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北朝帝业 > 1381 报应不爽

北朝帝业 1381 报应不爽

作者:衣冠正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23:34 来源:平板电子书

高句丽的历史称得上颇为悠久,最早由扶余人所建立,之后便接受汉朝的羁縻统治,一直不温不火的存在着。

西晋永嘉之祸发生之后,中原大地乱作一团,辽东的慕容氏等鲜卑势力也都纷纷加入到天下霸权的争夺中。而高句丽也由此迎来了一个历史机遇,开始南征北战的扩张地盘,但初期却并不怎么顺利,遭到了前燕政权的猛烈打击。

一直等到时间进入南北朝时期,慕容氏等鲜卑东胡势力都遭到北魏的攻灭之后,高句丽才趁着当时东北区域的权力真空时期开始快速扩张,一举侵占了辽水以东的大片土地,并且积极的向朝鲜半岛进行扩张,外交上则积极谋求获得南朝政权的册封。

不过高句丽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虽然当时北方政权主要与南朝对抗交战,无暇顾及辽东地区,但是半岛上新罗、百济也都在与高句丽进行对抗交战。

东西魏时期,高句丽内部权力斗争非常激烈,而在外部又有宿敌新罗、百济联军一举攻夺了高句丽所控制的汉江流域,甚至直接攻占了高句丽的首都平壤,使得高句丽元气大伤。

幸在接下来新罗、百济因分赃不均而发生内讧,彼此互攻起来,从而使高句丽获得了喘息之机,接下来便停止了内部的斗争,在新罗与百济之间合纵连横,这才重新收回了都畿平壤,免于亡国之危。

在六镇兵变的过程中,辽西等地有许多游食百姓逃往高句丽境内以躲避兵灾,到了北齐天保年间,齐主高洋便派遣使者前往高句丽讨还之前流散至此的百姓。

当时高句丽刚刚重新收复平壤,势力仍然比较虚弱,便想将这些逃亡入境的百姓扣留下来补充自己的势力,因此对北齐的要求诸多推诿,结果便惹怒了当时北齐派往高句丽的使者崔柳,直接当殿殴打高句丽王一拳,并对高句丽君臣大加斥骂。

当时的高句丽好不容易获得一些喘息之机,自然不敢交恶大国,虽然国君遭受殴打,但也生生忍耐下来,交还给齐使五千户百姓使其归国复命,同时又遣使前往北齐朝廷乞求册封。

但是如今的形势却有不同,高句丽在经过多年的休养恢复,如今国中局势基本上已经恢复平稳,实力也有一定的长进。反而北齐却在天下霸权的争夺中失败,被驱逐到了辽东一隅之地。

此番因为得知唐皇西巡大获成功,不只大破西突厥,更被西域群邦推为共主、号以天可汗,残齐群徒因恐接下来便要遭到大唐的猛烈进攻,忙不迭往高句丽派遣使者,谋求合作。

此番出使高句丽的齐使名为李琮,乃是赵郡李氏幸存族人。因为双方处境和势力对比较之往年已经大不相同,因此李琮此番出使平壤便也不敢像之前使者崔柳那么嚣张,携带了许多的礼货,并且执礼甚恭。

“唐主李伯山,兴于乱世,好杀重威,多所淫战。之前寇我河北,杀尽名族、屠戮百姓,尸骨遍野,大河为赤。其人得国以来,无一日不战,南夷西羌,莫不遭害。而今诸边俱非其敌,辽东之祸亦不远矣,大王亦应早为自谋!”

来到平壤高句丽王宫,受到高句丽王接见之后,李琮便先渲染夸大唐皇的残忍暴虐,继而便又苦口婆心的劝告道:“今某等齐国余众与唐国有杀君之仇、夺国之恨,誓不两立,不死不休!今我国仍有雄兵巨万,咸阳王等天下名将、用兵如神,堪为辽东屏障。

今我与大王实为唇亡齿寒,吾国若没,高丽亦绝难幸免,必然要遭受唐国师旅寇掠。今大王只需与我国通好,并加支援,则可安处辽东,迎战却敌,吾辈之事……”

如今的高句丽王名为高汤,号为平原王,年纪二十出头,当年遭受齐使殴打的那名高句丽王倒不是他,而是他的父亲阳原王高平成。

在听到齐使述说唐军的种种残酷暴行的时候,平原王高汤也是一脸的严肃,但却并没有立即答应李琮要联合对抗唐国的请求,而是先将齐使安排在城中使馆当中,然后便又召集国中一众大臣们商讨对策。

对于齐使所提出的请求,高句丽国内大部分臣员都不赞同与齐国再有深入往来,原因也很简单,当年北齐那样强盛,尚且难敌唐国,被追打的一路败逃到了辽东,如今唐国更加强大,就算是加上高句丽一起,恐怕也不是唐国的对手。

而且就算高句丽不与北齐联合,这些苟延残喘的齐人必然也要与唐军死战。可若是高句丽与之联合起来,反而还有可能触怒唐国,从而招至进攻。

“那唐国皇帝是一代开国之主,观其事迹南征北战,可知他志向之雄。我国所拥辽东之土,曾是他国汉魏故地,那唐国欲成一代雄主,又岂会不来攻我?”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之际,殿内一名年轻人起身正色说道:“我国与齐国本来就曾是旧好,王亦受其所册,今与通好是理所当然。齐国尚有军众数万,斛律明月也是名动中国的勇将,可以由他们抗拒唐军。且我王与齐国皇帝同姓,若能借此联结,甚至还可延传齐国帝号传承,愚民百姓难知内情,我王若得齐国命号,更可以招抚齐国亡余,也能统控威慑国中群徒!”

这年轻人名为渊太祚,其父乃是高句丽莫离支与东部大人,听到其人如此异想天开的发言,那高句丽王高汤顿时也变得兴奋起来,连连点头道:“不错,齐国帝系高氏,我亦高氏,无非所治人地不同。齐运虽衰,我运当兴,招纳齐国亡余效忠于我,事亦大有可为。但两氏之前并无亲缘瓜葛,今若将我妹嫁于齐主,使其为我门下婿子……”

渊太祚听到这里又连连摇头道:“齐主失命,非是天下之主,即便联姻,也应当连接斛律明月。若是明月能为王宗婿子,我主更与齐主何异!”

高句丽虽然略习汉俗,但本质上还是东胡夷类,对于同姓相婚一事并不避讳,只不过眼下联姻齐主,明显是不如联姻斛律光更加合算。齐主也不过是斛律光所控制的一个傀儡,若能借此将整个斛律氏一族收为己用,那可比一个女子价值大得多。

于是很快高句丽君臣便达成共识,他们可以给北齐提供一定的人马物资的援助,甚至可以开放边境让齐**民入境休整,但前提却得是斛律光要迎娶高句丽国郡主。

在听完高句丽君臣提出的这个要求后,齐使李琮一时间也不免有些傻眼,他还想要劝解一番,然而高句丽君臣对此却很坚持,只有斛律光娶了高句丽女子,他们才会派遣兵马物资前往支援,否则一切休谈。

无奈之下,李琮只得带着高句丽所开出的这个条件又匆匆返回燕山行苑。

此时的燕山行苑也在积极备战,斛律光将如今国中还残留的所有壮年、不论男女全都征集起来进行操练,准备作战,一共收得兵员六万余众,数量上倒也比较可观,只是战斗力还有极大的提升空间。

但在这些兵众聚集起来之后,倒也让国中人心有所安定,起码眼下他们也并非全无一战之力,而唐军想要远赴辽东作战,给养和兵员调度方面也都压力不小。

当使者李琮返回行苑告知高句丽所提出的条件之后,一时间北齐君臣全都有些傻眼,尤其是被点名逼婚的斛律光一时间更是大觉尴尬,当即便皱眉不悦道:“我已年过半百,又非青春少年,又何能迎娶高句丽女子!国中不乏英壮,难道不可以旁人为婚?”

“高句丽君臣心意甚坚,只是属意大王,余子尽皆不许。”

李琮也垂下头去,一脸无奈的回答道。

“既然高句丽王如此欣赏咸阳王,不拘年齿、一意求婚,咸阳王也就不要再拘束俗礼,还是应以大局为重,应承此事罢!”

殿中气氛有些沉闷,众人一时间都不知该说些什么,过了一会儿之后,坐在上方的齐主高济才又强笑说道。

听到高济都这么说,斛律光尽管心中还是颇感别扭尴尬,但也只能点头应承下来,之前自晋阳突围的时候,他妻妾俱不暇携带,此时倒是免了休妻的麻烦。

于是在又经过一番讨论之后,接下来便直接安排斛律光的儿子斛律武都代表他前往高句丽平壤迎娶那高句丽郡主,并且督促对方援助尽快到位。毕竟唐国方面随时都有可能发兵来攻,越早准备周全才越让人放心。

待到议事完毕返回自己居室中时,齐主高济脸上一直保持着、已经有些僵硬的笑容才登时荡然无存,两眼通红的悲声说道:“高欢之子,竟然也沦落至此了吗?”

他虽然也没有要娶高句丽女子的意思,可是高句丽所提出的这个条件,却让他倍感心酸与羞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