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现言 > 风起时空门 > 第二百六十六章 遗言

风起时空门 第二百六十六章 遗言

作者:芭蕉夜喜雨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04 22:42:29 来源:小说旗

越王府议事厅,众将听说一月关税商税如此之多,无不欢欣鼓舞。

各卫营招募的人手越多,花销越大,他们还不能真的截各城官衙府库中的税粮去贴补卫营各项开支。京城估计正等着揪他们的错处,名正言顺地派大军讨伐。

也不知王爷的私库能支应到几时,众人心里其实也没什么底。

但现在听说互市能收上来如此多的税赋无不欢喜。

众将议论纷纷,出言献策。

有些将领见自止战后,朝廷对他们一副放任的态度,便有些膨胀了,“管他谁来收,敢朝互市税赋伸手,就打得他满地找牙!”

若按前朝来说,他们也是囤兵百万的一方诸侯了,谁敢进犯?

京城也得退避三舍。

方胜皱了皱眉头,“咱们如今虽有百万兵马,但若京城集结各方兵力来讨伐,于咱们大大不利。”

虽说依附越王,投诚越王,但方胜心里,还是不想被冠上一个叛臣贼子的名声。

胜了改朝换代自是好说,若败了呢?

他身死不要紧,可一家家小呢?方氏一族的族人呢?他不能不考虑一二。

明明有更好的路可以走,没必要硬碰硬。只要悄悄蓄力,暗中发展壮大,等力量大到京城也忌惮的时候,一切也将水道渠成。

方胜扫了一圈,知道在座很多人也同他一样的想法,大家并不都是单身一人,都有家小家族牵累。看了王爷一眼,见他神色如常,悄悄松了一口气。

他运气好,遇上一个明主,越王是个听劝,肯纳谏的人。不是那种冲动不管不顾的。

是他方胜之幸,也是众将之幸。

见大伙齐齐看向自己,赵广渊开口:“方元帅说得极是。咱们如今不适合与朝廷硬碰硬。如今朝中互市开是不开,还未有定论,皇上估计也在观望。京城百官多数人未亲身到过西北,未了解实情,但我们试行至今,其中利远远大于弊,故尔互市于本王来说,定是要持续开下去的。”

“王爷说的极是,属下赞同王爷此议。”众人纷纷附议。

互市带来的极大好处众人是看在眼里的。不能因为怕边关起战事,就关闭双方往来贸易通道。

自大齐立朝以来,各边关虽严密防守,但大战小战不断,且民间私自出关与外族通商者并不少。

“本王会上疏皇上,呈明此间利弊,若西北大军及各城卫营晌粮均由朝廷供给,那互市税赋及管理本王便交由朝廷处置。”

众人纷纷应是。

西北百万大军一月所需不少,若朝廷能解决,把互市交给朝廷也未尝不可。反正互市在西北,就算交还朝廷,对函谷城来说,从中获取的利益亦不少。

如今的函谷城虽比不上京城繁盛,但长此以往,定会成为西北第一大城。

与众将沟通一如既往地顺利。在武将心中,向来以实力说话,慕强是武人的天性,几乎是一边倒地顺从越王,对他提出的意见少有反驳。

赵广渊与他们议事,感到轻松和愉悦。

不像京城有那么多文臣老臣因派系不同,政见不同,一个问题来回拉扯,一个简单的问题议完又议,几个月未有结论。

在西北,一切都是他说了算。武将比文臣简单,言出必行,令行禁止,军人的天职是服从。

让赵广渊觉得在西北一切都顺利得让人不敢置信。

但随着各处卫营扩张,事情变多,渐渐觉得力有不逮。武将听令服从,但几乎没几个人能帮着管理庶务的,于政务几乎一窍不通。让他颇感头疼。

直到蒋家的到来。

“参见越王。”

蒋旭阳在安葬完自家父亲后,带着一家老小,并自愿追随的蒋氏族人并路上收的青年才俊,在暗卫和昌平军的一路护送下,终于抵达函谷城。

“不必多礼。”看着风尘仆仆,神情憔悴的蒋家兄弟,赵广渊一阵沉痛。

林照夏搀住蒋夫人,“夫人一路劳累了!辛苦您了。还有嫂子和德阳郡主,你们一路辛苦了。快快随我入府休息。”

“多谢王妃。”

双方再见,眼圈皆泛了红。

思及在京城的过往,两家亲如一家,如今蒋家掌舵人已驾鹤西去,让人怅然心伤。

长至也上前一一拜见,见长至还为蒋项戴着孝,蒋夫人眼泪又滚了下来,“世子有心了,不枉他相护一场。”

“蒋夫人不必忧伤,先生的仇我与父亲会替他报的!”

“好好。他若有知,必是含笑九泉了。”蒋夫人看着又长大不少的长至,欣慰不己,由他扶着入了府。

越王府里,林照夏早早就为他们一家收拾了几处院子,供他们休息,在函谷城里也买下一幢很大的宅子,买了好些下人,派人把府邸收拾了,做为他们在西北的家。

想到赵广渊还有事与他兄弟二人商议,便把人接来王府休整几日。

“先生,可有什么交待?”书房内,赵广渊一脸沉痛和兄弟二人对坐,“当时是怎样的情形……”

“当时……”再忆起当时父亲临死时的情形,兄弟二人不由得又红了眼眶。

当时收到赵广渊的秘信,蒋项是想亲自去呈给皇上的,但太子把他盯得紧,他亦怕太子先一步得到消息,坏了赵广渊的布置,便把秘信夹在兵部的公文里。

结果这事还是给太子知道了。

太子便借此为由把蒋项叫到东宫。先是威逼了一通,说蒋项擅动公文,手伸到宫中,已是大罪,按律当贬官或重罚。威逼恐吓蒋项若想保住官位,需改弦易辙,投向太子。

蒋项不从。宁愿贬官也不愿投诚太子,也不愿透露关于越王的消息。

太子恼羞成怒,说他且要留着蒋项的命,让蒋项看看是他笑到最后,还是赵广渊。临行命人端来水酒,还不容蒋项拒绝。

蒋项明知酒里被下了药,但不喝太子不肯放他走。蒋项当时想的是,酒里虽下了药,但太子估计不敢要他的性命,毕竟他被请入东宫,好些人是知道的。

把酒饮后,出了东宫,在马车上就催吐了,可还是低估了太子的狠心。

“当天夜里,父亲就不行了。我兄弟二人寻遍了京中名医,给父亲喂了各种药,还是不行……”

赵广渊静静地听着,两手紧紧攥起,臂上青筋跳了又跳。

极力强忍着。

再听蒋氏兄弟二人说起蒋项离世细节,还是痛不可遏。太子这是明目张胆,杀蒋项来挫他的锐气,打算断了他在京城的信息来源,断他臂膀。

“父亲,父亲让我们转告王爷,莫妄动。暗中蓄力为要,让太子先动。王爷要做的就是等着就行,等太子容不下王爷,先动手,王爷占了大义,予以还击,到时一切水到渠来。”

赵广渊闭了闭眼,哀思眨去,眸中更加坚定,“本王已等了十余年,不介意再多等几年。先生的话,本王要听。先生的教诲,于本王如醍醐灌顶。”

兄弟二人很是欣慰。

蒋文涛看向一旁低头擦泪的世子,“父亲还遗憾不能多教诲世子几年,临行前还念着世子,让我们兄弟多多看顾。”

长至起身,朝蒋文涛和蒋旭阳行了一个深礼,“不能亲至先生坟前致哀,弟子愧受先生教诲一场。先生死得冤,弟子定会为他报仇!尔后谨记先生之言,秉承先生遗志,做个于国于民有功之人。”

“世子快快请起。”蒋文涛兄弟上前扶起长至。

上下打量了他一番,对着赵广渊夸赞,“世子长大不少。变得我们都认不出了。来的路上,我们就听说世子跟着云静山的姬先生在做学问,聪敏好学常得先生夸赞,人人都说世子成长得快,这一看,果然如此。”

听得别人夸自己儿子,赵广渊目光温和。“他还稚嫩,为人处事想得不够深入。”

儿子从小不曾吃过苦,又在夏儿那个太平的国度被熏陶,看一切事物都是美好的,阴暗面接触得少,所以赵广渊这段时间也纵着他,让他跟着姬长风四处走走看看。

“慢慢来,世子现在已经让我们刮目相看了。”

“今后还请两位先生多多指教。”长至又鞠了一礼。

“好好。”蒋氏兄弟笑着应下。

蒋家兄弟到了函谷城之后,赵广渊轻松许多。

蒋文涛仍担着越王府的长史,更多的工作是对内。而蒋旭阳,因辞了官,赵广渊干脆成立了一个互市监,让蒋旭阳担任互市监的监正,让他全权负责互市那边的事务。

互市监在大齐之前有这个衙门,但大齐立朝以来未开放过互市,故尔未设此部。现在赵广渊依着前朝,重新开设互市监,命蒋旭阳担任监正一职。

又让他自行挑选监丞等人。

蒋旭阳这次从故乡出发,知赵广渊缺人才,故尔从族中带了不少青壮学子,并带来不少姻亲故旧家中的青年才俊。一路也有不少家族偷偷携族中青年才俊来投,蒋旭阳都帮赵广渊收了下来。

很快,大齐朝第一个互市监就成立了。

除了监正,还有监丞、录事各一人,监府两人,监史、价人各四人,并掌固八人。互市那边越加规范。

而这一切赵广渊也并未瞒着至正帝,由他亲手写的奏疏很快便递到至正帝的桌案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