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元朝奇葩九十年 > 第二章 治天下(一)

元朝奇葩九十年 第二章 治天下(一)

作者:高十翼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1 16:05: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有道是取天下难,治天下更难,这句话在元朝体现的淋漓尽致。

伟大的成吉思汗自小悲苦,忽必烈也是兜兜转转几十年才取得汗位,最后差不多闹得兄弟反目才建立大元,成为皇帝。

大元的建立,极大促进了草原游牧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大融合,同时结束了自唐以后中华大地四百多年分裂割据的局面,整个社会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休养生息阶段,这伟大的功业彪炳千秋。

不过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使得大元王朝制度上存在许多先天不足,正是这些先天不足,导致了大元王朝如昙花一样绚丽而短暂。

忽里台制度

忽里台制度在草原各部族由来已久,大蒙古国建立之后,大汗推举也必须经过忽里台会议,不然你就得不到草原各部承认(忽必烈就没有通过忽里台会议,靠强硬手腕得到了汗位,这也是其得不到其他汗国承认的重要原因)。

建立忽里台推选大汗制度的本意是想让黄金有能力的人一直领导蒙古,使其长盛不衰,颇有传万世而不休的意思,本来是个好事,结果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岔子。

忽里台推选大汗制度存在一个很致命的问题,那就是推选之路比较长,推选出来的大汗很可能不是太子,这事不但太子接受不了,同时让另一位隐形实权人物汗大妃也无法接受(忽里台推选新大汗期间,上一任汗大妃摄政,这是传统),这告诉我们宫斗不但发生在宫墙之内,也发生在广袤的草原。

这其中比较有名的汗大妃有乃马真后(丈夫窝阔台)和钦淑皇后(贵由),这两位也是女中豪杰,为大蒙古国汗位平稳接替都作出过贡献,这里说一下乃马真后,因为她掌权时候弄出来了一个税收制度和对忽里台制度的破坏,对大蒙古国(以至于元朝)影响深远,是大元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二。

乃马真后,名脱列哥那,第一任丈夫是蔑儿乞人,后来蔑儿乞人部落被成吉思汗打败,脱列哥那成了俘虏,被成吉思汗赐给了窝阔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这与汉之戚姬、隋唐之萧皇后、武媚何其像,都是有大毅力、大作为的女性,值得敬仰),1241年窝阔台汗死后,她摄政五年,这五年她宠信西域商人奥都剌合蛮和女俘法提玛(请记住这两个人),干了很多事。

首先,乃马真后想让自己儿子贵由继承汗位,但是窝阔台选的是其孙子失烈门,一众王公大臣都知道,这怎么办是好呢?

她找来耶律楚才,商议汗位继承人的问题。这有什么可商议的,所谓商议就是不想承认失烈门的合法继承权,可谓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耶律楚才知道这女人不好惹,于是推脱道:“这个事是黄金家族内部的事,不是我们这些外姓臣子能够多嘴的。”

乃马真后心有不甘,看他也不上道,直接开门见山道:“先可汗有遗命,他死之后由失烈门继承汗位,但是现在失烈门年纪还小,似乎让贵由王子继承汗位更为妥当。”

这个时候耶律楚才没办法了,再装下去,就上对不起窝阔台,下对不起失烈门,成了不忠不孝的乱臣贼子,于是思之再三,他才郑重的道:“既然先大汗有遗命,那就拥戴失烈门为大汗。”不得不说,这话情商有点低,没分清楚大权在谁手中,自此决定了以后耶律楚才家族悲惨的命运。

这个时候奥都剌合蛮给乃马真后出了个主意:“大汗妃,您可以失烈门年幼为由,暂代称制,等时机成熟再将贵由王子推上汗位不迟。”

这话让乃马真后豁然开朗,最后在察合台等诸王扶持下开始掌握大蒙古国政权,并最终将贵由推上了汗位,自此,每一次汗位交接,围绕大蒙古国(包括大元)汗位争夺的战争再没停止过,当真是奇葩无比。

以商代税制度

用商人替朝廷征税,这事儿谁敢信?嗨嗨,这奇葩事就这么发生在了大蒙古国,影响了大元整个朝代。

这事是怎么来的呢?由于草原部落大都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所以要想学着中原王朝设置课税,凭借大蒙古国那些为数不多且目不识丁的官员来完成,实在是办不到,窝阔台在位的时候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想出了一个让商人做官,替朝廷收税的法子。

真心话讲,这个法子有其先进行,但是关键要所托对人,而从后来的历史演变来看,窝阔台就是所托非人,以至于贻害子孙。

封建社会,自古讲究的是士、农、工、商的等级划分,商人为最低等,到了宋朝,由于国际贸易的兴起,商人地位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到了大蒙古国,商人地位更是前所未有,能够直接被委任官职,大元朝承袭。

而第一个被窝阔台委托代收国税的商人是谁呢?正是给乃马真后出了个好主意的奥都剌合蛮,此时大蒙古国控制的疆域很广,税收的收和银两的运送都很麻烦,所以窝阔台就把收税这个权利以每年220万两白银的价格卖给了这个奥都剌合蛮。

这家伙为什么能得到窝阔台的信任呢?当时从成吉思汗到不少王公大臣,都主张与中原文化融合,而这个奥都剌合蛮是坚定的反对者,奥都剌合蛮凭借巨额财富和逢迎、钻营之术,不但成为了窝阔台的心腹,更是乃马真后的心腹和贵由时代的权臣。

以商代税是怎么操作的呢?就是皇帝年初先给商人确定好今年要上交的税银总数,然后由商人代替朝廷去收税,具体收多少?怎么收?皇帝不管(当然识字的皇帝也不多,想管也管不了),收的税和上交的钱数对上,这个事就算办完了,如此皇帝不用费心扒拉的去盯着税收,还能有钱花,两全其美。

但坏就坏在皇帝对商人本性认识不足上,《资本论》中讲: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润,它就保证被到处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着绞首的危险。

以商代税制度为商人大开了方便之门,还把挣暴利合法化了!这如果不把利润做到百分之五百,奥都剌合蛮估计都会觉得对不起自己,这也为元朝后来的官商勾结和超级**埋下了伏笔,这事儿造成的最终结果就是,忽必烈之后的大元朝,通货膨胀严重,国家被商人做空,朝廷税收账面上没涨多少,而百姓交的赋税却越来越高,以至于最后活不下去了。

以上两种制度形成于大蒙古国,却对大元朝有着深远影响,所以放在最前面,下面我们继续说其他的奇葩事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