争气,在被制裁了三年多之后就终于在二零二四年,生产出来了自研的七纳米制程的芯片,

可能华为就真的要从此走向没落了,当然也就意味着整个国家向高新技术产业奋发攀爬的进程要走向没落。

这是完全令人无法接受的,如果真的出现了这个状况,那就意味着从二十世纪初开始,无数仁人志士奋发图强抛头颅洒热血所换回来的,蒸蒸日上的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将会被彻底打断,

很多人以为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升级的失败,就仅仅是那些高科技领域的失败,其实这是根本认不清当前的形式,也是认不清昂撒集团的真实面目。

他们其实已经失误一次了,当然那次失误也不完全是他们自愿犯下的,而是有这历史的背景和无奈,为了对抗七十年代开始日益强大的北方邻居,

昂撒犹大资本必须要找到能够与其抗衡牵制的力量,因为就光靠他们的阵营已经力不从心了。

然后我们这边就被选上了,当然我们这边之所以能答应,也是因为北方邻居在慈父时代之后,就没有出过一个像样的元首,硬生生的把亲密无间的中苏关系给搞破裂了,硬生生的把东方阵营的大好局面给破坏了。

其实一直到越南战争的时候,虽然中苏的关系已经十分紧张了,但是在对抗昂撒犹大资本的立场上,大家还是一致的,还是很默契的各自给与了越南极大的援助。

因此越南才能在十年的越战中成为最后的胜利者,让南方解放针线的红蓝金星旗飘扬在西贡的上空。

这是东方阵营最最强大的时刻,最最辉煌的时刻,但也就是要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刻。

眼看着在越南战场陷入泥潭,对岸终于坐不住了,于是有了尼克松访华,其实此次破冰之旅的最重要目的就是要争取我们国家。

而我们国家当时还在老人家的领导下,其实老人家的心里还是明镜一样的,他对昂撒犹大资本始终抱着警惕,知道这些势力并不是什么善男信女,而是吃人不吐骨头的恶魔。

但是,当时的历史环境让对岸没有选择的同时,也让我们没有选择,因为北方的邻居那个时候实在太强大了,陈兵百万在我们的北方边境线上,随时可能会南下入侵。

而且我们和北方的关系,短期内没有一丝丝改变的可能。

其实这个时候,我们顶着东西两大霸权,已经默默承受了十几年,也已经到了非常疲惫的时刻。

老人家不管怎么说,民族利益总是始终放在第一位的,而至于意识形态的东西,这个时候也就只能暂且放下了。

这样,才有了我们和对岸的建交,才有了后来的三个公报,对岸军队从东南某岛撤出驻军,才有了后来的返回联合国。

其实这些都是我们拿越南的筹码,拿与西方阵营暂时缓和关系的筹码,换回来的。

正规的历史教科书上或者宣传材料上,这些东西都是不会写的。

所以很多人都以为这段经历很是轻松,甚至还有人认为对岸突然和我们缓和关系,从东南某岛撤军,支持我们重返联合国这些,都是自我良心发现。

这么想可就是太肤浅了,根本没有认识到事物的本质,

而蒋辰因为上辈子最大的爱好之一就是阅读,当然不是去读那些纸质书,他不会去附庸风雅这些玩意。

他是真的想学点东西的,所以读的都是电子资料,反正是各大网站上的视频音频或者是短视频自媒体等等,反正是有利于利用碎片化时间的,他都会去听都回去看,

最后脑子里就会自然而然的拼凑起来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

也正是因为有这些丰富的历史知识和国际战略知识储备,所以他能够看清楚昂撒犹大集团的真实面目,

能够知道对面的真实意图,也能够知道其实对岸之所以愿意和我们缓和关系甚至在八十年代的时候给我们转移很多产业,并不是大发慈悲而是为了对抗我们北方邻居的需要,知道其实后来北方邻居解体之后,他们就已经开始后悔把产业转移给我们了,因为我们的发展速度实在太快了,但是因为在我们这边真的赚钱,所以他们舍不得放弃,于是就一直拖着,拖到了二零一零年之后,我们的经济总量超越了小日子,成为了世界第二,这个时候他们可算反应过来了,但是为时已晚,我们对他们而言早已经尾大不掉,早已经深深的嵌入到了他们经济体系之中,弄我们也就等于弄他们自己,

但是他们是不死心的,一定会是在某个时间点动手的,不可能坐视我们这边的崛起。

因为我们这边七十年代的两弹一星的成功有了蘑菇,因为这些年工业发展之后有了强大的常规军力,所以对岸想用直接热战的方式打断我们的现代化进程不可能,所以他们会采用各种**型战争或者代理人战争的模式来和我们斗争,

最典型的就是金融战、贸易战、科技战。

如果我们输了的话,他们就可以修正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犯的那个错误了,是绝对绝对不会再给我们这边任何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

只有可能死死的一点点的勒紧绳索,直至把我们的经济之火彻底掐灭,把我们重新推向近代以来的沉沉深渊。

对他们而言,我们其实才是真正可怕的对手,以为我们在历史上大部分时间,都是稳坐世界第一的,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重新回归历史上的位置。

但是这个重新回归,是他们绝对不愿意看到的,因为那意味着他们将会被打入黑暗深渊。

毕竟,历史上我们的强汉盛唐,我们的瓷器丝绸满天下贩卖的宋朝和明朝,都给他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那个时候,他们的穷和我们的富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那个时候,我们对他们根本不屑一顾,也不全是因为路途太遥远,而是那种苦寒之地,根本不会勾起我们任何的兴趣。

那个时候,他们的旅行者到我们这边来,一定是带着崇高的敬意和无比羡慕的目光,看待记录这里的所有的一切的,比如那个著名的马可波罗,就如同现在我们的一些大殖子们倒他们那边就感觉空气都是甜的一样。

我们的衰败,始于没有跟上从十五世纪末开始的地理大发现,但是真正发展成型还是在十七世纪的中后期,而到了1840年,他们的枪炮终于摆脱了欧陆内部的巨大纷争,开始对准了我们。

这是我们最屈辱的历史。

也是我们最黑暗的年代。

但却是昂撒犹大集团笑声最为肆意的时光,是他们的无比光荣的历史,在这个年代开始,整个世界都臣服在他们的脚下。

后来日耳曼人不服,小日子也不服,想要在这个昂撒犹大集团占主导的世界里分一杯羹,于是有了两次世界大战,但是全都失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