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临夏 > 第174章,海外

临夏 第174章,海外

作者:吃红薯不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0:1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徐家。

方临找来,因为知道徐阔老在码头、船队有一些干股,拿下南洋船队四成干股后,特意过来,询问些东西。

“这次见面,就该问方老弟改叫方镇抚了。”徐阔老将方临迎进来,笑呵呵道。

自从那日领了圣旨,许多人对方临的称呼就从方掌柜变成了方镇抚。

“徐大哥,不过一个虚职,从前怎么相处,以后还是怎么相处,就别磕碜我了。”

方临知道,徐阔老打趣的同时,实则也是对他如今态度的一个试探。

果然,听他这么一说,徐阔老哈哈一笑,态度恢复到了从前,大大咧咧揽着他肩膀就往里走:“管它什么虚职不虚职,在我眼里,那也是从五品的大官,方老弟今中午可得留饭,和我喝酒庆祝一番。”

徐妻准备了好酒好菜,两人坐下。

徐阔老看着方临,还在羡慕,感叹道:“我若是能做一个从五品的官儿,哪怕是一个虚职,在我老徐家,也够在族谱上单开一页了。可惜啊,上次那個马孟起的人物卡,我就想做此事的,可被老爷子打走了。”

“哈哈!”

方临听着笑了笑,这事他是知道的:“徐大哥,我看贤文那小子机灵,在族谱单开一页这事,将来,可以指望他……”

“你说那小子,唉!”

徐阔老在外人面前再如何,说起儿子,此时也不过一个寻常父母:“那小子是机灵,从前识字就快,记性也好,四书五经背起来也快,可就是写八股文章,他夫子总说是……那个词怎么说的来着,对,离经叛道!我看啊,这小子将来科举恐怕走不通,只能经商混口饭吃。”

“人的天赋不同,贤文那小子,天赋可能不在八股文章上,其实,我也是如此。”

方临摇头,说道:“看各人缘法吧,不科举,经商也未必差了。这个世道,徐大哥也知道,天灾**,官场又险恶,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也是,不说这些了,方老弟过来想是有事情,我听方老弟买了南洋船队的四成干股,恐怕来是问这个的吧?”徐阔老此人外粗内细,心明着呐!

“正是,还请徐大哥与我说说。”

“要说这个,先得提咱们府城的格局。”

徐阔老喝着酒,与方临说来:“咱们府城的顶尖大家族有五家,范家、谷家、马家、邵家、段家。范家么,在北方辽东有关系,经营皮货、药材生意,近来开拓了香露生意;谷家,船坊、榨油坊、瓷器坊、织布坊……各种厂坊,还有船队,多往海外。赚了钱,就继续开厂,扩充船队……起势极猛,发展极快……”

‘这谷家,不正是资本家的做派么?’方临暗道。

“谷家赚了钱,继续开厂,扩充船队,花在买田上的极少,可谷家内部,对田产也是有野心的,于是,手脚不太干净,在诡田案上牵扯颇深,前两月韩御史的诡田案,谷家受创不轻,伤筋动骨,近来在卖一些非核心船队……”

‘原来如此,我就说,谷家好端端怎会割肉,贱卖一些还不错的资产?’方临会意点头。

“马、邵、段三家,与谷家不同,也开厂坊,不过做的多是咱们大夏内部的生意,如今,才渐渐开始走向海外。不过这三家谨慎,挣的钱,多拿出来买地了,在诡田案中牵涉也稍轻……这五大家再往下,更弱上一些的,就是如杨家等,杨家主营茶叶生意,有不少茶庄,咱们大夏茶叶生意不好做,这两年,在通过船队往海外……”

方临听明白了:‘范家不必说,有大大的通辽嫌疑,如今让我坑了,铁了心,死磕香露生意;谷家听着是一个合格的资本家家族,在诡田案上遭到打击;马、邵、段三家,虽然也经营厂坊、船队等,但更多却是小农意识,赚钱后不舍得持续投入,或囤着钱,或买地……对我来说,也是一件好事,他们如此保守,将来,正好给我留出机会。’

某种程度上说,他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谷家,反而和马、邵、段三家没有根本矛盾,因为这三家更看重稳定的土地,对实业、资本扩张没什么想法。

‘土地看似安稳,可等鞑子南下,全盘鸡飞蛋打。我不和他们抢,我追求的是成为大资本家,开厂坊,方便收人;开船队,方便经营退路。相比田地、银钱什么,我更注重大资本家的资源调动能力,一切都是为打造退路,将来润人做准备。’方临暗道。

徐阔老继续说道:“要说这船队,其中也有许多坑,跑一趟海外,若是有心动手脚,明明大赚都能变成亏的。”

方临点头,表示明白:杨家肯定会动手脚,如他这种刚刚涉足船队行业的小白,不坑你坑谁?

是,他是有背景,可大家都有背景,这种情况下,就是规则之内各凭手段了。

所谓背景,只是让你有参与进来的资格,以及让对方不会太过分,最多大赚变微赚,不会一点脸都不要了,做成负的还要让你倒贴钱。

“当初,谷家、杨家合开南洋船队,杨家也没少被谷家坑,要做船队这一行,这一遭免不了的。方老弟,慢慢来吧!”徐阔老说道。

“徐大哥,我心里有数了,交学费么?我懂,应该的。”

方临对徐阔老碰碗表示感谢,心中暗暗盘算:‘欲速则不达,我有耐心,此事的确急不得。慢慢了解船队运转模式,发掘人才,若是杨家太过分,抓到证据,将来釜底抽薪挖墙脚,站在道义制高点,也让人说不出话来。’

……

傍晚,方临喊方传辉、方赫两人过去吃饭。

“临子哥,我听说你做了从五品的大官,咱们老方家还从没出过这么大的官哩,要是爷奶知道,肯定高兴。”方传辉高兴道。

“我们分店代掌柜听说,都受了刺激,这两天又拿出四书五经在读。”方赫也是说道。

“就是一个虚职,别太在乎。至于让爷奶知道,我去了信,跟你们的信一起发出去了。”方临笑了笑道。

方传辉、方赫的信,除了报平安外,就是说这两月府城见闻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上月《三国演义》第二部大卖,拿了超高的工钱。

算算时间,这三封信也快到小和村了,可想而知,等这些消息传回去,势必又会引起巨大波澜。

今晚,方家晚饭极为丰盛,鸡鸭鱼肉自不必说。

方父、方母、田萱极为热情,给方传辉、方赫夹菜;方传辉、方赫来府城也有半年,见过世面,更拿过一月二十两银子的高工钱,大大提高了承受能力,也不复从前拘谨。

饭间,方临说起:“我这里还有两张‘八仙捧寿’的烟火戏票,传辉、赫子,你们轮休得闲,可以去看看。”

《三国演义》第二部一出,将府城烟火戏推到了一个**,如今,《三国演义》两部中能改变成烟火戏的都改了,城中百姓仍不满足,清欢小居便将目光瞄准了其他神魔。

而无论是何种烟火戏,清欢小居都必然要免费送来一些票的。

‘话说,搜集民间传说而成的神魔,相对好写,百姓接受度也接受度高,容易大卖。’方临思维发散地想道。

仲宗典那本通过分销渠道发行的《隋唐英雄演义》,同期碰到了一本神魔《二十四尊得道罗汉传》,《隋唐英雄演义》在演义中已然算得上极为不俗之作品,《二十四尊得道罗汉传》在神魔中却堪堪为小精品,真正销售,两者却打了一个半斤八两。

只能说,方临的《三国演义》大大提高了读者对演义的阈值,《三国演义》之后,无论何等历史演义,在读者心中评价自动降低一档。再就是,时至今日,读者对历史演义有些审美疲劳了,对神魔却是正感兴趣,就如武侠碰上了仙侠。

‘所以,《三国演义》之后,若是再写,那就必要是神魔了,《西游记》或者《封神演义》。’方临暗道。

“这场‘八仙捧寿’的烟火戏好看,我们看过了,去看那天,你们在店里,不好喊。”田萱道。

“是,伱们俩自己去,也省得和我们一起拘束。”方母也是道。

“嗯嗯!”方传辉高兴接过票:“听说这场新出的烟火戏一票难求,我们掌柜的,好容易才抢到手一张,还和我们炫耀。”

“是啊!”方赫也挺不好意思,上次过来吃饭,就拿了‘刘关张三顾茅庐的烟火戏’票,这次又是,每次过来,连吃带拿的。

吃人嘴短、拿人手软,这俩小子很是嘴甜,将逗得方母、田萱逗得笑口常开,一顿饭,就在其乐融融中结束。

饭后,方临喊过来方传辉、方赫两人,说道:“我最近买了一只船队干股,要派个人过去,去了势必要跟船去往海外,你们两人,谁愿意从店里过去?”

方赫听了,下意识犹豫,因为当下在书肆的活计真的很满意了。

“我去!”方传辉闻言,却是毫不犹豫,立刻答应。

他始终记得爹曾说的话,‘你是个机灵聪明的,可再聪明,能比得过你堂哥?跟着临子,放下聪明,吃亏受累些,都不要计较,临子总不会真让你吃亏的,就是一时吃亏,过后也都会给你补回来’。

“那就传辉吧!赫子,你先去,我和传辉交代些话。”

“哎!”方赫答应着,懊恼自己慢了一步,有着错失了机会的失落;也有方临对他这么好,自己刚才却犹豫的愧疚;更有对当下生活满足,不用面对不确定的内心深处的窃喜……真正是五味杂陈。

“临子哥,你曾对我说过,淮安府城之外,还有应天、还有京师、还有海外。我从小在小和村长大,去年来到府城,现在终于有机会去更远看看了。”方传辉话中带着一丝期待。

方临本来还打算和方传辉说一说远航的艰苦,对方是否确认这个选择,没想到反被这小子安慰了,不过因此对方传辉更有好感,摇头笑道:“你啊,看到你这个机灵的样子,进去船队,我也放心了。不过,和我说实话,听到去海外真不怕?”

“怕,想去更远看看是真的,怕也是真的。”方传辉挠挠头,忐忑说道:“我听别人说过,大海上有风暴,会淹死人……”

“哈哈,这个倒是可以放心,现在造船技术发达,去南洋也经验丰富了,你去船队也不是苦哈哈的水手,纵使遇到风暴,不是倒霉透顶的情况,安全还是有保证的。”

方临看向方传辉,说道:“就如我说的,我买了那只船队四成干股,算是老板之一,你去了船队,看在我的面子,船队方面也会将你供着,待遇差不了。”

“不过我问你,传辉,你知道你去了船队要做什么?”

“盯着他们,不让他们在账目上做手脚。”方传辉想了下道。

“不,杨家肯定会做手脚。一开始试探底线,应该不会太过分,就算过分,你也不用管,更不要撕破脸,记着就好。”

“那就是学习航海本领?”

“也不是,航海本领,那是船长、水手的事情,你只要有所了解,不被蒙骗即可。”

方临语重心长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你要做的,是看哪些人有本事,哪些人滥竽充数,了解海外渠道,整套运行模式……将来,如果另起炉灶,你能有独当一面的本事。”

这是一个承诺,或者说考验,方传辉听明白了,激动道:“临子哥,我记住了。”

“嗯,那就好。”

方临拍拍方传辉的肩膀,又是道:“去南洋一次两三个月,船上时间充足,如有空暇,也可以多看看书,算术也别放下……总之,记得四个字‘多看少说’,你此去,只带了眼睛、耳朵,不带嘴巴。”

方传辉认真听着,重重点头。

……

次日,方临就将方传辉带过去,南洋船队的管事热情接待,杨家对此也没什么意见,方临作为合伙人,派过来一个人是应有之义,不掺入一个自己人那才是咄咄怪事。

除此之外,方临暂时也没多做什么,等待发酵。

‘南洋船队的干股,只是交学费,将来还是要有一只完全属于自己独立船队。另一方面,也要开厂坊,如此才方便迁移人口,作为基本盘。目前,我有了足够背景,开厂坊的资格,但大环境下,工人却不够,还是要寻找一个合适的切入口。’

方临一双眼睛仿佛能跨越时空,看穿未来:‘不过,随着天灾**、土地兼并,我想这个时机很快就会到来。’

……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