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 第88章 沉默,就是最好的应允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第88章 沉默,就是最好的应允

作者:江边人暖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40: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如果张天赐在没有工资情况下,还被罚款了,那他们户部这一派系的人还怎么在朝堂上混?

徐本摇摇头,只能说别的皇帝对自己人都是轻拿轻放,到张天赐这朱元璋是碰都不碰。

比不了,比不了。

随后工部尚书赵翥上奏汇报,去年大雪,北方雪灾的后续救援还算妥善。

二十万灾民后续只死了三千多人,其余的人都被暂时保住了。

只是朝廷虽然有意让商贾参与救灾中,但是敢响应号召的真不多,只有寥寥七八位不大不小的商人和朝廷谈了合作。

最后也只帮助复原一千二百户住宅,其余四万户的家庭只能由朝廷承担。

而去年朱元璋曾经小规模搞过一次国债,只是那笔钱都扔到了马克沁的生产中。

如今因为救灾朝廷又没钱了,这次朱元璋是实在没办法,只能将国债一事摆在朝会上。

借五百万两,相当于洪武四年四分之一的税收,定五年期,年率2.5%。

看着因为贫穷而窃窃私语讨论的百官,张天赐紧皱眉头,思索半晌后,还是叹息一声。

是时候该激进一些了。

“陛下,臣有事启奏!”张天赐突然上前一步,整个朝堂随之安静下来!

“唐宋时曾多有倭岛佐渡石见出金银之说,我等何不直接出海,至倭岛夺此金银矿藏?”

虽然此时的佐渡金山和石见银山还未开始大规模挖掘,但是根据倭岛当地的史记记载,石见和佐渡两地此时已经有一些小家族进行小规模的开采,而这些小家族也常与蒙元和高句丽进行贸易。

如果要等内循环经济复苏,不知道还要等多少年。

与其等待,不如拿一直有世仇的倭岛开刀。

有了马克沁,万事不用愁!

大明大航海的第一步,就从小倭岛开始!

关于张天赐提议出征倭岛,夺取佐渡石见两块地方的提议,朝堂内自然是争论不断。

先不提之前倭岛只能算作沿海的疥癣之疾,单谈论这事只是传说,能靠谱吗?

万一去了一趟,发现啥都没有,那大明的经济能承受住这样的阵痛吗?

而且,儒家的传统思想也是一道横在眼前的阻碍,例如宋濂便极其反对主动出征,因为在宋濂看来,打蒙元那是收复唐时失去的故土,打倭岛那就算作主动侵略了。

张天赐见朝堂上争论不休,只能亲自下场,帮百官解决后顾之忧。

“微臣有两策,可保此行万无一失。”

“一,除去大明军队占据佐渡石见之外,也可号天下商贾通倭岛,可划地分之,转移倭岛内部政治视线,以减轻我佐渡石见两地的防守压力。”

“二则为,一旦倭岛局势紧张,有激烈排外举动,可扶持傀儡政权,同时派出明军给予倭岛正面压力。”

“如此三方混乱局势之下,我大明自可将倭岛压制的服服帖帖。”

“如果上述两种方法皆无用,那么……自可多所残戮、鸡犬无余也。”

张天赐的提议自然和儒家传统背道而驰,但是张天赐提出的商贾入倭的计策,却让百官有些犹豫。

虽然朱元璋规定了四品之上不可经商,但是如果你说哪个朝中大官和商贾巨富没有任何交流,这是没人信的。

而所谓的四品之上不得经商的限制,也不过是朱元璋不希望这群官员做的太过而已。

商贾入倭,对于朝廷来说是无穷无尽的税款,是大笔的海关白银自然,对于勋贵大官来说,则是每年增加的“奉承”,是自己手中越来越多的土地和佃户。

同时,哪些商贾能下海,哪些巨富能出洋,这背后的利益也会牵扯到几百几千人,乃至几万几十万的大明商人和无数手工业者。

朱元璋看着朝上的文武百官,一听到张天赐提议商贾随军入倭,便一个个不再抱着儒家经典不放,反而变得默不作声。

沉默,就是政治中最好的应允。

朱元璋冷笑一声,想来今天张天赐这策令若是他不同意,恐怕这群文武百官,会挨个给他上书吧……

闭目沉思一会,朱元璋最后还是暗自在心底念叨:罢了罢了,等以后再收拾你们。

官员不再反对,朱元璋也顺水推舟,民间的商人听到可以下海经商,一个个高兴的差点跳起来。

三股力量一同推行这一件事,征伐倭寇这事自然是成了。

短短不到一个月,刚刚三月份开春,民间的商贾就开始催促自己上线的官员,询问朝廷什么时候同意下海。

而那些官员则一层一层向上打听,直到传到朱元璋的耳朵里。

朱元璋终于绷不住了。

“这群蛀虫!都是蛀虫!”

“他们都在喝咱大明的血!吃咱大明的肉!”

“你还笑!你不觉得生气吗?你没看到这群官员和商人在做什么吗?”

朱标抹了一把老朱喷出的唾沫,一脸苦笑道:“父皇,这事张天赐不是早就告诉您了吗,而且您自己也有预感啊。”

朱元璋冷哼一声,一脚将桌子踹翻:“咱为什么生气?那是因为咱没想到整个朝堂上,就他妈没一个干净的!”

“一个个都说是咱的老伙计,可是在看他们干的事!和商贾勾结,收受贿赂,他们也算咱大明的官?!”

朱标见朱元璋越说越气,赶忙上前拍着朱元璋的后背:“爹,您顺顺气。跟着您一起打江山的兄弟,徐叔叔冯叔叔他们不是……”

听到朱标这么说,朱元璋嘭的一声,一拍桌子:“就是他们!就是他们家!”

“你真以为,他徐达汤和还有那个什么冯胜他们,就那么干净?”

“是,他们可能干净,但是他们的儿子呢!”

“算了,咱也早该认了,这皇帝啊,孤家寡人啊。”

朱标在一旁犹豫一下,最后还是提议道:“要不,就听张天赐的,给商贾加税吧。也算是敲打一下这些勋贵。”

朱元璋喘着粗气,闭上眼睛缓缓想了一会,待呼吸平稳之后又睁开眼睛看向朱标:“标儿,你觉得这税该加多少?”

朱标想了想,说到:“儿臣认为,当在加一成……”

朱元璋咧嘴冷笑一声:“就这?这也算敲打?要加税,那就狠加!国内商税加到四成!倭岛卖至我大明的商品,海关之税加到七成!”

“咱大明的银子,一分也不能流出去,那海外的银子,全都是咱大明的!”

朱标这时在一旁小声说一句:“父皇,小心通货膨胀……”

“哎呦!”

朱元璋收回拍打朱标脑袋的手,呵了一声说道:“这还用你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