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293章 思想武装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293章 思想武装

作者:见月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11:27 来源:平板电子书

“我们的先辈创造出了灿烂辉煌的世俗文化。”

“宗教思想只能作为补充存在,就连统治阶级也不屑于用宗教来麻痹百姓。”

“反而视其为威胁,时不时的就给予打压。”

“若不是考虑到百姓的感受,恐怕佛道两家也早就被摧毁了。”

“所以,华夏人是感受不到,来自于宗教的禁锢和压迫的。”

“儒家倒是有这样的苗头,但在陛下的接连打击下,已经消停了下来。”

“大明已经做好了所有准备,思想文化必将迎来再一次的辉煌。”

“老祖宗给咱们留下了如此丰厚的财富,若我们还不能利用好,九泉之下还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

朱雄英激动的握紧双拳,用激昂的声音说道: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危机意识就比外面的人要弱。”

工匠子子孙孙只能为工匠,也规定了他们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不信奉儒家的都是异教徒,统统毁灭。”

“除了华夏文明传承至今,其余的三个文明都经历过大破灭,传承已经断绝。”

“有些人自称是他们的传承者,但也多是攀附而已,其实并没有继承多少精髓。”

汉朝吸取了秦朝教训,采用了更加温和的措施,也就是外儒内法制度。

其中的‘霸’就是通过法家来实现的。

冷静下来之后,朱标察觉到了他话里的问题,问道:

“你们对外界的情况已经有所了解,势力之间的碰撞非常残酷。”

陈景恪照例停顿了一会儿,给三人消化的时间。

“你方才一直强调,华夏是独特的,驯服了宗教,别的国家和文明不是如此吗?”

“就好比,有一个国家想要学习华夏文明,但只学走了儒家文化。”

他们的世界只有输和赢两个概念。

陈景恪颔首道:“是的,战争最能刺激技术进步。”

至于朱雄英,简直和打了鸡血一样,恨不得马上开启大时代。

因此,他才对陈景恪复兴法家很不以为然。

见三人满脸疑惑,他进一步解释道:

用温和的儒家思想,将法家的严苛制度包裹起来,让大家更加容易接受。

“但是可惜,在关键时刻他们选择皈依基督教,连带的整个西方都陷入了宗教统治。”

“帝国计划必将成功,未来属于华夏。”

“墨家、法家、道家、兵家等文化,他们没有什么接触,甚至都不知道有这些流派的存在。”

娼妓也是在他手里变成了正当行业,目的就是为了方便收税。

他们无法理解双赢思想,没有家国天下情怀,不愿意也不敢去这么做。

太累了今天想休息一下?对不起,不行。

如果次生文明花费大量时间,全面学习呢?

“剩下的人经过一遍又一遍的洗脑,就成了儒家的信徒。”

“可除了宗教和种姓制被继承的很完整,别的并没有学到多少。”

这也是儒家最终战胜法家的根本原因。

“次生文明,是受到起源文明影响延伸出来的文明。”

尤其是陈景恪竟然想复苏法家,他其实很不以为然。

“又经过千年的发展,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

虽然不迷信儒家,但在内心里也难免会有所倾向。

虽然朱元璋他们大概率不会追问,可这种无关紧要的事情,还是少说为妙。

牺牲所有个体的利益,为国家服务。

老朱是不明觉厉,什么玩意儿,能顶饭吃吗?

“据我所知,现在可以追溯的起源文明只有四个,华夏、古身毒、古埃及、古希腊。”

“所以,此事也是存疑的。”

“所谓起源文明,就是从零开始独立发展出来的文明,我们华夏文明就是如此。”

不过听你说的挺厉害的,咱就给你鼓鼓掌吧。

听说华夏是起源文明,还是唯一传承没有断绝过的,朱元璋三人都不禁有些骄傲。

朱元璋和朱标的表情都沉重了不少。

就是要继承发展华夏文明,使其变得更加厚重、灿烂。

“除了这四大起源文明,或许曾经还存在过其它起源文明。”

但随即又感觉一股压力扑面而来。

“儒家文化对于我们来说,只是一个流派。”

“如果他们试图这么做,更大的可能会被反噬,最终自我毁灭。”

汉宣帝所言的: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

“为了活下去,为了战胜对手,他们会绞尽脑汁的去改良战争技术。”

“但传承都已经断绝,连只言片字都没有留下,我们都无法知道他们是否存在过。”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中,双方一直在想办法武装自己。”

正所谓物伤其类,那么多起源文明都断绝了,华夏能幸免吗?

将宗教的大体情况介绍一遍之后,他终于将话题拉回到了最初:

“现在西方世界的格局就是,伊教占据西域,基教统治极西诸国。”

“罗马也是如此,他们就自称是古希腊文明的继承者。”

直到他们都表示理解了,才继续说道:

陈景恪自己也被自己说的热血沸腾,好一会儿才缓过来。

朱标是研究过这些东西的,自然知道其中的道理。

“罗马是多个文明交汇产生,他们吸收了这些文明的优点。”

既然你要给百姓松绑,又为何要复兴法家呢?

难道仅仅是因为不喜欢儒家,就要把法家搞出来打擂台?

想通了这一切,朱标看向陈景恪的目光里,充满了敬佩。

“在这种情况下,罗马是如何获知古希腊文明的真面目,并学习传承的呢?”

朱标则振奋不已,感觉找到了人生目标。

简而言之,建立一整套的制度框架,将所有人都装进去。

陈景恪眼睛里浮现一抹笑意,相对保守的朱元璋和朱标感受到威胁,就会去谋求改变。

一家独大之后,儒家就会慢慢的神圣化。

为什么商鞅死后,全国上下所有人都觉得很爽?

就是因为从上到下,从权贵到百姓,都是他改革的受害者。

朱雄英脱口而出道:“所以年轻的秦国变法得以保存,历史更悠久的其余诸国变法总是失败。”

他的老师宋濂可以说是当时的儒家第一人,作为学生他自然也深受影响。

法家思想并不完美,可他自身也是有优点的。

而且还无法理解。

朱元璋三人了然的点点头,起源文明的思想文化是用几千年慢慢形成的。

商鞅在秦国改革的内容,就包括严格规定百姓必须做什么,不允许做什么。

而神圣化之后的儒家思想,会让华夏文明变得狭隘,失去多元化和强大的包容性。

这才是外儒内法的内核。

就算被人误会,也从来不争辩不解释,做成了也不声张不表功。

然而,法家就是这么霸道。

“对于次生文明来说,宗教是他们文化里最重要的部分,甚至是全部。”

“也不可能具有华夏文明的厚重感、多元化和包容性。”

陈景恪重新整理了一下语言,说道:

“文明和文化、国家等等都不一样,它更加的厚重……”

自然还有其他起源文明,比如古巴比伦。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他们将儒学研究的多么透彻,都不可能学到华夏文明的精髓。”

“而文明又分为起源文明和次生文明。”

因为陈景恪主张废除匠籍,取消人头税,摊丁入亩,允许百姓在一定范围内流动。

二六零五:f七零零:四三:六零零零::七六e

“除了华夏,在别的地方政教合一才是常态。”

“到那个时候,输了可就不是暂时臣服那么简单了,而是真正的亡国灭种。”

朱雄英就更不用说了,这小子现在就和打了鸡血一样。

“再说回殿下方才的问题,我们可以毫不谦虚的说,是的。”

听到这里,朱元璋三人非但没有觉得可惜,反而有些幸灾乐祸。

但此时的古巴比伦遗迹应该还没有被发现,陈景恪自然不能说出来,否则就真没办法解释了。

“可是对他们来说,就是他们的全部。”

“外面的世界竞争非常惨烈,输了就是亡国灭种。”

“抓住合适的机会,就能再次复兴。”

这就是法家。

“比如极西之地的罗马帝国,就是多种文明交汇后产生的。”

咱的理想,就是让文化再次大兴,为全新时代奠定思想基础。

“想要活下来,就要变强,就要吞掉弱者强化自己。”

文化兴盛,就非常对他的胃口了。

“次生文明虽然较为浅薄,却也少了传统力量的掣肘,更容易接受新思想。”

哪怕土地是你自己的,也要按照国家的规定去劳作。

“一旦将来局势有变,次生文明很可能会后来者居上超越我们。”

嘿,皈依宗教的好啊,这样我华夏依然是独一无二的。

“文明与文明,国家与国家,部落与部落之间,一直在激烈的对抗。”

陈景恪心中暗道,这个问题问得好:

“因为现实会逼迫他们走政教合一之路。”

“如果他们真的用儒家治国,又怎么会走上政教合一之路?”

匠籍制度是管仲发明的,他是法家的祖师爷之一。

休养生息是出于国家需要做出的决定,不算他的人生目标。

“他们是最有机会同时具备厚重、多元化和包容性的文明。”

如果儒家和法家必须二选一,相信大多数人都会选儒家。

还有人觉得法家思想比儒家优秀吗?

有人或许会说,伱丫瞎扯,法家怎么可能这么霸道。

听到上面那番话,朱元璋三人心中的自豪感都要溢出来了。

“可是每一个国家势力,都有自己的文化和习俗,想要融合他们谈何容易?”

对陈景恪这一番话,朱元璋祖孙三人的表现不一样。

最关键的,还是引入竞争机制,防止儒家独大,保持华夏文明的多元化。

那对不起,他们会被华夏文明同化,成为华夏的一部分。

所以当西方了解了华夏文明之后,感到不可思议,怎么会有这样的文明存在?

灯塔的高官接受采访时直接说,不允许自己的家人接触某音国际版,因为那上面到处充斥着中国文化。

“所以,他们想用儒家思想来治国,来搞民族融合。”

原来我们的文明竟然如此的优秀,如此的独一无二。

朱标又提出了一個问题:“就如你方才所说,他们学走了儒家文化,可儒家是世俗思想。”

次生文明想用短时间就全部学走,是不可能的,只能学习其中的一部分。

“传统力量过于强大,喜欢因循守旧,不愿意接受新事物和新变化。”

“华夏文明自身无比厚重,兼容并蓄,有能力集百家之所长。”

“两个宗教为了利益,为了信仰,陷入了长达数百年的战争。”

“每征服一个地方,就彻底毁灭其文化,强迫其信奉自己的宗教,然后完成融合。”

每天早上几点出去干活,晚上几点下班,都有严格的规定。

完全不用担心他会止步不前,反而要担心他太过于激进。

下班之后还要顺手砍一捆柴带回来,不带的就要受罚。

法家和法治没有一文钱关系,他们的思想是一整套的道德和治国体系。

“缺少危机感,再加上传统力量过于强大,导致我们不太重视技术的发展。”

“从武器装备到思想都是如此。”

“这一点,是文化薄弱的次生文明无法做到的。”

这种制度框架,大家想到了什么?

种姓制度?九品中正制?

“但古希腊已经毁灭,只留下了一部不知真假的诗歌。”

完全是和法家思想背道而驰的。

原来在不知不觉中,他竟然为华夏文明做了这么多。

“此消彼长,总有一天外面世界的生产力会超越我们,然后来侵略我们。”

真君子也。

见三人都沉浸在激动情绪之中,就决定浇点水给他们冷静一下:

“起源文明确实具有种种优势,但也有一个极大的缺点。”

文化也会在第二代君主那里迎来大兴。

“伊教、基教全都是这么做的,用宗教统一思想,将宗教作为治国的法理根本。”

“次生文明则不然,他们没有历史赋予的厚重感。”

“同理,对于华夏文明来说,宗教就像是大海里的一滴水。”

对他们来说,北极熊的武力威胁最多就是飓风,中国的文化威胁就像是气候变迁一样可怕。

如果说儒家喜欢愚民,那法家才是愚民政策的祖师爷。

“比如现在的天竺各国,也自称是古身毒文明的继承者。”

“就只能神化儒家思想,神化孔子,将儒家变成宗教。”

现在他终于了解了。

不能穿华美的衣服,不能享受音乐,不能干这不能干那。

所有人都严格按照制度框架给的任务去生活,不允许变动。

“还有就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次生文明也是有机会拥有起源文明相同特质的。”

朱元璋一拍大腿,说道:“咱现在相信你的帝国计划能成功了。”

你是农民,就只能种地,不允许干别的。

陈景恪不知道他们的小心思,否则肯定会很无语。

朱雄英则毫不畏惧的道:“那就让我们来碰撞一下,看谁才是最后的赢家。”

“如果我们不想变成被灭掉的六国,就必须学习秦国,主动拥抱新思想。”

同时,他也终于接受了打压儒家的政策。

“经过数百年的武装,现在两个宗教的思想非常的极端,也极具蛊惑性。”

“我们同化百族,靠的不是毁灭对方的文化,而是将其吸收融入自身。”

按照历史规律来看,第一代君主打天下,第二代君主治天下。

“作为学生,他们不可能全面学习和接受起源文明的所有精髓,能学到其中一部分已经很不容易了。”

朱标也心潮澎湃,他更加肯定了自己的追求的正确性。

“中原的竞争相对要缓和的多,输了最多就是臣服,文化制度都能得以保存下来。”

“起源文明更加的厚重,更加的多元化,更加的具有包容性。”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复杂,但也很简单。”

“然后利用宗教的极端性和传播性,来强行完成思想上的认同。”

输家一无所有,赢家通吃。

“如果我们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贸然与他们接触,恐怕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所以,在加入这场大世之争前,我们必须先在思想上武装好自己。”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