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情结大明 > 第一百一十二章,不知疲倦毫泼墨

情结大明 第一百一十二章,不知疲倦毫泼墨

作者:步枪子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0: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料峭春寒,一滴冰雨。

李财写完第二篇八股收笔,正好看到外面一滴冰雨砸在了地面上,外面的大兵瑟缩起来脖子。

下雨了!

李财抬头仔细看了下自己的号舍,嗯,不错,虽说是臭号,但是房屋结构良好,尤其是顶层更是刚修缮过的,隔雨层布置的也很好,完全不用担心会有漏雨的情况。

于是,李财将自己带的雨伞从行囊里取出来,伸到外面,向着外面瑟缩脖子的大兵指了指自己的雨伞,然后便放在了号舍外面墙壁上。

用与不用,你自己看着办吧。

放下雨伞后,李财便不再管,继续往下做起题来。

这是最后一道四书义题目,题目也是中规中矩,是出自《孟子》中的一句:“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这句话很简单,意思也就是孔子登上东山,往下一看,觉的鲁国小了。简单是简单,可是要根据这句话写一篇文意畅达的八股文却不是那么简单,真要根据这句话表面意思来写的话,总不能写一篇孔子爬东山的游记吧。

这个题目要放在全文中理解,这句话的全文是这样,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看到这句话,李财就想到了朱熹。

朱熹。朱老爷子在看《孟子》这一章的时候,在边角做了一个注释:“此章言圣人之道大而有本。学之者必以其渐乃能至也”。朱老爷子的意思是说:圣人建立的儒家学说崇高博大,并有它产生的根源。求学的人一定要遵循学习的规律循序渐进,这样才能达到圣人建立的儒家学说那样崇高的境界。

朱熹朱老爷子说的话,可不是普通的话,这可是科举考场上的金科玉律,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

李财沉思片刻,便有了思路,那就按着朱熹的话,作为破题的文字,展开论说吧。

外面雨渐渐紧了。“噼啪噼啪”越下越大,带着冬季残留的寒意,在北风呜呜的驱迂下,沥沥凄凄,如泣如诉,贡院四处,铺天盖地的尽情渲泄。

外面的监考大兵此刻撑着李财给他的雨伞,看着附近的同僚在风雨中瑟瑟发抖,庆幸不已。心里面无比的感激坐在臭号的李财,看向李财的目光都带着感激。

不过,李财完全沉浸在自己墨染的世界里,倒是让那大兵浪费了感激的眼神。

饱蘸墨汁。李财落下了这篇八股文的破题之句:

“圣道大而有本,学者必以渐而至也。”

破完题后,李财文不加点。将这篇八股一挥而就,按照朱熹的话往下展开论述。将儒家学说一通鼓吹,极大的吹捧。把儒家学说比作崇高的泰山,比作浩瀚的大海,比作光耀的日月,当然都有根有源。然后又强调,求学的人要从头开始,要循序渐进。大体就是这样,将这篇八股文写了出来。

到这里,本场考试的三道四书义八股文已经写完了,剩下的四道题应该都是五经义八股文了。五经义的八股文相对来说简单些,这是李财做八 平安做八股文的经验,这完全是个人喜好问题。

李财打开试题卷,继续往下看。

没有意外情况,剩下的四道题目全是五经义的题目,也都不难。李财一口气看过四道题目,思路便顺着外面滴滴答答的雨声蔓延开来。

雨落在房檐上,滴滴答答的,那干脆声中似乎又有些欢快的感觉……李财的思绪也随它离去,那滴滴答答的雨声,深深的荡起了这文思的涟漪,波荡开来,悄然无声。

思路流畅,李财就继续往下做了。

就这样,在雨幕之中,一个戴着口罩的青年,不知疲倦的挥毫泼墨。

下雨天,厕所里的味道更浓,在贡院像李财这样的臭号还有好几个。大部分人都被熏的不要不要的,吐的也都不要不要的了。又有一人坚持不住,被监考送到明经楼去了。剩下的还在坚持的,也都是面色惨白,摇摇欲坠了。

可是李财戴着口罩,似乎一点也不受隔壁臭号的影响,挥毫泼墨,流畅至极,宛若身处鸟语花香之中似的。每一个如厕的考生,路过李财这里,总是被臭号里李财挥毫泼墨的身影所震撼。

“床铺底下抡板斧,螺丝壳里做道场。”

一般人都是这种感觉,宛如在床铺底下耍斧子,或者说是在河螺里面做道场施法一样,都是感觉有力无处施展一样。因为八股文严格的限定了格式和字数,每一句都有固定的式样,排队对偶等等。

不过,李财这一刻感觉自己已经游刃有余了,意之所向,笔之所落,尽是完全契合八股的各种要求。

一口气,李财写完了两道五经义八股文才停下笔,肚子又不争气的翻腾了起来。

于是,李财伸手示意,领了“出恭牌”,在自己的号舍前悬挂了一张油毡布作为门帘,防止如厕时风雨吹进自己的号舍弄湿了试卷,将自己的试卷草纸等全都放进了试卷袋中,挂在了墙壁上,然后才出了号舍去了隔壁的厕所。

虽有口罩,但是一进厕所仍不免难忍异味。

当然,如果没有口罩的话,那就是臭气熏天了。厕所也很不干净,不像咱们现代的厕所那样,有抽水马桶什么的,它是蹲式的坑道,也冲不掉,反正里面是不忍直视。

里面也放置了厕纸,是那种很粗糙的草纸。

李财几乎用平生最快的速度解决完问题,便回了自己号舍。

这个时候大约已经到了下午四五点钟了,外面天色越来越黑,雨也越下越大了,在号舍外面几乎形成了一道水幕,号舍都要成水帘洞了。

就在这时,听到外面发出了一声凄厉的嚎叫。

“曹,漏水了!我的卷子啊!”

然后便看到一个考生状若疯狂的在号舍外大叫,乱跳乱叫,三五个号兵也按不住,最后还是六七个号兵才将其控制住,然后押送至明经楼等候处置。

倒霉的孩子,应该是号舍漏雨将卷子弄湿了,卷子湿了,就会有痕迹,然后试卷就会作废,本场考试也就算废了,会试也就废了。所以,也难免这孩纸这般。

这样看来,臭号,似乎也并不是那么倒霉。李财戴着口罩,自嘲的笑了笑。

会试共有三场,每场三昼夜。由于中间要两次换场,因此实际是九天七夜。在这九天七夜的时间,考生都得在贡院,一直到最后一场考完才会打开贡院,允许考生出场。

第一场七篇八股文,李财在第三天上午很快就做完,工整的抄写在答卷上了。因为第二场要在第四天才开始,所以上午考完,李财便将试卷草纸等全部装在试卷袋里挂在墙上,收拾了号舍,铺好炕,便斜躺在炕上酣然入睡了。

这一日中午,主考官刘三吾领着数位监考人员再次巡视考场,路过李财所在的这一排时,还未走至李财所在的臭号,便被四处荡漾的异味给熏的皱起了眉头。

不过为了做好自己主考的职责,刘三吾还是伸出衣袖掩着鼻息,强忍着继续向前。跟在刘三吾后面的诸位同考,也都捏着鼻子往前跟着又往前走了几步。

一阵北风袭来,将厕所里堆积了三天的排泄物散发的味道倒卷了过来,这酸爽

一位同考终是没忍住,呕了一声,吐了起来。

不过,没有人嘲笑他,因为大家在这一阵北风过来时,几乎都忍不住快吐了。现在他一吐,大家倒是宽心了不少,到时候如果忍不住自己吐的话,也不孤单了。

“洪同考,要不你先回明经楼吧。”一位考官劝道。

吐的胆汁都要出来的洪同考,蹲在地上吐着,却还是伸出了手,坚定的摇了摇,坚持要继续巡考。

等洪同考吐完,徐阶领着众人继续前行。

快到头的时候,听到一阵抑扬顿挫的呼噜声,从前面的臭号传了出来。

往前走了两步,便看到臭号里有位少年睡的正香,盖着一个厚兔毛毯子。呼噜声打的很有节奏。

靠着厕所,还能睡的这么香!我们刚才离那么远都忍不住了,人家汪同考刚刚还吐了呢,这小子就在厕所隔壁。处在厕所味道冲击的第一线,却能睡的这么香!

众人不免觉得惊奇不已,再看一眼,呃,这个号舍的牌号似乎有点眼熟。哦,这不是那个一进场就煮了一锅面条,吃的嗷嗷叫的那个厕所男吗?!

原来这小子,不仅能吃,还能睡啊!

不过,这小子能吃能睡,似乎不能做题啊,第一次见他时他吃面条,这次见他呢他在睡大觉。再看看他的号舍,墙上挂着的试卷袋很是整齐。似乎未曾动笔一样,好像刚发卷时就这样装在试卷袋里的。

哎,真是可惜了。

要是昨天那个吐的晕掉的举子能有他这般忍受的能力,该多好啊!诸位考官想到另一个臭号吐得昏厥的考生,不免叹息开来。

一个能忍受,却无能做题。

一个能做题,却无能忍受。

真是可惜,可恨啊。

当然,可惜的是那位吐得昏厥的那位考生,可恨的自然是呼噜打的很有节奏的李财。

李财这一觉一直睡到下午监考官来收第一场考卷。被监考的大兵叫醒后,李财起来将试卷交给在一旁一脸鄙视的收卷官,这位受卷官也是跟着徐阶下午巡考的一员,中午时见李财睡觉。没想到快傍晚收卷时,这小子还在睡觉,肯定是没有答题了。

; 鄙视之!

受卷官弥封后,又给了李财一个鄙视的眼神,然后捏着鼻子走了。

此时,外面的雨还在淅淅沥沥的下着。李财交后。披着厚兔毛衣服,从包袱里取出一些果脯还有肉干,借着炭火盆烤了烤,吃了顿晚饭,然后又接着睡了。

毕竟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