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 第72章 未知的国运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第72章 未知的国运

作者:江边人暖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40: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朱标这时合上记录的本子,站起身来问道:“张师,什么是辩论赛?”

张天赐呃了一声,不等说话,便听宋濂在后面说道:“辨者,争彼也。论者,议也,应当是互相争彼互相议论的一种比赛,倒是和古时名家群论百家的情况有些相似。”

张天赐点点头,辩论这玩意还真是古代的名家首创,主要讨论的就是事物绝对的本质,和客观上的意义。

张天赐给诸位皇子们定下了一点规矩:“我那有沙漏一个,每次漏完需半盏茶的功夫,各位到时分成两派,每次发言需要控制在半盏茶内。”

“具体的辩论内容嘛,则选定今天的教学内容,便考各位【作为一国之才,是能力更重要还是人品更重要】。”

“获胜队伍内,我认为起到最重要的作用的第一名,到时候单独来找我,我给他开个小灶,教一些不教给别人的东西。”

“比如,能让普通人都能轻易预测国运的《国运论》。”

……

“小兔崽子,知道咱为啥罚你吗?”朱元璋手指敲着桌子,面前摆放着上午上课时说过的《国运论》。

张天赐一脸无奈,带着包括朱标和宋濂在内,课堂内所有人跪在御书房。

“呃……是因为微臣私藏宝书,没有献给陛下,所以受罚。”

朱元璋腾的一下站了起来:“嘿,你个小兔崽子,别以为咱听不出你话里骂咱的意思。”

“咱是怪你藏书吗?你就算写了造反的书,你只要不拿出来,咱也不会罚你。”

“咱生气的是,你既然要搞什么比赛,那就正儿八经的搞,奖励整点黄金象牙的不就行了,非要搞什么能预测国运的书。”

“你这书拿出来,咱的其他儿子还敢赢吗?他们若是赢不了,心里不会有别扭吗?”

“你是真傻还是假傻?你这是报复咱,算计咱的儿子,还是你真的蠢到,不知道这么做会让咱儿子们内讧?”

张天赐摊摊手:“陛下,我是真不知道啊,我就想着添点彩头,也没想那么多。”

“更重要的是,微臣家里很穷啊,没有陛下说的黄金和象牙。能拿得出手的,也就我写的那些书了。”

朱元璋冷哼一声:“你别以为咱不知道,你给吴复家的白糖方子,让他们家赚了多少钱!”

张天赐尴尬的笑了笑:“那也是人家的,我就一个上门女婿,哪能和老丈人家要钱。”

“而且老丈人家也不是没有儿子,就像您一样,有好东西不都给了儿子,哪有先给女……呃,当臣没说。”

张天赐一句话不仅仅真情流露,更是直接捅了朱元璋的肺管子。

确实,现在无论民间还是勋贵家,还秉承着好东西先给男孩的观念,按理来说皇帝家这么做也不算错。

可是这事做得说不得,怕就怕有人以此为借口又宣扬什么昏君啥乱七八糟的的口号。

要知道,现在除了外患,内忧的白莲教也是一大祸患。

朱元璋坐回位子上,哗哗的翻着张天赐写的国运论。

这本国运论是用国富论和资本论中的一些观点拼凑出来的,属于是缝合怪级别。

然而对于朱元璋来说,就算是后世的缝合怪,其中简明要义的思想也足以让朱元璋震惊。

“算了算了,跟你计较反倒显得咱小气。”

“标儿,你跟张天赐这小崽子学可得聪明点,别被他坑了还不知道。”

张天赐呵呵笑着挠挠头,对朱元璋说道:“陛下多虑,微臣坑谁也不能坑太子殿下。”

朱元璋只是冷哼一声,也没有继续说话,而是低头看起国运论。

既然朱元璋说了不计较,众人也就不用跪了。

可怜的宋濂,因为没有及时阻止张天赐的行为,导致他都六十一岁了,还要跟着一群小辈一起被罚跪。

好在只跪了不到两刻钟,宋濂的身子也能吃得消。

因为张天赐的行为,下午自然就不能再上课了。

张天赐现在没有别的官职,除了下午抽空跑一趟新的试验地选址,看看工程到哪一步了,剩余时间也就是回家完善工业发展图谱。

这时张天赐正往正阳门外走,却听后面宋濂急忙的召唤声:“张大师,张大师,等等老夫啊。”

张天赐疑惑宋濂来找自己做什么,自己和儒家不对付的事,宋濂应该也知道,既然宋濂知道那为何还往自己身边凑?

只见宋濂小跑过来,气喘吁吁的说道:“张大师,您这是要去做什么?”

张天赐指了指不远处的正阳门:“去看看实验室的新选址。”

“正好陛下否了提名的请求,那不如就让宋大儒来提一个?”

宋濂闻言赶忙摆手:“陛下都不提,我哪敢上书啊。我看不如您去问问太子殿下,太子殿下仁义,他应该会同意的。”

张天赐笑眯眯的看着宋濂,嘴里立刻接话问道:“是哪种仁义?不会是你们儒家构想的那种仁义君主吧?”

宋濂面色一变,跟着张天赐走了两三步,这才缓缓说道:“唉,天下百官皆有利己之心,太子殿下自然不能和古儒构想的君主一般。”

张天赐听到宋濂这么说,这才满意的点点头:“宋大儒啊,你来找我有什么事就直说吧。”

宋濂见张天赐把话挑明,索性也不再寒暄,而是直接说道:“张大师,你可不能再继续教太子殿下这些……毫无人性的治国之法了。”

宋濂口中的毫无人性,并非是贬义词。

儒家崇尚仁义礼智信,认为万法当由这五种思想中延伸。

而张天赐教授的却是纯科学,不带有一丝人类情绪的,绝对冷漠的思想和政治。

这样的思想如果真被朱标学去了,宋濂是真担心天下会变成什么样子。

当然,宋濂的担心并不是指天下会变得混乱,而是因为前朝的经验是一点都没有,这让宋濂根本无法判断,大明要是走上张天赐给予的道路,会变成什么样子。

二人平行,一路向新选址走着。宋濂将自己内心的担忧一点点说给张天赐,张天赐不时点头一下摇头一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