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序列玩家 > 第一百零六章 偏向虎山行(上)

序列玩家 第一百零六章 偏向虎山行(上)

作者:踏浪寻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14:37:09 来源:笔趣阁_www.52wx.com

这时节何若曦撅着小嘴对露醉仙说到“阿姊,你收他当徒弟,以后我和他怎么论辈分?我入门在先是要当师姐的。”说完悄悄瞪了钱鼎章一眼。

“这个”露醉仙倒是一时失语,按理说先入门者为大,但钱鼎章这儿是否乐意呢。

钱鼎章怎么会不乐意?当下走到何若曦面前一拱手恭恭谨谨的叫道“师姐”

“哎呦”这可把小娘鱼吓了一跳,她也就是存了戏弄钱鼎章的念头,对方这顺杆爬的功夫倒是娴熟的大大出乎她意料之外。“谁要当你师姐,难听了死了,叫都被你叫老了”说完“噔噔噔”窜上楼梯要回房。

“小娘鱼回来,钱先生马上会来的。”露醉仙一句话,定住了何若曦的身子,小丫头慢慢转过身来,扁扁嘴自回到座位上。

“小钱,我这个妹子就这样,不要见怪”露醉仙面带歉意。

“哪里,哪里,先入门者为大嘛”

两人正相互客套,钱逊之从房间中大步而出,几步走到何若曦跟前将抄本递出。

何若曦双手接过后,也是恭恭谨谨的磕头行礼,口称师傅。钱鼎章翻着白眼心里念道“嘿嘿,早晚阿姊变师娘,到时候看你个小娘鱼怎么改口,口桀,口桀,口桀,口桀。”

大事得定,两方又各自寒暄了几句,听到落地钟敲了十下,露醉仙说到“今天挺晚了,我们先上楼休息了。”

“露先生请留步,今~~~~日,还有一件要事相商”钱逊之急忙挽留,本来他想说今夜的,话到嘴里觉得今夜这词似乎有那么一丝莫名的不适,赶忙咬下半截来改口说日。

其实这样好像更不适了,毕竟日和夜不同,后者只能做名词用。

“哦?”露何二人停下脚步又坐回位置上。

“二位,今天是3月14号,阴历二月十二,再有两个礼拜就是二月二十七,三皇老爷生日。”

三皇老爷本名吴太伯,又被称为吴泰伯。吴国第一代君主。姬姓,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长子,公亶父传位于第三子季历,为了避嫌奔吴而居。季历有个儿子叫姬昌也就是周文王。对此孔子曰“”太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论语·太伯篇》

当然,三皇老爷是不是以长子身份主动让贤,还是被自己弟弟从中原赶到太湖之滨就不好说了。

只是吴人从此便将太伯奉为吴地始祖,也是吴姓由来。明清之际弹词日渐兴旺,索性将太伯认作本门的祖师爷,一律以三皇老爷称之。阴历二月二十七相传是他生日,这点弹词门人都是晓得的。

露醉仙见他提起来,知道必有后文,故而一笑并不答话,只以眼神示意继续讲下去。

“不晓得露先生对每年庆贺的三皇老爷生日的会书,有没有想法”钱逊之慢条斯理的说道。

露醉仙面色一变,脸上显出万般神情但还是挤出一个笑容来“钱先生真是拿我开心,会书当然想去,可是光裕社那班老顽固从来不准女子登台,钱先生也是道众这是消遣我们姐妹啊。”

可钱逊之听完后一句话不说只是笑吟吟的看着她,露醉仙一惊,连忙以手掩口“钱先生难倒想??”

对面的钱逊之双眼一闭尽显高人姿态“如果露先生想去的话,钱某这里倒是有点不成熟的想法可供参考。”可他内心就没有半分高人模样了“册那,不能看,不能看。。。。。”

“码头生意打底子,苏州会书争牌子,这个会书谁不想去啊,会书号称是鲤鱼跃龙门之举,一旦在会上拿了头筹力压群雄后,就成了书坛领袖,再说就算不能夺魁,能和那么多英雄同场较高下,对自己书艺提高也是极好的”露醉仙幽幽的叹到“只是光裕社积威日久,号令书坛二百余载。。”

听到钱逊之的建议露醉仙心中大为动容,作艺作到她这个地步,可以说再做世俗的努力已经没效果了。论书手头这部周版《玉蜻蜓》已经堪称改无可改的千古佳作,又是荣姿妍丽巧媚天成,只要往台上一座各色观众自会纷至沓来,说艺银弦宗师整个弹词届就两只手,至于台风说表,虽然不能称为业内魁首,但翘楚二字还是恰如其分的。

如想再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一个是靠天赋,还有就是要多看多听同行节目,取长补短,化为己用。弹词艺人间对同行看自己自己的表演非常忌讳,如不提前打招呼就会被视为偷师偷关子,碰到脾气不好的,当场“现开销”,台下人只能掩面而去。

虽然有了无线电里的空中书场,跟着学倒是方便,但各人有个人书目,个人有个人的独门技巧,电台一来没法学到头面手风表演,二来确实能跟着学到不少唱腔和书,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一传出去,被偷师的直接就在电波里开骂。谁受得了?

其时也有各种版本的《三笑》、《玉蜻蜓》、《描金凤》等书籍出版,有人就琢磨买来做母本自己加工成书。这种是所谓的“墨刻子”,只有相关的故事脉络和基本人物描写,远非师徒口口相传的“道活儿”来的精彩。用来应付救急可以,但要靠这个出名差的太远。

露醉仙这种级别的响档名家会的自然多,肚子里粗粗数来七八部长篇是有的,但除了传自师兄周玉泉的《玉蜻蜓》外,其它几部,要么过于古老陈旧诸如《十美图》、《绿牡丹》成书于前清讲的是明朝故事,说这些书的基本没出过大响档,这就导致其在历史的流传过程中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改编,审美情趣,细节描写,冲突结构古旧老化,听众寥寥,这又反过来使得更没有人愿意去说,如此相互交替影响下,说书人虽然也是从小学起的,但却不愿意说。

还有一类是根据当代文学作品或者新闻现编的,其中翘楚就是《啼笑因缘》、《秋海棠》,然而找名家给自己编书一来所费不赀,二来还欠下好大人情,故而这条路露醉仙也没法走。

另外还跟着先生学过一些零散书目比如后半部的《白蛇传》,说起来也是传统好书,名家辈出之作,然而行内有句话叫做《蜻蜓尾巴白蛇头》,意思是玉蜻蜓的后半部和白蛇传的前半部才是精华所在。很多说书人在自己的拿手书外都会去学加学《玉蜻蜓》和《白蛇传》,但往往先生只教前半段的玉蜻蜓和后半段的白蛇传,真精华部分是秘而不传的。

露醉仙不是没考虑过带艺投师再去拜个师傅,只是以她这个名气,就算愿意自降身价拜师,对方肯不肯,敢不敢收还是问题,行话一直讲“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眼下这位徒弟还没教已经名气不比师傅差,真把师傅拿手的都学去了,以后师傅还怎么在书坛上混?

所以,露醉仙特别感激钱逊之奉上《三笑》的抄本,等于是雪中送炭帮她拓展书路,《三笑》、《玉蜻蜓》堪称小书之王,都是打着男欢女爱才子佳人的人情世故书,没人内行传授,只能得其形而失其神。眼前这位可是《三笑》大王的亲传弟子,有他指教何愁书艺不上台阶?

==========================

吴泰伯的生辰实际上是正月二十四。苏州会书一般也就只有过年前那一次。这里就小说家言了。

我知道在文末直接讲出,文中虚构的部分,从阅读体验上而言一件比较糟糕的事情,等于是毫不讲理的把读者从好不容易进入的脑中幻想世界拉回现实。

但我又不得不这么做,这年头网上幺蛾子众多,其中有几路,分别是货币战争经济学家,起点历史学家,日剧法律学家,美剧禁毒专家,还有英剧基佬专家。这路人吧,你初碰上往往会被吓一跳,各种宏大叙事,高屋建瓴,不知道的还以为高校的专业青年教师,可几句话一对,好了马上露怯,各种细节常识的缺失。

我这么说倒不是要刻意讽刺这路人,这种毛病我自己曾经也犯过,核心就是把提供娱乐作用的小说影视中的细节当成史实。

眼下我自己也开始写文了,那么从我做起,小说中需要虚构。作为补偿我会在分割线后,尽可能的将其还原。

历史这个东西很难说对错,我也不敢保证我文字里的东西都是正确的,但起码都有个还算过得去的出处,这样万一有问题,反推起来也方便。

对给各位阅读带来的窒涩,只能说声抱歉了。

这个时代略显浮华,但我愿意做一个安静的,本分的人。作为作者努力为大家提供能够入眼的文字,作为一个半吊子历史民俗戏剧政治军事美食爱好者,也努力的提供一些比较基层的资料的。

感谢各位陪伴,祝礼拜四工作愉快,毕竟明天就是礼拜五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