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现言 > 风起时空门 > 第二百二十三章 得遂所愿

风起时空门 第二百二十三章 得遂所愿

作者:芭蕉夜喜雨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04 22:42:29 来源:小说旗

至正帝召了内阁及六部重臣商议领兵人选。太子,齐亲王也在。

本以为还要拖几日,不想却绝大多数人都力荐越王领兵!

至正帝一时没反应过来。

“越王领兵?”

才问完,蒋项就跳了起来,“越王不能领兵!”

“越王如何不能领兵?”太子问道。

蒋项一副被太子算计了的样子,气得脸上的青筋都暴了起来。

当着至正帝的面,指着太子就骂了起来,“越王碍着谁了!还是京中没人了!他好不容易从皇陵出来,回京不足两年,是不是都见不得他过太平日子!”

手指着,在御书房里点了一圈,恨不得对着每一个举荐的人都上去踹两脚。

“若越王在战场上出了半点差错,太子,你对得住贞顺皇后?你就这么盼着他去死?”

直挺挺站在太子面前,那飞沫差点喷到太子脸上。

太子有些心虚,略略往后仰着,只让蒋项在皇上面前注意体统,并不敢回嘴。

“我要注意什么体统!你们都要把越王送到战场上送死了,我要什么体统!”一副好像越王已遭不测,看不到半点希翼的样子。

就差在御书房的地砖上滚上一遍了。

齐亲王看得直搓牙花子,这蒋狐狸,戏做得太足了。他都差点信了。

定国公垂首,想着他次子和大公主先后找过他,也向他力荐越王。本来他是没想到越王这个人选的,可他夫妇二人竟觉得唯越王的身份最适合领兵。

定国公想了想,太子不能出京,别的王爷只怕太子也不放心让他们去,而别的将领,只怕份量都不够,压不住函谷关三十万大军。

还真就越王合适。

吕国公虽去世十余年,但吕家在函谷关的余威还在,若是越王领兵,那边必会给越王几分脸面。而战场上,最忌将帅不能一心。

可当他提了越王后,现在看着蒋项一副越王要去送死的表情,心里又有些内疚。

是啊,越王才过了一年多太平日子,贞顺皇后只余这一条血脉了,若越王在西北出了事,将如何向贞顺皇后交代。

蒋项还在怒骂,“先太子如今还在郊外当个孤魂野鬼,接下来是要看着越王客死异乡吗?”

吼得定国公心神一颤,忙朝上座拱手,“皇上,臣收回方才的话,臣请命领兵!”

“臣亦收回方才的话。”除太子外,齐亲王等人也都附合道。

至正帝本来听着众臣力荐越王,帝心之疑心顿起。

怎的这么多人举荐越王?是越王有什么目的?太子目的很明确,怕是不想越王再有机会回京,可广渊为什么想领兵呢?

至正帝不由就多想了些。

觉得这些人力荐越王,只怕是越王在后面做了工作。心里就有些不愿意。

结果,还不等他开口,蒋项又哭又闹的,定国公和齐国王等人又收回了方才的话,至正帝又不淡定了。

广渊还是想留在京城的吧。

毕竟他还是想为他皇兄平反的。这一年多,他去郊外祭过先太子多次,至正帝不是不知道。

至正帝不置可否,由着重臣又举荐别人,并不作声。

瞥了太子一眼,太子抿着嘴站在那里,再不参与。再看蒋项,听着别人再议他人,眉目舒展,一副舒心的样子。

至正帝不由得暗哼了声。

一下午没有个定论。至正帝只好宣布散会。

太子出了御书房,看着蒋项朝众位大臣道谢,言笑晏晏的样子,只觉得无比刺目。赵广渊他是一定要支他出京的。等他出了京,也永远别想回来了。

他已经做了十二年的储君,早已视那个位置为己物。不容他人染指。

等太子再被至正帝召到御书房时,问太子的想法,太子直言不讳,“儿臣还是推举越王领兵。”

至正帝看着他不说话。

半晌才问他:“为何?”

“他身份足够。且越王之心父皇不会不知,他的心愿只怕父皇不会满足。那他能做的只有奋力一博。父皇想在有生之年,看到几个儿子互相残杀吗?”

至正帝一愣,他没想到太子装都不装一下,直咧咧地就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这一刻他倒是对太子另眼相待起来,觉得太子身上有了几分为君者的气魄。

又见太子朝他跪下,“父皇若是不满意儿臣当这个储君,只管下旨废了儿臣,不拘选秦王还是越王,儿臣绝无怨言。”

太子直言让越王出京,是为了江山社稷。而他心中也笃定皇上不会废了他,但说完还是忍不住紧张得双拳紧握。

父皇太过骄傲,是绝不会承认十二年前的过错的,只要父皇在位,绝不会给先太子和吕家平反,那越王就不会有机会。至于秦王,母家外威太盛,只要父皇不糊涂是不会选秦王楚王的。

若是要选他俩,十一年前就选了。

那会德妃可比他母后地位更高。可这些年,父皇扶了他母亲坐上后位,又封了刘妃为贵妃,德妃还是德妃,可见并没有把那俩兄弟放在继任人选名单里。

赵广涣当了十余年储君,自认还是能琢磨出几分皇上的心意的。

果然,一听几个儿子要互相残杀,至正帝不由就想起他继位那会血流成河的场景。最后杀得只剩他和齐亲王。

太子走后,至正帝一个人呆在御书房良久。

直至满殿都点了灯烛,亮如白昼。

至正帝这才信步走到外头,又仰头看起满天繁星的夜空。主星仍旧在位,客星也仍旧耀眼。

“刘起,你说,该不该让越王领兵?”

刘起目光闪烁,“奴才就盼着过些安生日子,能一直在皇上身边伺候,将来皇上驾鹤西去,奴才也定要跟了去。”

至正帝看着星空没有说话。

谁不想过安生日子呢。他也想。

十余年过去,有时候做梦他还楚到吕国公提着长枪来找他,披着一身的血衣,直直入他梦来。

越王府,林照夏正和赵广渊在屋里说话。

忽然方二那边让人传了一张纸条来,赵广渊接过看完,很快便就着烛火烧了。

“怎么了?”

“成了。”

“成了?”林照夏有些吃惊,今日下午不是还久议不决吗。“谁传的信?”

“刘起。”

哦,那便真是成了。林照夏跟着松了一口气。

赵广渊揽着她往内室带,“你先睡,我去跟幕僚们议事。”

“这么晚了?”

“这事重要。皇上估计明早就会下旨了。你别等我。乖。”在她唇上亲了一口,见她点头,这才转身走了。

赵广渊与幕僚们议了一晚上,直到三更时分,才回了主院,见林照夏睡得正香,给她掖了掖被子,收拾了一番,又赶着去上朝了。

果然这日的朝会上,至正帝当堂下旨,封越王为“征西大元帅”,命他领二十万兵马即日前往函谷关支援。

赵广渊直直看着至正帝,这一刻,他有心愿得遂的志得意满,也有对这个父亲的深深失望。

他不在意他的生死!

这个认知,在这一刻,直往他心头涌,有些痛意袭上心头。

两股情绪直冲得他无法做出反应。

“越王,接旨吧。”

赵广渊回神,看着司殿太监递到手边的圣旨,一把抓了过来,狠狠地捏在手里,又定定地看了上座的至正帝一眼,猛地把头上的朝冠解了下来,狠狠掼到地上,尔后拂袖而去。

那朝冠被摔得支离破碎,摔得满殿的大臣不敢吱声。

摔得蒋项痛哭流涕,也跟着出了拂袖大殿。

太子见到司殿太监手中空空的木托盘,敛下眸中的喜色。越王,果然是不愿意领兵的,他想留在京城!

他偏不如他的意。

秦王楚王俩兄弟对视一眼,齐齐扭头看了太子一眼,又偷偷往上座看了一眼,也敛去眼中的复杂情绪。

看来太子比他们想像的更得父皇的心意。

但这更激起了俩兄弟心中的斗志。

很快,越王不满意皇上的旨意,不愿领兵的消息,不胫而走。

太子和一众幕僚还以为越王会受到京城百姓和文人墨客的口诛笔伐,却没想到,满京城都是对越王的同情。

会仙楼又人满为患。

受过越王恩惠的文人,听说过越王遭遇的百姓,对越王同情的官员,纷纷前往会仙楼。朴实的百姓,想着越王不得志,便想着为他做点什么。

能做什么呢?就是多消费,让他多赚点钱。

不止会仙楼爆满,连越府戏社都挤爆了人。约戏的单子直排到数月之后。

林照夏看着满满的预约单,瞠目结舌。

越府戏社的戏好看,是很火,但这几乎家家都请了戏吧?

看了赵广渊一眼,那始作俑者还一副无事人的样子,还冲她挑了挑眉。林照夏都看乐了。

挪了过去,抖着簿子,“你看看,等这些戏都应约前去演出,只怕咱们的库房又要多开几间,不开怕是没地方装银子了。”

“咱府里大,空院子也多,到时随你挑。爱用哪间当库房就用哪间。”

“你还挺得意。几位大将军都去京外大营点兵了,你这大元帅就窝在屋里不出门?”

“我出什么门。那圣旨直接塞给本王,问过本王的意思了吗。”

“你不愿意,当时你别拿圣旨啊。”

“不拿万一换人了呢。”

“你还挺奸。”

赵广渊又得意地挑了挑眉。

他当时得遂心愿是一回事,但心里也的确不舒服。那一刻,似乎他心里对他仅存的那点亲情,也彻底没有了。

另一边太子听说越王闭门不出,也不去京郊大营点兵,只窝在府里摆烂,一副畏战的样子,对于能摆了越王一道,心里感到很是畅快。

与幕僚们议起事来,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

燕惊蜇在一旁看到,默不作声。心里的天平越发偏向越王。越王果然心思深沉,这份隐忍非一般人能比。

“燕卿这段时间都极少发言了。”太子笑着说道。

“让太子失望了。秋闱将近,属下心里很是忧心。”

太子了然地笑笑,“不必忧心。凭燕卿能力,秋闱和明年春闱还不是手到擒来。”

“借太子吉言。”

而秦王楚王也收到消息,同时亦在暗中布置。

太子安排了哪些后手,燕惊蜇很快就传给了赵广渊,至于秦王楚王……

“让三哥随军?”看着趁天黑跑来的马氏,林照夏有些吃惊。

马氏点头,“楚王似乎安插了不少人手到军中,步兵骑兵弓兵都做了安排。特特找了你三哥去,对他嘱咐了一番,让他先得到王爷的信任,趁机接近他,成为他的亲兵,再伺机动手。”

“伺机动手?”

“对,伺机动手。不过不知道为什么吩咐下面的人都不要取王爷性命。”

不要取越王性命?林照夏似乎不懂,又似乎有些懂了。

“此事我知道了,三嫂回去跟三哥说,让他只管安心做自己的事,别漏了马脚。我会让王爷召他到身边的,三嫂别担心三哥安危。”

马氏听完就松了一口气。

她不像孩子爹那么盼着挣军功,出人头地,她只盼着他能平安回来。

马氏走后,林照夏与赵广渊说了马氏来的用意,“为什么不取你性命?取你性命,不比留着你更为有利?”

赵广渊心里越发悲凉,紧紧抱着林照夏,想汲取一丝温暖。

“对太子来说,取我性命于他有利,而秦王只想让我跟鲁王一样,没了争位的资本。留着我,好让我分散太子的注意,让我去牵制太子,这样于他二人更为有利。”

林照夏被他箍得难受,轻轻挣了挣,没挣开,又见他一副心灰意冷的样子,不由得叹了口气。

“也不知你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到时候想你了怎么办。出京前,你得补偿我。”

赵广渊有些意外,从她肩窝处抬头看她。

林照夏只作不满地看他,“你不想?还是不行?还是想攒着力气?”

嘶,什么父子之义,什么手足之情,这一刻尽皆被赵广渊抛诸脑后。他不行?他不想?他想攒着力气?

一把把林照夏打横抱起,大步就往内室去了。

补偿她,狠狠地补偿她!

九月二十二日,辰正,京郊大营,二十万兵马点集完毕。

太子奉至正帝的令,前来做征伐前的训话。一番话说得众将士热血沸腾,“不驱胡虏,誓不回还!”

“驱胡虏,驱胡虏!”

声震九天。

太子很是满意造的势,扭头看了一圈,见赵广渊懒洋洋倚在一旁的树上。便走了过去,当着众将的面,一副手足交好兄弟情深的样子,对他说了几句鼓励的话。

力邀他讲两句,“七皇弟不对众将士说两句?”

赵广渊冷冷地看了他一眼,又不带任何表情地撇开。攀住方二牵来的汗血宝马,大长腿就跨了上去,那披风被他掀起一个极漂亮的弧度。

潇洒又威势十足。

“出发。”

“出发!”二十万大军立时就动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