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359章 各人的命运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359章 各人的命运

作者:见月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11:27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两人事无巨细,花了很长时间才讲完。

让陈景恪对淡马锡的事情,有了更加详细的了解。

一个天真,认为等一切步入正轨,那些人就能安生做生意。

一个无脑袒护,明知道出问题还帮着遮掩。

最终事情不可收拾。

他倒是没有责备两人,而是对许柴佬说道:

“将在那边的心得写出来吧,这是一次很生动的例子,能帮朝廷少走很多弯路。”

许柴佬羞愧的道:“是,我会尽快写出来的。”

陈景恪点点头,转而说道:“去衙门报到了吗?”

许柴佬连忙说道:“去了,只是过年休沐,吏部让我在家中等待几日,我就和岑兄来向伴读请罪了。”

过年期间虽然中枢各衙门都留有人值班,但一般的小事儿都会推到假期结束才会处理。

许柴佬和岑信通的事情说起来不算小,但也算不上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陈景恪就问道:“接下来你们可有什么打算?”

两人相视苦笑,岑信通回道:“下官罪无可恕……只求能不连累家人。”

许柴佬亦说道:“戴罪之身,何感言未来,只求朝廷能宽恕家小。”

陈景恪说道:“此事首过在我,用人不当才导致今日之果。”

“我还没有推卸责任的习惯,你二人无需如此。”

二人连忙再次下拜:“皆下官之过矣,岂敢连累伴读。”

陈景恪说道:“连累不连累的就不要再说了,朝廷用人自有法度在。”

“你二人性命可保,但该有的惩处是少不了的。”

“你……”他看向岑信通,说道:

“你身份特殊罪过也更大,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就全家流放极乐岛吧。”

岑信通顿时就知道,当日船上发生的事情,早已经传到陈景恪耳朵里了。

此举无异于背弃恩主另投他人。

陈景恪非但没有怪罪,反而成全了他。

这让他既是羞愧,又是感激。

“下官愧对伴读,愿来生当牛做马报答您的恩情。”

陈景恪没有再理他,转而对许柴佬说:

“你官是当不了了,去沧海省当个智囊吧,顺便好好的把经验写出来。”

许柴佬亦起身道谢。

之后陈景恪也没再多说什么,就端茶送客了。

从朝廷方面来说,此事是他用人失当,要担责任。

但从个人角度来看,自己给了他们那么大的信任,结果就弄成了这個样子。

陈景恪又不是真的圣母,怎么可能还和没事儿人一样。

杀倒是不至于,但还想在大明做官是别想了。

让许柴佬去沧海省当个幕僚智囊,已经是对他最后的宽容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废物利用。

毕竟失败的经验也是经验,对大明来说是非常宝贵的。

用好了,能让沧海省少走很多弯路。

岑信通想去秦国投奔朱樉,那就成全他好了。

朱樉带着几万人去小亚细亚,将要面对的困难非常多。

岑信通在能力方面是毋庸置疑的,他过去能出一点力算一点。

水土不服死在半路,那也是他自己的选择。

目送两人离开,他就起身去了书房,将大同思想拿出来进行新一轮的修改。

且说许柴佬和岑信通两人,走出陈府大门后都深深地松了口气。

然后不约而同的朝大门深深下拜。

陈景恪说的话,基本就是最终处置办法,所以他们和家人的命都保住了。

之后两人就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坐下。

许柴佬先起身行礼道:“谢岑兄一直以来的帮助,我愧对兄矣。”

岑信通受了他一礼,说道:“好了,此事过去了,就不要再提了。”

“所幸,陈伴读宽仁,放过了我们。”

“只是以后我们兄弟天各一方,不知还能否有相见之日。”

许柴佬愧疚的道:“兄此行务必保重身体,来日方长我们必有再见之日。”

岑信通不置可否,继续说道:“秦国初立,秦王那里急缺人手,我某个一官半职应该不难。”

“倒是你,想好以后怎么办了吗?”

许柴佬叹道:“先去沧海省吧,把陈伴读吩咐之事做好。”

岑信通问道:“以后呢?”

许柴佬听出他话里有话,就问道:“岑兄但有指教不妨直说,你我兄弟无需见外。”

岑信通点点头,说道:“伱在大明已经没有出仕的机会了。”

“你出身商贾之家,就算被家族除籍,本也无出仕的机会。”

“是陈伴读一力支持,才让你当上了淡马锡总督。”

“如果你在那里能做出一番成绩,再有陈伴读在朝中支持,或可抹平身份上的缺陷。”

“可惜……”

“现在就算陈伴读依然力挺你都没用了。”

资历这个东西非常重要,即便是乱世的时候,也同样讲究资历。

只不过,乱世的时候,有真才实学的人晋升更快。

甚至可以在短期内连续升迁。

一个稳定的政权,用人更讲究规则。

大明已经进入二代君主统治时期,用人制度早就已经固定下来。

升迁制度,也有严格的标准。

就算皇帝想提拔一个人,也要按照标准来。

陈景恪迄今为止依然只是太子伴读,当然,他还有个驸马都尉的身份。

以前他是以幕僚的身份存在,给皇帝献计献策的。

在官面上,他的身份依然是驸马都尉、太子伴读,群臣不会说什么。

现在要是让他当六部尚书,乃至内阁学士,都会引起朝野反对。

能力归能力,规矩是规矩。

今天你为一个有能力的人破例,明天就会有人以此为幌子滥用亲信。

许柴佬出身商贾之家,且前半辈子都没做过官,几乎没有出仕的可能。

淡马锡属于新得的领土,朝中之人并不是太在乎那里。

再加上陈景恪的支持,才给了他一步登天的机会。

如果他能做出成绩,一切都好说。

别的不说,新设的特区沧海省,绝对有他一席之地。

在沧海省再做出一些成绩,资历方面的短板也能补齐了。

可惜,没有如果。

现在大明官场,已经没有他的容身之处了。

能去沧海省当个幕僚,还是看在陈景恪的面子上,以及他在淡马锡工作的经历。

这个道理许柴佬自然也懂,就苦笑道:

“可是,现在我还有的选择吗?总不能继续回去经商吧?”

岑信通摇头说道:“商人乃贱业,还不容易脱身怎么能重新回去。”

“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子孙计。”

“我的意思是,为何一定要留在大明?藩属国一样可以施展才华。”

许柴佬心中一动,说道:“楚国?”

岑信通颔首道:“难道不可以吗?楚王矢志革新,对你又礼遇有加,你去投奔必获重用。”

许柴佬所有所思的道:“你让我回去祭祀父母,就是为了试探楚王对我的态度对吧?”

岑信通也没有隐瞒,点头说道:

“是的,我一直在关注楚国,知道楚王是一位有作为的君主,一直想采用新法。”

“故而让你回去祭祖,以作试探。”

“让你回去祭祖,还有个原因,告诉世人你不忘本。”

“这一点非常重要。”

“平时没有任何用处,关键时刻往往非常致命。”

华夏重祖宗、重礼法、重宗族。

真就是宗族虐我千百遍,我必须待宗族如初恋。

多少人,因为被宗族欺凌,发达后宗族来投奔而不接受,被人弹劾丢官。

当然了,被宗族欺凌除籍,正常情况下就算不相认也没关系。

但如果你能不计前嫌,主动去化解仇怨,大家对你的评价就会高上许多。

越是身处高位,这一点就越重要。

许柴佬虽然是汉人,但自幼生活在南洋对官场的了解不多,并不知道这一点。

岑信通不一样,他很清楚官场的一些潜规则,所以才提议许柴佬去祭拜父母。

可以说,他为了许柴佬是真的操碎了心。

想通了这一切,许柴佬感动的道:“岑兄厚恩……我该如何报答啊。”

岑信通摇摇头,说道:“这些话就莫要说了,还是想想以后的事情吧。”

许柴佬说道:“岑兄都如此为我谋划了,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待我先去沧海省,将陈伴读吩咐的事情完成就去楚国。”

岑信通欣慰的道:“你能想得通就好,在沧海省的时候也要多和楚王联系。”

许柴佬点点头,突然愧疚的道:“就是愧对陈伴读的信任。”

岑信通正色道:“你去了楚国,才能更好的报答陈伴读。”

许柴佬愣了一下,问道:“此话怎讲?”

岑信通说道:“陈伴读的计划你很清楚,以楚国和淡马锡为核心,控制整个南洋。”

“然后在南洋传播华夏文化,彻底对此地完成同化。”

“你去楚国推行新政,然后和淡马锡配合,完成对南洋的控制。”

“然后利用楚国的强势,在整个南洋推行华夏文化。”

“而且……”

说到这里,他下意识的压低声音道:

“如果我没猜错,大明准备对南洋的蛮夷国动手了。”

许柴佬惊讶的道:“你是如何知道的?”

岑信通说道:“秦王对南洋大族动手,就是信号。”

许柴佬疑惑不已:“这……”

他怎么就没看出来?

岑信通解释道:“你还是不懂大人物的想法,他们从来不会大动干戈的做无用之事。”

“况且陈伴读的计划是同化整个南洋,将南洋大族铲除,谁来执行这个计划?”

许柴佬依然很疑惑:“现在南洋蛮夷在名义上,全部都是大明的藩属,朝廷如何对他们动手?”

岑信通摇头道:“不知道,我手里的信息太少,只能分析出这么多。”

“但朝廷既然这么做了,定然已经有了后手。”

许柴佬点点头,尽管很疑惑,但他并不怀疑岑信通的判断。

如果朝廷真的要对南洋蛮夷国动手,确实是一个大展拳脚的机会。

更何况,楚王本就对他礼遇有加。

直接去当国相啥的就不想了,但定然能获得重用。

而且,吕宋岛本就是他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

虽然大部分熟人都已经没了,可依然有很深的感情在,去那里或许真是个不错的选择。

想到这里,他点头说道:“此事我会留意,如果朝廷真准备对南洋动手,我定然会做出配合。”

岑信通叮嘱道:“记住要快,必须赶在朝廷动手之前去楚国。”

许柴佬点头道:“我知道了。”

之后两人就开始收拾行李,变卖在大明的家产。

四日后各自的处置结果下来了,许柴佬罢官免职,岑信通全家流放秦国极乐岛。

两人再次去向陈景恪告别,然后就离京各自踏上了新的旅途。

岑信通带着全家先去了泉州,在那里等待了三个多月,然后搭乘朝廷下西洋的舰队出发前往极乐岛。

一路走走停停,用了小半年才到达目的地。

踏上岛屿,他感觉自己像是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

从环境到动植物,与之前见到过的完全不一样。

但有一点他能肯定,这座岛屿面积不大气候恶劣,根本就不适合建立一个国家。

太上皇和皇帝为何要将秦国建立在这里?

难道真的是流放吗?

岑信通一百个不信。

那么……看了看手里的地图,他的目光停留在了小亚细亚以及周边的土地上。

恐怕这才是让秦王过来的真正目的。

想到这里,他的表情就亢奋起来。

秦国的目标越大,才越有他施展的空间。

他没有再多做停留,找到码头的官吏,让他们帮忙通报秦王。

大约半个月后,朱樉终于接见了他。

见面之后,朱樉一举客套话都没说,直接布置了任务:

“杏红去了小亚细亚探查情报,她一个女人行事多有不便,你去帮她吧。”

岑信通立即接受了命令,将家人安顿好之后,就乘船去了目的地。

船只并没有直接去小亚细亚大陆,而是停靠在了一处海湾的一座繁华小岛上。

在这里他见到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杏红。

只见她穿着当地服饰,脸上挂着从容自信的笑容。

见到岑信通,她笑着说道:“岑百户,你真的来了。”

岑信通行礼道:“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你喊我的名字就可以了。”

“奉大王命,前来协助你工作。”

“有什么任务,请尽管吩咐。”

杏红表情也变得郑重起来,说道:“我们脚下这座岛,名为巴士林。”

“拥有宝贵的淡水还盛产珍珠,又是重要的贸易中转站,同样也是进入大陆的跳板。”

“以前这里被数个大国统治过。”

“蒙古人到来后,这里的霸主国被消灭,巴士林就成了半无主之地。”

“现在被几个番蛮大族控制着。”

“我们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花钱把这座岛买下来。”

岑信通没有问‘对方要是不卖怎么办’这样的蠢话,而是兴奋的道:

“好,在下一定配合杏红姑娘,拿下此岛。”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