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家父暴君李世民 > 第二十六章醴泉

家父暴君李世民 第二十六章醴泉

作者:青叶7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43: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三日的时间,李治再次转遍了整个昭陵所在的九嵕山,甚至是包括周遭的一些地方。

但都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用来鼓捣石灰与水泥。

在他看来,能够用来鼓捣石灰、水泥的地方,最好与水相邻。

而就在他们败兴而归驿馆时,跟着他们同样转了三天的工匠周老实,提了一个地方:烟霞镇。

距离九嵕山也不是很远,而且那里还有一口砖窑,不知道合适不合适。

李治听后瞬间大喜,那样的话自然是再好不过。

回到驿馆后,依旧是忍不住兴奋的李治,在吃饭时还不忘赏了周老实与陈不同两个工匠一坛酒。

对于陈不同、周老实两个工匠三日来的表现,李治还是很满意的。

周老实人如其名,确实就是个老实疙瘩,话不多,但只要开口,几乎都能说道点上。

对于包括一些机关暗道等等,都是有着极高的造诣。

这也是为何他会被招到九嵕山参与修建昭陵的原因。

那日也是他替李治回答了为何要火烧石头的问题。

而当周老实端起一碗酒,正准备喝下时,李治忽然问道:“周老实,你这祖上不会是摸金校尉出身吧?”

周老实的双眼显得有些浑浊,皮肤黝黑粗糙,皱纹很多,朴实中带着憨厚,一时之间没反应过来。

“就是盗墓的。”李治直白道。

瞬间周老实手里的碗抖了抖,黝黑的脸立刻变的紧张起来。

“没事儿,放轻松,我就是随便说说。”

李治和颜悦色,但周老实却是觉得碗里的酒不香了。

直到过了好一阵子后,才渐渐缓过神来、恢复如常。

至于陈不同,不到四十岁,但也已经有孙子、孙女了。

醴泉县人,还有个弟弟名为陈不胜,在醴泉任县尉。

如此在醴泉县也算是有名望的家族了。

因而在修建昭陵的工匠中,具备着很高的声望。

但想必大部分声望,恐怕也都是来自于他的弟弟陈不胜。

趁着两人与谢远怀一同喝酒,李治不着痕迹的打听着一些关于醴泉县的事情。

比如醴泉县令常和怎么样。

或者是关切的问着陈不同,他弟弟陈不胜做县尉的一些事情。

一来二去,谢远怀已经喝的醉眼朦胧时,李治也从陈不同的嘴里,得到了一些有用的消息。

陈不胜为人刚直,跟县令常和不是很对付,两人属于面和心不和。

而且陈不胜还曾从过军,打过仗。

常和则是从其他地方调过来的,据说背后有长安贵人支持。

所以两个人谁也不服谁,但真正二人不和的缘由,陈不同倒不是很清楚。

在陈不同说到此处时,李治也恰到好处的递话道:“所以常和才跟崔英走到了一起,毕竟崔英可是傍着博陵崔氏这棵大树呢。”

陈不同认同的点着头:“常县令长安有贵人,同为一支,自然是不怕不胜了,腰杆子也直。”

“这次坍塌一事儿,常和就没担心过自己会被罢官?”王相和也在一旁帮腔道。

“他怕什么,长安有贵人帮他撑着,自是不怕。”陈不同醉意渐浓,端起酒再次一饮而尽。

话不多的周老实,一直都是静静听着,仿佛这个人不存在似的。

“陵令跟他一伙的,都说他们两人已经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了,常和若是出了事儿,陵令自然也会帮衬着。”陈不同吐出一口浓浓的酒气。

李治跟王相和互望一眼,也不知道陈不同嘴里,常和的贵人到底是谁?

崔英这边倒是好猜测,无非就是殿中侍御史崔仁师、兵部侍郎崔敦礼等几名博陵崔氏的官员。

而且若是联想到崔英本就是咸阳人,那么他长安的贵人,就很有可能是兵部侍郎崔敦礼了。

毕竟,崔敦礼这一支博陵崔氏的大房,早年间就已经迁到咸阳了。

这也是李治在打算用唐善识,以及背调崔英时了解到的。

“不会是阎立德吧?”李治猜测道。

这样的猜测把王相和都吓了一跳。

若真是如此的话,那么昭陵坍塌这件事,可就比想象中还要复杂了。

谢远怀即便是已经喝的快要醉了,但因为李治的叮嘱,还是不厌其烦的跟周老实、陈不同举着杯。

李治拍了拍其肩膀,带着王相和先行离开。

能够从两个工匠嘴里打探到的,估计也就是这些了。

因为有很多话,基本上跟这三日来,李治有意无意与他们之间的聊天内容都很吻合,甚至多有重复。

书房内,王相和、姜楠静静看着李治。

此时的李治,完全不像是一个九岁的孩童,更像是一个心机深沉的成年人。

“晋王要把这猜测告知陛下吗?”王相和低声问道。

虽然他是李世民赐给李治的,但如今他也在适应着,如何平衡自己在陛下跟晋王跟前的职责。

毕竟,这些时日来,他也是能感觉到,晋王对他明显与姜楠不同。

偶尔就会不着痕迹的把他排除在外。

而这对于身为随身太监的他而言,几乎就等同于失职了。

“万一不是呢?”李治看了他一眼。

同样,他也能感受到,自从到达醴泉后,王相和已经在努力的改变他自己了。

尤其是在调查唐善识社交圈一事儿上,王相和基本上就是完全接住了李治给他的台阶。

这件事情自始自终没有跟李世民禀奏过。

“殿下,这件事情看起来是越发错综复杂了,奴婢是为殿下的安危着想,并非是……。”王相和斟酌着语言。

想着怎么说才能让李治不反感,而且还不认为自己是胳膊肘往陛下那边拐。

“你是指博陵崔氏吗?”李治问道。

王相和犹豫了下,还是说道:“博陵崔氏根深蒂固、枝繁叶茂,无论是长安还是各地州县,为官者多不胜数。虽不会官官相护,但其士族的影响力对于每一个博陵崔氏的官员而言,就如同给自身官品凭添三级。”

李治冷笑一声,道:“早晚把他们连根拔起!”

王相和欲言又止,扭头看了看一旁的姜楠,随即也不再说话。

而与此同时,自坍塌后一直都过有些战战兢兢的醴泉县令,府里迎来了一位贵客,正是陵令崔英。

“崔大人可算是来了啊,这几日我这心里头可是天天盼着崔大人的佳音啊。”常和把崔英亲自迎进书房,连连感慨道。

“常大人这就慌了?”崔英显得从容不迫、风轻云淡。

常和先是愣了一下,而后看着脸色风轻云淡的崔英,饶有意味道:“看来崔大人这一次是带来好消息了?”

“今日来贵府两件事情。不知常大人想先听哪一件呢?”崔英含笑吊着常和的胃口道。

这些时日他也过的是胆战心惊、坐立不安,天天盼着长安能带来好消息。

所以眼下,自然也要让常和体会体会他这几日的煎熬心境。

“崔大人莫开玩笑了,你看看,我这几日都急的快要上火了。”亲自把丫鬟手里的茶水放到了崔英手边。

而后示意丫鬟出去,把书房门关上。

“那常大人可知,晋王已经在醴泉驿馆了?”崔英丝毫不着急,风轻云淡的问道。

“自是知道啊,要不然也不会如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急的团团转了。”常和真有些按耐不住了。

“这不,前日一早知道这消息后,我就马上跟府里说我感染风寒,怕是不能见客了,还打算要不要差个人给晋王殿下赔罪呢。”

崔英一脸微笑的望着常和急的快要跳脚的样子,这跟自己前几日坐立不安的样子何其相像啊。

而后随着常和打开书房角落的一个箱子后,崔英虽然只是余光瞟了一眼,但立刻领会常和的意思。

“明后日阎大匠就将来醴泉……。”崔英淡淡说道。

“真的?”常和惊喜道:“如此说来,坍塌一事儿算是过去了?”

“过不过去了暂时不知道的,但往后……怕是也没有好日子过了。”崔英感叹道。

常和捋着胡子沉思了下,猜测道:“莫非是跟晋王有关?”

崔英点了点头,道:“据说陛下打算元日后让晋王全权负责修建昭陵,阎大匠、阎少监则辅佐晋王。”

“这有何惧?”常和诧异道:“莫非崔大人还担心一个孩童不成?”

“难道不用担心吗?难道还能像以前那般明目张胆吗?”

崔英想了下,而后道:“对了,这次抚恤死伤工匠一事儿,也将有晋王负责,这件事情,你这里可不能出现差错。”

“怎么,崔大人还怕晋王能查出什么来?坍塌一事儿,晋王逗留了多少时日,最后不也是无功而返?这到如今,陛下也只是暂停修建而已,想必……也是为了做给天下人看吧。放心,这件事情我心里有数。”

常和把旁边的箱子合上,而后拍了拍书房的门,随即道:“把箱子给崔大人装车上,让马车去后门装。”

崔英默不作声,捋着胡须眼带笑意,满意的点了点头。

而后道:“这还有第二件事情,常大人想听吗?”

“崔大人今日可是我府上最大的贵人,想必这第二件事情,更是一件喜上加喜的天大喜事儿吧?”常和此时才走到崔英旁边坐下。

崔英默认的点了点头,而后道:“不日兵部崔侍郎的公子,将要来醴泉游湖,这件事情……。”

“包在我身上了。”

常和拍着胸脯,而后像是想起了什么,道:“公子怕是还会在醴泉小住几日吧?这驿馆是……。”

“互不打扰就行,公子这次前来,不过三五友人,想必常大人必然会安排妥当吧?”崔英问道。

常和在脑海里琢磨了下驿馆房舍布局,随后点着头:“那是自然,这件事情崔大人大可放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