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知否:从截胡华兰开始 > 第一百九十五章 杨文远:心疼我这个好哥哥、纯臣

‘好一个滑头!’

庄学究看向杨文远,心中暗道:

‘虽略显稚嫩,但这平阳侯府的公子当真是个当官的好材料。’

圆滑而留有余地,庄学究仿佛看到了一位积年老吏坐在身前。

挥手让杨文远坐下。

随后庄学究又看向了长柏,询问道:

“长柏,你说呢?”

前面有杨文远推辞后说,长柏再这样便是失礼了,因而只好立身站起,拱手道:

“先生,学生认为,应立嫡长。”

既然开了口,长柏当即直抒胸臆道:

“无规矩不成方圆,学生认为贤能二字太过宽泛,考量颇多而无确切标准,今日你方人马鼓吹贤能,明日我也能呐喊助威,这又该如何评判?莫非还要拉上各方人马辩出个结果不成。”

“况且纵观古今,多少朝代更替都是因为开了废长立幼的先河,这才惹起祸端,使得之后的权位更迭滋生出许多不必要的野心。”

听到二哥哥这话,如兰小脸上当即露出了赞许的神色。

‘二哥哥说的对,嫡庶生来有别!’

“也不尽然啊。”

长枫立马辩驳道:

“汉武帝就不是嫡长子,但他继位后却能富国强兵,扫平匈奴,建立了不世功勋。”

“由此可见,不立嫡长子,也不一定是坏事。”

如兰最是藏不住心事,怒形于色。

听到长枫的话,顿时蹙紧了眉梢抬头看了长枫一眼,神情颇为不屑。

“长枫,你这只论汉武帝,却是忘了文景之治的成果。”

杨文远突然出声道:

“若是没有文景两帝提前打好的基础,纵使武帝如何精明强干,却也只能是徒之奈何了。”

“这……”长枫一阵语塞。

顾廷烨立马接过话头,不紧不慢道:

“可景帝立刘彻为太子之前,也是先扶正他的生母王美人为皇后,这才能在理法上顺理成章。”

“由此看来,刘彻登上皇位,也是立嫡。”

这一番话如兰极为赞同。

俏脸上再度露欢愉,小脑袋快而轻地连点几下。

“二叔可是别忘了,西晋惠帝满朝皆知他愚笨,可是为了嫡长之名最后还是立了他,最后才有的贾南风专政和八王之乱,若是立了别的皇子,也不至于落得退守江南呀。”墨兰突然出声道。

见“庶出”势力又开始放肆,如兰立马不开心了。

再加上是墨兰开口的,她也是当即反驳道:

“如晋惠帝那样的傻子能有几个呀?难不成在四姐姐眼里,那所有的嫡出全都是傻子了?”

如兰也是不知和谁学了几分以偏概全的话术,当即便用到了墨兰身上。

而且她平日里就觉得墨兰看不起自己,觉得自己蠢笨,所以这些也藏在话里一起说了出来。

“嫡长子不是傻子,也不代表次子就不聪慧能干,唐太宗不是嫡长,照样开创贞观盛世。”墨兰轻轻回道。

“那依五妹妹这意思,我也有话说了。”

顾廷烨见如兰没了下话,当即出言道:

“次子荒唐误国的也不少,隋炀帝就是一个例子,毁了大好江山,众所皆知。”

“小公爷,和六姑娘呢?”

庄学究突然开口道:

“你们俩又作何见解?”

齐衡起身回道:

“学生心里还不大清楚,想学文远哥哥一样听会儿其他人高见,等会儿再看。”

顾廷烨当即帮衬说了句:

“东桓和元若都是家中独子,对于这立长立贤之事可能不大清楚。”

“那六姑娘呢?立长立贤,你意下如何啊?”庄学究转向明兰问道。

明兰也是不愿意掺和的。

无论她偏向哪一方,之后在如兰亦或是墨兰那儿都讨不得好。

对于这种问题,她恨不得能躲到桌底下去避免回答,于是当即推诿道:

“学生只是一女子,从未想过这种事情。”

“那就不论国事!”

长枫眼见自己和妹妹墨兰处于下风,正急需帮手,而明兰也是个庶出出身,所以长枫想当然地以为明兰会站在自己这一头,于是语气催促道:

“就说假如,有一个小门小户,家里正好一个碌碌无为的嫡长子,另外还有一个聪明能干的庶子,你觉着应当谁当家啊?”

如兰更生气了,脸色很不好看。

以为长枫在暗指自己哥哥长柏无能,而他自己卓尔不凡呢。

明兰继续推辞道:

“这是家中主君该考虑的事,我不便妄议。”

长枫还要逼明兰表态,但却是被如兰略带怒气的话语打断道:

“三哥哥,你怎么就知道长子一定平庸,说不定那庶子,就是个外强中干的绣花枕头呢!”

在如兰心里,自己哥哥长柏可是比长枫这个只知道喝花酒的强多了。

墨兰自然和长枫站在同一战线,当即回了一句:

“次子外强中干,也不妨碍长子碌碌无为。”

“你……”

“好了好了,我都说了是假如。”

长枫不耐反驳,随后继续道:

“再说了,我这是问六妹妹话呢,你们俩吵什么呀?”

长枫再度朝明兰问道:

“六妹妹,你说。”

明兰刚才心里还庆幸如兰把战火引过去了。

没想到这才一下,便又被长枫重新烧了回来。

“我…我也不知道说什么……”明兰弱弱道。

“六妹妹,你说啊!”如兰回头道。

墨兰也是跟着催促:“你说呀!”

齐衡可是疼惜明兰的紧,连忙帮忙解围道:

“大家不必为难六妹妹了,她年纪小,又不必科考,这策论与她关系不大,只需听着便好,何必强人所难呢。”

“不如听听六妹妹的见解?”

顾廷烨突然出声道:

“她虽然人小,又不爱说话,但我看她觉着内秀,说不定看着我们在这争的面红耳赤,心里头不知怎么笑话咱们呢。”

“顾二叔你想说什么说便是,何必要扯上我呢。”明兰不忿道。

明兰觉着自己被这顾二叔针对了。

上次投壶便是,自己明明不想上场,但就是被顾廷烨激上去了。

虽说是为了嫣然姐姐的缘故,但受伤的可是自己啊!

明兰心里已经暗暗下定决心:

‘若顾廷烨真是想要迎娶嫣然姐姐,自己到时候一定要好好帮忙把关才行!’

“二叔,怎么你也逼她啊?”齐衡见明兰那柔弱无助的样,心里可是心疼得不得了,连忙身子前倾对顾廷烨劝阻道。

“这盛家的事你也不是不知道。”

顾廷烨回首低声道:

“她们对你可在意的紧,你若是越维护明兰,那她的两个姐姐越是要抬杠,逼她说,你就让她自己应付下,我觉得她可以应付得来。”

顾廷烨觉着明兰不似她的外表那般柔弱。

不然明兰若真是谁都柔弱可欺,没有城府,那在盛家这盘丝洞里也过得没这么安稳。

“不行!”

齐衡连忙道:

“她在这个家里向来谨小慎微,她不行的!”

顾廷烨闻听此言,只是笑了笑不说话,将头转了回去。

“其他人都说了,六姑娘你也说说吧。”最后还是庄学究一锤定音。

明兰见没法子,也只能站起身了。

“其实我想问问小公爷、顾二叔和大姐夫。”

‘嗯?’齐衡心中一愣。

没想到明兰竟然当众点了自己的名,立马满心欢喜的站起身来:

“我在这里,你有什么话问就是。”

杨文远和顾廷烨则依旧坐在位置上。

这样倒显得齐衡有些过于“出挑”了。

“三位都是家中嫡子,我想问的是,若三位家中都有一位十分有出息的庶子,你们当如何自处?”

“嫡庶又有什么干系?”

顾廷烨不假思索道:

“若是庶子颇为才华,为人又品行端正,那是好事啊。”

杨文远也跟着搭腔道:

“这话不错,我家男丁稀少,若真有这样一个庶子,着实是个好事。”

“元若你呢?”顾廷烨反身问道。

齐衡正独自一人站着有些尴尬呢。

听了顾廷烨的问话,连忙跟着道:

“自然是与两位哥哥相同见解,是好事。”

但这话一出口,齐衡心里却是想起来了自己母亲。

‘这庶子的可能怕真是没有的……’

“若是这位才高正派的庶弟要与你争爵位呢?”明兰继续问道。

顾廷烨依旧丝毫没有犹豫,继续道:

“若是将嫡庶换成长幼的话,我家最大的是我哥哥,其次是我,若是我那三弟弟胜于我俩,自然是他来继承大宗,”

顾廷烨对于自家这宁远侯的爵位,心里是真的没什么期待。

就因为这爵位,自己的母亲死了,而自己又是被小秦氏这毒妇自小算计,大哥哥也是多有针对。

当然,有一种情况除外,那便是这爵位是他自己抢过来的!

“我和仲怀却是有些不一样。”

杨文远面色坦然说道:

“若是我这好庶弟真要同我争抢爵位,那……”

“那没有这弟弟也不是什么打紧的事,左右大宗血脉还有我绵延。”

不跟我抢爵位还是好弟弟。

若真有了心思,那便是不知从哪来的贱种!

这话顿时惹得在场人纷纷行注目礼。

杨文远这时又补了一句:

“他若是真要争抢爵位,便也算不得品行端正了。”

不然他不心疼我这个好哥哥,反而要给我找麻烦?

杨文远的一番话,顿时让长枫和墨兰的脸色极为难看。

与之相对的,便是如兰那欢呼雀跃,高兴地想要起飞的神情。

‘姐夫说得好,姐夫说得对!’

“元若你怎么看?”顾廷烨刚开始也是被杨文远的一番话失了神,不过片刻后他便回过了神,朝齐衡问道。

也不奇怪。

顾廷烨也就是对自家爵位不上心。

不然若真是看重自家爵位,他恐怕选择也和杨文远差不了太多。

齐衡被杨文远突然露出来的另一面有些吓住了,刚才不自觉坐了下去,这时听顾廷烨的问话,才缓过神,重新打起精神道:

“文远哥哥的玩笑话虽有些过,但也有几分道理。”

齐衡还帮着杨文远说了一声。

随后便朝顾廷烨道:

“二叔的话便是差之远矣,你家三弟也是嫡子,算不得数的。”

“况且家族承嗣大事,岂能玩笑?二叔你一人淡泊名利是小,使一庶子袭爵,那会让祖宗和族人蒙羞的。”

“蒙羞?”

顾廷烨反驳道:

“若是庶子贤德有才,必能干出一番大事业,光宗耀祖。

嫡子若是无德无能,败光了家业,祖宗脸上难道就有光了?”

“庶子有才,辅佐嫡子即可,不必乱了名分,岂不是两全其美?”齐衡反驳道。

“小公爷,你把人心想得太好了。”

顾廷烨说道:

“有才者,必然自傲,怎么可能居于人下?照你这么说,必然祸起萧墙,兄弟反目,怕是到时候,连爵位也都丢了。”

齐衡面露些许嘲弄道:

“如今很有些人,都是以功名论成败,才会让那些庶子蠢蠢欲动,心怀妄想,若天下之人都能谨守名分礼数,分尊卑,敬嫡长,又怎么会有那些兄弟阋墙,祸延家族之事?”

顾廷烨当即转身,“语重心长”道:

“元若若真这么想,那我可奉劝你日后多多行善,日后别投胎做了庶子,那就苦不尽言了。”

认真的脸,阴阳怪气的话,可谓是揶揄之味十足。

“诶,玩笑议论,要和气些才是。”说着话,庄学究还看了杨文远一眼。

“六姑娘,你问了三位公子这些话,但这立长立贤的观念依旧没有定论呐。”

“没定论就是定论。”

明兰缓缓道:

“贤与不贤,易于伪装,难以分辨,可嫡庶长幼却是看得一目了然的事,不必争执。”

“庶子若是真贤德,便不会为了一己私欲,毁灭家族。

反过来说,嫡子掌权,若是能够约束庶子,使其不敢犯上造次,也能永葆昌盛。”

“大丈夫当忠君报国,不如做个纯臣,何必无谓争执。”

“你看,我就说她能应付得来。”顾廷烨回身朝齐衡说道。

齐衡一点都没有被反驳的不喜,反而满脸高兴,与有荣焉:

“她一贯是这么机灵。”

“哈哈,六姑娘如此年纪,就有如此见地,实在是了得啊,好,好!”

庄学究这时转头看向杨文远,问道:

“小侯爷,你现在可是想出了什么?”

杨文远缓缓起身。

待众人将目光都放在自己身上后,这才缓缓道:

“先生以两位王爷来辩,立嫡长乎,立贤能乎,那就容东桓说一说。”

“就嫡长而言,若是单论起来,邕王和兖王都算不上嫡子,自然也就说不上嫡长。

若是取其一,不论嫡长,而是论说贤能二字,那便是立贤乎,立能乎?孰佳?

如此一来便论说到了贤、能之别孰轻孰重。

邕王无贤名,却子嗣众多,今官家之患,未来承接社稷无恙,可当得上一句能。

兖王素有贤名,自然称得上一句贤……”

见杨文远还要侃侃而谈,庄学究连忙打断道:

“一番诡辩,你倒是会扣字眼!”

庄学究是想看个人看法和辩论的,可不是来听杨文远来做阅读理解的。

不过这下庄学究倒是更确定杨文远的官途不凡了。

这番和稀泥的功夫,又有门第,将来官途保准走的顺畅。

杨文远:笑话,真当我杨文远不学赵不粘锅语录了?

“若是你没别说的……”

庄学究本以为这番激烈辩说能让杨文远也跟着“躁”起来,满心欢喜地想让杨文远来个课堂总结,结果却是吃了口干涩无味的干粮,顿时不乐意道:

“那便今日其他人不留课业了,小侯爷,你等会儿留一下。”

“噗呲~”明兰第一个笑出声来。

往常都是她被留堂加练,没想到今日却是轮到了大姐夫,当即忍不住笑了出来。

其他几人也是忍俊不禁。

杨文远可不想被老师留堂,连忙开口说了些真心话。

“当然,那些都是放在外面说的官面话。”

杨文远沉吟片刻,开口道:

“要我说,立长立贤,大多数人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待问题,很难保持中立观感,所以策论前便有了偏颇,那之后的一切论调都是基于此,更是难分难解。”

“这倒是有几分意思。”

庄学究缓缓拍了拍手中杨文远送的象牙扇,点头道:

“还有呢?”

“要我说……”

杨文远理了理自己衣袖,抬头挺胸地站好:

“若我是嫡长子,那便是嫡长子为好,之后的好处更是能说出一大箩筐,庶子不敬的坏处也是能说一大堆。若我是庶子,那反之亦然。”

“这样想来,左右推脱不过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发,这样索性不如简单些!”

“我站在哪,哪里便是我的立场。”

“若想两不相帮,那便如六姑娘说的那样,做个纯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