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358章 无题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358章 无题

作者:见月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11:27 来源:平板电子书

许柴佬和岑信通出发的时候已经是年底,新年都是在船上度过的。

然而对于大明来说,今年又是一个喜庆年。

因为是建章元年的新年,具有特殊的意义,所以朝廷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仪式。

其实这也是老朱留在凤阳不回来的原因,不想抢了儿子的风头。

大年初一这一天,在京的入品官员、地方封疆大吏的代表、藩属国的使节,特邀而来的社会名流……

约有上万人齐聚承天门前的广场。

朱标和朱雄英皆身着衮袍,站在承天门接受臣民朝拜。

陈景恪被特许上了城楼,站在朱雄英的后方。

虽然他尽量将自己缩在朱雄英身后,可依然被许多人看到。

众人不得不感慨,陈伴读宠冠群臣啊。

事实上,陈景恪是真不想站在这上面。

看看这上面站的都是谁,一个朱标,一个朱雄英。

也就是老朱不在洛阳城,否则肯定也站在这上面。

李善长和徐达俩人,都只能站在下面的人群里。

他一个小小的伴读,站在这那简直就是秃子头上的虱子,太显眼了。

木秀于林的道理,他又岂能不知。

他想要婉拒这份殊荣,去人群里和大家一起参拜。

朱雄英一拍桌子,说道:“我看看谁敢拿你怎么样。”

朱标的话就很实在了:“等大同思想问世,你必将遭到理学派的疯狂攻击,想低调都不可能。”

“还不如现在就张扬一点,表现出你的与众不同。”

“反而能让部分人心生忌惮,不敢肆意攻击你。”

陈景恪一想,确实有道理,于是就出现在了城门楼上。

站在承天门上俯视下方,只见承天大道两侧插满了旗帜,彩色布条迎风飘扬。

旗杆下站着一排排身穿红色大氅的禁军将士,威风凛凛。

道路中央站满了参加大朝会的宾客。

第一队列是文武百官。

左侧是文官,李善长居首。右侧为武将,徐达居首。

第二列是邀请而来的名流,以及僧道。

藩属国使节则在第三列。

这盛大的场面,让陈景恪激动不已。

很快,在礼部的主持下,百官朝拜天子。

最让陈景恪震动的,是藩属国使节的朝拜环节。

上千名使节穿着代表自己族群的服饰,匍匐在承天门下,向大明天子表示臣服。

这一幕让他热血澎湃,恨不得仰天长啸抒发心中的畅意。

作为穿越者,他对这一幕的感触更深。

上一世,汉人政权如此强势还要追溯到唐朝,之后就是近千年的沉沦。

大明初年倒是有了点万国来朝的迹象,可惜太过短暂。

之后就是满清的彻底沉沦,以及近代百年屈辱。

正因为经历过低谷,他才更能感受到盛世的不易。

穿越到这個时代,在踏入皇宫的那一刻开始,他所追求的不就是帮助华夏避开屈辱史。

带领大明走向更加辉煌的盛世吗。

眼前的这一幕告诉他,他做到了。

即便现在就死去,他也能坦然面对华夏的列祖列宗。

但他并未就此满足。

他还要做更多,要让华夏文明变得更加辉煌灿烂,变得更加文明。

朱雄英也是第一次近距离目睹这一幕,同样很兴奋:

“我要让来朝觐的藩属使节团,扩大十倍百倍。”

“我要让大明成为真正的天下之主。”

朱标只是眉头一挑,并没有理会。

对于自家儿子的雄心壮志,他可是太了解了,已经懒得进行评论了。

陈景恪则附和道:“这一天必将到来。”

朝拜过后就是赐宴,在奉天殿前的广场上剧情了盛大的庆祝仪式。

各种歌舞表演,一场又一场,从开场延续到宴会结束。

除了汉族舞乐,其他各族也都将自己最好的节目拿来过来,以博得天子欢颜。

有些节目大家欣赏不来,但有些精彩的节目,引得众人纷纷喝彩。

陈景恪自然又有不一样的想法,他指了指正跳民族舞的人群,说道:

“你看到了什么?”

朱雄英骄傲的道:“我看到了万国来朝,你又看到了什么?”

陈景恪笑道:“我看到了族群大融合。”

各个族群的风俗文化齐聚大明,进行碰撞交流。

碰撞的过程,就是大融合的过程。

交流的最终结果就是大融合。

朱雄英微微颔首道:“幸好。”

陈景恪疑惑的道:“什么?”

朱雄英笑道:“幸好你的理想和大明的目标是一致的。”

陈景恪说道:“确实,幸好我们都是华夏子孙。”

两人相视一笑,开始专心欣赏歌舞。

另一边朱标被群臣环绕好不热闹,只是因为身体原因他不能饮酒。

皇帝都不能饮酒,其他人自然不敢放开喝。

就连蓝玉都变得稳重了许多,只和几位亲信部众小酌了几杯。

以他嚣张跋扈的性格,很多人都以为朱标登基后,他会变本加厉。

谁知并没有如此,他更加的低调。

但执行军法却更加的严格,文明治军和抚慰使制度已经在全军推行开。

与之相反的是,原本对他恨的咬牙切齿的军官群体,反而变得谦恭起来。

阳奉阴违的事情大大减少。

让大明军队的纪律性提高了好几个档次。

宴会过半,一排排内侍出现,给桌子上添新菜。

其中有一道菜名,让陈景恪有些发麻。

花熊肉。

花熊可能有些人不熟悉,它还有个名字叫大熊猫。

这要是放在前世,少说得千刀万剐。

看着面前的滚滚肉,陈景恪伤心不已,却也没有办法,只能哐哐吃了两大碗。

朱雄英还是第一次见他这种吃相,就说道:“景恪喜欢吃花熊肉?”

“早说啊,兽园里还有几头,回头全杀了送你家去。”

“要是不够吃,我再让人去山里抓。”

“咳咳……”闻言,陈景恪差点被呛着,连忙说道:

“还是别了,花熊那么可爱,吃它有罪恶感。”

朱雄英笑道:“伱吃它肉的时候,我可没看出一点罪恶感来。”

陈景恪老脸一红,说道:“都已经这样了……再说这也是表达喜欢的一种方式不是。”

朱雄英忍俊不禁:“你表达喜欢的方式,真特别啊。”

“哈哈……”周围人也一起大笑起来。

因为这件事情,现场氛围更加热闹,大家欢声笑语很是欢乐。

陈景恪却决定,以后要好好保护一下滚滚。

要是真给它搞灭绝了,那就太罪过了。

所以……所谓的动保大多都是保护自己喜欢的,不喜欢的爱谁谁。

新年庆典在一片欢乐祥和中结束,之后就是自由时间,大家各自走亲串友。

陈景恪一如既往,就那几家关系好的走一走。

其余登门送礼的,一律交给福清出面打发,她也乐此不疲。

他自己则去了书院,陪留守的师生一起过年。

朱雄英也抽空过来亮了个相,将留守师生激动的热泪盈眶。

陈景恪自然知道他过来的目的,倒也没说什么。

等师生们离开,只剩下两人的时候,朱雄英问道:

“书院也建起两年了,什么时候才能看到成效啊。”

陈景恪笑道:“培养个学生少说也得十年八年,这事儿还真着急不来。”

朱雄英有些不甘心的道:“就没出几个天才,一年顶别人三五年的?”

陈景恪无语的道:“天才也需要将基础打好才行。”

朱雄英说道:“五叔学习你的医术,不是很快就见成绩了吗?”

“怎么培养几个理科人才就这么难?”

陈景恪严肃的道:“你真的以为周王学的很好吗?”

朱雄英疑惑的道:“不好吗?”

陈景恪摇摇头,说道:“不好,我教他的都是最终的结果。”

“如何发现的这个结果,又为何要用这种方法治疗,他都没学。”

医学也只是理科的分支,没有系统学过理科知识,是朱橚最大的短板。

不过即便如此,也依然能让他成为医神、医圣一类的人物了。

朱雄英问道:“有区别吗?”

陈景恪说道:“有,你知道十成十得一百,可是为何十成十得一百?”

“书院教的就是为什么,只有学会了这些将基础打牢,才能学习高深的理科知识。”

朱雄英有些头大的道:“好吧好吧,我还想看看你说的那种蒸汽机呢,看来还有的等。”

陈景恪说道:“就算造出来也没用,大明的钢铁产量还支撑不起铁路,弄出来也是摆设。”

“更何况,生产蒸汽机和铁轨,都需要更加优质的钢材。”

“就现在的钢铁质量,还远远不够。”

倒也不是不能造,只是使用寿命会低的可怜,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等理科基础打好,研究出更优质的钢铁再说吧。”

见朱雄英失望的样子,他想了想,就说道:

“不过……虽然蒸汽机不现实,但一些小玩意儿还是可以弄一下的。”

朱雄英眼睛一亮,追问道:“什么小玩意儿?”

在不同的人嘴里,小玩意儿代表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比如,在陈景恪眼里玻璃也是小玩意儿。

他自然很好奇,陈景恪说的这个小玩意儿是什么东西。

陈景恪也没卖关子,说道:“一个计时的小玩意儿,比日晷和漏壶更加方便,随时都能知道时间。”

随时都能掌握时间?

朱雄英高兴的道:“好好好,你快点把这小玩意儿给弄出来。”

陈景恪笑道:“过完年吧,等人都到齐了,让大家亲手制作。”

他说的是钟表,这玩意儿就是发条、擒纵器和摇摆为核心组成的。

当然,他也只知道这些多了,具体如何把这些东西组合成钟表,就只能靠大家摸索研究了。

之所以把这玩意儿弄出来,倒也不全是为了满足朱雄英的好奇心。

洛下书院开办两年,除了算学方面,就在没有别的成绩了。

那些奔着理科学问来的人,难免会失望,甚至认为陈景恪敝帚自珍。

这时候拿出钟表,可以打消大家的疑虑。

另一方面,书院需要钱才能发展。

光靠学生那点束脩,连老师都养不活,更遑论干别的了。

钟表弄出来,作为书院的产业,短期内就不用发愁资金问题了。

还有个原因,书院和他是绑定了,书院的名声就是他的名声。

钟表一出,他陈伴读的名气将会重新回到巅峰。

大同世界的初版就快要完成,到时候推广会更加方便。

至于现在的材料能不能弄出钟表,完全不用担心。

这玩意儿普通材料就可以做。

前世明朝中后期钟表传入我国南方,仿造作坊多的数不过来。

大明仿制的钟表,质量上一度超过舶来品。

只可惜,当时的工匠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虽然仿制出来了,却没有办法升级。

等西方那边造出更好的产品,大明生产的钟表就滞销了。

然后到了满清时期,连仿制钟表都做不到了。

陈景恪也没打算弄的多复杂,就最简单的摆钟就可以了。

以现在的材料,绰绰有余。

时间很快就到了初五,年假即将结束,官吏纷纷归家准备上差。

陈景恪虽然不需要去上班,却也返回了家中。

屁股还没坐热,就听管家汇报,许柴佬和岑信通求见。

陈景恪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这俩人终于回来了。

他没有直接见两人,而是让他们足足在外面等了半个时辰,才让人把他们叫进来。

许柴佬和岑信通自然知道是为什么,这事儿换成谁都会生气。

而且,按照官场规矩,谁举荐的人出了问题,谁是要担责的。

也就陈景恪身份特殊,才没有被牵连。

让他们在外面站半个时辰算啥,没晾个三两天都算大度的了。

在大堂见到陈景恪,两人之下大礼下拜:

“下官愧对伴读信任,还请责罚。”

他们本以为会迎来怒骂呵斥,谁知陈景恪只是叹道:

“起来吧,此事我也有责任。明知你二人关系莫逆,还将你们放在一起。”

这话说的两人更加愧疚,久久不愿起身。

陈景恪再次说道:“起来吧,说说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两人这才起身,由许柴佬将事情的经过讲述了一遍,岑信通在一旁进行补充。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