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临夏 > 第202章,布局

临夏 第202章,布局

作者:吃红薯不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0:17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从欧夫子家离开,刚出来,就见到表妹任秀儿牵着秋秋,不,更准确的说,应该是秋秋迈着小短腿,拽着任秀儿,嘴里喊着‘爹爹’、‘爹爹’扑过来。

方临抱起女儿,亲亲脸蛋,逗得秋秋咯咯笑。

方临、任秀儿,一人拉着秋秋一只手,秋秋两只小短腿蜷缩着,整个人架起来。

路上,一处有个坑,秋秋大声说:“抹过去!”

——‘抹过去’是方言,大概就是迈过去的意思。

前两天,方临拉着秋秋去玩,有个地方挖了一条沟,他下意识说了土话‘抹过去’,秋秋听了不知所措,还改口解释了一下。

没想到,秋秋将这个词记住了,今天路过这個坑,一下子说出来,方临、任秀儿怔了一下,都是大笑起来。

回家,将秋秋放下。

屋内,姨母孙红叶、表弟任长、方传辉、方赫、孟禾夫妻俩、孟禾哥哥孟江都在。

姨母家自不必说,方传辉是跟随船队行商,这两天才从海外回来;孟禾哥哥孟江,则是因为和方赫在厂坊这边的技能培训班上课,一起被两口子拉来。

见到方临,他们都是下意识站起身,比面对方父、方母,还要拘谨、客气得多。

——无它,唯身份、地位使然。

方临招呼他们坐下,态度随和,闲话日常,引导话题,慢慢打开话匣子。

姨母孙红叶道:“现在住的厂坊宿舍好啊,比以前租赁的地方可近多了,现在每天早上,都不用那么早起来了,地方也大,还干净……这些天,外面还来些卖菜的,都不用跑远去菜市场了。”

其实,厂坊宿舍毕竟是宿舍,地方能大到哪去?不过相对来说,比起以前厂坊工人们为了省钱,租住的狭小地方,已经算是挺大、各方面极好的了。

也因为宿舍这边,厂坊工人汇聚,方临吩咐下去,在附近组织配套的衣食住行设施,将来逐渐会形成一个类似前世的社区。

表弟任长补充道:“宿舍是方便,还有大茅房,就是要打扫,叠被子,还有检查。”

这就是为了规范,纪律性引导。

方赫则是说起技能培训班:“我进过学堂,本来就会不少字,识字倒是轻松,就是算术感觉就有些难,各种符号……还有体育课的跑步什么,要求步子一致,我一开始左右都分不清哩!”

“班上还会讲些海外的事情,我觉得挺好,现在娘好些了,妹子秀儿也有着落了,等从班里学成出来,将来我打算进船队,跟着去海外看看。”孟江说道。

……

方临闲聊着,听着他们的反馈。

厂坊这边的技能培训班,的确不仅教授识字,还教算术,不是传统算盘,而是如阿拉伯数字、加减乘数等等,为方便以后和西方科学接轨。

——这些东西,都是方临自己写出来的教材,让老师们学会了,才教授学生。

然后就是‘思想教育课’,培养对自己的忠诚,潜移默化间的认同,还有体育课,其中有跑步、蹴鞠等等,这是纪律教育,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以及统一性、服从性。

最后就是如地理课等等,讲述海外,开阔视野、思想。

——如今,虽然海外行商已经屡见不鲜,但民间对海外的印象,还是一片不毛之地,通过这种‘地理课’,对技能培训班中的半大孩子教育,也是潜移默化影响,为将来可能的出海做铺垫。

这些课程在时人看来,倒是也没什么出格的地方,外人都以为方临要培养管事人才,教育忠诚自然无可厚非,说说海外地理,大概也是忽悠这些人进入船队。

至于说更进一步的军事素养,却不是现在了。

‘古来暗蓄异志、有不臣之心者,皆是蓄养死士,高强度锻炼、充足肉食供应,打磨出一支冷兵器精兵,并囤积弓弩、甲胄,却不会像我只培养一群不教四书五经的书生。’

毕竟,不是有话说么,书生造反,三年不成!

‘但时代变了,即将从冷兵器,过度到排枪、大炮的热武器时代,随着枪支大炮出现,个人武力在战争中重要性极大削弱。’

这种情况下,近现代化军队的培养,一为忠诚,思想教育,如黄埔军校,又如将政治部下放到连队;二为纪律,统一性、服从性;三为文化基础,识字、数学原理,为将来的军事素养课打下基础。

可以说,这是跨维度观念上的打击,如这般培养武装力量,从前历史根本没有,方临效仿的乃是前世近现代经验,在这个冷热兵器时代转换的时刻,这种信息差、思维差距,再聪明的人也很难想到。

‘等我做完了这些前置工作,搭建好骨架,将来再打通海外武器渠道,获得大批量的火枪、大炮,乃至建立自家成熟的军工厂,瞬间就能拉起一个热武器军队的雏形,然后在海外捏软柿子练兵,三两场战斗过去,就能打造出一支热武器精兵,这就是在这个时代护身安命的立足之本。’

虽然受限于环境,那般培养出的军队,可能比起前世一战、二战的西方近现代化军队仍有差距,但在这个比烂的的时代,已然是降维打击!

‘说起打通海外的武器渠道,还是得有自己船队,才能做到行事隐秘、稳妥,让人放心。’

方临暗道着,对方传辉招招手,喊走过去。

……

身后,方赫看到方临喊走方传辉,如今,方临明显对方传辉更为亲近,心中有着对当初迟疑、错过机会的后悔。

当然,他也知道,将自己换在方传辉的位置上,也未必能做好……只能说,曾经也是心比天高,但真正实践,自己连一个小家都顾不好,家宅不宁,才认清自己的能力。

‘刚到府城,我和传辉在临子哥心中的地位应该差不多,但现在,我在堂兄心中的印象,恐怕远不如传辉了,将来也远不如传辉前途光明。’

不过,方赫也没有过多后悔,想想自己的能力、想想如今的安稳殷实,再看向怀孕的孟禾,心中也是满足了。

只能说,人各有志,有人志在千里,追求远方、梦想,有人想要安稳,不愿冒险。

孟江也是看了一眼方赫,心中也在感叹,自家妹妹一家如今的生活,已然是许多人梦寐以求追求的终点,自家这个妹夫能如此,很大程度上只是因为有一个好堂兄。

甚至,他跟着沾了光,如今都不太好说方赫。

——这也是建立在近半年方赫颇有改观、妹妹也怀孕了的基础上,不然,若是像曾经,方赫对孟禾那样差,近乎冷暴力的折磨,孟江宁可不要这些好处,自己苦累些,也不愿让妹子受窝囊气。

……

这边,方临将方传辉喊过来,拍拍对方肩膀,夸赞道:“传辉,不错啊,你这一年海外磨炼,长高了不少,身子骨也越来越壮实了。”

“都是临子哥给机会,这跑海外,一路颠簸,确实锻炼人,不过也能看到许多以前看不到、想不到的东西……这也习惯了,临子哥,你现在说让我留在府城安稳过活,我恐怕还觉得不适应了。”

如今,方传辉面容成熟、声音浑厚许多,给人一种稳重的感觉,说话起来也不同,能看到与方赫明显不同的快速成长。

“好小子,夸你两句还喘上了!”

方临笑骂着,又是拍了下方传辉肩膀,和对方聊了些这趟出海经过,然后,才问起来正事:“这两次出海行商,杨家怎么样,可还算老实?”

“都不算老实。”

说起正事,方传辉也认真起来:“临子哥,焦主事的消息,这两次杨家也都在账目上做了做手脚,隐没了三四成的利润,他留了底……我也观察过,心里有数,焦主事应该说的不错,是这个数字,大差不离。”

当初,焦会清见识过方临手段,敲打之后,就有了投靠之心,上次出海,杨家培养的自家人手成熟,取代了焦会清,让他在船队中地位大降,这一下彻底坚定了此人投靠的决心,如今已通过方传辉,彻底跳反投靠方临。

至于说杨家隐没利润,这是对方的基本操作了,方临也知道,不过不动声色,只是拿捏着留底的账目。

——只这些账目,杨家完全可以狡辩不认,也很难讨回来,但能占据大义,将来挖墙脚暴露也好说,外人会说是杨家不义在先,不是方临人品不好,坑合作对象。

只能说,方临还是注意吃相的,而他也深知,名声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往往在许多时候能有着意想不到的作用。

“临子哥,你让我留意的,船队中的那些能做事的,我和焦主事商量出了一份名单,大多已经打好关系,真要动手,那些做事的人恐怕能挖走大半……”

船队,核心无非就是船、人,这个力度挖墙脚,绝对将能将杨家挖到哭,反而方临这边有了这些人,就能迅速搭建起船队骨架。

“好!”

方临颔首,对方传辉表示了赞赏。

能瞒着杨家,悄无声息做到如今地步,除了焦会清、方传辉的能力,也是有其他原因。

一方面,此前杨家隐没利润,方临除了第一次敲打,后来就是沉默,降低杨家警惕。

另一方面,这个时代根本没有‘以人为本’的概念,杨家对船队中的人挺不重视的,看谷、马、邵、段四家对自家厂坊的工人态度就知道,相反,方临叮咛嘱咐,还传授了方传辉了一些心理学、前世企业经验。

还有就是,南洋商队,当初是杨家与谷家合开,掌控力也不高,这一年间也在整合……

集中这些种种因素,做不到这种程度,才是奇怪!

‘船队配套相关的,还有货源、销售渠道,货源我这边有织造坊,后续还会扩大,供货方面不用担心;而销售渠道,如谷家、马家、邵家、段家,也只是将货物拉到南洋,批发给当地地头蛇,这方面同样不需担心。’

‘当然,这些赚钱都只是其次,最重要的还是,有了我自己船队的船队后,才能稳妥寻摸武器渠道……’

方临想着这些,斟酌了下,对方传辉交代道:“不急,暂时不要动手,再等等吧,目前,还是镇之以静。”

蒲知府迁转,淮安即将迎来新任知府,谨慎起见,在摸清楚对方的脉之前,不宜大动。

“传辉,这也将近年关,下次船队出海你就先不去了,这一二月也歇歇,有时间也可去技能培训班进修一下……”

方临给方传辉做了安排,两人回去,正好晚饭好了。

晚饭是火锅,方临为此还专门请人打造了一口锅出来,一家人尝试过火锅,都颇为喜欢,今日拿出来招待。

菜品也很丰富,从蔬菜到各种肉类。

不说冬日里吃到青菜种种蔬菜多么难得,只说牛肚、羊肉、火腿、海鲜等等,对姨母、表弟、表妹、方赫等来说,也都颇为稀罕。

屋外天寒地冻,屋内火盆烧的正旺,桌上热气腾腾,满满一大桌人享用着美味,说笑声不时响起。

就在这般轻快的氛围中,这个冬日的晚上渐渐过去。

……

时间匆匆,雪霁雪化,大寒已经过去,很快,就是临近过年。

当小年过去,城中酒楼、茶馆,各种铺面,以及厂坊也陆续开始放假。

今年,书肆这边,年货一如既往丰盛。

“东家,听说厂坊那边都有抽奖,可不能厚此薄彼啊!”黄荻笑道。

如今,这家伙早已不缺那点东西,只是习惯性抠搜,这话,更多也是开玩笑。

“厂坊那边抽奖,那些盆啊碗的,你们看得上?真论起来,咱们书肆这边人少,生意好,年货多,可比厂坊那边丰盛得多。”

方临打趣道:“真想要抽奖,也行,你们的部分年货拿出来抽奖发放。”

“那岂不是脱裤子……咳咳,那还是算了。”如今,黄荻开玩笑都赔着小心,若是过往,脱裤子放屁的话肯定能说出来。

“瞧瞧,一听没好处,这家伙就急着回去抱媳妇哩!”

“说起媳妇,荻子可是好男人,每个月工钱都上交,也多亏人家仇娘子人好,衣服、鞋子、吃穿用度,从没亏待,给他捯饬得人模狗样的。”

“就是没什么零用,是不是怕黄哥你不老实?还说哩,前天黄哥说请吃饭,又将我们领去捞一铜钱一筷子的肉去了!”

“是啊,东家这事伱评评理!”

……

话茬儿打开,这一个个的都是不正经,就连老实如柴一苇、耿石、刘洪文,都是跟着打趣起来,这唤起曾经的回忆,让方临心中生出暖意。

……

织造坊这边,倒是举办了年会,在基础年货的米、鸡蛋之外,还有优秀工人的奖励,如腊肉、脸盆等等。

还根据职位、优秀员工与否,有着次数不等的抽奖。

当日,方临亦是出席,在一片欢腾高兴中,织造坊这边的年会结束。

也就在这日,董祖诰放年假,从京师回来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