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情结大明 > 第一百一十四章,燕子不归春事晚

情结大明 第一百一十四章,燕子不归春事晚

作者:步枪子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0: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诸位。即便是我不说,大家也应该知道本次会试的重要。圣上对本次会试的看重,想必大家也是看在眼里的。第二场的青词便是圣上的旨意。所以,刚才是盟誓要走心”

刘三吾说着将目光一一的扫过众位考官。一贯带着笑容的老好人刘三吾,此刻少有的严肃。

“不然,小心诸位的身家性命!圣上眼里可是容不得沙子的!好了。本官相信诸位都是公正之人,开始荐卷吧。”

刘三吾说完。挥了挥手,示意本次会试阅卷正式开始。

会试阅卷和乡试阅卷一样。各房阅卷官是没有决定权的,他们只是把那些他们认为好的卷子圈出来,推荐给主考官,这被称为荐卷,俗称出房。那些特别出色、得到特别推荐的则被称为‘高荐‘,而那些没有得到他们推荐的卷子则被称为‘落卷‘。考官对这些落卷也必须写上批语,说明不予推荐的理由。

若成了荐卷,被取中的概率也就有五六分。副主考看了若也中意,便会在荐卷上批一个‘取’字,然后送正主考,若得了这个‘取’字,概率便增加到八、九分了,等最后主考官也中意,便会再个‘中’字,一份朱卷经过这些程序也就算修成正果,恭喜高中了。

会试阅卷时间,大约只有十二天,在这短短的十二天内,每位同考官要阅五百多份卷子,三场累加,阅卷总数近一千五百余份。在这样仓促的时间内,要详阅每场的所有卷子,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逐步形成了只注重首场试卷,即每位考生必作的“四书”义,而对其他场次的答卷,便未予以过多的关注了。

当然,本次会试例外,他们还要着重重视第二场试卷,因为这一场试卷有李善长出的青词题。

在考官忙碌的批阅第一场试卷的时候,第二场考试已经结束了。本次会试也就剩下了最后一场考试。

这最后一场考试的试题,在众位考生期盼的目光中发下来了,没有枉费考生连夜的祈祷,这最后一场的考试总算没有像第二场考试那样整什么幺蛾子,本次考试考的跟以往一样,也是考经史策五道。

这一场考试的五道考题也是中规中矩,没有什么让人觉的有什么反常的。经过呕心沥血构思青词后的考生,总算可以舒上一口气,按部就班的答题起来了。

李财也是一样,唯一不同的就是比其他考生多了一个口罩,当然还有超越他们几百年的历史感悟,这对于经史策题是很有帮助的。站的高,自然就看得远;看得远,自然就有优势。

当李财在努力做最后一场考试的时候,有三艘大船沿着京杭运河来到了以漕运和商业为主的天津港。

“小姐,这是哪儿呢,怎么有这么多船啊。哇,那个船好大啊!”

一个包子小丫鬟张婷出现在了大船亭楼高阁上,看着天津港前排了有好几里的远的船,惊诧的嘟起来小嘴。

“少见多怪,那是海船,这是天津卫,全国各地漕运往京城的船只都要途经此处。”在大船亭楼高阁上又出现了一位绝美的少女,手持一卷书册,在包子小丫鬟额头上轻轻敲了一下,娇嗔道。

“天津,那不是就要到京城了?小姐,不知道姑爷考完了没有”包子小丫鬟张婷小胖手捂着脑门,圆圆的大眼睛闪闪发光。

“哪个有工夫管那只癞蛤蟆。”

绝美的少女扁了扁樱唇,嗔道,然后纤纤玉手合上书卷,往阁台下走去。

书卷内,一个被精心收藏的文思泉涌符露出了一个小角。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四月的京城,虽还春寒料峭,可是春天已经迫不及待崭露头角了。朝阳处的温暖阳光从天空流下来,融化了硬硬的地面,暖开护城河流的冰面。流水声一天天渐渐地响起来,顺着地心引力欢快的向下流淌去。

当燕子出现在摇曳着的杏树朦胧花骨上时,京城仿佛一夜间已是满目春光了。

今天已经是会试的最后一天了,这一日天还未放亮,李财便已经起床洗漱完毕,再次戴上口罩,然后就着火盆烤了些肉干果脯,艰难的塞满肚子。已经八天七夜了,除了第一天做了炖肉粥面条外,剩下的每一顿都是这样味如嚼蜡的对付,对于身为吃货的李财来说,这几乎是难以忍受的折磨。

另外,这些时间以来,自己还没有洗过头呢,更别说洗澡了。别人还好,自己身处臭号,这几乎就是浩劫!这么长时间下来,自己身上似乎都被隔壁的味道浸染了,带的两套衣服几乎全都覆没了。身体也是乏累不堪,比当初乡试乏累多了。

所幸,今日是第九天,是会试的最后一天了。

臭号,今日再忍你半日!

李财收拾妥当,便将号舍整理一番,将木板再次横在号舍墙壁间,摆好笔墨纸砚,铺好试卷和草稿,将自己昨日没有完工的考试继续进行到底。

昨天下午三点左右,李财便已经将第三场所有的题目全部做完工整的写在草稿纸上了,到傍晚已经将草稿上两道题的答案抄写在答题卷上。也就是说,今天只要将剩下的三道经史策按部就班的抄写在答题卷上,本次的会试就圆满完成了。

闭目养神,待身心调整到最佳状态的时候,李财取来毛笔饱蘸墨汁,全神贯注的将草稿上最后三道经史策题的答案,抄写在答题卷上。

在李财认真抄写的时候,已经有考生写好试卷。收拾了东西,将写好的试卷放好,最后再仔细的回味这个自己奋斗的地方。

会试有规定,交卷后必须等到最后一日方可出去。出场的时候分三批交卷,午前一批、午后一批、傍晚一批。所以,这些提前交卷的学生,只能先等着,等到最开始午前一批放行。

当李财将第二道题抄写完毕的时候。就听到号舍外面脚步声阵阵,嘈杂的声音从附近传来,抬眼望去,便看到号舍外有不少监考的大兵来回走动,另外还多了些书吏往来。

疑惑时,便听到数声清脆的击云板声传来,然后有书吏在号舍外大声的喊道:“头皮放牌的时间到了,有做完要交卷的考生可以举手示意交卷,发签后令牌出场。”

第一批交卷的考生,听了这话。便迫不及待的陆陆续续交卷,领了牌,由监考人员领着出场去。会试的九天七夜,几乎将每一位考生都磨瘦了一圈,每一位出场的考生都是经历了一场异常激烈恶战,早就忍不住想要回家好好休养一番了。

李财因为还有一道题没有抄写,所以只好等着第二批交卷出场了。

时间充裕,李财将最后一道题抄写的公公正正,字体也几乎是最佳水平,笔精墨妙。力透纸背。

等到书吏提示第二批交卷的时候,李财也举手示意交卷。一位受卷官走来收卷,将李财的试卷检查一番后,便开始弥封。将李财在答题试卷卷首填写履历(姓名、年岁、形貌、籍贯、有无过犯行为、应试情况、父、祖、曾祖姓名)处翻折封盖,骑缝加盖“弥封官关防”,然后收起来再由监临官盖上红印,并盖上与朱卷相同之红字编号。这也是科举考试中防止舞弊办法之一。

受卷官收卷后,交由了李财一张放行牌。李财背上收拾好的行囊,提着自己的考篮。和外面一直陪了自己九天的监考大兵打了个招呼后,便随着引导大兵,大步往场外走去。

雨雪瀌瀌,

见晛曰消。

离自己的臭号越远,李财便越是觉的阳光是如此大好,空气是如此清新。会试漫漫,总算考完,心情不是一般的好啊。

李财是如此觉的,不过一边一起等候出场的考生可不是这么觉得。

你离开臭号,你是觉得空气好了,可是你有没有想过我们!

附近提着考篮,背着行囊的考生,一个个都不约而同离李财远远的。虽然互不相识,但是李财身上散发的味道还是让诸位考生侧目不一。

有考生是看到李财从臭号出来的,小声的告诉了周围的人,于是人们更是躲的远远的了。

呃,这人可是臭号了的倒霉蛋,咱可得理他远些,省得霉运传到自己身上。要知道,自有史一来,所有的处在臭号考试的考生,从来没有一个考出好成绩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都落榜了。几百年了,从没有过例外,这可是出了名的考场最大霉运啊!咱可得离这人越远越好,省的被霉运传染了,自己这次会试考得还是不错的。

所以,周围人鄙夷的看着朱平安,躲的远远的。

对于周围人的鄙夷,李财视若无睹,微微勾着嘴唇等着放行出场。谁言臭号不能跃龙门!

终于,大门打开,李财他们这第二批交卷的人也都陆续出了场,李财跟在众人后面出了贡院。

此时大门外面人山人海,积聚了许多考生和等候的家人,有第一批交卷后的考生在外面等着自己一同考试的朋友,也有家人在等候考试的考生,三三两两,三五成群,交头接耳的讨论着同一个话题—会试。或是交流答案,或是询问考得如何,或是说些考试时的事,很是热闹。

这种情况跟高考考完差不多,只是人穿的服装不一样,让李财有一种回到现代的感觉。

其他人一出来,就有人迎上来,嘘寒问暖,询问考得如何。

不过,挤在门口穿着华丽等候考生的家人,一靠近李财,便都不约而同的捏着鼻子,鄙夷着,躲的远远的。

外面等候的考生和家人,可没有人知道李财会试分在臭号里了,只是当李财个人卫生习惯不好。

这人怎么这么大味!该不会是掉进便桶里了吧!或者不会是考试紧张便溺于裤子里吧!瞧他那头发,这人怎么这么邋遢,一脸衰相,就冲他这一身味,也能肯定他得不到文曲星的垂青,一看就知道他这次考试是没戏了。

哎呀,这人卫生习惯怎么这么差,别说考试考不好了,就是以后娶媳妇都是问题吧,别看是举人,也别想娶个门当户对的大家闺秀了,只能凑活着娶个村妇什么的了!

毕竟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