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旧日音乐家 > 第一百七十六章 “无标题”(下)

旧日音乐家 第一百七十六章 “无标题”(下)

作者:胆小橙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4-30 23:45:42 来源:小说旗

“光与暗的斗争......”

一部无标题的音乐,无疑已将“二元对立哲学”做到了极致!

形式上与内容上的双重极致!!

很多听众渴望着这一缕“光明众赞歌”能持续下去,但它终究是昙花一现,太短太短了,在乐队灾难般的齐奏后,黑暗再一次笼罩广场。

最后一分多钟的时长,完全是被几段碎片化的素材“撑着爬行结束”的。

从有气无力,到了无生气,整个乐章都在死寂中结束。

真正的转折从第三乐章开始。

“re\/fa\/la——xi\/do\/re\/fa\/xi——......”

圆号手吹出一支活泼的、上下跳跃的d大调谐谑曲主题。

此为“转折动机”。

黑夜与混乱隧道的前方,似乎出现了一丝不同的颜色。

还不能称之为“光亮”,但至少,这抹颜色活泼、温暖,与黑夜和混乱不同。

转折,范宁将其奉为希望!

诞生的背景源于当时约谈的“后续的思想影响”。

它被5个小节的过渡句连接,转入降b大调沙龙性质的华尔兹旋律,随后,中提琴引出一个无休的讽刺性段落,钟琴等奇特的音色也很快加入了进来......

“乐思被彻底揉捏,无一粒音符不被混合与转化,每个音符都充满生命力,一切皆卷入旋舞......此处不多探讨浪漫主义或神秘主义,唯记录力量与力量间的转化与衍变,这是渴求白昼光辉的人类展示生命力的过程......”

范宁曾在指导乐手排练时如是解读。

一个令人惊奇的乐章,占据了整部作品四分之一的演奏时长。

可能是迄今为止,市民们听过的交响史上最庞大、最复杂的谐谑曲乐章!

尽管开篇就洋溢着欢腾活力,与悲剧性的第一部分仍形成强烈反差,但听众作为欣赏主体,与世界间的裂痕依旧可感。

这种张力最鲜明的体现,就是多元音乐风格的奇异混合:扭曲的“利安得勒”舞曲与异质的其余动机相遇。

在接下来的展开段落中,有动力性的“附点停留——下行三音”动机,有圆号用忧郁腔调诠释出的抒情独白。

它们总是被各种对位的声部所“打扰”,甚至是,这些乱七八糟的琐碎之物完全盖过了抒情独白。

但在音乐混乱到似乎要不可收拾时,圆号以饱满的声响再度回归了。

听众们必须在一个杂糅的世界中重新定位自身,并且最后他们发现自己确然实现了这一点。

在混乱和戏谑的乐思中,竟体会到了一种坚定站立的自我精神满足。

随后,范宁的左手在虚空中划出涟漪,指挥棒垂落如天鹅的颈项。

第四乐章,“小柔板”。

弦乐群以极弱奏浮出湖面,竖琴的琶音像月光在琴弦上凝结成霜。

揉弦的幅度被精确控制,不详的动机被滤去所有锋芒。

动情的乐思在流淌,缓慢、质朴、宁静、令人沉醉其中不能自拔。

交响曲中“光暗斗争”的叙事主体,在小柔板中与世隔绝,只剩毫无保留的美,撒进竖琴丝丝酸甜的涟漪。

中间一段,空气泛起没药的苦香,主题旋律发展,不断转调并落入忧伤的小调中去。

“这里......”

广场上的听众心有所忆,乐队之中亦有人抬头。

一个凄美的音型,上跃八度又下跃七度,再深情地爬升。

抬头,低头。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凝视动机’?......”

“前奏曲中第45-48小节的初见,而后男女主角的深情对视......”

作曲家在致敬自己的前一部作品么?

他写到“小柔板”的这里时,心中在想些什么呢?

用最甜美的调性酿造最苦涩的毒酒么......

范宁的目光往右手边停留了片刻,似乎停留了片刻,但不着痕迹地往后移去,也许没什么刻意回避的意思,他只是需要指示下一个小节的打击乐进拍而已。

定音鼓手用槌轻抚鼓面,似濒死之人的最后心跳。

记忆突然被剜去了刻骨铭心的一部分,虚空中似有纸张撕裂的脆响,竖琴的冰锥式琶音刺入了F大调的主音。

随着一声叹息般的滑奏,主题重现。

回眸终有消散的时刻。

终乐章伊始,叙事主体必将陷回斗争的进程之中。

“la——mi——la————”

开头先是圆号引入的三个长音,与当初《d大调第一交响曲》“巨人”中的“呼吸动机”几乎如出一辙。

范宁以平稳的手势引出它后,却露出难辨情绪的莫名表情,左手往下切落。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单簧管吹出一个以跳音写成的活泼主题。

台下有一小部分听众,不知怎么直接“哈”地笑出了声。

前排的蜡先生皱了皱眉,再次凑到领袖旁边汇报起了什么。

“怎么回事?”

“这是有什么发现吗?”

发笑者身边的其他人投去疑惑的眼神,甚至还忍不住压低声音开口了。

“《少年的魔号》中的另外一首,‘赞美崇高理性’。”

这些大师、诗人、教授、乐评家或民俗学者们,有人伸手盖嘴,低声吐出了几个单词来解释。

“赞美崇高理性?......好有哲学意味的高深诗题,哪里好笑?”

“哦,还有另一个译法,‘对高智商者的赞美’。”

“啊?”

“一个关于森林的童话故事,夜莺与杜鹃进行歌唱竞赛,然后,请了一头驴子来担任评委......嘘。”

大师或学者们飞快解释,然后示意继续聆听,别再说话。

此前这么致郁的死亡气息,这么严肃的光与暗的斗争,以及刻骨铭心的告白......突然来了这么一个“引用”,这位范宁大师可真是会玩......关键就在于,从音乐特质上来说,它并不轻佻,并很快往宽广的方向拓展了。

呈示部转为快板后,圆号奏四音下行动机,其它乐器模仿发展。

随后,大提琴奏八分音符跑动的主题,并作赋格运动。

赋格!

终章的主体,竟然是一首赋格曲!!

这是第一乐章葬礼进行曲的涅盘重生——原先蜷缩在升c小调中的哀鸣,此刻被拉伸成辉煌的赋格主题,在铜管群的金色声浪中昂起头颅!

其余声部紧随大提琴其后作赋格答题,但当大多数人的关注点都放在它们的“模仿进拍”上时,也有人注意到了,原先的小提琴,此时正在演奏另外一条崭新而明朗的对题!

不对,不是崭新。

这是之前在第一、第二乐章都曾昙花一现过的,“光明众赞歌”!

只不过,现在它的形态是一个“紧缩”或“渐值”的版本。

整体的速度快上一倍,圣咏的意味还没那么浓,而是更像世俗化乡土化的活泼调子。

各种各样的要素如百川汇流,就连“小柔板”中一条柔情的中段旋律也加入了进来,变形为进行曲般的钢铁步伐,形成了新的赋格段落!

力量正在不断汇聚,永无止境。

它经历了真正的变奏与发展,激动人心的能量酝酿,就如同一根被压缩至收紧的弹簧。

某一时刻,范宁的左手猛然抓向虚空。

铜管群应声咆哮,小号吹出变形后的主题动机,长号以密接和应紧咬其后,声浪似乎在舞台天穹下方撞出肉眼可见的气旋!

他的复调技巧在此刻听众耳内堪称神迹,二重、三重赋格在洪流中轰然相撞,弦乐的撕扯声制造出强烈的对位**!

光与暗的抗争?......

正是印证了那句从“大宫廷学派”时代就流传下来的古老箴言:“如其在上,如其在下;如其在内,如其在外”......全曲的本真与初始目的轰然觉醒,赋格主题在最后的时刻,完成了属于它的终极变形!

原先狭窄的二度音程大跳成九度,fff的铜管在712小节再现完整形态的“光明众赞歌”,这一次,其持续发展了整整32个小节,铺展成长夜尽头光芒四射的耀辉!!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