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现言 > 风起时空门 > 第二百六十七章 心疼坏了

风起时空门 第二百六十七章 心疼坏了

作者:芭蕉夜喜雨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04 22:42:29 来源:小说旗

至正帝收到赵广渊的奏疏,还是有些高兴的,证明这个儿子眼里还是有他这个父皇的。

并非外面盛传的紧握军权不放,目中无父无君。

等看完奏疏内容,至正帝沉默了。

朝中对于是否开放互市,至今仍无定论。

一些老臣认为大齐立朝以来紧闭国门,从未开过互市,才有了这么多年安宁的日子。边关虽偶有战事,但中原腹地,及京城并未受到影响。

若互市一开,等于边境国门大开,到时觊觎大齐的外族大举进犯,大齐将危矣。

有些大臣还认为越王未乘胜追击,是越王怀有私心。

说越王就该趁着西戎蕃厥战败,国库空虚,百姓无粮难以为济之时,彻底把他们驱逐得更远才是。说越王大开边境,开互市,给了胡人喘息的机会。

担心他们卷土重来。

朝中赞成的,不赞成的,吵得不可开交。至正帝便也把此事压了下来。

如今看到老七竟把前朝的互市监照搬过来了,至正帝愣了许久。

隔天,在朝堂上公布了此消息。

先前盛赞越王此举利民利国的大臣,暗中赞叹不己。而先前一直持反对意见的大臣,却炸开了窝,嗡声四起。

太子眉头皱了皱。他虽然也认为开放互市,于国家经济有利,但此举是赵广渊提议的,算是他的功劳,太子便不想赞同此举。

给一个大臣递了个眼色,那人便出列反对,“皇上,此举大大不妥啊。西域胡人最是反复,到时随商队渗透入函谷关,西北第一雄关守不住,将危及江山和百姓。”

赞同开互市的大臣反驳道:“函谷关乃西北第一雄关,如今越王囤兵百万,如何抵挡不住胡人进犯?”

当越王是纸糊的吗?当大齐军队是纸糊的吗?

先前听说互市一月收到的关税就超百万两银子,又是谁叫嚣要去把此税银收缴国库的?

都是一群只看到利益的家伙。什么风险都不想担,就想着别人能把银子自己抬进国库?

“胡人生性狡诈,擅使毒,先前越王还差点中招,若是他们入关投毒,函谷关只怕不保。”

到时莫说百万雄师了,再多些只怕也没用。

“越王受了一次挫,难不成还会让他发生第二次?”

朝上激烈争论,太子听着众臣一口一个越王,只觉无比刺耳。

一旁的魏王瞥见太子的神色,想了想,向上座拱手,“父皇,蒋旭阳蒋文涛兄弟目前还在丁忧吧?如今继续担任朝中职务,是否不妥?”

蒋家兄弟二人并未上疏吏部,皇上也并末允许他们夺情,赵广渊这是不把朝廷法度放在眼里。

一旁的齐亲王听魏王说他女婿,不干了。

“他兄弟二人是在丁忧没错,但他们只是帮着越王处理一些事务罢了,他们可有领朝廷的俸禄?”

他女婿吏部都没进,俸禄都未领,算什么领朝廷职务!只不过帮衬越王处理一些杂务罢了,需要什么夺情?哪有什么不妥!

想到太子鸠杀蒋项,害蒋家回乡,他和王妃忍痛与爱女分离,如今天各一方,也不知何年何月才复相见。临走女儿都有身孕了,害他们夫妻都看不到外孙出生。

齐亲王一想心中就不爽,堵着气呢。

现在还听人说他女婿。管他什么魏王还是太子,说他女婿就是不行!

方才帮腔太子的人也都哑了。齐齐想到蒋项的死,未再出声。

太子恨恨地咬了咬牙。

至正帝瞥了太子一眼,视线很快移开。“西北互市且先让越王试行一段时间,若真见成效,便继续施行。若真有不妥,关闭便是。大齐虽未开放过互市,但也并非不可尝试。”

“是。皇上英明。”

至正帝都拍板了,众臣哪敢再反驳,纷纷应是。

而对于至正帝来说,除了想看看越王能做到哪一步,亦是想着若真的于国于民有益,那也是他在朝时的功绩。

如今互市才开放没几月,税赋的收取是否可持续,还有待观察。且如今互市税赋并未能覆盖西北军的晌粮军需,不用国库出银养兵,至正帝乐得让赵广渊去尝试。

且用赵广渊试刀,试得至正帝很满意。

太子都成长了不少,变得让他刮目相看了。

至正帝自以为一切皆在掌控,但对于太子来说,这便是父皇偏向老七的又一铁证。太子越发焦躁,他不能眼睁睁放任赵广渊那厮一步步做大。

不然他将无容身之地。

西北,赵广渊很快收到消息。至正帝默许了互市监的设立,等于是赞许了互市的开放。

虽说至正帝和京中的态度并不会影响到赵广渊,他不会因此就关了互市。但帝王有态度和没态度对民间对百姓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听说了朝中和至正帝的态度之后,各处的商贾越发争先恐后往西北来。

路上连绵不绝的商队。驮着大量的各种货物,齐聚西北。西北日渐繁荣。

“郡主呢?”林照夏到的时候,花厅里只有蒋老夫人和蒋大夫人在。

现在蒋家仍是住在王府。也不能说是住在王府,王府隔了西路的院子做为蒋府。两家开了小门互通。如此方便蒋家兄弟二人与赵广渊议事。

而原本林照夏给他们买的蒋府,便借给了蒋氏族人和各家的青年才俊住了。

“快,坐到我身边来。”蒋老夫人热情地邀请林照夏。

蒋项的离世,让蒋老夫人悲痛欲绝,但有儿子媳妇,孙子孙女的陪伴,总算是从伤痛中走了出来。如今德阳腹中的孩子渐大,也渐渐把伤痛埋在了心里。

但从她做出决定想留在王府居住,林照夏便知道她心里的坎还是没过去。想着住得离王府近些,子孙的安全能得到保障。

林照夏每天忙完府务,便会抽出时间陪她说说话。

“又给郡主腹中的孩子做衣裳呢?”林照夏翻看着蒋老夫人手上的针线活,“做得真好,这针线做得真细。”

一旁的蒋大夫人一副吃醋的模样,“我怀博业他们的时候,母亲都没这么上心。”

蒋夫人嗔怪道:“我怎么不上心。我给博业博远知妩准备的还少啊。嫌少,你跟旭阳再生一个看我经不经心。”

“母亲,当着王妃的面说什么呢。”把文氏弄得不好意思起来。

“你们婆媳喜乐融融的,我啊,想做小孩衣服都没机会呢。”

婆媳二人想到越王的身子,怕是不能再给世子添弟弟妹妹,又齐齐安慰起林照夏来,“别人生十个,都抵不过小世子一个。你就偷着乐吧。”

林照夏便装着得意的表情,一副我儿世间第一好的样子,逗乐了婆媳俩。

几人笑了一阵,蒋夫人才对文氏说道:“你也莫怪我偏心,你生博业他们的时候,家里是什么情形,现在是什么情形。那会你娘家也都在京城。你看德阳,如今和齐亲王他们也不知何时才会再见。且德阳,你看她是个能静下心做针线活的样子?”

林照夏和文氏便想到德阳挺着一个大肚子天天往戏社跑,还亲自写剧本,接过林照夏手手里的活,帮着管理戏社,天天往互市跑,比蒋文涛还忙,不由都乐了起来。

“这西北处处不如京城,也是无聊得紧。德阳估计是憋坏了。”

“我倒觉得这西北比京城好,清静,没那么多遭心事。”文氏说了句。

她是真心觉得西北不错,在西北应酬少了,不用在别人面前堆笑假笑应付,丈夫应酬也少了,现在她和男人孩子们的相处时间变多了。

她很是享受这样淡而温馨的日子。

蒋夫人点头应和,若是老爷还在,定也会喜欢西北这样清静的日子。没有朝堂那么多尔虞我诈,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多好。

把情绪咽了咽,笑着对林照夏说道:“你也不担心德阳把你的戏社搅黄了。”

“怎会。郡主从小就看戏,见识眼界比我强多了。她提出的整改意见,我是自佩不如的,如今好不容易把戏社甩给她,您可千万别又让她丢给我。我可不接的。”

婆媳二人都笑了起来。也都明白林照夏的好意。

“那便随她去吧。有点事做,也省得她想父母家人。就是要劳烦王爷王妃多安排些人跟着她,莫让人冲撞了她。”

“您放心吧。明里暗里都有人跟着呢。”

林照夏忙的时候,也会让马氏和军中将领的一些家眷来陪蒋氏婆媳说话逗趣。

西北的女人虽不如京城贵妇们体态雍容,擅长各种才艺庶务,但真诚不造作,蒋氏婆媳倒很是与她们聊得来。

见母亲和妻子渐渐融入西北,蒋旭阳蒋文涛兄弟亦是放心不少。

便也渐渐把伤痛深埋,帮着赵广渊打理起各处事务来。

自蒋氏兄弟二人到了西北,并带了好些青年才俊到达西北之后,逐渐也有许多家族派了青年才俊来投越王。

这是一个好的信号。

于赵广渊来说,越多人依附,越多的世家贵族认可自己,他所筹谋的事便少了诸多阻碍。很是欢迎各才俊们的到来。

在蒋家兄弟帮着筛选之后,推荐到赵广渊面前的人,他考察之后,都会留用,并把他们安排在合适的岗位。

越王知人善用的名声渐渐更远地传开了去。

当赵广渊的四海钱庄开在互市,对胡国的“先借后偿”开始实施的时候,第一批长在石头地的西瓜熟了。

摘第一批瓜的时候,瓜地四周围满了闻迅赶来的人。

把四周的田埂踩得都没了落脚的地方。

要不是一大片都是越王和西北将领们的瓜地,来围观的人恨不得跑到瓜地里站了。

乖乖,西北出奇迹了,这没人要的地方,愣是让越王种出精贵的西瓜来了。这要放在过去,谁信?越王的人是神仙点化的吧?

西北也能种出西瓜了!

好多人一辈子别说吃过,听都没听过!

好些西域来的胡商也早早挤在田梗上,舔着嘴唇。他们西域也有寒瓜啊,但等闲人吃不到。多是贵族们分了。而且他们西域的寒瓜没有这么大。

这一个瓜不得二三十斤?

站在田梗上翘首以盼,不知越王能不能卖他们几粒,赶着送回他们的国都,不知能不能与贵族攀上关系,卖个好价。

姬长风走南闯北也没吃过西瓜。他们云静山在北边大山中,常年气温舒适,哪怕是夏天也没多热,不长这东西。出来闯荡,在各地也没见过有西瓜。倒是听过陵瓜,但京城那地方复杂,姬长风这些年特意避着京城,就没往那边去过,便也没吃过鼎鼎大名的陵瓜。

如今听说越王长在石头地里的西瓜可以摘了,一早就兴冲冲带着长至这个弟子到了瓜地中。

瓜地里热闹非常,蒋旭阳家的三个孩子,林敬宁家的三个孩子,邬县令家的嫡子女庶子女,还有众将军校尉家的子女,叽叽喳喳地吵翻了天。

“我家瓜地里的瓜才大!”

“我家的最大!不信一会比一比!”

“你家大的没熟。”

“怎没熟!世子教我如何分辩我都会了,我刚才都敲过了,熟了好些,我爹说今天至少可以摘两车!”

“我家可以摘三车!我爹说随便我吃!”

蒋旭阳家的小女儿知妩拉着长至问这个熟了没有,那个熟了没有。又自己一一挨个敲,抱着一个大瓜不肯走,硬要摘下带走,“祖母,这个,要这个!妩儿抱不动。”

那瓜都比知妩的小腿长,绿幽幽的,长圆形,瓜纹粗重且清晰。瞧上去得有二十好几斤。

蒋老夫人被林照夏邀请,兴冲冲跟着去了瓜地。在京城陵瓜她吃过,越王府没少往蒋府送,她家不缺瓜吃。但还是头一次自己到瓜地选瓜挑瓜。

很是感兴趣。“是吗,阿妩选的定是不错。让祖母来看看。”

祖孙二人蹲在地上又是摸又是敲的,无比认真。

另一边无比认真的还有邬县令一家。邬县令夫人听说越王妃和德阳郡主都去了瓜地,也收拾了一番带着孩子们去了自家瓜地。

结果去了才知道,他家王爷怕石头地长不出西瓜,还大方地自家的瓜地送出去一百亩!

看着一颗颗圆溜溜的西瓜躺在瓜地里,无比喜人的样子,再畅想一下若是多了一百亩,得多收多少西瓜,得在互市那边多卖多少银子啊。

瞧瞧瓜地四周,站满了高鼻深目的胡人,邬县令夫人心疼得直抽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