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临夏 > 第128章,先火

临夏 第128章,先火

作者:吃红薯不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0:17 来源:平板电子书

“知府大人有言,今日活动,作诗题词,不限题材、格式、韵律,有意者皆可参与。”

那边,稍远一些权贵子弟,已纷纷提笔,拿出各自未发表的最好作品,想要在蒲知府面前露脸。

“公子也要参加?”谷玉燕打趣了句,她知道的,从方才言谈中,察知方临不善诗词,顿了下,又是道:“不过奴家可以代笔,公子若是不满意,还可请文君姐姐,文君姐姐尤擅诗词,说不得还能助公子一举夺魁。”

她性子有些古灵精怪,但心思不坏,经过之前攀谈,如今关系稍亲近些,主动站在方临立场提出帮助。

“玉燕!”师文君轻斥了声,纵使生气,也有一种轻嗔薄怒的风情,不过旋即又对方临道:“玉燕过誉了,不过公子若是需要,文君愿意相助。”

若是这话被那边的权贵子弟听到,恐怕要心碎一地,从前他们递上诗词,她都看不上,今日竟要主动帮助。

“不必弄虚作假,我自己来吧!”

方临略一转念,知道这就是蒲知府说的推广《三国演义》的扬名机会了,也知道该写下什么,《三国演义》最前的诗词:滚滚长江东逝水……

书就之后,他笔尖一顿,落款博南山人,此是原作者杨慎之号——这个时空没有此人,哪怕是他将此作品带来,哪怕别人都不知道,他也做不到心安理得写下自己之名,书下‘博南山人’,由后人分说便是。

这也已然是最后环节,有些没参与写诗题词的,已陆续离开,方临察知到方父、方母等着无聊,托二女转交此词,呼唤一家人起身。

包括《三国演义》,不好写罗贯中名字,写其号湖海散人,董祖诰、蒲知府都以为是笔名,只有自己知道什么意味。

如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清清声音中,恰此时,天边夕阳落尽,正值白日与黑夜的分野,湖外青山,远处江水悠悠而流,有三两只孤帆,似若打渔船只。

说实话,世间男子,她们见得多了,如孔雀开屏极力表现的,直接砸钱想要一亲芳泽的,忽冷忽热欲擒故纵的,色心暗藏斟酌利弊的……可从未见过方临这般的男子,宠辱不惊,洒然随性,不为神色犬马所惑,不失质朴纯孝之心,不因出身妄自菲薄,不因才华傲上欺下,颇有古之名士之风。

这时,那边的权贵子弟交过诗词文稿,过来这边,想与方临交往结识,不意一家人已然走了,却也不枉,看到一首好词。

谷玉燕已然在看着词了,看到后,先是赞了一声好字,然后看内容,如花似玉的脸上渐渐露出惊容:“这词……”

苍凉壮阔的景象中,有风乍起,翻卷浪花,此情此景,更能体会词中之豁达从容。

她自是能诗词分辩好坏的,读来一时怔怔,忽而抬头,望向方临洒然离去的背影,目光复杂无比:“世间怎会有如此人儿?”

那些权贵子弟倒也不是输不起之人,认可这份才华,再加上,此前所见应对,都是真正记下‘方临’这个名字。

“是呀,诗词活动的结果还没出来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蒲知府这边,诸多贵人听过后也都是安静了一瞬,然后才纷纷叫好,这倒不只是因为蒲知府搭台,他们才拍马屁,更多也是为诗词质量动容。

谷玉燕本就知道此词好的,此时听来,更觉好了,尤其那一句‘一壶浊酒喜相逢’,让她想起一开始之事,微微脸红,不过再一转念,糗事似也化作趣事,极值得珍藏记忆了。

“真奇男子也。”师文君看过,也是螓首微点。

“此来更多陪着家人,吃珍奇之佳肴,看玄奇之美景,该做的都做了,再留也无甚意思……乘兴而来,兴尽即归,结果反倒不重要了。”方临说着,对二女道别,与方父、方母、田萱洒然离去。

“伯父、伯母、公子、田妹妹,你们这是要走了?”

不多时后,这首《临江仙》评为第一,由师文君唱出:“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书中有言,成大事者必有大气魄,我却从未见过,今日似乎见到了。’谷玉燕也是心中暗道。

师文君看着方临离开的背影,从容自若,有种说不出的风度,暗道:‘古人云,欲成大事者,每临大事必有静气,方公子身上这种气质,想必就是所说的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之静气吧!’

他们大多上了年龄,也更能体会词中所传达的情感。

“不瞒各位,我那位子侄写了一部通俗,此是开篇诗词,那书我读之不下于水浒,特为之作序,想来他日青史留名全仗此书矣!”

到了这时,铺垫差不多了,蒲知府方才隆重推荐。

众人恍然之余,又是震惊,听听蒲知府如何夸耀,‘不下于水浒’、‘青史留名全仰仗此书’,更是亲自作序,拿自己名声背书,显然极有信心,不由也对这部通俗心中生出期待。

……

是夜,清欢小居。

一间檀木铺就的宽敞雅间,鲸油蜡烛静静燃烧,照得室内明亮如昼,师文君身着素衣白裙,挽袖抄写着那首《临江仙》。

谷玉燕凑过来,看着师文君,眼珠子一转问道:“文君姐姐,可是瞧上了那人,如此心心念念?”

“你说方公子?他的确不同,是个可托付之人。”师文君看了姐妹一眼,如是道。

谷玉燕听了,不知为何,心头无端浮现出一种酸涩之意,螓首微摇驱散,又打趣问道:“那若是……我是说假设,假设那位方公子要为文君姐姐赎身,文君姐姐可愿意?”

“自是愿意。”师文君肯定点头。

这般态度,让谷玉燕颇为震惊:“姐姐你……”

无怪乎她如此反应,她可是知道,多少达官显贵、官宦子弟都想为师文君赎身,可师文君一个都不选择,竟是看重今日短短接触的方临。

“可姐姐你……今日才见方公子一面啊!”

“那又如何?有的人相处多时,也心如止水,有的人短暂相逢,却一见如故,知道是可托付终身之人。这其中,不在于接触时日的长短,而在于用眼看、用心瞧,观察到的对方的品行。”

师文君顿了一下道:“你道那些达官显贵、官宦子弟,一掷千金,海誓山盟许下一箩筐,又如何?不过只图美色,过了新鲜,或等我容貌逝去,必弃如敝履。也有真才实学的读书人,传递诗词,展示文采,想我自赎与之同甘共苦,人财两得,却也不看看自己是何样的人,多为负心薄幸郎,只能同苦不能共甘……这些人如何可以托付终身?”

“我倒是不怕共患难,但品行须得我认可,可世间能得我认可之男子何其难得,今日见得一人,却已有妻子,也是专情。”

她说着,轻轻叹息,风儿从窗子扑入,吹动她裙袂飞扬,更显遗世独立。

“是这個道理,可方公子就算……如何庇护得了姐姐?”谷玉燕强自争辩。

“你是真糊涂?还是假糊涂?不说方公子与蒲知府的关系,只说方公子自身,你以为方公子那般人物,会久居于人下?不过如潜龙在渊,一朝起势,便腾飞九天,如南山凤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那般人物,就如锥处囊中,不论在哪里,不论在什么时代,都会成就一番功业的。”

“是呀!”谷玉燕听了,又想到傍晚那个谈笑自若、宠辱不惊的人儿,认可了这种说法。

“不要多想了,方才也只是假设。”

师文君看向谷玉燕,葱白手指在她额头一点,绝美立体的脸上浮现出一抹大女主的独立气质:“再说,我等纵使身处污浊,也何须自轻自贱?不依靠男人,亦可凭借才学、智慧存身。”

这般风采,让谷玉燕都看得呆了下,扑入怀中:“好姐姐,你这风采让我都心动了呢!说得对,咱们女子,何比男儿差?不过姐姐若是男子,那该那多好,咱们一起过。”

她说着,在师文君怀里拱来拱去,挺立的雪白,颤颤映着朦胧光芒,比瓷器还要细腻,比美玉还要莹润。

师文君无奈将姐妹推开,说道:“还是说些实际的吧,比起方公子的人,我对蒲知府提及的、方公子所作的那本通俗更感兴趣。”

“是呢,我也有期待。”谷玉燕喃喃着,看向窗外星河灿烂,满城灯火,知道将来这里必有那人一席之地。

……

随后几日,七夕宴会上,方临那首《临江仙》与蒲知府评价一同传出,在淮安府城中引发不小波澜,尤其是,不逊于《水浒传》的评价,蒲知府亲自题序……

蒲知府是府城公认的好官,在卓三爷一事后,声望更上一层楼,如今拿自身声望背书,让不知多少人的胃口吊了起来,生出期待,《三国演义》渐有未出先火之势。

……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