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序列玩家 > 第一百零五章 抄本

序列玩家 第一百零五章 抄本

作者:踏浪寻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14:37:09 来源:笔趣阁_www.52wx.com

“所以,如果小钱真想学的话,我可以教,你先跟着学几天,觉得不地道的话,我再介绍你去找我师兄,不过师兄都夸我在周调上悟性好的不像话”说完调皮的眨眨眼睛。

“露先生都这样说了,我也不好藏着掖着,其实,周调我跟着无线电倒是学会了不少,拜师就是为了不被道众说偷师”钱鼎章有点不好意思。是啊,别说周调就是蒋调他现在也能拿起来就唱,当然这个还得保密。

“哦,那就更没问题了,我可是给周师兄磕过头的,不过没在光裕社出过大道,这个收徒。。。。”

“如此说来,那是小家伙的福气了,什么光裕社出大道,礼法岂为我辈而设?露先生一代大家,愿意收徒是小家伙前世敲穿十八个木鱼的福气,阿囡啊,就这么定了,你拜露先生为师,挑个良辰吉日,正式举行仪式,奉上束脩。”

“哎呦呦,哎呦呦,我开开玩笑的,小钱愿意学我愿意教,还磕什么交什么钱,我自己也很久不唱周调了,现在想想倒是憋的有点难过,正好借机会过过瘾头。”

“那怎么行,我们这行最看中的就是师徒之尊了”钱逊之表示。

钱鼎章明白,露醉仙之所以不让自己磕头也是照顾自己父子二人经济困难,在她想来这一个头磕下去,随即就得奉上大笔师礼,大世界的收入大家心知肚明。露醉仙也是好心帮着省钱,可她哪儿知道眼下自己可是大财主。

虽然大条子在手的事情不打算瞒着她,可现在这个场合直接说出来的话,岂不是辜负了对方一片好意?

“要么这样”露醉仙眼珠一转,掩口而笑,钱逊之觉得脑子又是一混,他甚至在想这女人是不是知道我转吃这一套啊,嗯如果她真知道的话,还这样做,嗯。。。。我这是在想什么啊。

赶紧收摄心神认真听讲。

“我这个妹子啊,聪明是聪明的就是不肯用功,天天好吃懒做”说着顺手一指头点上何若曦的额头

钱鼎章何若曦同时面上一苦,二人担心自己老头子和阿姊又要开始进入那种爹妈操心戆大儿子/女儿的模式,一旦发动起来,没个把小时收不了场。

不过,今天露醉仙显然没这个打算,笑了笑有说到

“周调俞调我也都教会她了,但她在运气行腔上总有不足,而徐调又是最讲究运气法门的调头,所以不妨让小娘鱼跟着钱先生学学徐调?”

“呃。。。。”钱鼎章脑门一阵冷汗,易子而教?看起来倒是可行,可拜师傅要磕头啊,这倒好,他和何若曦在下面跪着冲着上面端坐的钱逊之露醉仙磕头,这个场景看起来好像很熟悉嘛。

其实这完全是钱鼎章自己内心龌龊欲念所导致的一厢情愿的yy,为啥非要一起磕头,就不能他先给露醉仙磕完后,何若曦再跪钱逊之么?可见人内心的念头还是会影响其思维的,或者说钱鼎章此刻到底打着什么念头,不问可知。

这对父子真是。。。切。。

钱逊之对着露醉仙拱拱手“这个么,如果露先生不嫌弃”,“嗯你要以身相许了是吧”钱鼎章在肚子里恶毒的嘀咕道。

“那就让小何来学《三笑》吧,露先生如果得空也请一起来听听,先生当年教我的时候就说过,等我自己跑了五年码头了,就可以考虑对本子进行修改,我这些年一直忙着教训这小子,就把改编的事情抛到脑后,露先生是大家,还请不吝援手。”一番话说得斯文和气,话里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请露醉仙一起来听课,但从他嘴里说出来反而是要请露醉仙帮忙一般。

钱鼎章暗赞一句老狐狸口功了得,心里也得意“看来刚才在贝家,三言两语打发掉了被红队对露醉仙的纠缠还真是功德无量。”

露醉仙一听如何不明白这话里的意思,当下感激的看了他一眼,随即对何若曦轻轻耳语几句,小丫头“噢”了一声后,“噔噔噔噔”的跑上楼梯去。

大家话都已说完,气氛一时有些冷了下来,露醉仙手里弹着那张特制的小弓,老钱指尖绿豆或隐或现,小钱在一边看的百无聊赖,心说旧社会就是他娘的繁文缛节多,要是放到二十一世纪,对吧。。。早。。。那啥了对吧,都是成年人嘛。。。。还是文艺界人士,啧啧,真是。。。。。

脑子里龌龊念头乱翻的同时,听到楼梯响,何若曦匆匆下楼,来到露醉仙身边将手中拿着的一本看起来像是线装书似的东西交给她。露醉仙抬手接过,轻轻在封面上摩挲两下后,抬头说到“小钱,这是我周师兄的《玉蜻蜓》抄本,当年拜师时我亲手抄录的,现在你拿好,抽个时间好好抄录一番。然后将其中的赞赋和长段背熟。捡有空的时候,你先唱给我听听,本来嘛,是要带着你去书场听我唱的,但现在一来你自己要在大世界开唱,二来这无线电里放周师兄的《玉蜻蜓》最多,倒也免去了随师到处奔波的苦处。”

钱鼎章一听,蹭的从椅子上站起来,一改嬉皮笑脸的表情,神色沉稳凝重,看了老父一眼,钱逊之也一改之前略带懒散的坐姿势,正襟危坐,对着儿子微微扼首。

钱鼎章跨前一步,以九十度鞠躬的姿态双手接过抄本后,顺势跪倒磕头,吓的何若曦赶紧跳开,露醉仙也一时不防,赶紧站起来要搀扶。

钱逊之随即起立,遥遥伸出双掌,掌心对着露醉仙“露先生,还请安坐,这是规矩”。钱鼎章边磕头边腹诽,“老头子,这是多好的机会,你上去在人家手臂上一搭一按不就结了,还玩遥控,真是。。。”

想归想,可三个头磕的一点都不含糊。磕完后直起上身说道“钱鼎章愿意向先生学本事,还请先生严格教导。”

“起来,起来”露醉仙急道,钱鼎章依言而起,乖乖垂手站在一旁。

“阿囡,露先生现在就传了你本子,这是把你当最亲的入室弟子,你务必好好听话好好的学。”

“是”

“哎呦,钱先生不要这样板着面孔,小钱在这上面有悟性的,我这双眼睛看人准的很。”

钱鼎章心里也暗暗感动,这抄本就是所谓的不传之秘了。一般学生要拿到抄本可谓千难万苦,他本人跟着老夫学艺走江湖是没吃到过此类苦头,太先生也是厚道之人,但其他同道的遭遇可是没少听闻。

弹词师徒授艺讲求先生言传身教,拜完师后学徒就要跟着师傅跑码头,逢到有演出时节,师傅在台上讲,学生坐在底下听。师傅说完回旅店休息,学生要帮着拎包背弦子。到了房间后还要提先生打洗脸水,碰到先生是响档的,书场还会供应餐点,客气点的书房会给学徒也准备一份,碰到刻薄的场东就没学生的份儿了。

这时候如果先生做事上路就会自己掏钱请学生吃,反之挨饿也是常事。等到晚上先生洗漱完毕靠在床上闭目眼神的时候,就会问学生“今天我台上说的,你听懂了没有。”

此时学徒就要抓紧时间提问,先生逐条予以解答。当然这都是平均线以上的好先生,碰到那种缺乏师德的根本不闻不问,而且也不在少数。

等到跟着先生三个月到半年,将先生一部拿手书从头到尾完整的听过一遍后,教学进入第二阶段。此阶段下书后,学生要复述今日先生在台上所说的书目,可以磕磕绊绊,可以结结巴巴,先生随时予以指正。一般情况下,如果师徒相得,先生会允许学生抄录部分赞赋唱段,注意仅仅是部分,可能仅限于今日说复述的部分。

待到这个循环结束,进入第三阶段,此时学生有资格跟随先生一起登台,开场先唱个开篇,说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担任下手弹琵琶伴奏,先生会挑书中相对简单的人物角色分派给学生,“今天你在台上起华文这个角色,放心去说,碰到接不下去的地方,甩给我。”

一般到了这个阶段学生才有机会获得全部抄本,这还是碰到好先生。

如果碰到道德有瑕疵的先生,真是哭都哭不出来。曾经有学生问先生要某段赞赋的抄本,先生反问“这场书,你唱的好不好?”

学生回答“好”

先生随口回头掉“你唱的好了,为什么还要抄本?”

如果学生说不好

先生则回以“先把书说好了,再抄本子”。

遑论有时候,一个先生带几个徒弟,徒弟间彼此明争暗斗,毁人抄本的事件也是时有发生。

眼下在露醉仙这儿,自己刚开了口对方就把抄本拿出来供其抄录,这个待遇放眼整个弹词届也是绝无仅有了。当然先生教徒弟可不仅仅就是给抄本,还有各种自己常年累月总结下来的发声技巧,行腔节奏,乃至如何控制场面情绪,怎么调动听众心思,甚至每到一地怎么和当地地头蛇打交道等等,都要一一传授。但抄本则是重中之重。

钱逊之一看对方这么大方,自己也不能藏着掖着,说了声“稍候”也回房拿自己的《三笑》抄本去。

=====================================================

本节出现了周玉泉先生,这个人太值得一提,没他就没蒋月泉的蒋调。

话说蒋月泉先生闯江湖很早十六七岁就成名,随后碰到了嗓子倒仓(男性青春期变声,说起话来嘎嘎嘎)原来赖以成名的俞调没法再唱,同时跟着张云亭先生学的玉蜻蜓也觉得而有所不足。于是甘愿自降一辈拜了隔房师兄周玉泉,认认真真的把周调全套学到手,而周调不单纯是唱腔而是一个完整的表演体系和方法,包括说表,头面,手面,噱头如何出等等。

周说书以“阴功”见长,讲求平稳恬静,娓娓而谈,语言精练,冷隽诙谐,尤其是冷隽诙谐更是其远超同侪成为超级响档的看家本事。噱头放起来不大张旗鼓而是冷不丁一下,效果自然好的出奇,老听客评价为“三伏天听他的书不出汗”。前文里钱鼎章一记羚羊挂角的装逼,让众位纨绔印象深刻,说书者放噱头也应如此。

好的笑点,应该是在铺垫完备的情况,用一种近乎随口道来的方式出现在表演者和听众之间,并不直接输出引发笑的内容,而是靠听众本身的素养和艺人间的默契,形成一种发自内心的欢笑,在我看来这种内源性的喜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幽默,幽默本身是一位高冷的美人,受众想要一亲芳泽必须主动贴上去并且双方底蕴相近那才能产生有意思共鸣。

滑稽的做派则略略偏下一点,演员下来挠观众咯吱窝也能逗笑人,这么做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没有人多少艺人愿意到处宣扬自己的滑稽而非幽默。

举个例子,郭德纲那段《大保镖》大家都听过,这个算是郭德纲的代表作,段子里于谦的父亲x老爷子就是典型的滑稽,而那句“墙上挂着祖师爷画像,我们有祖师爷啊”这就是非常上等的幽默,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包袱抖的脆而响,而且一点都不庸俗。

现在有司也好,一众附庸风雅客也罢,一讲起评弹就是摇头晃脑品评为“高雅艺术”,只是现在的高雅已经失去群众基础,成了逢年过节大杂烩电视晚会中的点缀品,好像鲜奶蛋糕上的糖水樱桃,哪怕是最忠诚的樱桃拥趸也不会把这玩意放到嘴里,失去了原味的樱桃无非剩下一个貌似堂皇的躯壳,起着幌子的作用。每当这时我总会想起周玉泉先生对评弹的改编贡献,雅俗共赏,说起来容易,真正能做到做好的,屈指可数,周是其间大家。

最大的贡献倒不是培养出了蒋月泉这么个大宗师,而是周巧手改编了玉蜻蜓和文武香球两部书,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难能可贵的是在去糟粕的同时依然兼顾故事性和娱乐性。对比49年之后的评弹改造,我也只能呵呵两声。倒是想多呵几声,怕被起点屏蔽。。。。。

名师出高徒,蒋把周的全套学到手后再根据自己的嗓音特点,有意识的加入假嗓技巧,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终成一代宗师。

两个老先生的小八卦,1,周一开始这么个徒弟还是很满意的,随后有人和他说“你这个徒弟不得了,早晚抢你生意,你信不信”“不信”。嗯不信的后果就是,48年投票选弹词皇帝蒋把周甩了一个身位,当然周也不是个案,因为徐云志先生的高足严雪亭先生把自己老是甩了两个身位。。。

2,蒋随后开始大红大紫起来,一时间整个原来周调或类似曲调的风头全被蒋调抢走。无线电里蒋调播放的最多,每当这时,周玉泉就愤愤的关掉无线电,他自己不听也不许别人听,但只要他不在家,家里人还是照听不误。

另外蒋调之所以更受欢迎,我觉得有个重要因素,蒋先生确实是太帅了,唱弹词的男性样貌大多优秀,其中最漂亮的当属杨振雄先生,这个不是吹牛皮,大家去百度上搜一下就明白,不讲艺术成就就说皮囊秒杀目前所有的流量明星。讲道理男人长成这个样子说祸国殃民不过分,可他弟弟杨振言先生就和戴笠戴老板似的,也是一奇。

但周先生吧,说丑是有点不客观,但长相确实是拉低整个弹词届的颜值,偏偏这样一个人的台风却是第一流的潇洒飘逸,其间的功力可见一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