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现言 > 风起时空门 > 第一百五十四章 攀比

风起时空门 第一百五十四章 攀比

作者:芭蕉夜喜雨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04 22:42:29 来源:小说旗

日子悄悄滑入腊月。年前的最后一个月,林照夏变得忙碌起来。

这个月,皇室有一位公主一位郡主要出嫁。腊月初一始,林照夏就忙着往蒋府跑。先前她和赵广渊大婚,蒋家出了大力,这回蒋文涛大婚,于情于理她都要过去帮忙。

蒋夫人婆媳忙得飞起,好在有不少蒋氏族亲进京帮衬,人手一多,倒也顾得来。又有林照夏打发了二十个下仆前去帮衬,蒋府的婚事筹办的忙而不乱。

初三,林照夏去齐亲王府给德阳郡主添妆。一整套极品的天然海珍珠首饰,个个盈润光洁,整个大齐都寻不到几颗这么大尺寸,圆润且大小一致的。

德阳很是喜欢,“谢谢堂嫂!”

齐亲王妃也不由得重新审视这个侄媳,都说她家中除了一个侄子,别无亲眷,家中也只是寻常。不想得了这等好物不自留倒舍得送出来。

这首饰,比之前越王送自己的珍珠首饰还要好。

“好孩子,这等好物你自己留着就是,做甚白白便宜了德阳这丫头。”

林照夏笑笑,“自王爷回京,齐王叔和王婶对他颇多照顾,自我嫁入王府,王婶几次三番指点,侄媳铭记于心,些许薄礼不足以表达我俩的心意。”

“你这孩子。就是客气。”齐亲王妃拍着林照夏的手,心中熨贴。

至正帝的那些儿子,她还就看广渊这个侄子顺眼,只是,可惜了。

齐亲王唯一的嫡女成亲,整个皇室都来了,婚礼办得热热闹闹,齐亲王妃对林照夏送的添妆满意,也愿意回报一二,拉着林照夏从旁帮忙,其实是教她如何与皇室宗亲打交道应酬。

林照夏这是嫁入皇室的第一年,马上就到年底,各处都要送礼,其中与皇室宗亲的往来尤为重要,趁此机会正好教她如何行事,也免得她办事不妥当,得罪了人。

林照夏感激于她的提携,在她身边也学得认真。

腊月初五,德阳出嫁,蒋府几乎倾尽全力操办蒋文涛和她的婚事。

齐亲王就这一个嫡女,自小待她如珠似宝,又因为至正帝的关系,把德阳生生拖成了老姑娘,早两三年,让德阳被人说了不少歪话,此番她大婚,齐亲王便想着弥补自家姑娘。

大操大办,恨不得把满京城的百姓都请来吃席,办得极其热闹,银子水一样花出去。

除了御街,京城几条主要街道,也都披红挂彩,没那么大地方办流水席,便在京城九门设了喜案,凡入城百姓都可领一份喜糕,共贺齐亲王嫁女。

大婚当天,从早上开城门开始,京城九门就开始给入城百姓派发喜糕。

远近村子的百姓得知消息,那是倾巢出动,连襁褓里的小孩都被抱了来,只为了领一份喜糕。

家里人口多的,当天就领了十几斤的喜糕回家,省着吃都能吃到年后了。

当天的京城,热闹非常。满目的红,贺喜声不绝。

林照夏之前自己大婚,被折腾了一天,外头虽传如何如何热闹,但她却看不到,如今德阳大婚,她倒是好生看了一回热闹。

齐亲王嫁女闹出的动静太大,让至正帝气得牙根紧咬。

齐亲王嫁女,没地方摆席,便在京城九门派喜糕,有些人钻漏子,朝阳门领完又跑正阳门去领,正阳门领了又跑宣武门去领,也不知齐亲王到底让人做了多少喜糕。

齐亲王嫁女这个标准,在他之后嫁女的至正帝能落了他的后?

皇室嫁女,还比不上王爷嫁女不成?

可这么铺陈,又非至正帝的风格,直气得他胸闷气堵。但能怎么办,向齐亲王低头,证明公主大婚比不上郡主?

众臣和百姓还怎么看他。他堂堂一个皇帝还送不起喜糕?

于是京城的糕点铺子,全都被至正帝征用了,连续几天忙得脚不沾地,做了一屋又一屋的喜糕,还得比齐亲王的用料更瓷实才行,不然丢不起那脸。

结果,自腊月初五百姓们领了德阳郡主的喜糕后,初八不仅京城附近的百姓赶着进城,就连稍远一点的各县各村百姓都携家带口进京。

就为了贺至正帝嫁女,并至九门处领一份喜糕。

五公主昭佳大婚闹出的动静,令后宫诸妃瞠目结舌。惠妃受宠若惊,在知晓至正帝的打算之前,诚惶诚恐到皇帝面前请罪,说是太抛费了。

至正帝能不知道太抛费了吗,可他能怎么办,有齐亲王嫁女的例子在前,他堂堂一个皇帝嫁女,能输给区区一个王爷?

好在他大部分公主都已成亲,可一想到明年后年要大婚的六公主七公主,又头大如斗,暗地里把齐亲王骂了个狗血淋头。

至正帝心情不好,把前来请罪的惠妃骂了一顿,还让人把她轰了出去。

即便惠妃被骂出御书房,后宫诸妃,包括皇后,也是妒忌得扭坏了几方帕子。

她们生的其他公主都没有这个待遇,连她们生的王爷都没有这个待遇,怎么轮到五公主,就给宠上天了?

难道后宫诸多女人中,其实惠妃娘娘才是皇上的白月光?

惠妃娘娘被皇后叫过去斥责了几日,别的娘娘也在暗中针对她,惠妃听着外头传的皇上如何如何宠爱她的话,心里苦得跟黄连一样。

还无法辩驳。

暗地里也是把齐亲王骂了无数遍。

倒是明年后年要出嫁的六公主七公主对自己的大婚期待起来,不知将来又会是何等的热闹。还特地出宫去观摩了一番,待自己大婚时也能办得更热闹些。

惠妃被至正帝骂了,消息传到五公主的夫家定北侯方府。

方府尚公主,定北侯方晟能让皇上花这个钱?自然是把一干抛费给包揽了。皇上出主意,他跟在后头花钱。光做喜糕就差点花光了府库里的存银。

定北侯心里直叫苦,但能怎么办,把皇上娇养十几年的公主尚回家,办婚礼还让皇上出银子不成?

只好捏着鼻子认了。

而定北侯次子方哲尚个公主,本是高兴的事,不想自己莫名成了一众兄弟的公敌,和父亲一样,也是暗地里把齐亲王骂了数百遍才罢休。

齐亲王不管这些,他自来我行我素,才不管旁人如何说。

他热热闹闹嫁女,走在京城哪个角落,都有人向他道谢,说不仅让他们瞧够了热闹,还捞了好吃的喜糕。更绝的是,皇上也跟风,又让全家吃了一回喜糕。两回领的喜糕,吃到年后,那是妥妥的。

京城百姓恨不得皇室宗亲天天嫁女才好。

而齐亲王听了心中高兴,恨不得再办一回嫁女。

德阳郡主和昭佳公主的大婚,让京城百姓津津乐道。入京的百姓是平时的数倍,来都来了,不得逛一逛京城?年节将近,正好办些年礼带回去,于是两场大婚带火了京城各大铺子。

会仙楼更是每日人满为患,进不去的食客在门口点单打包带走,还把货架上的各色货物都抢了个精光。

收银子收到手软,羡煞了一众同行。

腊月初十,长至学校放寒假,赵广渊把他带来大齐。

原本他只每天晚上能在府里走动走动,或是周末能在府外逛一逛,平烁等人白天想找他,都说是白天在进学。其实是他不在府中。

如今寒假放一个多月,被爹娘带来大齐,能日日不分白天黑夜地和爹娘在一起,高兴得直蹦。

跟放了风的纸鸢一样拉不住。

赵广渊从司农司回来,在府里没看到儿子,问了下人,说他到鲁王府去了,点点头。又在主院没看到林照夏,听说她在一进院寻芳阁,便寻了去。

王府一进院,东路是幕僚和属官办公的地方,西路的寻芳阁是每日林照夏主持中馈理事的地方。

赵广渊到时,林照夏正埋头在案上,奋笔直书。那水笔被她挥成残影。

“呀!你吓我一跳。”林照夏朝站她身后的赵广渊嗔怪道。

赵广渊把她抱了起来,自己坐在椅子上,让她坐到自己的膝上,圈在自己怀里,看案上林照夏写的东西。

“把我当暖炉啊。”林照夏笑话他。

赵广渊便与她贴了贴脸,蹭了蹭,脸上的寒意激得林照夏打了个激灵,往外探了探,“外头又下雪了?”

“嗯,下得小。”

林照夏心疼他风里雪里这么奔波,两手圈住他的大掌,给他传递热气,“什么时候封印?”衙门不封印,他还得在外奔波劳碌。

叹了口气,满京城的王爷就没有一个像他这样把差事正儿八经干的,多是在各衙门挂个名。好处自己领,苦活累活自有下面的人做,出了事也有人背锅,就他亲力亲为。

“没事,我体旺,不冷。”反手把她的手包在掌中,“在写礼单?”

林照夏点头,“要送的礼多,要采买的东西也是多而杂,而且这里面处处是讲究,我头都大了。”

林照夏嫁入王府第一年,当家理事第一年,这么大一个王府,属官幕僚侍卫府兵下人,加起来足足几百号人,不说府内,就说府外要送的礼要走的人情更是不少。

府里又没有旧例可循,这人情往来,处处是学问,稍不注意,就要踩坑。她已经头疼半个月了。

“辛苦你了。”赵广渊心疼地圈紧了她,要是在现代,她不用背负这么多。

翻着纸张,“京中各处的礼可以晚几天,但是给皇陵那边的,这两天就要送过去了。”天冷,路上不好走。

林照夏有些犹豫,“我娘家那边,要不还是交给我三哥,混在他们的年礼里面算了,不用单独送过去。”

赵广渊不同意,“没必要遮遮掩掩,咱大大方方地送,只是不以王府的名义以你的名义送就是。”

林家养了王妃的侄子几年,王妃给林家送年礼,外人无可指摘。

“行吧。到时我问一下我三嫂那边,看他们有没有东西要一起送回去,还是他们要等过段时间回去过年时再一道送回去。”

说起娘家的事,不由又想起她三嫂来说的给兰贞挑亲事的事……兰贞那意思,小门小户看不上,若大户人家当正妻当不了,当妾室姨娘也是愿意的。把马氏气得不轻。

林照夏也生了气,本来还想找个借口见一见她二哥的,现在也没了心情。

王府后院,马氏和林敬宁正招待二房一家四口。

兰贞是以要寻亲事为由住在了三房家里,李氏便经常找借口来看她。

即便马氏说了王妃若不召见,他们就去不了前院,便还是让李氏寻着机会带着兰贞去见了林照夏好几次。

把马氏和林敬宁都给气着了,又不能阻止他们上门。

本来夫妻二人还很热络地给兰贞相看,结果寻了几家,李氏和兰贞都没看上,话里话外还说三房夫妻不尽心。把马氏和林敬宁的一颗心也弄冷了。索性不管她们了。

结果马氏夫妻丢开手,李氏又不愿意了。

他们二房住在外城,又接触的都是平民百姓,哪有三房住在内城见的贵人多。

今日便借机上门,拎着一个包袱过来,说是给家里送的年礼,让三房回家时一并带回去。

“二哥也不回去吗?”

林敬宁眉头皱了皱,他问过了,有四妹关照,他和二哥放的年假都比旁人多,冬日路上再不好走,来回五天也尽够了,余下几天还能在家和父母大哥一家好好聚一聚,尽尽孝心。

结果二房不回去,他二哥也不回去?

林敬安是想回陵村过年的,奈何除了他,妻子儿女都说不回去,李氏还说正好趁着年节,在京中走动走动,给兰贞寻一门好亲事。

林敬安便想,平日里他也时常回陵村,想到女儿的婚事,便也妥协了。

“我就不回去了,翻过年,我还有很多机会回去看他们。年里正好大家都有空,便走动走动,也好给兰贞相看相看。”

林敬宁听完看了二哥一眼,这二哥知不知道他妻女眼光高着呢,他能走动的人家,他那好二嫂和兰贞不一定看得上。

“他三叔三婶,你们过年回陵村,这小院能不能借我们住住?”李氏笑眯眯开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