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七国争霸,昏君竟成千古一帝 > 第一卷 第90章 只许胜不许败

朱渊缓缓开口道:“朕闻保举制,历朝历代,皆有其弊。才学之士,或因出身贫寒,难以入仕。而权贵之家,则易借此制,垄断仕途。此非国家之福,亦非百姓之愿。朕决定,即日起废除保举制,推行科举制度,以才学为选拔标准,无论出身贵贱,皆可凭才学入仕。”

八股文,作为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以其严谨的结构和深刻的内涵而著称。

此言一出,大殿内顿时陷入了一片寂静。

群臣皆知,保举制作为太祖皇帝定下的制度,历经数代,早已根深蒂固。

然而,朱渊却敢于直面其弊,提出改革。

就在这片刻的沉默之后,吏部郎中钱灵安突然出声反对:“陛下,保举制乃太祖皇帝所定,历经数代,为我朝选拔了无数贤才。如今贸然废除,恐会引发朝野动荡,不利国家安定。”

钱灵安的话语,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瞬间打破了大殿内的寂静。

朱渊只是眼神冰冷地看着他,随后,他缓缓开口:“还有谁反对?”

此言一出,大殿内再次陷入了一片寂静。

然而,片刻之后,稀稀拉拉地站出来十几个大臣,他们官职多为四品五品,但无一例外,都是世家子弟。

朱渊冷笑一声,随后说道:“尔等身为朝臣,不思为国分忧,反以私利为重,阻挠改革。朕念尔等往日之功,本应宽恕,但国法难容。今朕下令,将尔等全部罢官,压入大牢,以正国法!”

此言一出,大殿内顿时响起一片震惊与哗然之声。

群臣们面面相觑,不敢置信地看着朱渊。

他们从未见过如此果断与决绝的皇帝,也从未想过朱渊会如此严厉地处理这些反对者。

然而,朱渊却并未在意群臣的反应。

侍卫们迅速行动,将这些大臣一一押解。

大殿内,只留下了一片震惊与哗然。

那些被押走的大臣,在离开时仍不甘心地叫嚣着,辱骂着朱渊,预言国家将因他的决策而陷入动荡。

然而,他们的声音,在朱渊的目光下,显得如此渺小,如此无力。

待全部被押出大殿后,朱渊这才缓缓开口道:“朕欲借此机会,全盘接收唐国土地,以壮我国威,惠及百姓。”

苏山泉轻咳一声,道:“陛下英明,然唐国官员众多,若贸然撤换,恐引发民怨。臣以为,应先派吏部官员前往,了解唐国政务,再行定夺。”

方泰贤点头赞同,补充道:“苏大人所言极是。此外,臣建议,可设立临时机构,负责接收唐国土地与政务,同时选拔一批忠诚干练之士,以辅佐新官上任。如此,既能确保政务连贯,又能避免人心惶惶。”

李泽邦也是说道:“陛下,臣以为,接收唐国土地后,应立即着手修建道路,桥梁,加强两地联系,促进经济交流。同时,应派遣使臣前往唐国各地,宣示我朝恩德,安抚民心,确保社会安定。”

朱渊听着大臣们的建议,心中暗自点头。

毕竟他们才是专业的。

于是,他拍板决定:“诸位爱卿所言极是,朕意已决。即日起,吏部需选派一批精明强干的官员,前往唐国接管政务。同时,设立临时机构,负责协调两地事务。”

大臣们闻言,纷纷领命,行礼告退而去。

.......

于上庸古城巍峨之外,广袤无垠的原野上,三十万秦军与三十万周军,如同两座沉默的山岳,静静对峙,已然近十日之久。

春日里,草木葱郁,战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却掩不住那股一触即发的肃杀之气。

这十日,非无烽火连天,却只见小规模兵马,如夜风中摇曳的烛火,时隐时现,相互试探,未曾真正点燃那场足以燎原的战火。

秦军与周军,双方皆严阵以待,仿佛在等待着某个至关重要的契机。

秦军主营之内,张寒手中正握着一封书信。

一封来自秦国都城,由胡海亲笔撰写的密信。

张寒缓缓展开信笺,目光凝重地扫过每一个字,心中不禁泛起层层波澜。

信中,胡海以不容反驳的语气,明确要求他必须尽快打破与周军的对峙,发起全面攻势,而且必须速战速决,只可胜不可败。

“只可胜,不可败.......”张寒轻声重复着这句话,心中五味杂陈。

这场战争关乎秦国的国运兴衰,关乎万千将士的生死存亡,更关乎他个人的荣辱与命运。

然而,面对周军同样强大的阵容,以及双方长时间对峙所形成的微妙平衡,速战速决绝非易事。

夜色已深,但烛火依旧明亮,他召集了麾下几位副将与参议,围坐于案前,共同商讨如何攻破上庸城这一棘手难题。

“诸位,”张寒缓缓开口,“陛下要求我们速战速决,攻破上庸城。然而,周军防守严密,上庸城更是固若金汤,我们该如何是好?”

石仁性情直率,闻言便道:“将军,末将认为,我们应以奇兵突袭,趁夜攻打,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廉本则显得更加谨慎:“李将军之言虽勇,但周军亦非泛泛之辈,若突袭不成,反可能陷入被动。末将以为,我们应先以少量兵力试探,寻其破绽,再行主攻。”

参议宋向心轻抚长须,缓缓说道:“二位将军所言皆有道理,但战争之道,在于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我们需先了解周军的布局与动向,再制定相应策略。同时,也要考虑到上庸城的地形与防御设施,方能有的放矢。”

伍杉方则补充道:“秦军将士英勇无畏,但若长期对峙,士气难免受挫。而上庸城内的百姓,亦是我们不可忽视的力量。若能争取到他们的支持,或可事半功倍。”

张寒闻言,微微点头:“诸位所言极是,我们要想攻破上庸城,就必须全面考虑,既要寻找周军的破绽,又要鼓舞士气,争取民心。”

他顿了一顿,继续说道:“因此,我意先派细作潜入城内,了解周军的部署与动向,同时加强与城内百姓的联系,争取他们的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