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带着老朱去穿越 > 第216章 圣人

大明:带着老朱去穿越 第216章 圣人

作者:男儿带吴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3:46:18 来源:小说旗

赵长歌挺佩服朱高炽的政治嗅觉的,仅凭自己的一些讲述就能猜到了当时的情况。

“没错,这是皇权跟文官集团的再一次拉扯,无论是朱厚照还是以内阁为首的文官集团都不愿意轻易的低头,而朱厚照这一次也是发了狠,他后面又命令各衙门堂上官和锦衣卫官校监督谏诤官员的罚跪情况,又命令为黄巩求情的大理寺寺正周叙等十余人每天带枷跪在午门五天。”

“到了三月二十五日,见文官集团还不愿意低头,朱厚照直接下令对舒芬等107人施以廷杖三十,然后全部外放。”

“这一场拉锯战历时多日,到了四月十五日,朱厚照又下令对黄巩等谏臣施以廷杖五十,然后革职为民或者降三级外调。其中陆震、李绍贤等十一人直接被廷杖至死。”

如此手段已经是非常的狠辣了,一般情况下大臣们看到了皇帝这般决心,都会心中有恐惧,可是此时的文官已经习惯了凌驾于皇权之上,他们畏惧也不愿意重新回到向皇权卑躬屈膝的时候,所以这一次文官集团分外的团结,朱厚照的狠辣手段不仅没有吓到他们,反而使得他们更加的团结。

朱元璋听到这里都觉得有些无奈了,什么时候皇帝的屠刀都吓不到这群文官了,要是这群文官在面对外敌的时候也有如此的骨气,那大明必将牢不可破。

事实上,文官并不是不怕死,只是他们已经习惯了权利不愿意放手。

“朱厚照虽然抗住了压力,可是他的南巡计划也因为群臣的谏阻而被搁置,这个时候的朱厚照对于收权更加的迫切了,等到了五月的时候,朱厚照再一次迎来了机会,御史萧淮奏称宁王朱宸濠谋反,朱厚照一听就乐了,这不是又给了他御驾亲征的理由了嘛。”

“刚开始朱厚照接受了杨廷和的建议,效仿明宣宗处置赵王朱高燧的方式,派太监赖义、驸马都尉崔元和都御史颜颐寿前往南昌宣谕,要求宁王朱宸濠献还护卫、屯田、并不准再招募士兵。”

“可私下里,朱厚照的宠臣钱宁与宁王朱宸濠早就有所勾结了,将这些情况偷偷的告诉了宁王朱宸濠,于是他在六月十四日的时候,自称奉了太后的密旨,起兵谋反。”

“宁王造反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的,他杀死了江西巡抚孙燧和江西按察司副使许逵。朱厚照在朝堂上大发雷霆,当场下旨削宁王朱宸濠的爵位,并且在群臣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直接宣布自己要御驾亲征,就这样,朱厚照迎来了自己第二次御驾亲征的机会。”

“别看朱厚照在朝堂上大发雷霆,可是知道宁王造反后,其实朱厚照的内心还是非常的开心的,他完全不担心宁王造反会动摇国本,他坚信自己的能力想要制服一个宁王轻轻松松,反而因为宁王造反给了他御驾亲征的借口,所以在八月二十二日的时候,朱厚照亲自带兵启程,朱厚照希望借助这一次的机会,亲自擒拿宁王,以彰显自己的风采,只要成功,自己的声望一定会再上一层楼,到时候民心军心皆在他手,他就可以逐渐的压倒朝中的文官势力,可是这一次朱厚照怎么都没有想到,仅仅是出征了四天,他还在路上的时候就收到了消息,宁王竟然已经被擒获了......”

一本正经的出征,这才刚刚走到京城郊外涿州的朱厚照就收到了自己这一次出征的目标已经被人拿下了的消息,可以想象当时的朱厚照心里有多么的憋屈,他还妄图借助这一次的机会刷一下自己的声望,这什么都准备好了,这刷声望的boSS被人抢了,那个时候的朱厚照气的差点一口血喷出来。

朱佑樘原本听到宁王朱宸濠造反的时候还是有些担心的,可是没想到宁王造反这么不堪一击,大军还在途中的时候就已经被人拿下了。

“看来这正德朝也是有能人的,这么快就把谋反的宁王抓到了,只是朱厚照一番谋划再一次化为乌有,可谓是天意如此啊......”朱元璋有些感慨的说道。

“能人?老朱,你可知道抓住宁王的人是谁?”赵长歌挑了挑眉毛说道。

朱元璋顿时起了警惕之心,赵长歌特地这样问,难不成这个抓到宁王的人非常的不凡?

“是谁?”朱元璋好奇的问道。

“是当时的南赣汀漳巡抚王守仁。”赵长歌说道。

朱元璋环顾了一圈问道:“这王守仁你们谁认识?”

其余人自然是都没有听过王守仁的,毕竟他们的年代王守仁都没有出生了,倒是朱佑樘仔细的想了想,然后才从模糊的记忆里找到这个人。

“朕若是没有记错的话,这个王守仁是不是王华之子?。”若不是王守仁的老爹也是朝官,恐怕朱佑樘还不一定能够记住他的名字。

朱元璋皱了皱眉头,一个官员的儿子能有什么不一样的,值得赵长歌特地这样问吗?

“没错,就是这个王守仁,他可不是什么普通的人物啊。”赵长歌很是感慨的说道。

朱元璋笑了笑:“可以这么快平定宁王之乱,的确算有些本事,可是这样的事情能做到的不少吧,咱身边的大将有很多人都可以做到。”

“这点军事能力是王守仁最微不足道的的地方了。”赵长歌直接解释道:“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又号乐山居士。王守仁之学以“心”为宗,提出了心即理的命题,断言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倡言知行合一,王守仁乃是心学集大成者,华夏历史上几千年,被称为圣人的只有两个半人,其中一个是儒家的创始人孔子,而另一个就是心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最后半个则是晚清名臣曾国藩。”

圣人是什么概念,根本不需要赵长歌再去解释别的了,光是这两个字就足以证明王守仁的分量了。

朱元璋对于很多读书人都嗤之以鼻,可是对于圣人他同样心怀敬畏,这就是圣人的含金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