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现言 > 风起时空门 > 第一百五十三章 轻骑下落

风起时空门 第一百五十三章 轻骑下落

作者:芭蕉夜喜雨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04 22:42:29 来源:小说旗

这日傍晚下衙,唐望之抱了宫缎回到外城自家租住的小院。董氏看了很是欢喜,抱在怀里摸了又摸。

以前她嫁妆里也是有两匹宫缎的,可是后来随夫到了书院后,也不好拿出来做衣裳穿,后来需要用钱的时候还拿去换银子了。让董氏很是遗憾。

“这匹宫缎是我特地挑的你喜欢的颜色,你拿去做两身衣裳穿,也好赴宴交际。”

现在他入仕了,妻子也跟在书院不同,这段时间已常有官家夫人相邀参加各种宴席。

董氏摸了又摸,又想着裁成衣裳穿在身上,是如何的亮眼,心里止不住的欢喜。

但转念一想,目露不舍,“要不,还是把它卖了换银子吧。到时再攒一攒,把我嫁妆里一些不常用的也拿去卖了,咱争取明年买一套院子。”

这租来的院子总是不便,小而逼仄,且隔音也不好,左右邻居夫妻说小话的声音都听得到。

“不用卖,就留着穿。”又凑到董氏耳边说了些什么。

董氏眼珠子瞪大,“能分这么多?”

唐望之嘴角扬着,心情很好,“杜大人跟我这么说的。”

董氏便高兴起来,冬日那些菜卖得有多贵,她当家怎会不知。

若真能分到这么多,这个年可好过了。不管是她给娘家和亲戚们送年礼,还是与一众姐妹相聚,也能挺直腰杆了。

会仙楼的菜干小菜卖得好,没几日就卖了个精光。又有越王在朝中受了皇上的夸奖,说他心怀百姓,便有许多人慕名而来,就专寻沿州厉州的小菜买。

结果第一批很快卖断货,让客人等了好几天,第二批货才进京。只是还不等上架,就被预定的客人分了个干净。

赵广渊没法,又去了快信,让沿州那边紧着送货来。

当初赵广渊说要在沿州租地种菜,不看好泼冷水的人很多,结果,这就打脸了。

谁能想到小小一个蔬菜的生意,能这么红火呢。

十几辆马车的货,能卖银四五千两,除去购菜成本,各项成本,及一路花销,还能有三成的利。一趟便能赚一千多两银子。一月运两到三趟,一月赚银三千两左右。如能卖上四五个月,能有万两以上的利钱。

一个秋冬天赚银万两,大商不一定能看得上这个生意,但对于沿州厉州种菜的百姓来说,实实在在是个活命的机会。

而对赵广渊来说,赚银多少只是次要,这个作坊,招了四五十名工人,加上管理田地的,押送货物的,能有一百多人指着作坊吃饭。一百多人,便有一百多个家庭受益。

再加上厉州沿州无数因种菜获益的百姓,影响何止百千人。

世人都想得到名望,名声与威望,赵广渊更想要。

这个冬天,越王在厉州沿州的名望达到鼎沸,连小孩都知道有个越王。这让任职不久的厉州知府李茂很是吃惊。

特地在厉州走访了一圈,耳朵里都是各县对越王的赞誉声。李茂便把这些民间声音,书信一封,寄与越王。

既决定投诚越王,李茂便深知忠心犹为重要。信中细细把厉州沿州的情况说了一遍。

赵广渊收到他的信,隔天便与蒋文涛和一众幕僚说了。

“恭喜王爷,贺喜王爷。”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现在越王得沿州厉州两地民心,自该乘胜追击。

对于幕僚们的建议,赵广渊点头表示赞同,“越州这些年经过实验,已得了粮食高产之法,又培育了海外各种作物,明年倒是可以在沿州厉州试着推行几样。”

“王爷说的是。沿州厉州百姓得了王爷大恩,尝到了甜头,王爷想在那边做点什么,推行起来比别地容易。”

如今王爷的封地越州,已尽在王爷之手,若把沿州厉州再抓在手里,将来再做什么就方便多了。

“越州邻近两州,还得再继续渗透,北边这边便先稳住沿州厉州。”赵广渊向众人吩咐。至于别的……函谷关那边不知路夜是否把一万轻骑捏在了手中。

西北,函谷关。

城里一间小饭馆,几个年轻人正在秘密议事。

路夜,孙闾的大儿子孙峪,邵良的儿子邵佐,化名江环的前太子妃胞弟姜寰,几人平时聚不到一起,今天难得有这个机会。

路夜带着赵广渊的重托而来,半点不敢轻慢。他虽从小被吕国公悉心教导,对函谷关也不陌生,但毕竟离开多年,关中之事还要问孙峪和邵佐。

毕竟这二人之父是当年吕国公的左膀右臂,且这二人自年少时就在函谷关了。

而姜寰虽从军没几年,但最近几年都在函谷关,也比路夜更了解军中的情况。且他和路夜目标一致。

“当年吕国公亲手所创的一万轻骑,其忠心自不用说,但经过吕国公被灭门,十年来又发生了太多事,好多人已经不在军中了。”

孙峪颇为遗憾,当年他父亲也未能把人留下。那些人只记吕国公的好,对杀了吕国公一家的赵室皇室,并不想再效忠。

当年吕国公所创的那一万轻骑,个个能以一当十所向披靡,之所以一直被人惦记,只因当年吕国公创立选人时的一个标准。

一万轻骑由吕国公亲自挑选亲自操练,而补充人员则由这一万轻骑自己挑选,也就是说每一个轻骑都当了师傅,手把手带了至少一个徒弟,若战损可及时补充进去。

所以吕国公在世时,这一万轻骑能一直保持万骑的人数,且战力不变,在吕国公的带领下,人人骁勇善战不畏死,令敌闻风丧胆,不敢来犯。

可现在吕国公不在了,一万轻骑留在军中的只有三四成。

“国公爷留下的可号令这一万轻骑的虎符,越王已交至我手,这几月我已联系到仍在军的轻骑,他们也愿意听令于虎符,只是余下的人选……”

找起来怕是不易。

孙峪之父孙闾几乎与吕国公一起长大,一起成长起来,后成为他的左磅右臂,做为孙闾寄予厚望的长子,孙峪自小也跟在吕国公身边学了不少,对于这一万轻骑,也了解甚深。

“这些年我父亲也联络了一些轻骑,对退军的人也保持联系,可以帮忙找一找。而且这些人即便退军,当年他们培养的人好些仍在军中。”

好男儿入了军,自是想建功立业,若当年的信仰还在,自是会认虎符。

路夜点头,“那我们便寻一寻吧,若补充不足,咱们便自己培养。希望不负越王所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