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 第89章 大明第一邪典发明家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第89章 大明第一邪典发明家

作者:江边人暖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40: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吴良、吴祯。大明最为杰出的水上将领之一,且为极少数兄弟二人皆有指挥海战的天赋。

“将大炮装在船上倒是有,只是每次都需要复位,主要目的也是为了打破船体。我不明白,固定在船体上是为了什么?”吴良看着张天赐画出的船炮,微微皱眉。

“至于马克沁固定在甲板上,倒是可以考虑考虑,以防备敌手登船。”

张天赐嘿嘿一笑,叫助手带来一个粗壮的压缩弹簧:“火炮固定在船上,自然是为了增加射速和精度啊。我们改造了火炮的弹头和激发药,再用传统的带轮火炮太影响准度和射速,所以必须固定在船上。”

“火炮下增加一块阻碍块,用这减震弹簧相连,便能在保证船舱安全的情况下,卸掉最多的力。”

吴祯在一旁摇摇头:“这看似合理,可是实际上火炮的力量还是要传导到船体上,依旧不耐用。”

张天赐点点头,随后让助手又拿来了一个粗壮的拉伸弹簧:“可以制作滑轨,炮下铸钩,与拉伸弹簧连接,如此也能卸掉力气。”

吴良看了两眼,突然问道:“两者能不能都用上?”

张天赐一脸无语,又让助手韩玉成拿来一个小模型:“还以为能糊弄糊弄你们,没想到二位却有奇才啊。”

吴良吴祯对视一眼,一起哈哈大笑两声,吴良说道:“原来张先生是在考验我们,不愧是陛下眼中的大才,这份谨慎就值得咱们学习啊。”

“这炮…咦?原来这弹簧不是外置,而且底部内设啊。等等,这炮下铺设的,是钢铁?”

吴祯微微皱眉:“如此沉重,不知又要占用多少吃水,如此一来,船上能载重的就更少了!”

张天赐摇摇头:“咱们这次不用普通的船,咱们这次用蒸汽来驱动船。”

“陈友谅的船还是比较先进的。就是过于保守,咱们这次的船一半都使用钢铁!”

“船只内部使用钢铁梁和螺栓结构进行稳固,外部还是以木制加包铁为主。抛弃原有的风帆结构,使用最新的蒸汽机来带动螺旋桨,转向不再需要人力和帆向,改为螺旋桨变向。”

“为了保证能够装载足够多的火炮、物资、士兵,首船要增加一倍长度,内部装设特殊设备【陀螺仪】,这些陀螺仪由单独的蒸汽轮组驱动,根据错位结构,当左右摇晃时,陀螺仪则会向相反的方向偏移,以保证船只的平稳。”

“陛下为了此行,将三艘龙船都当做副船运到天津港去改造了。江阴候、靖海侯,这次朝廷可是下了血本。”

“拿下佐渡和石见两个区域,你好我好大家好,官员、商贾、朝廷、陛下一起富裕!”

“任务如果失败了,大家一起人头落地,大明经济崩溃,不仅各位的富裕留不住,背后的家族也要被掏空用来填补国库。”

“您二位是大明最有经验,最优秀的水军将领,如果此战定了乾坤……那二位就是挽大明于贫瘠的英雄!”

吴良吴祯对视一眼,对张天赐说道:“张先生放心,定不负陛下期望!”

张天赐对于陆战都不怎么了解,更何况是海战。

说到底张天赐也只能给二人说明利害关系,至于战术层面的问题,那就让朱元璋和这两名水军奇才去操心吧。

离开工部,便看到陶成道风风火火跑了过来。

“成了!张天赐,我成了!”陶成道手舞足蹈,又气喘吁吁的对张天赐说道:“飞天之机关,成了!”

张天赐闻言瞳孔一缩,心中暗道,这陶成道竟如此有才?

后世的莱特飞机真被他搞成了?

紧忙跟着陶成道来到大明科学院的机械部。

进门一看,却并没有看到什么飞机。

张天赐正疑惑呢,只见陶成道指着一边,一个傻大黑粗的,看起来像是克苏鲁风格的中世纪机械造物摆在那。

“这…陶老,您若是累了便歇一歇,这一大坨废铁怎么能算飞机呢?”

陶成道快步跑到这一大坨机械身边,不可置信的看着张天赐:“小兔崽子你什么意思?以为我出幻觉了?”

“飞机有什么难的,不过是两个翅膀,上弧下平,通过推力和气压差飞行而已。”

“飞机真的难度是发动机啊!难不成你打算给飞机安装个蒸汽机上天吗?”

“你看看,唉!你别躲!这真是发动机!”

将打算跑路的张天赐拉了回来,陶成道絮絮叨叨的开始解释道:“这是我自己手搓的,冶铁部效率太慢了,等他们把我要的模型打出来,都不知道猴年马月了。”

“所以我就自学了打铁锻模,你别看这发动机丑,你是你看这和你书中写的一不一样?”

“你看,这是曲轴,这是气门,这是活塞,这是连杆,这是不是和你书上写的一模一样!”

张天赐看着这坨克苏鲁的造物,一边艰难的跟着陶成道的解释辨认着结构,一边又和脑海中汽车发动机的模样进行对比。

有一说一,不得不说。

这玩意样子是怪了点、丑了点,但是身为汽车发动机的大部分部件,该有的都有。

“这个……是高压线圈结构?这是火花塞???”

“你踏马开挂了吧?”

陶成道一脸的疑惑:“开什么?开挂?什么意思?”

“这不是你书中写的,火花塞点燃燃气,燃气推动活塞,驱动整个机械运转吗?”

张天赐啊了一声,看着这有婴儿手臂粗细的火花塞,一时间惊讶的说不出话。

“不是,火花塞内部的绝缘……”

陶成道指了指一旁的松脂:“喏,松脂。”

“我还怕松脂会融化,内外层还各加了一层陶瓷。”

张天赐还是觉得不敢相信,又指着火花塞后面的电线:“那你是怎么操控火花塞点火的?”

陶成道又指了指一个活塞连接的另一个机械结构:“喏,机械操控,这有一个单独活塞,所有火花塞的通电信号都是通过机械连接的,这个单独活塞每一次复位都会让齿轮带动通电装置,进行一次点火。”

听完陶成道的解释,张天赐站在一旁啧啧称奇。

陶成道这个发动机堪称歪门邪道之典范。

它既符合原始发动机的基础结构,陶成道又对原始发动机添加了一部分现代发动机改良。

这台原始又现代的发动机,他使用了最为原始的机械传动结构,各种可以简化掉的结构严重的浪费了这台机械的性能。

然而陶成道却又在上面,增加了十九世纪末才出现的火花塞——车用高压线圈——电池的结构。

这台发动机的马力甚至都达不到一匹,因为他浪费了一个活塞的位置,以这个时代的微雕技术,火花塞和高压线圈注定难以小型化。

但是正是这种堪称鬼才一般的机械化改造,让陶成道毫无意义的成为大明第一也是唯一的,邪典机械师。

毕竟后世可从来没想过,使用纯机械结构驱动火花塞点火。

从婴儿手臂粗细的火花塞和高压线圈中,张天赐不难看出陶成道对机械的热爱以及……过分独到的见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