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391章 新大陆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391章 新大陆

作者:见月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11:27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远在地球另一端的海洋上,一支三艘船只组成的船队,在数丈高的海浪中艰难的航行。

船上所有人都动员了起来,在陈永和的指挥下操纵着脚下的船只。

所有人腰上都拴着一根绳子,以免被掀下船。

在这种环境,掉下船就意味着尸骨无存。

海水冰冷刺骨,却没有一个人喊冷,所有人都全神贯注的完成自己的任务,与风浪做斗争。

陈永和用绳子将自己捆在船舵上,扯着嘶哑的嗓子呐喊着下达一条又一条命令。

不知道过了多久,风浪终于过去,海面平静了下来。

但所谓的平静,也只是相对而言。

海浪依然有五六尺高,稍有不慎就是船毁人亡。

不过对于这群劫后余生的船员来说,完全可以称得上是风平浪静了。

陈永和却顾不上休息,大声喊道:

“马上清点人员和物资,看看有多少损失。”

“联系另外两艘船,确定他们的情况。”

大家也知道现在不是休息的时候,拖着疲惫的身躯开始统计。

很快就有了结果。

物资倒是没有损失,船体也没有什么大的损伤。

但有两个人永远离开了大家。

一个人绳子断裂被甩进了海里,一个人头部撞在柱子上,被活活撞死了。

两個人的折损,让大家的情绪有些低落。

很多人开始后悔,为什么要出来冒险?

事实上,陈永和也有点后悔。

不过他不是后悔出来冒险,而是觉得太莽撞了。

第一次冒险,不应该走这么远。

他们从朝鲜王国出发,先是去了苦叶岛,再去了虾夷。

在那里得到了鲸海(日本海)之王松下纯太郎的帮助,并拿到了极北海域的部分海图。

之后他们从虾夷出发,顺着北部的岛链到达了传说中的流鬼国(堪察加半岛)。

在这里休整了一些时日,并打听清楚了周围的环境。

得知北方天气寒冷他们决定转向,从流鬼国往东探索。

一开始运气很好,时不时的就能碰到一座礁石岛屿什么的。

每隔几百里,都能有一座大型岛屿,上面有动植物果腹,最关键的是有淡水。

有些岛屿上甚至还有人居住。

这让陈永和他们大受鼓舞,很显然这是一条岛链,顺着岛链往前走很可能会有大收获。

然后他们很快就遭遇了第一次打击。

大风暴来了,风浪大的似乎要把船狠狠的拍进海底。

还好,当时他们正在一座岛屿上休整,幸运的避过了风浪。

当时他们还没当回事儿,以为就是一场罕见的风暴而已。

等风浪平息,就继续出发了。

但很快他们就发现,情况和自己想的不一样。

这里的风暴太频繁,风浪也太大了。

而且越往深处走风浪就越大,平常的日子都能有三五尺的风浪。

如果不是时不时出现的岛屿,以及在这些岛屿上生存的人类,他们早就退回去了。

这些岛屿上土著,靠着狭小的木舟都敢出海捕鱼,去别的岛屿进行交流。

他们有三艘大船,有经验丰富的水手,凭什么不敢前进?

就是靠着这股不服输的劲头,他们咬牙前行。

一路上走走停停,几个月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期间不知道多少次偏航,陈永和他们靠着丰富的经验,又一次次的找回方向。

有二十四名同伴,因为种种原因死亡。

他们也不知道自己走了具体有多远,更不知道前方等待着他们的是什么。

人的韧性也是有极限的,尤其是在前途未知的情况下。

更何况,就算找到了新大陆又能如何?

沿途风暴如此汹涌,他们还能回去吗?

越来越多的人打起了退堂鼓。

陈永和又是利诱、又是威胁,用尽了办法才将大家安抚下来。

但随着又有两名同伴死亡,这股情绪终于爆发了。

就在他们度过风浪后的第二天,半数船员找了过来。

大家没有闹,也没有争吵,只是这么静静的看着他。

陈永和却知道,是时候给大家一个交代了。

不过都走到这里了,就这么返回他心有不甘。

于是就做了最后的努力:“七天,如果七天后还没有发现,咱们就返航。”

毕竟当了这么久的船长,还是有一定威信的,见他给出了准确时间,大家也没有再闹。

一天……两天……三天……

依然没有任何发现,传说中的海岸线也没有出现。

大家都已经做好了返航的准备。

然而陈永和看着手中的海图,以及上面新标注的岛屿大笑起来。

笑声引来了不少人围观,大家都担忧的看着他。

莫非压力太大,将自己逼疯了?

大家都担心不已。

陈永和无视大家担忧的目光,举起手中的海图,大声说道:

“兄弟们,你们看这里……有没有发现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众人都疑惑的看去,却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其中一个人挠了挠头,不确定的道:

“这里岛屿似乎变多了……挨的也很近。”

“砰。”陈永和一拍桌子,大声说道:

“对,就是变多了,以前三四百里,五六百里才有一座岛屿。”

“可是最近几天,几十里就有一个岛屿,百里范围就有一座能供人生活的岛屿。”

“这说明什么?说明前方就有一座岛屿群。”

“想想南洋的环境,岛屿群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我们离大陆不远了。”

然而,他很快就发现,大家并没有因此而高兴,反而变得忧心忡忡起来。

略微一想就知道原因了。

大家以为他故意找借口不想回去,更怕他反悔不愿意遵守约定。

他心下苦笑,再次强调。

七天后,如果大家不同意继续前行,就准时返航。

如此,大家才算放下心来。

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

岛屿越来越多,越来越密集,走出几十里就有一座岛屿,而且还是比较大的那种。

风浪也越来越小了。

这下就算反应再迟钝的人,都知道发生了什么。

只有靠近大片陆地的地方,海面才会比较平静。

现在的情况意味着,他们至少靠近了一座大型岛屿群。

这个结果,让所有人都精神大振。

莫非真的找到了陆地?

不说新大陆,就算是南洋那样的岛屿群,也是一个巨大的收获啊。

陈永和抓住机会,游说众人继续往前走。

“都走到这里了,就此返回你们甘心吗?如何向死去的兄弟们交代?”

“现在岛屿变多,风浪变小……何不趁机再往前探索一番。”

“不论前方是什么,对自己,对死去的人,都是一个交代。”

总之,这番话确实说动了大家,继续前行。

半个月后的一天,风平浪静。

陈永和正躲在船舱睡觉,忽然被一阵吵闹声吵醒:

“快看……快看……那边……那边……陆地……”

陈永和眼睛都没来得及睁开,一个鲤鱼打挺跳起来夺门而出。

来到甲板上,发现这里已经站满了激动的人群。

他顺着大家的目光看去,只见一道无边无际的海岸线出现在前方。

——

洛阳码头,一支船队缓缓靠岸。

朱棣、徐妙云、徐允恭、道衍等人鱼贯而下。

早已等待多时的朱雄英、陈景恪和朱高炽上前迎接。

双方见过礼之后,趁着朱棣和朱雄英叔侄叙旧,陈景恪走到徐允恭面前,重重一拳砸在他肩膀上。

“你个混账,终于舍得回来了。”

朱雄英扭头说道:“把我那一拳也锤回来,揍狠一点。”

正忐忑不安的徐允恭心中一松,激动的道:

“我……对不……”

他刚开口,陈景恪就再次重重一拳砸在他肩膀上:

“这是太子让打的,别怪我。”

同时也把他道歉的话砸了回去。

徐允恭自然知道是什么意思,把到嘴边的话换成了:

“好好好,你打击报复,这个一拳我记下了。”

陈景恪冷笑一声,故作不屑的道:“就你?呵……”

旁边的徐妙云见此,也放下了担忧。

作为亲姐姐,她知道当初发生了什么,也知道这些天自己弟弟一直在担心什么。

换成是别人,她肯定会劝徐允恭,做不了朋友就不做,谁稀罕。

作为魏国公长女、燕王妃、未来皇后的姐姐,她是有资格说这个话的。

然而,对面那俩人是例外。

一个是太子,未来的皇帝;一个是大明的掌舵人。

她引以为傲的身份,在这俩人面前都不起作用。

关键是,和这俩人关系处不好,未来……堪忧啊。

一路上她也在想办法,如何化解之前的不愉快。

只是任她再聪明,也有点束手无策。

不过还好,太子和陈伴读宽宏大量,事情就这样轻轻揭过了。

对这个结果,她自然非常开心。

简单的寒暄过后,众人就登上马车前往内城。

路上,徐允恭给陈景恪讲了一下白英的事情:

“白郎中勘察之后认为,官厅山适合修建水库,不过工程量会非常大。”

“具体如何修,还需要进一步勘探。”

“他说一切顺利,三四个月后就能有结果。”

陈景恪点点头,对于这个结果他毫不意外。

官厅山峡适合修水库,这是前世老一辈验证过的事情。

上一世建国后,国家就是通过修建官厅山水库,解决了北平下游洪涝问题。

至于工程量大,也在意料之中。

上一世用了五年才完成一期工程,后续又修了几次,才彻底完工。

但也只是工程量大,技术难度其实并不高。

前世修这个水库的时候,国家一穷二白,也没有什么大型机械设备。

全靠百姓肩扛手挑修起来的。

这一世也可以采用相似的办法。

陈景恪已经有了初步的打算,就奔着十年工期去修。

从草原、东北、岭南等地,迁徙几万户蛮夷百姓过来,再迁徙几万户汉人百姓。

每家出一个青壮修河堤赚钱,剩下的人分配土地,或者去做生意之类的。

粮食的问题很好解决,直接从南洋运送,足够保证大家的温饱。

至于为啥不用奴隶……他有更深层次的计划。

修水库的过程,就是最好的族群融合过程。

大家一起生活一起工作十年,等水库修好就再无汉蛮之分,都是汉人都是明人。

而且水库是他们修好的,对本地自然而然的也就会产生感情,能更好的融入当地。

至于十年工期会不会拖累朝廷。

陈景恪找人计算过,影响有,但不大。

以大明今时今日的国力,还不至于被一个水库给拖垮了。

——

徐允恭并没有直接去接管神机营,数年没有回家,他有太多的事情要处理。

朱标直接给他放了两个月的长假,让他好好休息休息。

不过他可一点都闲不着,作为徐家继承人,他有太多交际要做。

在这期间要把所有的亲朋好友、盟友之类的,全都转一遍。

还有一些前来拜访的人,也看视情况进行接待。

总之,前脚到家,后脚就陷入了人情世故之中。

陈景恪也没闲着,天竺战略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是很麻烦的。

太多的事情要提前规划。

陈景恪作为计划的制定人,事事都要参与进来。

而且通过这件事情,陈景恪对朱棣的性格,有了更深的了解。

妥妥的一莽夫,满脑子全是打仗。

问他如何治理地方,半天吐不出一个字。

最后干脆一推二五六:“我只负责打仗,治国的事情就交给高炽了。”

“有姚广孝辅佐,他肯定能做好的。”

闻言,众人都啼笑皆非。

只有朱雄英,总感觉哪里不对,但又说不上来。

朱棣当甩手掌柜,事情就落到了陈景恪和姚广孝头上。

整个计划,差不多就是他们两个商量着订的。

不过在说天竺计划之前,陈景恪先给姚广孝讲了帝国计划。

讲了西域、安西、天竺的总体计划。

“秦晋燕三国呈夹角之势,将整个安西包裹起来,然后慢慢的消化……”

“从此华夏再也不用担心陆地上的外敌……”

听完之后,姚广孝震惊的一度失语。

好半晌才反应过来,说道:“陈伴读目光之高远,让贫僧心服口服……”

“您放心,我一定会辅佐世子治理好天竺,并帮助朝廷完成帝国计划。”

陈景恪很是满意他的表态,点点头转而说起了具体计划:

“以燕王府的实力,打下天竺没有任何困难,问题是之后如何治理。”

姚广孝问道:“不知您有何看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